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称: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本书作者: 木南斐
本书简介: 纵观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历史典籍,记载了华夏文明的精粹,让精神血脉绵延至今,薪火相传,其历史典籍分类涉及各学科,小博主顾锦禾准备从《史记》讲起。
讲解连通天幕,彼时汉武帝刘彻还在为功伐匈奴发愁。
【《史记》出自汉朝,先讲汉武帝刘彻,以及他的“帝国双璧”,将匈奴打得屁滚尿流,达成武将最高成就封狼居胥。】
刘猪猪双眼发亮:“朕的‘帝国双璧’?封狼居胥?妙啊!”
【......可惜霍去病年仅二十四岁病逝。】
刘彻:“......”
【《史记》是把秦始皇出生完整记录下来的唯一文献。】
嬴政:“记录朕的千秋霸业?此书当赏!”
【......秦皇尸身藏于鲍,秦二世三年而亡,短暂的历史。】
嬴政:“......”
【《史记》,也是一本你小看了的笑话大全。】
【比如汉武帝和他的名将之一卫青——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大将军卫青长得很帅,汉武帝对他很中意,曾当着他的面上厕所。】
刘猪猪:“......”
【又比如用生命撒谎的刘邦——“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一箭中了胸,刘邦反而抱着脚说,天哪,射到我脚趾头了!孩儿们给我报仇啊!】
刘彻:“......”
刘邦:“哈哈哈,乃公那是真男人也!”
【《史记》......】
嬴政、刘彻:“能不能闭嘴!”
之后要盘点的历史典籍还有:
第一本“炼丹”全书——《周易参同契》
中国百科集大成的旷世大典——明朝《永乐大典》
医书之祖,你值得拥有——《黄帝内经》等等等......
嬴政、刘彻:“......倒也不是不能继续。”
朱元璋拍大腿乐:“《永乐大典》,标儿吗?我儿优秀!”
注:一切皆为平行时空。
●●●●●●
中华书屋 一个男人的十三年
顾锦禾大学毕业后继承了爷爷留下来的一间书屋,叫中华书屋。
名字取得很大气。
这间书屋也很有特色。
它的特色在于,并不是以售卖书籍的方式来经营管理,而是以“阅读时长”来进行经营收费。
与其说是一间书店,不如说是一间“图书馆”。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这间上下两层的书屋,里面的所有书籍全部都是“本国国籍”,一本外来书都没有。
书屋是个独栋小楼,一共有三层。
上下两层是存放书籍的地方以及阅读区域,第三层是私人住所。
爷爷去世后,顾锦禾就搬到了第三层,方便管理。
书屋的地理位置很不错。
沿着街道往前走几十米的地方就是小学和初中部,隔着一条街的地方还有两所高中,可谓是占尽了“地利”和“人和”。
但顾锦禾接管书屋没多久后,往往能听见这样的问话:
“姐姐,这里没有漫画书吗?日本的热血漫,没有吗?”
“我想看韩漫,姐姐你有进那些韩漫吗?我家里不让买,我就等着在这里看了!姐姐求求你进点韩漫吧。”
“漫画书没有,老板你这里怎么连小说都很少啊。”
“为什么这里一本外国名著都没有?像茶花女,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这些外国名著都没有吗?”
“老板姐姐,你能进一些美漫吗?你知道什么叫诸神黄昏吗?我想看美漫......”
书屋地方不小,上下两层都摆满了书籍。
东西向从靠墙开始,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排列,还做了分门别类,中华上下五千年,书籍浩瀚如烟海,哪怕仅仅只摆放冠有本国国籍的各类书册,也足以将这些书架塞得满满当当,间隙不留。
但这并不能满足那些想薅“外国籍”来看的学生们。
“可是姐姐,你这里的‘历史书’也太多了,我们在学校学历史就够了,不想放学还看‘历史’啊。”
“对啊,看这些又没什么用。”
“我真的看不下去......”
顾锦禾表示能理解,但却又很无奈。
因为爷爷去世前,专门把她叫到病床前耳提面命,继承书屋的前提就是,必须把“中华书屋”四个字贯彻到底。
顾锦禾从小跟在爷爷身边,她不想在这点上阳奉阴违。
当初是认真答应的,她也要认真实行下来才是。
可......顾锦禾还要吃饭啊。
书屋不挣钱,顾锦禾荷包扁扁,到时候书屋关门大吉,估计她爷爷更要从地下跑上来大骂她不孝。
真是令禾头秃。
也不知道她爷爷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顾锦禾大逆不道的想,怕不是棺材本都赔进去了吧。
不过她一个没有存款的新生社畜,怎么都要想想办法挣钱才行。
这天晚上,顾锦禾坐在三楼的书桌后思考人生,闺蜜给她发来了一个链接,附赠捧腹大笑表情包,并摇顾锦禾赶紧看。
【真的要笑死了,你还记得之前那个“最靠谱带货主播”的提名投票吗,你猜猜谁得了第一名,哈哈哈哈哈,笑不活了。】
顾锦禾好奇点进去看,看到第一名主播的名字后,也是没想到。
当时一笑置之,还和闺蜜笑着调侃了几句,谁想到这之后,这个话题突然就火了。
而且还是火爆全网的那种。
尤其是在短视频的平台,乃至直播,都会提到这个话题,热度和讨论度居高不下。
顾锦禾刷了几天,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这热度,她好像可以蹭。
主要是蹭这个热度,没准可以改变书屋的现状。
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
既然如此,心动不如行动。
顾锦禾大学的时候玩过一段时间剪辑,她大学修的专业还是历史文学,又从小跟在爷爷身边耳濡目染,可以说童年的绝大部分记忆都有这间书屋,也有这间书屋的各类书籍,有这样的条件,趁着还没生疏,她为何不抓住机会好好利用起来?
想到就去做,顾锦禾开始忙碌起来。
夜晚的灯亮着。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日历。
晚风从窗户外吹进来,吹动日历的纸张。
哗啦啦。
纸张顺着日期往前翻倒......
日历翻到开头,而时间并未停止。
虚空之中,时间之轮流转倒回,跨越平行时空,来到了历朝历代。
【叮咚——】
【天幕开启。】
【欢迎来到中华书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第二十六年,嬴政终于灭掉了六国,一统天下。
但这并不是结尾,而是又一阶段的开始。
天下一统后,嬴政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该怎么管理他灭掉六国后的广袤土地。
要知道这些土地上可栽满了长着两条腿能到处跑的百姓们,他们说着不同的话,写着不同的字,要管起来,是真不好管啊。
对于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王绾建议嬴政,要不然还是将这些土地分封给他的儿子们,不然距离关中太远的地方不好镇守。
这话说得有道理。
但嬴政转头又把这件事放到了早朝上商议。
商议辩论了半天,李斯站出来持反对意见进行二辩——
他开口点明周朝时就是这样分封,但结果怎么样,最后诸侯国越做越大,一代传一代,几代人下来,最后还有多少听周天子的?陛下要是遵循周朝旧制进行分封的话,怕不是要走周朝老路。
“陛下不如实行郡县制,可以通过税赋赏赐宗室功臣,只分钱,不分权,这样权利还是集中在您一个人的手上。”
这话简直说到了嬴政的心坎上。
于是最终嬴政拍板认同了李斯的建议。
这之后,一系列政策逐渐颁布下去。
统一文字,统一车轨距离,统一度量衡......
这个尝试“新式统一”的国家机器,开始以新的方式运转起来。
但遇到的问题也颇多。
六国虽灭,但六国贵族却还在。
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他们的文字和习惯传承下来,凭什么说变就变?
但始皇的利剑悬于头上,谁都不敢轻易冒头。
大秦国的军队,那可是不好惹的。
然而就在这个关卡,天幕出现了。
这片土地一瞬间震荡。
这是什么?!
巨大的天幕悬浮于天空之上,只要站在这片土地上,抬头就能看见。
最重要的是,它它它竟然还能说话!
虽然就短短三句话,还让人有些不明就里,但是它说话了啊!
这究竟是什么神仙手段?!!
当时的各种混乱和猜测就不多说了,各地引起的恐慌也不少,但接连好些时日,这什么天幕都再没动静发生,渐渐地,部分人的心里就不免生出了点儿其他心思......于是一时间,在继混乱和恐慌之后,许多流言也逐渐冒出了头。
——这是不是上天示警?!
嬴政所作所为,倒行逆施,这是上天要给予神罚啊!
这一部分人的心思愈发蠢蠢欲动起来。
甭管这些流言猜测究竟是从哪边传来的。
但毫无疑问,此正中心窝。
那关中之地,咸阳宫内,手握生杀大权的暴君实难撼动,可此时岂不是个可得以利用的好时机?
秦始皇这明明是不得天授!
一定是!
比之秦国此时的动荡,在另一个时空的公元前126年,让刘彻发愁的可不是天幕。
尽管天幕的出现,确实也让刘彻惊了好些日子,但这时候的汉朝已定,刘彻叉着腰想来想去,最让他烦心的还是北边的匈奴。
四年前,汉军四路出击,只有卫青带领的一路汉军取得了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甚至直入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斩杀匈奴七百余人,两年前,又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杀匈奴数千人。
然而一年前,匈奴大举入侵上谷和渔阳,又攻破辽西,最终劫掠汉地百姓两千余人,实属犯我汉朝国威!
刘彻派卫青进攻匈奴盘踞地,卫青率大军迂回侧击,西绕匈奴军后方进攻并迅速攻占高阙,斩杀匈奴二千三百人,在切断匈奴驻地同单于王庭的联系后,又率精骑飞兵南下,形成包围圈,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
这之后,刘彻还在此修筑了朔方城,并设置了朔方郡以及五原郡,且将内地十万人迁徙到了两地定居。
除此之外,刘彻还下令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以及沿河的防御工事等。
此役之后,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被解除,汉朝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但刘彻还是不满,或者说是不满足。
汉朝苦匈奴久矣。
刘彻更是“苦中之苦”!
他想把匈奴王庭踩在脚下。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刚继位那些年没办法,精力旺盛到只能拿狗熊和野猪撒气,现在上头终于没有压着他的人了,刘彻的矛头总算能对准匈奴了,怎能甘心就止步于此!
但往北往西走,那是匈奴人的地盘。
汉朝的手还伸不过去。
不过西北地,却也并不只有匈奴人。
这天早朝,议题又转到了匈奴这边来。
刘彻听着,内心深处的某种想法又在蠢蠢欲动。
这种想法在十几年前就冒出来过,并被他付诸过行动。
然而十几年过去,现在却什么消息都没有。
显而易见,这个被他付诸过行动的想法失败了。
但失败不等同于失效。
也许可以从头再来过——
“不可,陛下!”
这念头出来,被多数人不认可。
虽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再派人出使西域,又是个未知,且耗时又不知多久,他们与匈奴之间的矛盾已经至此,等着联系上西域被匈奴赶走的其他部落,再去东西夹击匈奴,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这个道理,刘彻自然也懂。
但不甘心啊。
十几年前那个使臣了无音讯。
可能是死在半路上了,也可能是被匈奴捕获,死在匈奴刀剑之下,更或者是,臣服于匈奴统治......
不管是哪种可能,在刘彻和众多大臣的心里,十几年过去,那个被委以重任的使臣,总不可能再出现在他们眼前。
然而此时的未央宫之外,距离长安城还有十几里的地方,一行三人,已然踏上了这片土地。
【叮——】
【各位好,这里是中华书屋。】
【纵观我国历史长河,涌现出了无数的历史典籍,其中记载了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和精粹,让华夏精神的血脉绵延至今,薪火相传,久久不息......今天让我们翻开《史记》这本书,给大家带来第一个历史故事——】
【《一个男人的十三年》】
带货达人 这绝对是神迹吧!
与先前那次不同,这次天幕不仅有声音,竟然还有画面。
比之画布上的颜料还要鲜艳真实,不不,那仿佛就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一样,只是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画面。
还有声音。
那天幕之上发出的声音,其上说出的话,虽同他们的语言有所出入,可听入耳中,却又完全能懂其言语中的意思。
这岂不是神鬼莫测的手段?!
但......史记?
知道这本书的历朝众人不由得想,天幕口中的“《史记》这本书”,是他们所知道的那本书吗?
“史记?哪本书?”
刘彻问周遭大臣,大臣们均摇了摇头。
“从未听说过此书。”
“史记,史书?”
“约莫是记载历史的书册罢。”
历朝众人或惊或疑,天幕声音却仍在继续——
【人生百年,细数之下,不过是十个十年,而一个人的十三年,这就占去了十分之一多。】
【十三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时间轮转,人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将一件事一直坚持下去?】
说到这里,天幕话音一转:
【最近看到一个话题突然火爆全网,这个话题一开始只是起源于某平台的一次投票结果——】
【#最靠谱带货主播#】
【估计谁都没想到,最后票选出来的第一名,竟然是一位历史人物。】
【这也由此开启了“张骞严选”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模式。】
谁?
张骞严选?张骞?
这个名字为什么如此耳熟?
刘彻骤然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就蓦地一怔。
主要是其中两个字一过耳,就倏然掠过一种熟悉感。
再看其他大臣,有些也是一脸的犹疑不定。
......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作者:木南斐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g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