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沉溺倒计时45天》作者:一棵水杉 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3-28分类:小说浏览:28评论:0



沉溺倒计时45天

作者:一棵水杉

简介:

10月15日,冰冷的讣告铺天盖地。

知名心理医生林渡舟溺海而亡,终年29岁。公众震惊。

这已经是叶清川和他分开的第六年,从未想过再听到他的近况,居然是以这种方式。

钟声滴答,他醒来之时,仍旧是一个平凡而吵嚷的早晨。

电视上播放着林渡舟的心理节目,底栏报道着9月1日的晴朗天气。

9月1日。

仿佛电流穿过,叶清川浑身发麻。

电视上的年轻人正在说话,声音温和,眉眼清俊,金色领带夹反射着光点。

沉溺倒计时,45天。

——————

*深不可测x一往情深,林渡舟x叶清川。

*真相难寻,反转较多。

*文中的心理学知识来自公开课、书籍和朋友咨询,欢迎心理学专业的读者伙伴科普与指点。

年下、剧情、重生、穿越、救赎、虐恋、推理、破镜重圆、双向奔赴、情投意合

第1章 【0天】序

我以为我和林渡舟不会有交集了,一直到死。

十年前,林渡舟躺在我身边,无奈哂笑,问我为什么会好奇催眠的感觉。他说催眠是一段短暂的麻痹,被催眠者往往会陷入恍惚,弱化意识的监控,知觉歪曲甚至丧失。

多年之后,我再次体会到了这种感觉,但不是因为催眠。我明白了麻木、恍惚的滋味,从头到脚。

天色沉下来,街道上步履匆匆的行人成了无数黑影。汽车呼啸,卷起飞扬的尘沙。

拿着林渡舟生前寄来的东西,我恍然发现,这是我们此生最后的交点。

黑色布艺的礼盒散着清淡的花香味,里头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只手表,表盘上的玻璃已经碎开,蜿蜒的裂痕盘曲在上头,已经远离了他的温度。

深夜,房里光线黯淡,机械的新闻播报声回荡,冰冷的讣告铺天盖地,撕裂了冷寂的凌晨。

“10月15日傍晚85:55分,知名心理医生林渡舟被海上搜救队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终年29岁。据悉,林渡舟身体有多处擦伤,存在疑似挣扎或自救痕迹,目前警方尚未对其死因做出判断。林渡舟主持的节目《心灵摆渡》,五年来收视稳定、曾帮助广大观众宽解心理问题。节目方于晚上20点对其死亡表示深痛哀悼……”

漠然的播报声不带一丝波澜,像雨滴落入海洋,毫无褶皱地融进深夜里。

林渡舟死了。

那年我穿越半个城市,去他最喜欢的蛋糕店,买了一个刚上架的蛋糕。那是店里最贵的一款样式,上面的黑巧克力装点得精致,摆成起伏的海浪形状。

那会儿我们都穷,他心疼钱,说这得花掉半个月的工资。

我笑说不要怕花钱,35岁的林渡舟前程似锦,将来出人头地了,带我去看真的海浪,带我尽情吃最贵的蛋糕。

那已经是六年之前。

那一天之后,我们离开了彼此。我再也没有走进那家蛋糕店,也从未和林渡舟一起去看过海。回想起刚才见到的海面,平静无波,一片死寂,岸边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

他怎么会独自走进寂灭的海,悄无声息。

秒针在沉静的空气里独自绕圈,清晰得盖过了新闻,世界堕入幻影,只有指针的转动。

滴答,滴答,滴答。

第2章 【45天】9月1日。

每天早晨八点钟,卖菜的小贩就会蹬着三轮车来到街区,吵人的喇叭声不知疲倦地播报着每一种蔬菜的价格。已经有不耐烦的邻居关上了窗,我是在播到青菜的时候醒来的。

有长进,昨天第一声大白菜就醒了。

身上还穿着昨天的衣服,衣襟上的酒味没有散去,一睁开眼,就感到宿醉过后的头疼。忘记拉上的窗帘被风吹动,刺眼的天光把房间照得亮堂堂,阴霾一丝不剩。

等到卖菜的小车开走,白墙上的挂钟已经走过了八点一刻,周遭又沉入安静,只有指针仍旧不知疲倦地转动。

邻居打开了门,小女孩的声音兴高采烈,在问她妈妈要棉花糖。手机提示音响了两声,一时没辨别出是哪个方向传来的。

彻底睡不着了。

我揉了一会儿太阳穴,在沙发上到处找手机,抱枕被翻得七零八乱。直到消息声再次响起,才循声从茶几底下摸出来。

【师姐:他们十点钟出发,你好好休息,不用来送了。】

脑子还没反应,手已经按出了一句合规矩的“好”。扔下手机,头疼没有缓解。

昨天喝酒了。

为什么喝酒?不记得了。

……哦,林渡舟死了。

林渡舟死了。

昨天的麻痹与恍惚从四肢退潮,空气渐渐抽离,头脑热胀,脏腑隐隐作痛,直到绞在一起,四肢百骸都像浸透在冰窟里。

刺骨的冷,却满头大汗。

我一起身,四肢都脱力,狼狈地冲进洗手间吐了两回。

浴室的地板也是冰凉的,但热汗和泪水依旧禁不住。

房子处在喧闹的街区,时常停水停电,楼下的茶馆总有叽喳的人声,日夜不停。

十年之前,就是在这里,林渡舟把我抱上洗手台,小心翼翼地扶着我的腰,轻声问我还好吗。

我总以为,人的一生不是一条流动的线,而是由几个瞬间、几个片段组成的。

曾经亲历的时刻,从未意识到那些瞬间可以被回味,在记忆里画地为牢,把念旧的人永远困在当时以为寻常的画面。

那天我也是这样醉,第一回搭上了他的肩。

浴室昏暗的灯光从他身后透过来,把发丝裹得像糖丝。

我想起小时候,我妈每周六骑着自行车,载我穿过公园。傍晚,火一样的云漫天无边,从遥远的晴空扑下来。自行车经过卖糖人的小摊,夕阳一刹那没了行人的遮挡,径直洒在一个个金黄的糖人上,反着星星点点的光。

林渡舟笑问我为什么出神,我勾着他的脖颈,鬼使神差地反问他,“林渡舟,你吃过糖人吗?”

也许这话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林渡舟顿了一瞬,回答:“没有。”

我头脑发热,说:“你尝尝,我给你。”

林渡舟笑我醉了,他的发丝在昏黄的灯光里还是像儿时的糖丝,我怎么都看不够。我尝过糖人的味道,甜得发腻。但我在尝到林渡舟之前,就知道是苦的。

那天是我们的第一次拥抱,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一个缠绵的吻。

十年过去,我还没有走出那个阴凉的夜晚。

手机铃声刺穿了回忆,我恍然梦醒,擦干了满脸的汗珠泪痕,浑身乏力地砸进沙发里,电话接通。

“我们要走了,”那边传来熟悉的男声,“你不来送一程?”

这些年来,舞剧的巡演从未间断,轻鸿舞团在国内外积累了不错的口碑。我从小就跳古典舞,跳了二十几年,舞台上的聚光灯、舞台下众人的注视都享受过,一身的伤病也没落下。

这行业虽说不算只捧着青春饭,可到底身体是本钱,我的本钱薄薄一沓。巡演、出远门,往往都是纪南的主角团队出去。年复一年,我就守着这座城。

“上个月就走了,这个月又走一回,”一出声才发觉嗓音出奇的哑,喉间像含着针似的,说话就疼,这话刚出口,电话那头就噤了声,我接着道,“下个月走的时候,我一定送你。”

纪南显然听得出我在嘲讽他,但言语里倒还算尊重,“昨晚践行宴,你喝多了,我送回去的。”

我垂下眼,淡淡地应了一声,“哦,谢谢了。”

“你不用非把自己灌醉来逃避下午的面试,”纪南顿了片刻,接着说,“那个舞蹈节目筹划得不错,是个好机会。林渡舟……只有周五才会用同一个演播厅。”

我闭了闭眼,从里到外又是一阵麻木。

“什么面试,”明明是问句,倒被我说出了要死不活的架势,我沉声又问,“你在说什么。”

纪南大概是觉得我无药可救,在电话那端无奈地一声轻叹,最后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挂了”。

市里的电视台筹办了一个舞蹈节目,邀请了不少专业舞者,我也接到了电话,一番约谈,才知道这档节目和林渡舟的心理节目用的是一个演播厅,一个在周五,一个在周六。

我放弃了那次机会,尽管我们的时间错开,也许不会再遇上。可哪怕我从未走进过他的演播厅,也对里面的场景了如指掌,每一束花、每一本书的位置,都清晰地陈列在脑海里。

我梦见过几次和林渡舟重逢,在他的演播室里,空空荡荡,灯光冷清,只有彼此。

梦里没有言语,我只记得他的眼睛,深邃,沉静,温柔,像烈火里怎么也烤不化的雪,一如既往。

他怎么能突然地离开。

我抓起手机,拨打了许多年不愿看见的那串号码。电话不出所料地无人接通,转到了语音信箱。

我沉默了不知多少秒钟,数字不断增加,空气里静得只有秒针转动的声音。

滴答,滴答,滴答。

和林渡舟一起度过的四年挥霍了所有疯狂,那些记忆、鲜活的时光被封存起来,我以为此生可以这样平静地过去。可等到开口的时刻,声音已经不可抑制地颤抖。

“早知道是这样,林渡舟,我绝对不会……”

“叮”的一声,30秒的语音留言结束。

我绝不会放开他。他永远不会知道。

他真会给我出难题,六年前是天各一方,六年后是阴阳两隔。

林渡舟的来电在屏幕上显现,我竟已经记不起上一次我们通话是什么时候。时隔多年再次接到他的电话,竟是葬礼的通知。

我按下了接听,那头传来压抑的嗓音,暂别了素日的沉静,意外传出一丝急迫的味道,“喂?”

这……

我愣在原地,还未及反应,那头已经又出了声,“你没醒酒?”

这是林渡舟的声音。

哪怕过了几年、几十年,我都不会认错,这是林渡舟的声音。

怎么可能?

昨天他已经成了新闻里冰冷的尸体,怎么可能呢?

“说话,”听筒里传来叹息,电话那边的人显然已经没了耐心,一字一句,像是不容辩驳的定论,“叶清川,我没有闲心跟你闹。”

怎么可能?

我扔了手机,从沙发上猛地起身,飞快翻找茶几上的东西,从桌上找到桌下,再把沙发翻了个遍。

林渡舟留给我的手表不见了。

难道是一场梦,难道他的离开不过是宿醉时的一场梦。

我打开电视,屏幕停留在本地的电视台,房间里响起热闹的声音。每周六上午都会回播林渡舟的节目,今天是……9月1日,星期六……正好是星期六,但电视上并没有回放《心灵摆渡》,而是在直播电视台的秋季开幕演讲会。

9月1日。

我浑身发麻,愣怔良久,慢慢回过神来,确定昨天的一切不是梦。

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昨天是10月15号,林渡舟溺亡的日子。期间的一个半月,是我真真切切经历过的时间。

刚才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在脑海里回笼——师姐帮我请假,纪南让我送行,下午要举行的舞蹈节目面试……还有,还有电视上正在直播的演讲会,这些都已经发生过,全都已经发生过了。

我抬头,墙上的挂钟还在兀自转动,指针一下一下地向前,走向了八点半。

这是林渡舟溺亡前的第45天,他还活着。

我看向电视屏幕,主持人播报演讲会正式开始,镜头扫向入场嘉宾,许多当地电视台的艺人正走进大厅。林渡舟西装笔挺,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电话,微皱着眉头,嘴唇紧张得抿成一条线,金色镜框下,眼睫垂落的双眼隐进一片阴影。

镜头掠过,没了他的身形。

我回过身去,翻出了一堆抱枕下的手机,放在耳边。

还是熟悉的声音,林渡舟在一次次地要求我的回应,“叶清川。”

这声呼唤不同于电视节目里的温和熨贴,听着没有什么温度,穿过空间,带着电流,钻进了我耳朵里,清晰得能听见不平稳的呼吸。鲜活、直接,向我证明着他的存在。

还未等出声,哽咽就先钻出了喉咙。我挂断电话,没出息地大哭一场。

我们分开之后的有一年,我以为曾经的热烈已经淡去,我能够平静地接受缠绵的依偎落幕。于是我不再反复观看他的电视节目,不再关注他发出的每一篇文章,也刻意忽略掉关于他的所有消息。

可就像是醉酒断片之后又缓慢醒来,指尖和眼角恢复知觉,麻木被时间冲去。后来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宣告我们的离别。

林渡舟曾在这张沙发上抱我入眠,也曾踩着椅子修理老旧的灯。客厅的窗帘洗了又挂,仍旧是我们最初选的样式;他走后我捡了一只狸花猫,每个夜晚代替他,占据了双人床的另一边。

而茶几旁他当年亲手种下的芦荟,非但没有枯萎,反倒越发旺盛。几年来我频繁地移植,如今已经肆意疯长出了好多盆。满地的绿植还在我不经意的瞬间兀自拔节,默默滋生,不可挽回。

思念就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每一个角落,在每一个深夜审判我的软弱。

林渡舟从没离开,也不能离开。

第3章 【45天】混得很差?

窗外的风吹动一树翠绿,绿叶摇晃成沙沙的响声。走廊尽头铺着明亮的阳光。

舞室里身影翩翩,门被打开,缓步走来两个人。

杨佳晴是我常年的搭档,虽说叫她师姐,实际与我差不多年纪,只是被舞团选中的时候早,勉强算个前辈。她丈夫又比我们小两岁,怎么也叫不出一句姐夫,姑且各论各了。

“我不是帮你请假了吗,”杨佳晴挽着小陈,长发从她身上落进两人肩膀的缝隙里,正好背着阳光,又是糖丝的模样,看得我刹那出了神,师姐已经又开了口,“咱们跳舞的人得少喝酒,以后手脚抖了,看你端什么饭碗。”

看这阵势又要挨骂,我赶紧给小陈使眼色,“西街开了家海鲜粥店,快带你姐姐去。”

小陈是创业的人,还穿着正式的衬衫西裤,笑得眉眼弯弯,倒是正义凛然,一步也没挪动,“佳佳说得对,这两年总见你喝酒,清川哥得趁早戒掉。我结婚之后就没应酬喝酒了,上回佳佳介绍的相亲对象呢?怎么也该管管你。”

我不想被他们夫妻俩围攻,赶紧说明了目的,“师姐上回订做的演出服挺好看,我打算下午穿那套面试。”

杨佳晴便带我去服装间,笑道:“可以啊,不过你这杀鸡用牛刀,面试哪里用得上,你留着等决赛吧……”

话到一半,她忽地停下,回头看向我,眼神复杂。

不等她问,我主动招来,“之前确实不打算去那个舞蹈节目,但今天……想试试了。”

取了衣裳的杨佳晴总算松了口气,白衣上的水墨丹青蜿蜒曲折,从领口延伸到衣摆,在我身上比划了一阵,“早就劝你去了。那你就把咱们舞团的庄临意好好带着,老前辈了,好歹大了人家整整十岁……”

我立马指挥小陈,“快点,快带她去吃饭。”

小陈乐不可支,两人挽手走下长廊,阳光笼罩一片阴影,光点跃动,勾勒出镀金的轮廓。

我二十二岁那年遇见林渡舟,到今年,恰好是十年。过去太多因素横在我们之间,成了深沟高垒,林渡舟就在对岸,看得见却触不到。我没问过他为什么不离开这座城市,他或许也不知道我依旧住在老旧的街区,守着过去的印记。

两岸的人影静默伫立,我能看见他站在那里。

十年,我们唯一残留的默契是心照不宣。

我拿了衣服回到街区,午后的茶馆聚起周围的闲人,藤椅七零八落地散在院坝里。树下又摆出了小方桌,头发花白的人围着小桌,手里都握住一把牌。

每次从树旁经过,树影间斑驳的阳光就碎落一身。

“小叶今天不上班哦?”李爷爷头也没抬,酒喝多了常年手抖,抽牌的时候总不利索,颤巍巍地搁在桌上,“刚才我下楼,有个高个小伙儿敲你的门,半天没人答。”

我一愣,停下脚步。

高个小伙儿?

“然后呢?”我问。

“然后我说你去上班了嘛,对九,”李爷爷抬起头来看向我,目光从老花镜后面穿过来,“我不晓得你今天不上班,他刚走十分钟,罪过哦……等会儿,该我出了。”

“老李搞快点,”王婆婆是急性子,一有人牌出慢了就敲桌子,“那个娃娃开车来的,来去快得很,又不耽误啥。”

九月份的蝉叫少了,可寥寥几声,还让我觉得在脑子里嗡嗡作响。

“我想起来了,”李爷爷拿牌挠白头发,“那是不是小林?前几年你们住一起那个,好久没看见了,现在出息了,穿一身西装,俊嘞。”

“我让你快点儿,老李,”王婆婆又拍桌子,“就是他。你老花眼看不清,我看他开车走的。走都走了还说啥,三带一要不要。”

李爷爷一边看牌一边嘀咕,“那个娃娃也戴老花镜。”

我被他逗笑,跟一桌人告了别。

是林渡舟。

回到家,我就立即打开电视看演讲会的回放,台下林渡舟的位置果然空空荡荡,安静得像无人驻足的窗。

我记得之前的9月1日,林渡舟坐在角落,看完了整个演讲会,结束之后还有一段他的采访。

事件改变了。

林渡舟没有参加演讲会,也没有了那段采访。而其他的事情,是不是也可以走向不一样的结局。

我要让林渡舟活着。

刚关上电视,楼道里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里的楼房不隔音,我习以为常,却在下一秒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

……谁撬我的门!

我飞快地冲到门前,抬起手用力一拍,空气里爆发出剧烈的声响。

撬门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对着门缝喊,“认错门了。”

外面又有下楼梯的脚步声,像是被拆穿后的难堪。门外响起回话,“吓我一跳!屋里有人啊,那还换什么锁。小伙子,那这工钱……”

我猛地打开门,楼梯间的两双眼睛都齐齐地看过来。

高挑的身影立在底下的阶梯上,俯视而去,整肃的西裤熨烫得一丝不苟,敞开的西服里,垂落的领带上,金色领带夹反着微光。

明明是这样一张沉静的脸,镜片下的眼神偏偏带着些懊恼。

他三两步跨上阶梯,从钱夹里抽出纸币递给开锁师傅,轻声丢了一句“不好意思”,转身又下了楼。

“小伙子,不用这么多!”开锁师傅连忙追,“根本就没换锁,我只收个跑路费,你跑这么快干什么……”

“林渡舟,”我把着门,叫了他的名字,看着他忽而停顿的背影,心脏胀得像在整个身体里跳动,“进来坐坐。”

这套房子有些年头了,厨房是开放式的,能节约些空间。我从小就住在这儿,放学过后每到饭点就馋,表面还在规规矩矩地写作业,实际上魂已经飞到案板上。香味总是掩不住,散在整个屋子里,勾得我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利落。

长大了之后,家人搬到了新小区,这套老旧的房子离我的单位近,就留给了我。自己平日里做饭简单,一揭开锅,香味还是满屋子乱窜。

怎么如今不馋了呢。

饺子分成两碗,我先切好了肉端给猫,转身,林渡舟已经将饺子端上桌,一脸平静地坐好。

那只狸花猫是我六年前捡的,估计流浪过一阵子,领地意识很强,看谁都像坏人,总想保护我。在它钻在猫爬架里,第三次朝林渡舟低吼的时候,林渡舟皱眉,转头看向它,又轻描淡写地看看我。

我对猫溺爱太过,没制止它,只是拍拍它的背,让它回卧室去。

它满足了我想要陪伴的私心,也让我寂静得潦倒的屋子里有了一点微小的活力。它代替了人的缺失,蜷缩在空出来的位置。

透过房门,林渡舟看见猫趴在床的右半边,没了先前的威慑。却透出一丝短暂的欣喜,仿佛落进光芒。

我愣了一瞬,不习惯。

很久之前,林渡舟偶尔也会露出这样的目光,雀跃的,充满希冀的,陌生的。看到风筝的时候,我们一起骑自行车穿过浅水的时候,我带他第一回吃糖人的时候……他满眼单纯,像一个小孩。

六年了,又是这样的目光,转瞬即逝,还是不习惯。

光芒掠过眼眸,刹那又恢复了冷漠。林渡舟收回目光,默然拿起筷子。

那是从前他睡的地方,早就不属于他了。

汤的热气扑在脸上,我捧着碗,嫌气氛尴尬,随手打开了电视,在一片背景音里先出了声,“你没有要解释的吗?”

“有什么好解释的,”林渡舟连看都不愿看我,语气淡漠,“你一哭二闹,电话也打不通,我以为你晕过去了。”

我有点尴尬,这可怎么向他解释,只好避重就轻,“手机在屋里充电,静音了。不好意思。”

一垂眼,林渡舟修长的手指握着筷子,轮廓分明的关节白皙又漂亮,腕表从袖口中现出来,指针机械地转动。

是他生前寄给我的那只表。

昨天发生的一切就像一场恍惚的梦,铺天盖地的新闻、冰冷的报道、碎裂的表盘,好像一下子隐在烟雾里。可我还记得夜色昏沉,那片被警戒线隔离的海。

我突然觉得我们在一起或者分开,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了。他还好端端地生活着,过着平凡的人生,就已经满足了我最大的愿望。他不用奢华矜贵,也不用人尽皆知,只要能平平安安地坐下来,吃一顿还过得去的饱饭,就足够了。

就像现在这样,两个碗相对摆放着,筷子一搅,白花花的一堆饺子在汤里晃。

小时候奶奶教我,团圆的时候要吃饺子。月充盈,人就该相见。

......

《沉溺倒计时45天》作者:一棵水杉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盘夸夸 - 全网热门短剧、影视、学习和工作资源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