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楼]黛玉有个童养夫》作者:其莫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2-17分类:小说浏览:12评论:0

[红楼]黛玉有个童养夫

作者:其莫

文案:

村头二丫的爹为了救大财主死了,大财主把二丫和她娘接到家里去养,别人说,二丫是给大财主的儿子当童养媳去了。

乔安的爹为了救林如海死了,林如海把乔安母子接到家里,乔安顿悟,啊,原来我是林家姑娘的童养夫。

黛玉:……你想太多了。

.男主小黛玉一岁

.日常流

.林如海贾敏不死,黛玉会有亲弟弟

内容标签:红楼梦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青梅竹马 甜文 轻松

主角:乔安,林黛玉

一句话简介:立志做黛玉的童养夫

立意:努力拼搏,才能实现梦想。

第1章

扬州,林家。

乔安被周嬷嬷抱在膝上,初夏的天已然开始热了,身上的衣裳薄了,周嬷嬷的手臂便箍得他有些疼。

乔安动了动,周嬷嬷慌张地轻拍他的背,紧张地安抚道:“哥儿别怕,安稳些坐着。”

乔安并没有怕,但他也没有反驳此话,只是小声道:“嬷嬷,你松一松手。”

未及周嬷嬷反应,珠帘轻响,几个衣着不俗的丫鬟走了进来,中间是一个年纪大些的嬷嬷,她怀中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

周嬷嬷抱着乔安忙站起来,欲要行礼时被一个丫鬟拦住了:“妈妈快坐着,我家姑娘听说苏大夫让安哥儿一个人在这里,她去和太太说话,怕下人们不省事,怠慢了安哥儿,特意过来陪着安哥儿说话的。”

乔安的母亲苏梅是名女医,在扬州城的高门女眷间很是有些佳名,乔安在家中不免见过些高门大户的管家媳妇们和母亲客套,他也就会依葫芦画瓢的说些场面话,听了这话,他瞧着那让嬷嬷将自己放下的小姑娘,慢慢道:“没有怠慢,劳姑娘费心。”

小姑娘一直看着乔安,正要说话时却被人抢了先,停了停,她才轻声道:“我叫黛玉。”

乔安回道:“我叫乔安。”

黛玉点点头,声音软软的:“我知道,母亲告诉了我。”

林如海赴扬州上任巡盐御史,贾敏带着黛玉随行,后不慎感染风寒,因朝廷公务耽搁不得,林如海留下姨娘丫鬟伺候,又留下护卫小厮听吩咐,自己带着剩下的护卫小厮先往扬州去了。

不料行至扬州城外时,突遇行刺,一番缠斗后,护卫下人非死即伤,就在此危急关头,幸得一位义士路见不平,仗义相助,救得林如海的性命,然而这位义士却因为伤势太重,没等到林如海进扬州城请大夫便亡故了。

耽搁在后头的贾敏得知消息后,心内既震惊又担忧,带着一众人紧赶慢赶,奔赴扬州,此时林如海已经查清楚了为救他而死的那位义士的身份,并为他置办了丧仪,重谢了他的家人。

此人名叫乔杨,世居扬州,薄有些家业,父母已逝,虽无兄弟,然有妻有子,其妻苏氏是扬州城中有名的女医,一子乔安年仅四岁。

贾敏顾不得安歇,带着谢礼银钱走了乔家一遭,看望乔杨的妻儿,再一次谢了又谢,不顾苏氏的再三推辞,将谢礼留在了乔家。

回来她又忙着家中护卫下人的抚恤事宜,尚未事毕,贾敏便不堪劳累,再次病倒了。

病中多思多忧,她又想起乔家的事,想到乔家如今只剩下孤儿寡母,她不免物伤其类,怕他们无人护佑遭人欺辱。

与林如海商议过后,贾敏意欲将乔家母子二人接到林家来住,只是乔家并无壮年男子,林如海不好上门去说这话,贾敏又卧病在床,不能出门,恐怕耽搁之下,乔家当真被歹人盯上,只好下了帖子,请苏梅乔安母子来林家一趟,好商讨此事。

黛玉已经从母亲那里知道了,乔安的父亲救了她父亲的性命,她没有失去父亲,乔安却失去了父亲。昨日她被母亲拉着手反复叮嘱过,往后乔安便犹如她的亲弟弟一般,要她好生看顾乔安。

黛玉失去过一个亲弟弟,她知道失去意味着往后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

虽然并没有见到失去的过程,黛玉也并不明白为什么会失去这个人,但这件事情究竟有多么令人伤心,她已经清楚了。

黛玉便打定了主意,要听母亲的话,做一个好姐姐,看顾好弟弟。

但她没想到,乔安看起来很平静,说起话来也似乎看不到伤心的影子,而且他并没有多话的意思,听了黛玉的话只点点头,并没有吭声。

黛玉有些发呆,我还想说什么呢?我不记得了。

见两个人沉默下来,黛玉的奶娘王嬷嬷过来抱着黛玉在榻上坐了,周嬷嬷见状也抱起乔安来,只是她在动作间拘谨了许多。

和王嬷嬷不同,周嬷嬷并不是乔安的奶娘,她本是外地逃难过来扬州的,一家子死的只剩下她和小孙女了,因无处可去无谋生之道,加之苏梅救了她们祖孙,便卖身到了乔家,去年乔安的奶娘要随儿子往外地去安家,苏梅便让周嬷嬷来看顾年纪尚小还离不开人的乔安了。

周嬷嬷为人老实,胆小懦弱,在乔家见了官宦高门家的下人便常畏手畏脚,一遭进了巡盐御史的家门,更是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黛玉见桌上的点心和果饮都已凉了,吩咐丫鬟去换些热的过来,又向乔安问道:“你喜欢吃什么点心?”

乔安抬头瞧了眼端着点心离开的丫鬟们的背影,有点不舍道:“我都好。”

黛玉抿抿唇,道:“你比我小一岁,将我当成你的亲姐姐便好,不要拘束,想吃什么想玩什么,你都告诉我。”

乔安眨了眨眼睛,因为母亲是大夫的缘故,耳濡目染,他已经懂得了死亡是什么,他知道死亡是不可挽回的,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可因为年纪太小了,乔安只是明白死亡,他还不懂得失去意味着什么,纵然经过了一场丧仪,乔安却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失去了父亲,他再也看不到父亲了。

因此比起黛玉的小心,他不免显得有些冷漠了。

乔安摇摇头,道:“我吃的点心都是我娘开的方子。”

黛玉没明白:“方子?”

乔安解释道:“就是点心里会放药粉。”

“啊……”黛玉愈发同情地看着他,她因身子弱时常生病,从会吃饭起便吃药,深知和药有关的都非常难以下咽。

“对身子有益。”乔安补充道,“所以我从不生病。”

黛玉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果真?你从来没有生过病吗?”

乔安认真点着头:“我年纪小,吃些药膳补身子,不只现在不会生病,往后长大了不必再吃,身子也会比旁人更强健。”

黛玉更加惊讶:“好厉害!”

林家一家子人都不是身强体健的,黛玉听到这话,只觉得太过不可思议,人原来可以不生病的吗?

待丫鬟们再次端了点心和果饮来,黛玉便问道:“这些点心你能吃吗?”

乔安看向中间小炕桌上摆放整齐的六碟子精致点心,和方才的花样有了两种不同的,俱是他没有见过更没有吃过的,杯子里热腾腾的果饮亦是他从未尝过的,毕竟是个小孩,一看之下乔安没能忍住,他咽了咽口水,用力点头:“能吃!”

黛玉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变化,谨慎道:“还是先问一问……”

她的话没有说完,贾敏身边的大丫鬟秋兰走了进来,行礼后温声细语道:“姑娘,太太请你和安哥儿过去那边屋子里。”

黛玉闻言,不再纠结点心的事,向乔安道:“母亲叫我们过去呢,这会子不见,你也想见你母亲了吧?”

将心比心,若是在别人家里,黛玉是一刻都不愿意离开母亲的。

乔安顺着黛玉的话点头,心里头的想法却是相反的,盖因苏梅时常外出行医,他已经习惯了白日里大多是见不到母亲的,倒是对着一口没吃的点心,乔安有点舍不得。

由嬷嬷抱着走过游廊,乔安和黛玉先后进了正房内室,贾敏正与苏梅在榻上对坐,她靠着引枕,面色苍白,见两个孩子进门来,她招了招手,声音虚弱道:“安哥儿,玉儿,快来喝杯热热的奶茶,今儿外头有风,可凉着了?”

如今已是四月,此时又已近正午时分,乔安身上已经觉出热意,实在想不到有人还会觉得凉,一听这话,他不禁愣了愣。

黛玉则是道:“今儿日头好,倒不觉得凉,过会子母亲也出去瞧瞧。”

板正坐着的苏梅闻言点头道:“姑娘说得很是,夫人这病虽该静养,却不好一直在屋子里闷着,近来天气和暖,夫人该多出门走一走才好。”

贾敏不见血色的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她带着歉疚道:“多谢妹妹为我费心,原是为着妹妹的事,才劳累你跑这一遭,到头来倒麻烦妹妹为我诊病了。”

黛玉闻言看向苏梅,苏大夫为母亲治病了?

“医者本分,夫人勿要多虑。”苏梅眼中带着几分黯淡,但神色很平静。

黛玉和乔安分别在自己母亲身边坐下,贾敏头一次见乔安,便细细瞧过这孩子,只见他小小一个孩童,虽尚未长开,眉眼间已经能看出俊秀的模样,脸颊上两团肉又显出几分可爱,是长辈们会喜爱的孩子模样。

“安哥儿头一次到姨妈家里来,可喜欢姨妈家里?”贾敏坐直了身子,温柔望向乔安,笑着问道。

乔安看了眼母亲,见她眼睛里有赞同的意思,便点头道:“喜欢……林姑娘还陪着我说话了,姨妈家里都很好。”

贾敏点头笑道:“好孩子,往后你只叫姐姐便是。”

“是。”乔安望向黛玉,懵懂道,“姐姐。”

黛玉郑重一点头,回道:“弟弟。”

看着两个孩子,贾敏欣慰地颔首,又转向苏梅道:“妹妹,咱们便说好了,往后你和安哥儿就到家里来住着,咱们也好互相有个照应。你白日里还是照旧往医馆里去,安哥儿就在家里待着,你尽管放心,我身子虽不济,好歹家中有几个下人能信得过,她们必会好生看顾着孩子们,照应上下内外,必不能让安哥儿受一点儿委屈的。”

苏梅摸了摸乔安的头,道:“有夫人这些话,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乔安仰了仰头,还没明白这些话的意思。

贾敏眉眼间的愁绪疏散了些,她招手吩咐丫鬟:“照着姑娘的屋子,将另外那头的厢房收拾出来,丫鬟嬷嬷也都跟姑娘屋里一样,另外先选两个机灵的小厮在二门上听吩咐,过几年安哥儿大了要常出门时,另外再挑几个好的跟着。”

丫鬟领命下去。

贾敏回过头来对苏梅道:“往后白日里或是妹妹夜里歇在医馆,不在家时,安哥儿就同玉儿一样,随我在正院里,妹妹回来了,他就随妹妹住西边那个院子,妹妹觉得可好?”

苏梅并无不可,道:“夫人费心了。”

乔安这才明白过来她们这些话的意思,原来是往后他和母亲就要住在林家了……

乔安忽然想到了上个月的一件事,他跟着母亲回乡下老家,村里人都在议论村头那户人家。

乔安记得那家有个叫二丫的姐姐,她曾经给过自己一把桑葚,将自己的舌头染成了很可怕的颜色,他吓得要命,以为是中毒了,好在母亲及时为他解惑,才避免了一场笑话。

但这一次回去,乔安没能再见到她,因为二丫跟她娘搬到大财主家里去住了。

村里人说,二丫的爹为了救村里的大财主死了,大财主将二丫跟她娘接到他们家里去,是为了报救命之恩,大财主要让二丫给他儿子当童养媳。

乔安捋了捋,我爹为了救林姑娘的爹死了,我跟娘要到林家来住,我是个男孩儿,不能当童养媳,所以……

我是林姑娘的童养夫?

第2章

苏梅并不知道她儿子在想些什么,看了一会儿黛玉,她忽然问道:“林姑娘可是有不足之症?”

贾敏苦笑一声,道:“妹妹不愧是圣手,是,这孩子是胎里带出来的毛病,这些年了请医吃药,看过多少大夫,奈何皆不见效。”

苏梅端详了一番黛玉的脸色,黛玉脸上不禁带了几分紧张出来,她知道乔家娘子是名女医,也知道乔家母子往后要住在他们家里,这都是母亲提前告诉她的,但乔家娘子会为母亲诊病,还可能会为自己看病,黛玉却这会子才知道。

看过太多大夫后,黛玉再是个懂事的孩子,不免都有些厌烦了,但乔家娘子不同,碍于恩情,黛玉只能由着她看。

幸得母亲柔软的手轻轻抚了抚黛玉的后背,她才得以放松下来。

苏梅又问道:“可否让我为姑娘诊脉?”

“妹妹圣手,自然是求之不得了。”贾敏忙道,苏梅的医术,扬州官眷间口口相传,多是赞许,她精于小儿妇人两科,平民百姓间颂扬声亦是不少,贾敏虽到扬州的时日甚短,但因为林如海曾查问过乔杨的身份,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

贾敏又道:“只是妹妹今日辛苦,用罢午饭还要收拾行囊搬家,倒不必急在一时,哪日妹妹有了空闲,再来瞧玉儿也不迟。”

实在不是贾敏不将女儿的事放在心上,而是今日本是他们林家谢恩,苏梅已经先为自己诊过脉了,这会子再替黛玉诊脉,倒不像是他们林家报恩,而是借机请人家来瞧病了。

虽然苏梅亦有求于林家,但到底是林家先欠了她的,况苏梅所求于林家并不是大事,贾敏并不能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帮了苏梅,两家恩情便相抵了。

况且黛玉的病并不是风寒头疼,吃几剂药就能好的,往后苏梅便常在林家住了,若是她能治好黛玉的病,的确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自然,黛玉的病往常请了多少大夫都没法子,对于苏梅能否治好,贾敏也并没有盲目信任。

不过,贾敏并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苏梅不能治黛玉的病,她对苏梅母子的态度也不会变,若是她能治好……

贾敏不由呼吸急促几分,若是她能让黛玉同旁的孩子那般,面色红润身体康健……

林家再欠她一份恩情,往后必然对她有求必应,绝不推诿。

苏梅这才笑了笑,道:“大夫都有这个毛病,看到眼前病人一刻是一刻都耽误不得,若是这会子不让我看,我倒要耿耿于怀了。”

听她这么说,贾敏便不好拒绝了,她命丫鬟将方才收拾好的苏梅带来的药箱再拿过来,从里头取出脉枕。

黛玉忍不住扁了扁嘴巴,将手伸出来,苏梅搭了片刻,又让黛玉换了另一只手。

片刻后,苏梅将手收回来,道:“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肺气有损,寻常虽不好治,慢慢调理着总是能好,不过姑娘这病是胎里带来的,要更费些功夫,不过幸好姑娘年纪小,这会子吃药调养着,再时时谨慎些,便能慢慢大好了。”

听罢这番话,贾敏揣摩了几遍其中的意味,确定她的意思是能治好黛玉后,贾敏又惊又喜,不敢置信:“当真?妹妹能治得玉儿之病?”

黛玉蓦地瞪大了眼睛,同样不敢置信地看向苏梅,她见过不知多少大夫,还从未听过“大好”这两个字。

苏梅见多了病人和病人的亲眷,对这个带了怀疑的态度并不以为意:“能治,只是姑娘的毛病不好治,需三年五载或可痊愈,长不过六七年,姑娘定能大好。”

再次听到“大好”二字,贾敏欢喜无比,病恹恹的身子都轻松了些,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不好听,唯恐苏梅吃心,她忙又道:“这几年请过多少大夫,才听到这话,我失态了,妹妹勿怪。”

“都是当娘的,夫人的心,我自然明白。”苏梅一笑,随即令人准备笔墨,一连写了两张药方,贾敏和黛玉母女一人一张。

苏梅将药方拿给贾敏看,贾敏细细看过方子后,交给大丫头夏禾令她照着方子抓药,苏梅又细细叮嘱了如何熬药,何时吃药,吃药时如何忌口等事。

待夏禾下去抓药时,已经到了午饭的时辰,贾敏当即吩咐人摆饭,她因心里高兴,也撑着起身就坐,就着小菜吃了一碗粥。

吃罢饭,贾敏指了一个管家媳妇,让她点上下人和马车,跟着苏梅回家收拾行李,乔安则是在此处等着母亲回来。

苏梅走之前不忘提醒道:“夫人别站着了,乱了这一阵子,也该歇一歇,养养精神才好。”

贾敏因笑道:“妹妹往后在家里,我们得了多少好处呢!”

苏梅等走后,贾敏的确撑不住了,她先令黛玉看好弟弟,才扶着丫鬟到里间歇下。

乔安还在呆呆瞧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听到贾敏和黛玉说话才回过神来,心不在焉地随着她们进屋去了。

黛玉和乔安在外间坐下,见乔安没有说话的意思,黛玉便也没有开口。

沉默了一刻钟,黛玉觉得有些困,便想说两句话好打起精神来,她生怕在这里说话搅扰到母亲,遂问了丫鬟一句,知道乔安的屋子已经收拾好了,便问道:“你要过去瞧瞧吗?”

乔安并无不可,道:“好。”想了想,他补充了一声,“姐姐。”

黛玉见他不惯,笑道:“你我口头上说话,也不必姐姐长弟弟短的,听着怪别扭的,是不是?”

乔安立即点头:“嗯……就是。”

黛玉抿嘴笑笑,两个人这次没有让嬷嬷抱着,而是迈着小短腿慢腾腾走着过去。

林家这处宅子是从前林家祖辈在此处为官时置办的,空置多年,贾敏早早遣人过来收拾妥当,这会子再打扫几间屋子并不费事。

屋子里各色家具摆件都已齐全,比乔安自己在家里睡的卧房要好上许多,他摸了摸柔软的被褥,想到母亲方才离开的身影,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失落感。

以后……我都不能再回家了吗?

黛玉并不知道乔安在想什么,她正瞧着外间的书桌,因乔安年纪尚小,外头便摆了两张桌子,那张矮的是让乔安现在用的,高的预备等乔安年岁大了再用,她屋里也是这样安排的。

“你读了什么书?”黛玉转身看向正在发呆的乔安。

乔安呆站着,并没有回应。

黛玉觉出奇怪来,走过去碰了碰他的手臂,问道:“你怎么了?”

乔安并不答话,只一副呆呆的模样,眼中无神。

黛玉想了想,问道:“……你是想你母亲了吗?”

乔安回过神来,他的眼睛有些湿润,但他只是摇摇头:“没有。”

也许他是想念父亲了……黛玉想到此处,便有些闷闷不乐,她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母亲让自己陪着乔安,她却对乔安的伤心无计可施,黛玉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母亲嘱咐的事,不由垂头丧气起来。

正巧针线上的人过来给乔安量尺寸,周嬷嬷想将乔安抱到外间去,却被乔安制止了。

“我自己走。”乔安要走时看了看黛玉,犹豫着将脚步停住。

黛玉打起精神来,道:“这会子该要做夏日的衣裳,我们的上个月便做好了,这次只给你做。”

“哦。”乔安耷拉着眼皮说了一个字,复抬腿迈开步子。

黛玉闷闷的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也跟着到外间坐下,等量尺寸的人走了,便是两个小孩儿沉默着相对而坐。

一屋子伺候的人摸不着头脑,问了两句话也不见人回应,王嬷嬷不放心,过来摸了摸黛玉的额头,问道:“姑娘觉得哪里不好了?”

黛玉只是心情不好,身上并没有病,她无精打采道:“我都好。嬷嬷,你去瞧瞧母亲,我看她方才累着了。”

这个情形王嬷嬷不放心别人在这里伺候黛玉,转头道:“问柳,你悄悄去看一眼,太太可睡了。”

问柳是黛玉身边的大丫头,今年十三岁,是贾敏千挑万选了贴身伺候黛玉的,服侍黛玉很是用心,同贾敏身边的丫鬟更相熟一些。

周嬷嬷对现下这情形很是不解,可她年岁大了,又遭过难,知道在别人手底下讨生活不易,但唯恐自家哥儿惹得林家姑娘不悦,悄悄伸手推了推乔安的肩膀,想让他不要呆坐着愣神了,也同林家姑娘说句话。

乔安身子晃了晃,偏头看向周嬷嬷,她勉强笑了笑,眼睛里有着慌乱不安。

乔安无奈地端正坐好,不巧正对上黛玉带着疑惑的眼神。

乔安:“……”

黛玉:“……”

黛玉捏了捏衣袖,先开了口,问道:“怎么了?”

乔安先是摇头,停了片刻方道:“没事,我……”他酝酿了酝酿,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把你想走就走,我自己待着就挺好这个意思委婉地说出来。

黛玉却已经重新想好了措辞,她指了指一旁的书桌,问道:“你上学了吗?”

乔安愣了愣,看向那笔墨纸砚俱齐备的桌子,懵然道:“没有。”

“……啊。”这个回答出乎黛玉的意料,她自己是三岁由母亲启蒙的,乔安已经四岁了,因此她便以为乔安也该已经启蒙了。

本以为能顺势说上两句读了什么书的话,未曾料到话不但说不下去了,还更加尴尬了,黛玉不禁有些茫然。

是乔安太难相处还是自己不会说话啊?

乔安看了眼黛玉,慢腾腾又道:“我爹说,我太小了,明年才能送我去私塾。”

第3章

黛玉歪了歪头,问道:“是你们家中的家塾吗?”

黛玉曾听母亲同父亲商议,要将她送到哪家女学去,一来那里有好的老师,二来能有几个同龄姑娘们玩乐。

但后来因她的身子实在不好,不能日日奔波,遂放弃了,只由贾敏在家中教她。

“是县里刘员外家的私塾,除了他们本家,也收外头的学生。”乔安道,“我爹说,我们家与刘员外家有世交的情谊,我娘又为刘员外的娘和妹妹看过病,到我读书时,他就免了我的束脩。”

想到方才为自己诊脉的苏大夫和被夏禾姐姐拿着去抓药的药方,黛玉先是赞叹:“苏大夫神医妙手,不知救过多少病人呢!你吃过苏大夫的药吗?苦吗?”后头的问句带了点希冀。

苏大夫是第一个说能治好黛玉病的人,实在称得上是神医圣手,由她手开的药应该有别于别的大夫,不会太苦吧?

“我娘说,世上没有不苦的药。”乔安老实道。

黛玉的脸立刻苦了下来,苏大夫的药须得吃饭之前服用,今日晚了些,午饭前来不及煎好,便要等到晚饭前吃,隔着两个时辰,黛玉的嘴里已经泛起苦兮兮的味道了。

汤药是什么味道,常吃药的黛玉再清楚不过了。

乔安不大理解黛玉的苦恼,看着她的脸色,干巴巴道:“等你的病好了,就不必再吃药了。”

这句勉强算是安慰的话显然并没有效果,黛玉只是提了提嘴角,露出个怪模怪样的笑容来。

瞧着她的表情,乔安眼睛弯了弯,轻轻笑了一下。

黛玉没忍住瘪了瘪嘴,半天没见乔安笑一下,自己出了丑他倒是高兴了。

问柳刚好回来,身后还跟了两个小丫头,问柳行礼后回禀道:“姑娘,冬竹姐姐说太太刚睡熟一刻钟,她怕姑娘有要紧事,想过来瞧姑娘,我说了姑娘挂心太太,请她不必过来,只管守着太太。”

黛玉点头,道:“母亲近来太过劳神,是该多歇一歇。”

问柳又道:“冬竹姐姐想起来太太吩咐的一桩事,太太原给安哥儿置办了些小玩意儿,让他拿着玩的,底下人忙起来倒忘了,这会子冬竹姐姐就让我带过来了,还请哥儿勿怪。”

乔安没想到还能与自己相干,他将头一摇,道:“没事的,多谢太太费心。”

两个小丫头将手里抱着的箱子搁到桌子上,先开了左边一个箱子,将里头的东西一一拿出来,尽是些七巧板不倒翁泥人,做工精致,用料上乘,小孩儿们最欢喜的玩意儿。

这些都是常见的,黛玉并不觉得稀奇,看向乔安,只见他也是如此,想必也是见惯了这些东西的。

另一个箱子也被打开,其中便有些稀罕的物件了,譬如一个玉制的小马便让乔安看住了。

黛玉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这个小玉马她并没有在母亲那里见过,但瞧着是块极好的玉,不像随意能在外头买到的。

见乔安眼也不眨地看着,黛玉不由一笑,吩咐人将那小玉马拿过来递给乔安。

小丫头忙拿过来,口中笑道:“太太听说哥儿的生肖是马,想起来嫁妆里头有这么个物件,特意让人翻出来给哥儿玩的,听春梅姐姐说,这可是宫里头的东西。”

乔安才接到手里,听到这话不由呀了一声,他尚且不明白“宫里”究竟代表了什么,但他听懂了这小丫头的语气,大拇指摩挲了下玉马的尾巴,乔安道:“我也有小马,是我爹用木头给我雕的。”

黛玉一愣,她误会了乔安的意思,乔安并不是觉得这个玉马有多好,也并不是想要这个玉马,他只是因此想到了父亲为他做的木马,才一时看得眼睛都挪不动了。

黛玉抿了抿唇正想说话,只听乔安向问柳道:“多谢太太的好意,但这些我不能要。”

见他推辞,黛玉便将方才的话咽回去,转而劝道:“你别多心,我母亲才同苏大夫说过,往后你也在家里住,一应分例都与我一般,这些东西我都有,这会子不过是给你补上,并没有多添些什么。”

乔安将小玉马放回去,还是摇头:“……我知道,但我不能要。”

“不如这样……”黛玉见他这般固执,灵机一动,道,“等苏大夫回来,你问一问她,若是她不让你收,你再让丫头们给我母亲送回去,如何?”

提到苏梅,乔安果然不再固执了,轻点了下头,道:“好。”

黛玉悄悄松了一口气,一为没有打搅母亲歇息,二为做好了母亲叮嘱的事——乔安实在不是个好照看的弟弟。

......

《[红楼]黛玉有个童养夫》作者:其莫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