小说《七品官的重生科举路》作者:晚风入梦 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3-29分类:小说浏览:23评论:0



本书名称: 七品官的重生科举路

本书作者: 晚风入梦

本书简介: 陈清澹穿成一个穷酸书生,望着四面透风的寒窑,他选择继续读书科举,好不容易当上七品知县,却被人诬陷贪赃枉法,直接判处斩首。

人头落地后,他重生回到了刚刚穿越的时候。此时他还没有参加科举,也没有入朝为官,更没有遭人陷害。

这一次他依旧选择走上这条科举路,考科举、中状元、当首辅,在这个命如草芥的封建王朝,陈清澹唯有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随意践踏。前世他被诬陷,不过是因为没有权。

最终陈清澹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手下门生无数,被人称作“第一奸臣”。

有人说陈首辅是治世能臣,让四海安定。

有人说陈狗贼是狼子野心,想独揽大权。

专栏新文求预收:

①《穿成科举文里的背景板》求预收:科举文里总有白发苍苍赶考还考不上的背景板,男主穿成背景板逆天改命。

②《剑尊在权谋文当太子》求预收:剑尊重生成权谋文的废物太子,暴力上位。

③《穿成科举文里的奸臣反派》求预收:不洗白,坚持继续当反派造反。

④《穿成奸臣反派的夫人》求预收:穿成嫌贫爱富的反派原配,遇上重生黑化的反派。

⑤《我比反派还反派》求预收:修仙万人嫌女配重生后,打遍天下无敌手,反被人称大善人。

第1章 重生与穿越 重生与穿越

永安镇,一个破旧的院子外聚集着许多闲聊的人,他们时不时地往院子里瞄一眼,嘴里说着闲言碎语,“陈家那小子真被学堂赶出来了?”

“不是说是他自己离开学堂的吗?”

“啧啧,他离开学堂还能干什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

“就是,陈嫂子没了以后,我看陈小子连饭都不会做。”

有人叹惋道:“唉,本以为他是咱们这条街上最有出息的孩子。”

院门被推开,一个身长玉立的少年站在门口,身着读书人才穿得长衫。他脸上带着憔悴的病容,神色淡淡地看着众人。此人正是大家议论的对象——陈清澹。

看热闹的人嘀嘀咕咕地散干净了。

陈清澹仰头望着半空的朗朗明日,他又重活了一生。

上辈子他从现代穿越到这个陌生的王朝,按照原主的人生规划,读书、科举、入仕,可他在朝中没有人脉,只能去偏远地区当了一辈子七品知县。

在快要告老还乡的时候,一道圣旨强行给他定罪,将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不容他辩驳,直接把他押解回京准备斩首。

他明白,自己这是挡到什么人的路了。

官场上果真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没有过错的人也可以被强加罪行,陈清澹活了一辈子才明白这个道理,他唯一的错就是没有掌控天下的权势。

如今老天爷让他重生回到了刚刚穿越的时候......陈清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双手白皙修长、骨节分明,却如稚子无力。他要万人之上的权。

“陈小子。”一个穿着围裙的妇人走过来,“外面风这么大,怎么出来了?婶子给你煮了点粥,你吃点吧。”说着,她把手里的碗递过去。

陈清澹认出说话的人是隔壁的王二婶,他穿越过来的时候,一直都是王二婶在照顾他。可惜后来他科举考到了青云县做县令,还没来得及回报王二婶,此生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王二婶见陈清澹神色不大好看,想起了什么,啐了口唾沫道:“那群人整天东家长西家短,你别听他们的碎嘴子。怎么好端端地不去读书了?”

陈清澹沉默不语,原主生活窘迫,盗窃同窗财物,这才被学堂赶出来,夫子为了给他留几分颜面,对外宣称是原主自己不想读书了。

他穿越过来的时间节点不好,正是原主被赶出来的第二天。陈清澹开端就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

王二婶道:“二婶子说句难听的话,以后可不能像过去那么混日子了。你叔听说聚客楼招账房先生,等你身体养好了,就过去试试吧。好歹能养家糊口,活计也不费力,正适合你这种读书人。”

“那书不读就不读了,本就是是个烧钱败家的事儿,多少人读了一辈子也没考过功名,把家都给读散了。如今你家只剩下你一个人,你也该为以后打算了。”

在这个时候会依旧相信原主的也只有王二婶,陈清澹眼中流动着暖意,“多谢二婶。”原主母亲刚刚去世,他得守孝三年不能参加科举。在此期间想要养活自己,必须得先找个活计。

王二婶没打算听陈清澹说谢字,这些读书人本就看不起她们这群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而原主也把这些臭毛病给学了个足。要不是为了和原主娘的情义,王二婶也不会管陈清澹。

如今陈清澹这样子倒像是开窍了,王二婶鼻子一酸,掏出手绢抹着眼睛,“要是你娘能看到你今天的样子就好了。”

陈清澹默然,他两辈子都没见过原主的母亲。

王二婶又拉着陈清澹说了一会儿话,等陈清澹把粥喝完她才离开。

隔壁,正在打磨木头的王二叔见媳妇回来,嘲笑道:“是不是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你煮的东西?早就跟你说了,那小子没什么出息,拖累了他娘一辈子不说,小心再拖累咱们。”

王二婶瞪了他一眼,“小澹现在可懂事多了。别让他听到你说得这些话,那孩子心思重。再说了,我对他好也不图什么回报,咱们良心上过得去就行,总不能看那孩子活活饿死吧。”

王二叔闷头道:“狗改不了吃屎。”

王二婶给了他一拳,“我真想把碗扣你头上。”

“好了好了,我倒要看看他能变成什么样。”王二叔认输。

王二婶道:“那你就等着看吧,他娘性子好,生出来的孩子本质也不会太差。明个儿你带他去聚客楼,看看那账房的活计,他能不能做。”

“行。”这点小事王二叔也不会拒绝,只要不让他们家掏钱填补那小子就行。

第2章 朝里无人莫做官 朝里无人莫做官

天色慢慢黑下来,屋子里昏暗难辨。陈清澹趁着仅有的余光,把家里收拾了一遍,屋子里的憋闷的霉味也散去了,最后在地上泼了点水,降降灰尘。

做完这一切,陈清澹扶着桌子喘息了一会儿,他捂着饥饿难耐的腹部,忙活了大半天,喝得那点粥早就消化了。他从衣服里翻出一个荷包。荷包也是瘪瘪的,陈清澹抿了下嘴唇,从里面倒出来十个铜板,这是家里仅存的钱了。

陈家本就不富裕,依靠陈母织布维持生活,再加上原主的挥霍无度,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存钱的。

如今陈母已经去世半月有余,仅留下来的两百多个铜板也花得所剩无几,就算有隔壁王二婶的接济,可人家也不能日日过来送吃的,难怪原主会饿死在床上。

十个铜板是肯定买不了粮食的,陈清澹望了一眼窗外,外面的太阳已经完全落山,街上卖馒头的小贩也早就收摊了。

看来今天晚上只能先凑合一夜了。陈清澹叹息一声,回到床上和衣躺下,深秋凛冽,棉被也不大厚实,睡觉的时候实在是没办法脱下衣服。

次日一大早,房门就被敲响。陈清澹从梦中惊醒,听到敲门声,他扯了扯衣服上压出来的褶皱,这才打开门栓。他惊讶地看着来人“王二叔。”

这位隔壁的王二叔和他们家没有什么交情,平日里也看不惯原主眼高于顶的样子,能做到和平相处就不错了,哪能想到他会登门造访呢?

王二叔手里拿着三个粗粮饼子,别别扭扭地往前一递,硬邦邦地说道:“你二婶刚烙的。”

原来如此,这饼子必定是王二婶催促他送过来的。

人在屋檐下,陈清澹假装没看出王二叔的态度,接过饼子,温和有礼地笑道:“多谢二叔二婶。”

王二叔眼神里流露出几分讶异,这小子今天怎么不鼻孔朝上了?

陈清澹侧身请王二叔进来坐坐。王二叔也没客气,跨步走进去,“一会儿你吃完了,我带你去聚客楼,看看那还要不要账房先生。”

“多谢二叔。”陈清澹撩起宽大的衣摆坐在王二叔对面,斯斯文文地吃着饼子,但他的速

度却并不慢,一看就是饿坏了。

王二叔瞧着半大的少年,完全看不出往日的神采,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连着剌嗓子的粗粮饼子也吃得津津有味。就算再看不惯这孩子,他心里也泛起酸楚,这还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啊,比他家大宝还要小一岁。

王二叔看他的目光也柔和了几分,“慢慢吃,不着急。”

陈清澹点点头,但速度也没放下来。

等陈清澹吃完了东西,就锁好了门,跟王二叔去聚客楼。但二人却没有立刻往聚客楼的方向走,王二叔先是回家拎了两捆绿油油的蔬菜。陈清澹不明白王二叔要做什么,不过他总不能干看着,便伸手帮他分担一下,却被王二叔躲过去了。

“我拎着就行。”

陈清澹争了两回,最终收回手。

王二叔道:“聚客楼没有明着招账房,我还是以前做活儿的时候与那儿的掌柜有点交情,才打听到消息。这回咱们去找掌柜,总得带点礼,让他能带你进聚客楼当账房。”

陈清澹前世并没有去过聚客楼,宅男总有点社交恐惧症,他找了份抄书的活计,整天闷在家里抄书维持生计,对这些人情世故是一窍不通。

入了官场以后,他也不明白如何与人结交,被排挤到了偏远的青云县,一呆就是一辈子。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他正准备告老还乡时,却遭人算计。

陈清澹心中有些顿悟,他在官场上诸事不顺,不就是因为没有贵人的扶持?无人提携又如何晋升?正所谓朝里无人莫做官,好在他重回少年时,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算晚。

“多谢二叔指点。”陈清澹把这些事情一一记在心上,纵使对这些人情世故再厌恶,他既然决定走仕途,总要学会这些。就算是伪装,他也要装得像样。

“嗨,客气什么。一会儿见了掌柜就叫赵叔。”

“好。”

二人没有从正门进聚客楼,王二叔带着陈清澹从后面的小巷子,绕进了聚客楼后院。后院的人都已经认识王二叔了,王二叔把一捆菜分给他们,“乡下弟弟种的,也不值几个钱。大家伙儿吃个新鲜。”

“王大哥客气了,每回来都忘不了我们。”不用王二叔多说,一个店小二笑着领王二叔去掌柜的房间。

陈清澹在后面留心观察,王二叔对这些小人物也和气有礼。他若有所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交好小人物和交好大人物同样重要。

掌柜正在核对账本,听到了王二叔的动静,把桌子上的账本合上,“王老弟,来就来又带这些做什么?”

王二叔把菜放地上,笑道:“乡下弟弟刚送过来的菜,我见这回的菜水灵,赶紧给赵掌柜尝尝鲜儿。”

这些场面话谁也不能当真,不过王二叔这话说得让人舒坦,赵掌柜脸上的笑意也真诚了几分,“那我可得好好尝尝,正好过这两天我岳母过来,她就喜欢吃这些。”

王二叔揽着陈清澹的后背,“这是我侄子,读了几年书。家里的老娘刚刚过世,想找份儿活计,不知道聚客楼还要不要账房了?”

陈清澹心领神会,躬身行礼,“赵叔。”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

赵掌柜打量着陈清澹,斯文有礼的确是个读书人,就是年纪上看着有点小,他心里是不大满意的,这能算明白账吗?不过他也没有明着拒绝,而是温和地说道:“先让贤侄试试吧,我这儿有一本账要汇总,你过来看看。”

赵掌柜拿出一本陈年旧账,这账本过了许多年,也不怕别人看。

陈清澹是不怕算账的,他前世在数学和英语上学得最好,这才在大学报了计算机技术,工作以后顺理成章地当了程序员。陈清澹接过账本后,并没有扒拉旁边的算盘,账本的纸张哗啦哗啦地被翻动。

陈清澹察觉到赵掌柜在有意无意地观察他,他突然无师自通:赵掌柜这样的生意人不会喜欢和君子打交道,想要让对方满意,必须得投其所好,让他明白自己的价值,所以伪装成君子还远远不够。

陈清澹心思一转,流露出几分与众不同的威严气势,瞬间吸引了赵掌柜。

赵掌柜见陈清澹仿佛变了个人,收起漫不经心,盯着陈清澹脸上的神色,心里微微诧异,难道自己看走眼了?普通人家的孩子能有这一身掩饰不住的气势吗?

第3章 地龙翻身 地龙翻身

陈清澹合上账本,将汇总的数字告诉赵掌柜。方才赵掌柜已经核对过了,的确是同样的数字,他沉思片刻道:“贤侄果真聪慧过人。”

该展示能力的时候就展示能力,陈清澹没有谦虚道:“赵叔过奖,我平日在算学上就有点天分。”

赵掌柜方才就已经改变了想法,想和陈清澹交个人情,正好原来的账房这个月月底就要回老家了,他点头道:“那就让贤侄明天过来,在这试两天吧,看看能不能适应得了。平日里客人付账,你要在前台登记账目,每月还要核对账本。”

“多谢赵叔。”

陈清澹松了口气,对付赵掌柜这样的小商人就如此不易,日后入朝为官,他当更加谨慎。

陈清澹回家后把自己的衣服都洗了一遍,搭在外面的架子上晾了一宿,打算次日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前往聚客楼。

入夜后更加寒冷,陈清澹依旧穿着衣服入睡,这一觉睡得极不踏实,总是梦到宣读圣旨的场景,直到外面喧闹的呼喊声把他惊醒。

陈清澹看着熟悉的屋子,喘息片刻,回头望向门口,门外依旧一片漆黑。正值半夜三更,外面必定是出了什么事情。他翻身下床,匆匆打开房门,只见屋外飘起了鹅毛大雪,地上的雪已经高过门槛了。

不远处,数不清的火把在风雪中飘摇,城中百姓大多都起身上街。正巧王二婶站在门口张望,陈清澹便走过去打听消息。

王二婶惊呼一声,“澹小子,你怎么穿这么点就出来了?”

陈清澹笑道:“无妨。二婶,这是怎么了?”

王二婶道:“方才地龙翻身,我正要让你二叔去叫你呢,也不知道你二叔跑哪去了。”

地震?陈清澹是真没感受到地震,看这镇上的房子也没有坍塌的地方,八成震源不在这里。可谁知道会不会波及到此处?他也没有继续睡觉的心思了,干脆陪王二婶一直守在这里。

没过一会儿,大地又开始摇晃起来,这一次陈清澹看得真切,他家原本破旧的屋顶摇摇欲坠。陈清澹仔细回忆前世,前世的确有一场小地震,不过并没有影响到永安镇。那时他宅在屋子里苦读,几乎不怎么出门与人相交,也不知道具体震源在何处。

熬了大半夜,大地再也没有异常,一个个被浇成雪人的百姓也都各回各家。分别前,王二婶让王二叔帮陈清澹把房子上的积雪扫一扫,陈家的房子本就破旧,再让雪这么一压,可别直接压塌了。

陈清澹感激不尽,从自家翻出扫帚,和王二叔爬上房顶扫雪。王二叔见陈清澹瘦瘦弱弱的样子,根本不让他往高处去,只让他扫一些边边角角。陈清澹自知自己现在的身体虚弱,便也没有过多推辞,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扫完雪,陈清澹这才想起来晾在院子里的衣服,赶紧把它们收回房间,他明日去酒楼上工还得穿呢。第二天,陈清澹起了个大早,踩着雪就要出门,刚走到大门口见到周围的邻居在扫门外的积雪。

都是邻里邻居的,这时候可不讲究“各扫自家门前雪”,他们甚至把周围还没起床的邻居门口的雪也给扫了。

陈清澹犹豫一下,回去拿了扫帚,出门和大家一起扫雪。以后入朝为官,难免会得罪人,万一有人前来搜集他的“污点”,这些邻居便能替他说说好话。

众人见到陈清澹过来,一个比一个纳闷,老陈家的小子不一向独来独往?今天这小子怎么转了性子了?他们一边扫雪一边打量陈清澹,见陈清澹果然认认真真低出力,更加惊讶了。

扫完雪,陈清澹拱手笑道:“我们孤儿寡母这些年承蒙各位邻居关照,过去是我不懂事,叔伯婶子们多多担待。”

众人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但能听明白话里的意思,见陈清澹主动示好,而且话说得这么好听。他们也不再冷着态度孤立他,纷纷笑道:“澹小子这是说得哪里话

,以后有什么事叫我们一声就行。”

王二叔拄着扫帚,笑眯眯地看着陈清澹,不枉费昨天他给陈清澹讲了那么多的大道理,这不开始会做人了?往后澹小子的路会越来越顺的,陈嫂子在天之灵也该感到欣慰了。

陈清澹把扫帚送回院子里,锁好门就往聚客楼赶去。他刚进门就被赵掌柜给叫走了,“赵叔,可是有什么事?”

赵掌柜难掩脸上的疲惫,目光深深地注视着陈清澹,“昨夜二十里外的太平镇地龙翻身,塌了许多房子。按照京城那边的规矩,咱们聚客楼是要过去施粥接济的。”

永安镇地处偏僻,离京城很远,陈清澹不明白和京城扯上什么关系。

赵掌柜解释道:“咱们这家酒楼只是分店,总店在京里。背后的主子身份不便多说,但主子一向爱惜名声,各地有了什么天灾人祸,都会派分店去救济。这回咱们永安镇离太平镇最近,救济太平镇的任务就落在咱们头上了。”

陈清澹想不到一家小小的酒楼背后还有这样的来头,他看着赵掌柜道:“赵叔的意思是?”

赵掌柜道:“你会算账,我打算让你带两个人过去。工钱上我可以加三倍,你可愿意?”

犯了天灾的地方总容易出现难民,这难民可不是闹着玩的,加再多工钱也没人愿意去。陈清澹已经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可他当了三十年的知县,在任时爱民如子这四个字还是担得起的。

陈清澹沉思片刻,到底承受不住良心的拷问,“好。”

“贤侄大义。”赵掌柜招来六个人,让他们压着粮食去太平镇,而陈清澹就负责监督粮食的账目。他担心那六人欺负陈清澹年纪小,临走前又敲打他们,一路上有什么事以陈清澹为主。

那六人也算是赵掌柜的亲信,哪里就这么轻易服气?嘴上答应下来,行动上却依旧轻视陈清澹,甚至有意无意地排斥对方,当着陈清澹的面阴阳怪气地聊天。

陈清澹佯装不知,撩起衣摆上了马车。

马车摇摇晃晃地上路,临近太平镇时,路上遇到了一伙难民。难民蓬头垢面,抱团缩在一起,见有马车过来,便一窝蜂跑过去讨饭。

六人心中不忍,正好他们也是过来施粥的,就先给这些难民放点粮食也行。想到这里,六人中为首的高老三使了个眼色,孙老五就跳下马车,要去拿米袋子。

“且慢。”陈清澹掀开车帘,淡淡地瞥了一眼六人。

六人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一时之间竟真得忘记动作。待高老三回过神,想要怼回去的时候,陈清澹走出车厢,站在车辕边气场全开。

第4章 当领导者 当领导者

难民仰头望着陈清澹,显然已经认出这少年才是领头的,但那少年身上却带着几分官老爷的架势,让他们不敢直接呛声,也不知道这小少爷是什么来头。

陈清澹松了口气,也是这群难民还没饿到极致,这才能被自己震慑住。

恩威并施才是上策,他温声道:“我等是永安镇聚客楼来此地施粥的,诸位想要用饭,不如随我等进太平镇,找个人多的地方,让每个人都能填饱肚子。”

陈清澹说话时挺直腰板,眼神锐利,看上去难以亲近,但语气又十分温和。明明年纪不大,却不敢让人小觑,难民们看到他就心生退意,但听到他说的话却又很舒坦。

这时,一个老者开口道:“现在太平镇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子,只怕会再有危险。”

陈清澹道:“先去看看吧,总不能就这样放弃幸存之人。”

陈清澹明白余震的威力,但现场到底怎么样还要亲眼看过才行,此地离永安镇并不算远,但永安镇却几乎没受到什么影响,那么地震中心就不是太平镇,所以太平镇的余震也未必不能承受。

一个看上去很壮实的年轻人道:“小少爷心善,我们就回去看看吧。没准还能找到其他失踪的亲戚邻居。”这句话触动了众人,他们很多亲人都没有跑出来,没准回去还能找到。他们交头接耳地讨论了一番,最后决定跟在车队后面。

车队继续前行。高老三坐在装载粮食的车上,他盯着前面的马车看了好一会儿,最后吐掉嘴里的稻草跳下车,两三步跑过去,双手撑着车辕跳上了马车。

车里的陈清澹似乎早有预料,见到高老三也没有惊讶,不紧不慢地合上粮食账本,“高大哥可是有事?”

高老三钻进马车里,一脸不高兴道:“你为什么方才不让我们放粮?”

陈清澹拿着账本道:“赵掌柜给咱们的粮食是有限的,在放粮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统计人数,按照具体人数规划放粮,看看每日放得多还是放得少,至少粮食要撑到官府来支援。如果你现在把粮食给了他们,那原本能撑七日的粮食,没准只能撑五日。没有统筹规划,只凭怜悯之心,反而会害死更多人。”

高老三听明白了这话的意思,但脸色还是黑黑的,任谁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教训了,心里都不会舒坦。

陈清澹点到即止,原想闭眼假装看不到高老三的不满,但心思一转,改变了自己的处事方式。高老三是他此行的助手,生了嫌隙又该如何办差?

他语气柔软了一些,安抚高老三的情绪,“高大哥的侠义之心令人钦佩,但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不让太平镇百姓饿死,而不是让他们放开了肚子随便吃,我们的粮食也是有限的。”

高老三脸色缓和了一些,语气也好了很多,“方才是我鲁莽了。”

“高大哥也是一番好意。”陈清澹毫不吝啬的夸赞。

高老三上上下下地打量陈清澹,真是奇了怪了,这小子出身也并非富贵之家,怎么就明白这么多的大道理,难道读书真的这么有用?以后他也要把自家小子送去学堂。他大笑两声,拍着陈清澹的肩膀,“读书多就是好啊。”

陈清澹被拍得差点栽倒,他可不是因为读书多,不过是当了三十年的县令,多多少少也能明白这点统筹规划道理。

不过见高老三冰释前嫌,陈清澹心里还是颇为感慨,果然为人处世时考虑到人情世故还是很好的。

高老三见陈清澹栽栽歪歪的,啧了一声道:“陈老弟,你这身板不行啊,得练练。”

陈清澹只觉肩膀已经被拍出淤血了,他心里琢磨自己这身子骨的确太虚了,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缺乏锻炼,日后进了考场恐怕也会和上一世一样九死一生。他叹了口气道:“高大哥说得极是。”

高老三拍了拍自己的手臂上的肌肉,“你老哥我可是当过兵的,以后你就跟着我炼,保证你一个月就脱胎换骨。”

陈清澹笑意真诚道:“那就多谢高大哥了。”他正愁不知道怎么锻炼呢。

“客气啥。”

太平镇说近不近,说远也不算太远,车队用了半天的功夫就靠近了太平镇,但镇里的房屋坍塌实在严重,道路也坎坷难行。车队只好在城门口驻扎。

陈清澹叫来难民中的那个壮实的汉子,请他去城里叫百姓们稍后到这里来领粥。而高老三等人就支开了帐篷,派两个人去找水,趁难民们还没过来之前,赶紧先煮上一锅粥。

难民们陆陆续续地找过来,高老三有点难受,“怎么才来这么点人?”

陈清澹也不好受,看着这些百姓,他就想起自己曾经治下的青云县。叹了口气,陈清澹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一下人数,低声告诉高老三该用多少米。

见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陈清澹身子虚,留在这里也帮不了什么,便徒步进城,看看城里的情况。

城里此时惨不忍睹,一望便是连成一片的废墟,只有两三座房子歪歪的还没榻。昨夜又下了一场大雪,让太平镇雪上加霜。有不少人根本没去城外领粥,他们还在废墟里挖掘自己的亲朋好友,时不时地传来哭喊声。

陈清澹走在废墟中,眉头越皱越紧。路旁一个男人在徒手挖着废墟,但他越挖,旁边的砖瓦就越掉落进洞里,而洞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陈清澹见状赶紧上前帮忙。男人挖出来的洞很小,正好陈清澹身子瘦弱,他探进洞中,吃力地将孩子拽出来。

男人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着陈清澹,“小兄弟,真是太谢谢你了。”

CR

 陈清澹擦了把孩子脸上的眼泪,“去城门口,那里在施粥。”

“好,好。”

陈清澹继续帮忙挖人,直到手臂没力气再也抬不起来。天色已晚,他高声呼喊众人轮班去城门口休息,“你们倒下了,废墟里的人就没有希望了。”

几个倔强的汉子没有听陈清澹劝阻,“我们身上还有力气。”

陈清澹无奈,只好让高老三抬着粥进城,让他们吃点东西。

而城门口此时也不大乐观,伤者、幸存者、男女老少乱成了一锅粥,甚至还有几伙人打起来了,不少伤者甚至没得到治疗就断气了。陈清澹出城后见到这幅画面,忙站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高声引导众人。

此时百姓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见到有人指挥,下意识地就按照陈清澹的话行动。陈清澹把伤者分成一堆方便照料,其他人则有序地分工。女人们留下照顾伤者,男人们分成批次,轮班去城里挖人。

“周先生。”年轻人搀扶着一名受伤的老者坐下,老者身着一身宽大的衣袍,看上去是一个文雅的读书人。

老者坐下后,目光落在人群之上的陈清澹身上。

第5章 奇货可居 奇货可居

一场大雪让太平镇的百姓更为艰难,好在陈清澹临出发前向赵掌柜讨要了一批帐篷,这才让他们有个容身的地方。但帐篷的数量并不算多,入夜后陈清澹和高老三等人就分散挤在伤者的帐篷里,半夜有个万一,也好照应。

北风呼啸,陈清澹在帐篷里坐了一会儿,起身去外面少两块石头,把帐篷的边边角角压一压,见帐篷稳定住回到里面休息。和他同住的有四个人,都是上了年纪,哀叹半天后老人们也都撑不住一一睡过去了。

陈清澹听着风声,怎么也睡不着。民间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等明天太阳出来了,太平镇的温度只会更低,这些老弱病残又该如何撑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都送到临镇安置,可他并非此地知县,也无权调动。

看来也只能先烧木柴熬几天了,希望知县能快点派人过来。

次日一大早,果然天气愈发寒冷,好几个伤者没有撑过去。陈清澹赶紧让人去捡木柴,而高老三六人依旧施粥。准备好一切后,陈清澹稍稍安心,继续进城帮忙挖人,但挖出来的大多都是遗体。

他皱眉望着停放在街上的遗体,今天的积雪融化,哪怕天气再寒冷,也难保遗体腐烂,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遗体,恐怕会有瘟疫。但现在救人要紧,处理遗体的事情先放一放。

......

《七品官的重生科举路》作者:晚风入梦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盘夸夸 - 全网热门短剧、影视、学习和工作资源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