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作者:明夜泊霜
文案:
【已完结】不会取名也不会写文案,内容和昏君社死没啥关系,主要是挽回历史遗憾,开辟更多可能,让平行时空少走歪路吧。
—
开局获得金手指,面向历朝历代平行时空盘点特殊的历史拐点,于是——
看完《沙丘之变:大秦帝国崩塌之始》,始皇拔剑砍狗头,胡亥上演绕柱走。
看完《巫蛊之祸:大汉帝国风云之变》,一直烦恼子不类父的汉武帝目瞪口呆:叫你勇一点,不是这么勇啊!
看完《昆阳之战:大魔导师巅峰之秀》,众人直呼此子恐怖如斯!刘秀郑重声明:我能有今日,全靠自己的努力!
看完《战神皇帝特别篇之土木堡战神》,唐宗明祖纷纷抗议:我们之中混进了一个怪东西,这“战神皇帝”我不当了!
……
盘点顺序:
①[沙丘之变]&[巫蛊之祸]
②[昆阳之战]&[战神皇帝]
③[黄巾起义]&[汉鼎余晖]
④[安史之乱]&[大唐巾帼]
⑤[靖康之耻]&[沧海遗珠]
⑥[明末挽歌]&[还看今朝]
提前预警:
◆第一章 排雷务必要看!尽量客观,但是人总有偏向,所以不能保证。封建帝王都是过去式,其功绩值得称赞,对下位者的剥削压迫亦不可忽视,无意助他们长寿百年,稳固皇权,王朝不灭。昏君洗白党远离我!那些死得早又没有任何功绩的历史人物粉丝也远离我,出身高贵死得早、对天下毫无贡献的人,在我眼里没有任何光环,没兴趣浪费笔墨探讨他们如果好好活下来能不能建功立业!!
◆内容按史料写,但并非历史系高材生。合则来不合则去,接受友好讨论,拒绝过激争吵。
◆盘点通往历朝历代平行时空,不包括元朝,因为没有想盘点的内容,又担心天机泄露后元末起义军被提前扼杀。也不包括清朝,因为本身对清朝毫无好感,想盘点清末又不能写。
.
内容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轻松 剧透搜索关键字:主角:工具人不重要 ┃ 配角:帝王将相,百姓黎民 ┃ 其它:喜欢修文和捉虫,更新时间之外都是修文
一句话简介:假如历史遗憾都有机会挽回……
立意:铭记历史,走向未来
第1章 水镜初现
秦始皇二十八年。
始皇登泰山封禅,刻石以为记。
当是其时,天地忽然生变。山巅云雾被突如其来的狂风吹散,现出一片无遮无拦的浩瀚天穹,万倾天幕不见一丝云霞。漫天金光投射下来,几乎要照遍整个世界。
“陛下之功,千古未有。这定是上天降下神迹,彰显陛下一统四海之功绩!”
随驾群臣纷纷惊呼,嬴政亦是大喜。
六国虽已平定,各地人心却未彻底归复,他封禅泰山,既是为了夸耀不世之功,也是为了让那不死心的六国遗民彻底死心,从此安安分分匍匐在大秦的统治之下。
如今天现异象,可见仙人也认可于他!
自完成统一大业之后,自诩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始皇帝,随着自身年岁的衰老,逐渐有了新的追求——他要获得长生!
若能得仙人认可,长生可是有望?
想到这个可能,嬴政就抬头目不转睛地看向天幕,不愿错过一丝一毫的变化。
与此同时。
汉、唐、宋、明……无数的平行时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黎庶,都看见了天穹之上突然出现的特殊异象——
只见原本晴明的天幕之上,赫然出现一面无边无际的水镜,好似要囊括天宇一般。
在众人惊骇的注视之中,镜中渐渐有薄雾弥漫,薄雾散去,便现出一幕幕似真似幻的景象。先是天地蒙昧,混沌莫名,既而荒野之上,有手持粗糙石器、身披野兽皮毛的野民捕猎野兽,茹毛饮血无处不见。
“太古之时,未有布帛,人食禽兽肉而衣其皮,知蔽前,未知蔽后。”有人想起古籍所载,莫非这镜中所现便是太古之景?
上古之传说,竟以这样的方式重现眼前。恐怕只有天上仙神,才有如此神通吧?
一念即此,许多人已是激动起来,尤以后世的文人学子最为激动——倘若真是如此,他们岂不是有机会一睹先贤风采?!
那神异的水镜并未辜负众人的期待,诸多画面纷呈而来,有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观法于天创演八卦,女娲氏采石补天,神农氏教民农作,炎黄战于阪泉之野,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神话仿佛从历史中走出,历史又似乎与神话相融。虚实的交互感、时空的错位感,让人如在梦中。
在苍茫的背景音乐中,一位位耳熟能详的古人登场,他们身后是被一百多个大国小国分裂成一百多块疆域的华夏版图。
骑乘青牛的老者西出函谷,紫气如华盖。
身着草鞋的墨者步行天下,聚众扬显学。
……
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出现,让后人将他们与记载中的先贤特征一一对应,众人的思想好似穿越时空,回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
“仙神显灵!先祖显灵!”
“后辈何其有幸,得见祖师音容!”
秦朝时期,由于相距不远,他们的直系门徒激动地连声高呼,险些晕倒过去。
待得那位“身高九尺的山东大汉”携一众弟子出现,后世由儒家占据学术主流的众多王朝更是沸腾,数不清的儒生纷纷拜倒。
天幕上苍茫的背景音不知何时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整齐的童声——
【唐尧虞舜夏商周!】
众多幼童稚嫩的声音拖着长长的调子合在一起,唱着一首简单又直白的童谣。
【春秋战国乱悠悠!】
镜中也相应出现一个又一个对应的文字。
【秦汉三国西东晋!】
明明他们的语调很是陌生,那文字也缺胳膊少腿甚是古怪,但每个人在听到声音看到文字的第一时间却能心领神会——
【南朝北朝是对头!】
在欢快的童谣声中,镜中画面不断变化。百家先贤淡去,他们身后虚幻的华夏版图逐渐占据了整片天幕,随着不同时期的地域变化而变化,先是秦,再是汉……一个又一个朝代版图伴随着童谣声登场。
【隋唐五代又十国!】
无数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那地图。
尤其是所处时间点较为靠前的古人,看着版图上一个个陌生的王朝,大为震撼。
“天机现世——”
“这、这、这便是未来的王朝兴替?”
“快快快,都记下来!”
各朝各代的皇帝都连忙下令随侍官员将地图和童谣记下来。事实上,不必皇帝多说,有见识的人早就拿起纸笔开始抄了。
……
大唐皇宫。
恰好在大宴群臣的李世民不悦地看着大唐后期越来越小的疆域,只感觉一阵肉痛。他难以理解:“后世子孙都是怎么当皇帝的,我大唐的疆域都要让他们败光了!”
这样说着,他环顾左右,似玩笑似认真地开口:“众位爱卿,看来我等还需努力打下更大的家业,方不至被不孝子孙们败光啊。”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响应。
“陛下说的是,小兔崽子们忒不争气!”
他们虎视眈眈地盯着出现在大唐版图上的异族小国:“陛下,您就说先打哪一个吧?”
……
“我大秦终究没能延续万世吗?”秦始皇皱起眉头,命人将水镜上的内容分毫不差地记下来,心神还集中在耳边的童谣上。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这很好理解,正好是大秦以前的朝代,按照这个顺序,“汉”就该是大秦之后的朝代了。
正如秦灭周,灭秦取而代之的就是汉吗?
哪个不孝子孙,葬送了大秦的基业?!
始皇帝周身气息一沉,杀机隐现。
当初他一统六国,自号为始皇帝,意在让大秦从此传至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不过,听到秦朝后面还有那么多朝代,嬴政的心情也逐渐从愤怒中调整过来。
看来这世上就不存在万世的王朝啊!
罢了,从夏商周开始,又有哪个王朝长久不衰?周有八百年国运,大秦只要和周国运差不多,嬴政也能说服自己勉强接受。
不独他一人,其他帝王听到后世的朝代名称,也都陷入了差不多的思索之中。
更多的人还在纷纷记录水境中透露出的信息。譬如华夏疆域版图的变化。就让有识之士从中揣测出了每个王朝的实力强弱。
直到他们猛然听到最后一句话。
【宋元明清帝王休!】
“嗯?帝王休???”
众多帝王纷纷变色。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后世不存在帝王了?帝王不存的时代,将会何等混乱啊!
思绪纷飞间,童谣声传响天地。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这童谣反复唱了几遍,一声惊雷般的炮火轰鸣骤然响起,天地都好像随之动荡。
轰!轰轰!
田间地头的黎庶吓得扔掉了锄头,酒楼里高谈阔论的书生们一窝蜂似的往外跑。
……
宋徽宗赵佶一下子就蹿到了童贯身后,动作之灵活敏捷,让童贯都没能反应过来。
……
“护驾!快护驾!保护陛下!”
在大臣急切的呼唤声中,被卫青和霍去病双双护在身后的刘彻反倒最先冷静下来:“不必惊慌,这是那天幕上的雷声。”
虽然刚才他也吓了一跳,但转眼一看自己的两员大将,安全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扫视一圈群臣,刘彻顿时皱眉:“堂堂三公九卿,如此惊慌失措,像什么话!”
……
“不就是打了个雷,看你吓成什么孬样!”朱棣瞪了一眼胖成球的大儿子,这小子险些脚一滑从台阶上滚下去,幸而被自个大孙子及时扶住了!
目光落到大孙子身上,朱棣嫌弃的目光就转为满意:还好有这个好圣孙啊!
“我寻思这不大像是打雷……”
朱高炽委委屈屈地抖了抖一身肥肉。
“……是火铳!”他猛然想到。
“这声音像是放大了好多倍的火铳!”
朱棣一巴掌拍在大儿子的脑瓜子上:“就你知道是火铳,你爹我早就想到了!”
一定是后世改良出了更先进的火铳!
另一时空,听到声音的第一时间便猜到真相的朱元璋将目光牢牢锁定在天幕之上。
无垠的水镜中,标有【清】的华夏版图在炮火声中熊熊燃烧着,化作片片灰烬。当灰烬重组为全新的华夏版图时,【清】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万里山河一片红。
冉冉升起的金星的光芒中,镜中画面逐渐淡去,稚嫩的童谣声也变得几近于无。
一切似乎就要复归往日的平静。
就在这时,惊变再起。天穹之上骤然放射出万丈明光。那无垠的水境也在光辉中裂开了无数片,浩浩汤汤飘扬而下。
仿佛下了一场无穷无尽的雪。数不清的水镜碎片如同雪花一般向天地间泼洒而下。
“天裂了!天裂了!”
“天罚!是天罚啊!”
刚捡起锄头的人又吓得把锄头丢了出去。
待他们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却发现想象中的天罚并未出现,反倒是每个人面前的半空中,都出现了一面悬浮着的半透明的袖珍水镜,用手一摸就穿透了过去。顿时都啧啧称奇:“天宫的仙镜果然不一般!”
“这镜子好像一直跟着俺们哩!”
“难道是天上的仙人赐给俺们的?”
……
各个平行时空的皇帝和臣子互相验证摸索,很快就得出了结:那天幕上的水镜不知何故裂开,如今人人眼前都出现了一面仅供自己能见的水镜,悬浮于身前三尺之内。
饶是以足智多谋见长的大臣,面对这千古未见的场面,一时也弄不明白其中因由。
这突如其来的异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般变化是好是坏???
不等他们继续思考,一道清朗悦耳的女声从镜中传出,清晰传入每个人耳畔,原本充斥于水镜之中的浓浓云雾也随之变幻,最终组成了一排排整齐的文字。
他们听见这声音抑扬顿挫地吟诵道:
【天上乌飞兔走,
人间古往今来。
沉吟屈指数英才,
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
凄凉废冢荒台。
万般回首化尘埃,
只有青山不改。】
吟罢,女声发出一声幽幽长叹。
【华夏漫漫五千年,站在时间的下游回望,让后人忍不住慨叹,有时一个选择,或许就会让历史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盘点历朝历代特殊历史拐点——】
【第一弹——
《沙丘之变:大秦帝国崩塌之始》】
第2章 二世而亡
《沙丘之变:大秦帝国崩塌之始》
——看着水镜上大写加粗的一行字,大秦君臣陷入了一片死亡般的寂静。
骇人的低气压笼罩在队伍中,群臣纷纷低眉垂目,不敢去看始皇帝此时的脸色。
嬴政却并未如某些人所想那般勃然大怒,在那童谣一遍遍的洗礼中,他已经勉强接受了秦朝灭亡、后世王朝更迭的事实,此时反而认真分析起标题中透露的讯息:
“沙丘?我大秦的末代君主竟步上了赵武灵王的后尘?”
昔日赵武灵王便是死于沙丘之变,那不知隔了多少辈的不孝子孙,竟然连以史为鉴的道理都不明白,反而重蹈覆辙?!
嬴政神情冷肃,话中生生带出一股杀气。
群臣更是噤若寒蝉。
没有人站出来质疑水镜之中内容的真假。只因此前发生的事情太过神异,绝不是一般的装神弄鬼,唯有仙神手笔可以解释。
在大秦之后的历朝历代平行时空。看到这个标题的人却都明白接下来的盘点内容。
“沙丘之变?”已经身居大汉相国之位的萧何轻描淡写一叹,“李斯何其不智,与虎谋皮,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大咧咧箕坐在他对面的刘邦笑嘻嘻举起杯子:“丞相这就说的不对了。要不是李斯、赵高、胡亥自毁江山,乃公与你许还是小小亭长、狱吏,何来今日富贵啊?”
萧何:“……”
“丞相为何不发一言,乃公说的可有错?”
刘邦眉飞色舞,喝了半盏酒,又拿箸敲起了酒杯来,开始即兴唱他的大风歌。
在大风歌欢快的节奏中,两人眼前的水镜迷雾消散,现出一幅春秋时期的地图。
地图西侧,一块小小的区域亮了起来,上书一个醒目的「秦」字,水镜之中适时传出那道悦耳的女声:
【秦王室出自嬴姓,据说先祖乃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到周孝王时,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地,从此非子这一支便以秦为氏。】
【及至周幽王身灭,周室东迁,秦襄公护送周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并获赐岐山以西之地,秦国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从一昼西陲偏僻小国开始不断崛起,成为中原又一霸主。随着历任国君励精图治,又有商鞅变法铸就的虎狼之师,秦国日益强盛,威名远播,山东六国闻之色变。】
在女声的讲述中,水镜中的地图像是一卷被风吹起来的画卷,不断向后飘去,成为悬挂于后的背景。画卷之前,一位又一位秦国君王的影像出现,连同他们的种种事迹,也在水镜中走马观花一般掠过。
讨伐西戎,争霸中原,招揽人才,变法图强,不断向东拓土……原本一隅之地的秦国版图也随之不断变化,越来越大。
秦始皇嬴政凝视着地图上那小小的秦国版图不断壮大,听着水镜中仙人的介绍,关于秦国将来因何灭亡的种种猜想暂时抛之脑后,唯余发自内心的感叹:“大秦能有今日,历代先王功不可没!”而他自己,当然是功劳最大,这是毋庸置疑的。
【至秦王政之时,秦国国力达到巅峰,大军东出函谷,扫灭六国。】
画面变幻,出现战国末期的七国地图。
咚!
战鼓声骤然响起。
首先是韩国所在,被画了一个大大的叉,深黄色的秦国版图突然流动起来,像是张开的大口,一口便将小小的韩国吞没。
旁边适时出现一行竖排的文字——
【秦王政十七年,灭韩!】
紧接着,消失在地图上的是魏国。
【二十二年,灭魏!】
【二十四年,灭楚!】
【二十五年,灭燕!灭赵!】
急促的战鼓声中,早已被吞没大半,只剩下残渣的燕国赵国也被彻底吞掉。
【二十六年,灭齐!】
【至此,天下一统,六合归一。】
当地图上凌乱的颜色都变成了象征秦朝的深黄,最后一个国家的疆域消失在秦朝的版图上,始皇帝也忍不住心潮澎湃,胸怀激荡:“——这就是朕的大秦!”
大秦群臣都露出与有荣焉的自豪之色。
他们用目光在地图上轻轻描摹着,那每一寸山河、每一片疆域,都如此亲切。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大秦!
——是在场的每一个人付出无数心血与努力,共同缔造的强盛的大秦帝国!
......
《盘点历史,昏君社死》作者:明夜泊霜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l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