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穿越古代悠闲日常》作者:大南南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2-19分类:小说浏览:11评论:0

2024

【热文推荐】

本书名称: 穿越古代悠闲日常

本书作者: 大南南

本书简介: 接档文《昏迷的夫君他醒了》求收藏

本文文案:谈晓兰穿越到了缺油少盐的古代,正准备出门改善生活,却遇到了同村名声不太好的宴泽川

谈晓兰想:这人虽然长的人模狗样,可惜不努力,也不知道最后是哪家的姑娘被他给骗回家。

宴泽川也离谈晓兰远远的,就怕传出和谈家大姑娘有什么的流言,这样的美人,可不是他的菜。

谈晓兰在渡口送走商船上的女眷,回头却看到宴泽川从船老大那里收下货款。

两人在卖油饼的王婆子店里相遇。

宴泽川:带着别人玩一圈就挣了钱,竟然只吃油饼!

谈晓兰:野菜卖出药材价格的人都吃油饼,看来这家的油饼是真好吃!

于是,他们一起买下四张油饼,每人省下一文钱。

……

三里村有两个亲事困难户,谈家的大闺女又娇又馋,不好说婆家,宴家的小儿子又懒又奸,总想不出力就挣钱,也没有姑娘想嫁给他。

让人没想到的是,俩人最后成了亲!

大家都担心他们最后会饿死,谁能想到,集奸懒馋滑于一家的夫妻,竟然把日子过得比别人家都好!

宴泽川把挣来的银票让媳妇收好,直言还是找一个懂自己的媳妇才能有好日子。

谈晓兰:谁说努力搞钱的人不勤奋,我家相公如果不勤奋,我能数钱数到手抽筋么!

…………………………………

接档文《昏迷的夫君他醒了》

秋语若父母双亡跟着祖父母生活,为了活命,代替堂姐给同样父母双亡,还有三个弟弟妹妹的苏云廷去冲喜。

看着家里昏迷的青年,营良不良的少年,还有两个瘦弱的小姑娘。

为了避免一家人饿死,秋语若带着三个弟弟妹妹,开始了奋斗苟命的生活。

四个人要力气没有,要文化都不多,幸好秋语若有一手好厨艺。

在官道旁开了一个小食摊,不但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还让弟弟继续去读书。

极品亲戚来占便宜,她拿起菜刀就拼命。

小妹生病,秋语若就拿出全部家当去给她治。

对于基本上已经不会醒来的名义上的丈夫,秋语若也不吝啬,毕竟因为这个人,自己才有了这个家,有了三个可爱的弟弟妹妹。

当秋语若正享受着有家有业开心养娃的日子,一直被她认定不能清醒的苏云廷却醒了!

在一声声的恭喜中,秋语若只觉得惊吓太大,她想要静静。

(男主篇)

苏云廷孤寡一生,却活到寿终正寝,再睁眼,又回到了年少昏迷时。

原以为这一世,要清晰的感受一遍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却没想到前世跳河而死的未婚妻,顺利的嫁了过来。

家里因为有了她,原本会摔断腿变得阴郁的弟弟,比小时候还要开朗,会第一个离世的小妹,也因为有钱看病,变得活泼健康。

苏云廷感受着她的照顾,听着她的欢喜哀乐,他是多么的想睁开眼,在她出门的时候接过沉重的扁担,在她手被烫伤的时候为她上药,在她疲惫的时候让她依靠……

这是一个天煞孤星和孤独一生负负得正的故事。

融合

谈晓兰是被窗外的鸟叫声给叫醒的,入眼是排列整齐的顶椽,熟悉又陌生。

厨房里飘出的不同于现代做饭时的烟火气,让那种陌生感慢慢消失,意识才算是真的清醒过来。

不知不觉在这个时代重新醒过来,已经将近月余!

谈晓兰前世自小就体弱,父母又离异,好在从来不缺钱,可惜自己的身体底子太差,就算好医好药的养着,还是在成年之前闭上了眼。

没想到还有再睁眼的机会,到了这个前世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大盛朝,成了一个乡村秀才家的十四岁闺女。

这样的出身,在封建社会算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绝对有余的身份。有着这样的身份,其实在乡村生活还是很惬意的。

谈晓兰是父亲谈思立青梅竹马的原配所生,平日里得到了父亲大部分的父爱和关注,也在父亲出门遭遇水患失去音信后,内心更加的担心焦虑,最后一病不起。

谈晓兰醒过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开始为她准备后事了。

刚清醒的那段时间,昏迷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多,脑子里全部都是前世今生记忆的冲撞。

那种大脑被撕裂揉搓的感觉,有好几次如果不是想继续活着的想法一直支撑着她,说不定就放弃了。

现在回头再想,当初那种撕裂揉搓的感觉,应该是灵魂在融合吧。

因为清醒后的谈晓兰,觉得自己不但是现代病逝的谈晓兰,也是焦虑父亲的安危而病倒的谈晓兰。

……

院子里的动静开始多了,谈晓兰又缓了一会,穿好衣服,在屋里走动了两圈,彻底唤醒大病初愈的身体,这才打开门,呼吸了两口秋日清爽的空气。

现在身体虽有起色,她却不敢过多贪恋清爽,只换了几口气,就又退回到屋里。

谈思立的继室何氏,一直留意着西耳房的动静,见谈晓兰起来了,让两个要去学堂的儿子赶紧吃饭,自己端了兑好的温水,给谈晓兰送到屋里。

谈晓兰对明显消瘦的何氏无奈道:“昨日不是说好我自己弄这些么,您怎么又给端过来了!”

何氏把脸盆放在盆架上:“你身子骨还没好利索,外面这会还凉,万一再受了寒可怎么办呀!还不如我端过来的放心。”

何氏这么说,谈晓兰也不再提,只说:“那待会别端饭了,我等日头出来了,和奶奶一起吃。”

这次何氏没反对,只嘱咐她别出去太早,然后就又去忙了。

谈晓兰梳洗好,真就等外面的气温升高了,这才出了房门。

难得现在的身体底子还算不错,必须好好在意着,免得落下什么病根!

祖母萧氏也正好从屋里出来,看到孙女比前几天好了不少的气色,愁闷的面上也有了丝笑模样。

早上的饭菜简单,熬的清香米粥,还有香软的馒头,配上自家腌制的咸菜,然后就是每人一个鸡蛋。

谈晓兰先给祖母剥了鸡蛋,萧氏却道:“我没胃口,你吃吧。”

谈晓兰没听,直接把鸡蛋放在她面前的碟子里,说:“您看看您现在都瘦成什么样了,再不好好吃饭,小心身体受不了。”

好说歹说,总算是哄得老太太吃了个鸡蛋,喝了一碗粥。

父亲没了音信,祖母每日心情抑郁食不知味,继母神情恍惚精神不济,下面的弟弟妹妹也都惶恐不安,家里一直充斥着一种悲伤消极的颓废感。

之前谈晓兰的所有心思都用在了保命上面,现在身体平稳恢复,她决定开始整顿家里的气象。

见祖母用过饭后就准备回屋,谈晓兰赶紧叫住她:“奶奶,我有件事想跟您说。”

萧氏顿住了脚步,问:“什么事?”

谈晓兰把人搀到石榴树下的椅子上,自己也在一旁坐下,仔细的看着老太太的神色,轻声道:“咱们家后院宽敞,您觉得再抓几十只小鸡来养怎么样?”

现在家里养的十来只鸡,是为了自家吃鸡蛋的,谈晓兰提出来再养小鸡,是为了以后能卖鸡蛋。

之所以那么小心的提出来,是因为谈家在上洋镇曾经也是数得上的人家,要不然也不能几代人都读书,还供养了一个秀才出来。

自家祖父少年时期就丧父,为了保住家业拼了命的想考个功名回来,只可惜在读书上少了几分天赋,好在结识了几个不错的同窗,那些觊觎自家产业的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终于盼得父亲在读书上有天赋了,老爷子又是个没福的,父亲刚中了秀才他就撒手西去了。

父子俩连年的读书花费,哪怕父亲没考中,在家里还有成年男丁支撑的情况下,剩下的家业也不用担心别人惦记了。

家业不兴,父亲要担起养家的责任,就在县里的商行里做了账房。

老太太出身好,嫁的好,祖父去世时家里虽没了大部分的产业,父亲的秀才功名却比大笔的产业还要荣耀,更何况父亲没有继续读书科举,家里的生活一直也没受什么影响。

只是父亲这次出门,带走了家里大部分的积蓄,虽说现在商行里还给父亲按时发放月俸,只是,谁能保证他能安安稳稳的回来呢!

萧氏哪里听不出孙女的意思,她这是为家里的以后做打算呢,老太太心里又是一阵哀伤。

可是哀伤过后,日子还得过,还得为下面的孩子做打算呀。

萧氏只停顿的一下,就道:“难得你能想到这些,下个集市就让你母亲去把小鸡抓来,回头好好养着,等下了蛋,也好贴补些家用。”

谈晓兰听祖母同意了,心里一松,“我就知道,奶奶心里早就有打算了。”

萧氏抬手抚摸着孙女的发丝,心中想道:是得为以后打算了,儿子还不知道什t么时候能回来,我得把两个孙女发嫁了,把三个孙子养大成人才行!

祖孙俩正说着话,何氏领着满身是土的小儿子,从后院里回来了。

先把他身上的土拍了,再从水缸里舀了水,“你在后院给你二姐帮什么倒忙,看你脏的,赶紧把脸洗了去练字。”

刚才还顺从的小孩,听到要练字,突然就逆反了起来:“我不练。”

何氏没想到他竟然这么说,皱着眉头又问了他一句:“你说什么?”

七岁的谈兴健把头一抬,重复道:“我不练!”

他平时虽然调皮,却从不反驳大人的话,何氏被他反犟后气的直叉腰,转过身找了个烧火小棍,就要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

只可惜孩子奶奶在院子里呢,棍子还没打下去,老太太就拦了:“先别打,问问他为什么不练字。”

何氏只能先放下小棍,问他为什么不想练字,只是今天的小孩特别想挨揍,当娘的问他,他就是不吭声,直到何氏又忍不住举起了小棍,他才说:“我以后都不练字了,我要和大林他们去捡柴禾。”

他的话说完,院子里突然就安静下来。

若是谈思立一直没有音信,商行里也不可能一直给月俸,剩下的那些积蓄是供不了三个孩子参加科举的。

谈兴建出门去玩的时候,听到几个大人说话,说他现在还没有入学,如果父亲不能回来,他估计也就不用入学了。

小孩觉得自己既然不能入学,那现在每天还练字有什么用呢。

何氏举着棍子的手无力的垂了下去,她不相信谈思立会回不来,他是那么的聪明,任何事都难不倒他,只是出一趟门,怎么会回不来呢!可是再不愿意相信,眼睛却不听使唤,眼泪一个劲的往下掉。

谈晓兰压下眼中的酸涩,咽下喉中的梗阻,对小弟招手道:“兴健过来,姐姐问你件事。”

谈兴健垂着脑袋,来到姐姐面前。

谈晓兰问他:“大林他们是一整天都要捡柴禾么?”

谈兴健抬头看了看姐姐:“不是,他们上午要打猪草,下午才去。”

谈晓兰耐心哄他:“你也可以上午在家练字,下去和他们一起去捡柴禾呀。”

小男孩抿了抿嘴:“我又不一定入学,练字也没什么用。”

哄着没用是吧,那就换一种方式吧,谈晓兰捏住他耳朵,“你的意思是说,我练的那些字都是没用的?”

她语气中满是威胁,手上却没用力气,这样看似威胁,实则亲近的动作,把谈兴健的机灵劲也提回来了:哥哥们去学堂读书,姐姐的学习都是父亲亲自教的,怎么可能是没用的。

他赶紧道饶:“姐姐我错了,练字有用,练字真的有用,以后我上午在家练字,下午再和大林他们去捡柴禾。”

谈晓兰放开他的耳朵:“这才对嘛,咱们家和别人家不同,别人家的孩子不去学堂就读不了书,识不了字,你不去学堂,家里有的是人能教你读书写字,三五年内学的和在学堂里也没太多差别。”

谈兴健低着头应了。

谈晓兰起身拉了他脏呼呼的小爪子:“走吧,赶紧把脸洗了,上午把该读的书都读了,下午好跟着大林他们一起去捡柴禾,家里以后用的柴禾可就靠你了。”

小男孩这次应的就坚定多了:“姐姐放下,我以后一定好好读书,好好捡柴禾。”

老太太和何氏被他这个承诺逗的破涕而笑,院子里的氛围重新轻松起来。

谈晓兰上午领着小弟读书写字,下午午睡起来,又拿起针线笸箩,开始重新熟悉针线。

自从灵魂交融清醒之后,谈晓兰就发现自己两辈子的记忆都没有丢,只是很多技能,却需要再重新熟悉起来,写字如此,针线活也如此。

好在只是需要重新熟悉,而不是重新学习,一天的时间,写字和针线活就已经恢复的七七八八了。

两个上学的弟弟从学堂归来,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吃晚饭,门口有一妇人喊了一声:“婶子在家么?”

谈晓兰听出是同族的一个大娘的声音。

萧氏就应道:“在家呢。”

那妇人推门,进来就急促的说:“婶子,你家我芳韵妹子被人给打了!”

李家村

这句话让原本不太在意她来做什么的谈家众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萧氏更是惊的直接站了起来:“侄媳妇你说啥?”

妇人一边进来,一边又说了一遍:“婶子,我芳韵妹子被她婆家的堂妯娌给打了!我娘家侄女添了个小子,今天我去吃满月酒的时候,听他们李家村的亲戚说。”

萧氏听她又说了一遍,只觉得头脑发晕,一旁的何氏赶紧扶住她,好在萧氏只是晕了一下就稳住了。

她继续问妇人:“到底是因为什么?”

那妇人语气中也满是气愤:“他们两家的地是挨着的,秋后犁地,那家把地埂给犁了一半,我妹子找他们理论,不知怎么两人就动了手!那堂妯娌又高又壮的,我妹子哪里是她的对手,要不是有人拉着,还不知道会伤成什么样呢!”

有哪个当娘的听到自家孩子被打了不心疼的,更何况萧氏只有一儿一女,最近一直为儿子提着心,本就心里压力过大,听完妇人的话,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何氏就赶紧拿帕子给婆婆擦泪,劝她注意身体。

谈晓兰也担心祖母,不过现在还是要问先清楚事情的始末,就来到妇人身旁。

妇人男人排行老四,名叫谈四柱,别人都叫她四柱家的,谈晓兰叫她四大娘:“四大娘,这是哪天发生的事?原本就是对方不占理,后来又打了人,他们族里是怎么处理的?”

四柱家的就道:“昨天下午的事,我侄女家的亲戚亲眼看到的,还帮着拉架了呢!气就气在他们族里的处理,说是两个娘们打架,各家的男人回家管管就是了。”

姑姑受了气,族里又不公正,姑父更不用想,若是他有用,还用得着姑姑去跟人理论!

昨日发生的事,今天一整天的时间姑姑也没给家里送个信,现在看来,她这是准备忍下这口气!

不过谈晓兰却不想忍,家里还没到必须要忍着别人欺负的地步,所以不能忍,这次忍了,绝对还有下次,特别是在父亲失去音信的特殊时期,就更不能忍了!

谈晓兰先对四柱家的道:“今天多谢四大娘了,还累你那么远过来特意告诉我们。”

四柱家的也看出来了,谈思立失去音信后,家里能顶事的竟然是这个传言中娇气的姑娘。

她走到已经稳住情绪的萧氏跟前,说:“婶子,你得保重身体,熬过去这段时间,等思立兄弟回来了,一切就都好了!”

萧氏忍着心酸对四柱家的道了谢,两人又客气了两句,四柱家的就告辞了。

人走了,十二岁的大弟谈兴强就说:“明天我去李家村,给姑姑出气去!”

刚才四柱家的说的话大家也都听到了,出嫁女在婆家受气了,娘家人自然要过去给撑腰的。

谈兴强说完,比他小两岁的老二谈兴壮,还有老三谈兴健也说要给姑姑出气去。

他们说完,谈晓兰也站起来,说:“明天咱们一家都去。”

谈晓兰说了,比她小一岁半的妹妹谈晓菊也说要去。

萧氏看着嚷嚷着要给姑姑出气的孙辈,心里也有了底气。

院子慢慢安静下来,大家都看向祖母。

萧氏也稳住了心神,先对谈晓兰道:“兰儿身子刚好,明天就带着兴健在家吧,我带着他们去李家村说理去。”

谈晓兰却不同意:“我觉得咱们全家都应该去,兴健虽小,也是咱们家的男丁,咱们要让李家村的人看清楚了,我爹爹暂时没有音信,并不代表姑姑娘家没人!您也不用担心我,姑姑那妯娌又不是不知道我,我姥爷还好好的呢,只要我不先动手,她就没有那个动我的胆量。”

谈晓兰的姥爷有着秀才功名,这些年虽然没再考,几十年的秀才却不是白做的,封建社会的秀才可不像现代人想的那么简单,不管是镇上还是县里的关系多的是。

姑父堂兄弟家就算现在欺负他家,也只有妇女出面,一是不敢保证父亲真的就回不来了,二就是自家外公还在,若是他们家男人也参与了,外公那里自是能插手的,他们避着外公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主动招惹自己呢!

谈晓兰这样说,萧氏还真的觉得一块去也行。

然后谈晓兰就把刚才心里已经想到的计划,对大家说了一遍。

她自小就被父亲重视,在家里一直都有一定的话语权,现在祖母和母亲只说去出气,具体怎么做,却没个章程。

谈晓兰说了自己的想法,两个人也觉得她的想法可行,下面的弟弟妹妹更是她们怎么说,就怎么办。

见大家都没异议,谈晓兰又对他们各自交待一番,担心自己有想不到t了,又让大家把想到可能发生的事都说一下,全家再一起想对策。

等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应对的办法也都想好了,谈晓兰就让大弟弟谈兴强去村长家借牛车,顺便让村长的孙子明日帮着给先生请假。

……

第二日天不亮,一家人就收拾好出发了,到了李家村,正是家家户户出门劳作的时候。

十二岁的谈兴强坐在前面赶牛车,他旁边坐着十岁的谈家老二谈兴壮,两人都穿着八成新的青色学子长衫,虽然年少,却身姿挺拔气质斐然,绝非一般的乡村少年所能比的。

牛车上坐了谈晓兰她们四位女眷,还有家里最小的男孩谈兴健。

李家村,谈兴强兄弟几个是常来的,自然就有人认出了他们,联想到前日谈芳韵被她堂妯娌打了的事情,村里人就知道今天又有热闹看了。

谈晓兰一家人神情肃穆的坐在牛车上,一路到了谈芳韵家。

早有好事的提前跑过来报信了,当神情憔悴的谈芳韵看到牛车上的家人时,感觉昨日已经哭干的眼泪,又从眼角流了下来。

萧氏从牛车上下来,看着眼睛红肿神情憔悴不堪的闺女,又疼又气的在她胳膊上拍打了一下,然后哭喊道:“你这是想气死我呀,出了事也不给家里去个信,你若是有个好歹的,让我可怎活呀!”

谈芳韵听着母亲的哭问,终于也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谈晓兰几个就在一旁劝。

家门口原本就围着看热闹的人,现在她们俩的哭声又吸引了一圈人。

谈兴强见人围的差不多了,就走到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面前,拱手问:“大伯,我们昨晚才听说姑姑家与别人家生了争执,听说族里给定了个妇女斗气的结果,不知是不是真的?”

壮汉虽然也觉得谈芳韵的堂妯娌家不占理,却不会在外人面前拆自家的台,只说:“确实是你姑姑与她堂嫂张氏之间发生了点小摩擦,两家之间没动手,族里这才定了个妇女斗气的结果。”

何氏昨日被谈晓兰特意交待过,她从下来牛车就一直留意着儿子,听完李家村的壮汉的话,何氏站了出来,大声道:“既然是女人之间的事,我这个娘家嫂子就得去张氏家问问了。”

她的话刚说完,谈芳韵的大闺女李招弟就跑了过来,说:“舅娘我带你去她家。”

何氏跟着李招弟往张氏家去,后面跟着看热闹的人,何氏一路上只说是去讲理。

两家距离不远,只隔着一条胡同,没一会就到了张氏家门口,只是张氏早就被人给劝着避到邻居家去了,家里只有她婆婆在家。

张氏的婆婆见了何氏只说好话:“她亲家嫂子,我已经教育过那婆娘了,让她回她娘家思过去了,她和侄媳妇动了手,我老婆子在这里给你赔不是了。”

何氏心中冷笑,这大忙天的回娘家了,骗谁呢!

就大声回她:“大娘这个不是你和我赔不着,去给我妹子赔吧,你没教育好儿媳妇,理应也得你去赔不是。你儿媳妇不是回娘家了么,那我正好去她娘家问去,看她张家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家,怎就养出个爱跟人动手的闺女,也不知道是只她自己这样,还是他们张家的闺女都是这样!”

何氏说完转身就走,躲在邻居家的张氏却不能让她跑自己娘家去,赶紧从邻居家出来, “是我自己动的手,和我娘家没关系。”

何氏见人终于出来了,一句话也不说,上前抓住她的头发,照着脸上就开打。

周围的人不能看着自己村里的人被打呀,只是不等他们围过去把人拉开,何氏腿上发力把张氏给绊倒在地。

张氏长的高壮,怎么也没想到见面就被何氏拽住头发,上来直接被扇了几个耳光,她想挣脱,却没想到力气根本比不上何氏,现在又被何氏绊倒压在地上,更是没有一点还手的余地,她只能先护着脸,希望周围的人赶紧把何氏给拉开。

不打够了,何氏怎么可能让他们把自己拉开,她一边打张氏,一边说:“我男人不在家,还有我这个秀才娘子呢,你有胆量动我妹子,你倒是和我这个秀才娘子动手呀!”

别人不知道张氏被何氏压着打是因为打不过,听何氏这么说,还以为张氏真的不敢和何氏动手。

那些去拉架的人,手上的力气就都少了三分,想着张氏自己忌惮秀才娘子,咱们这拉架的人做做样子就是了。

谈芳韵家这边,何氏去找张氏说理的时候,她婆家人没一个过去,现在张氏被打的嗷嗷叫,谈芳韵的婆婆刘氏就待不住了,抬腿就往张氏家去。

谈晓兰就知道这个窝里横的老婆子,这是要去拉架。

......

《穿越古代悠闲日常》作者:大南南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