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2-17分类:小说浏览:13评论:0

本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更多免费小说公众号:GN5853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简介:

开坑:2035-07-01 20:24:10

标签:职场婚恋,现代言情,重生,种田,乡村,前世今生

主角:陈红,陈刚.于海

简介:一睁眼,陈红重生了。重生在将要带娃回娘家前期,不想再过看人脸色的日子,陈红决定今生走一条艰难但自主的道路。她上山种地,下海捕鱼,不料却成了海王。

第1章 重生

陈红坐在梨树下,远远看着山脚下冒着炊烟的院子,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以她20年书虫的经历,她确信她重生了,重生在离婚前的一个星期天。

捋清了思绪,不再发呆,她背起背篓,重重的梨子背上背,她小心又快速的下了山坡,回到山脚下放小车的地方,把满背篓的梨子放在小车上,用绳子仔细的绑牢,推起小车回了家。

大门打开,六岁的儿子迎着妈妈走过来,举着双臂要往怀里扑,“妈妈妈妈,你回来了,宝宝饿了,要吃饭”陈红把车子推进院里,牵着儿子的手,“好的宝宝,妈妈马上去做饭,你上午在家乖不乖?你爷爷呢?”“妈妈,爷爷去接爸爸了,爸爸要回来了。”

是啊,今天是于海回来的日子。前一天晚上,公爹说梨子熟了,让陈红去摘点梨子,于海这几天就从济南回来了,要带200斤梨子去济南送礼,家里的梨子还是陈红和于海结婚以后栽种的。

结婚后,于海在济南打工,一两个月才回来一趟,回来最多待两三天又回去。他们于家村是沿海村庄,两面环海,一面环山,是荣成市,梨园镇,辖下的十二个村之一。

这里气温适宜,没有重工业,人均可耕种土地很少,因为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也很匮乏了。近几年,国家实行禁渔期,村里也没有什么活,挣不到什么钱,基本上家家户户的青壮年都去外地打工了。

陈红没嫁过来前,于海幼年丧母,就只有他和老父亲两口人,分了五亩山地,于父种着花生玉米,地也不肥,种不了麦子,米面都是买着吃。

于父年轻的时候出海,有严重的关节炎风湿病,也不能出海打鱼,家里有一条小舢板船,偶尔于海二叔会借来用一下,在村子周围不远处捕几条鱼,两家匀着吃。

因为走不远,也没有值钱的鱼获,也变现不了钱。于海初中毕业以后,因为家里也没啥来钱的道,就跟着村长表叔,去济南打工了。陈红和于海也是在济南打工的时候认识的,经朋友介绍,结婚来到了荣成。

结婚半年后怀孕,陈红就留在老家照顾老父亲,于海独自在济南打工。本想着等于海混出头了,把老父亲和陈红孩子都接到济南去买套房子,等孩子长大,陈红也能上班,两个人挣钱,压力就小了。

可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于海每月2000块钱工资,除了房租生活费,他每月往家交个1000块钱。结婚七年了,家里才存下三万块钱,离在济南买房,还遥遥无期。

结婚后,陈红除了照顾老人和孩子,还有他们四口人山地要照顾,十亩山地,陈红成了主劳力。

一个女人带着个老人和孩子,照顾山地,实在是太辛苦,于是陈红生了孩子以后,就托村长亲戚的关系,从莱阳市育种基地,花1000块钱买了50棵三年生的莱阳梨树苗,围着梯田种上了梨树。

经过精心培育,最终成活了45棵,现在已经五年多了,多的每棵能接200斤,少的也得100多斤,每年能摘七八千斤梨子,这几年价格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两元左右,每年梨子能收入一万多块钱,在村里也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了。

重生回来的陈红知道,这次于海回家,七年平静的生活就要被打破了。于海在济南有了外遇,已经和一个女人暧昧了一年多了,那女人已经等不了了,强烈要求于海离婚娶她。

于海这次回来就是离婚的,家里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的潇洒日子也即将离于海而去。

陈红的公爹也知道他儿子在外面有人了,但是陈红结婚以后一直对老人很好,于海爹就一直压着于海,不让于海离婚,更何况陈红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呢。

老人还是比较封建的,最亲是儿子,心里也偏向儿子,却也怕儿子离婚再婚以后生不了男孩儿,大孙子再和他离了心。

于海在外边的女人在酒店里当领班,人是长的妖妖娆娆,是不允许于海要孩子的。她比于海小五岁,还是想要自己亲生的孩子,不想给别人的孩子当后妈。于海被女人迷了心,也不想再回到荣成,要和那女人在济南一直奋斗,定居了。

于海初中毕业后打工一直就在济南,人脉关系都在济南。他们家在于家村,只有五户人家姓于,是小家族。除了有一个亲二叔,其余都出了五服了,他又常年在外,关系走的也不是太近,对老家也不是特别有感情。

济南吃喝住行都方便,他已经习惯了大都市的生活,不愿再回到这个小渔村,这次回来,他已经下了决定要离婚。

陈红简单擦洗了一下,就赶紧进了厨房。11点半了,孩子都饿了,下午她还得去摘梨子,要赶紧做饭,打发孩子吃饭,她也能早吃饭,和孩子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

至于于海父子,陈红已经想开了,经过了上一世十多年的磨砺,从心里已经把于海父子当做了熟悉的陌生人。这次离婚,她要心平气和的跟于海,讲条件,争取自己和孩子的最大利益。

于父是不会帮她的,毕竟儿子只有一个,儿媳妇离婚了,就是外人了,孙子以后也会再有的。但有七年照顾的感情,于父也不会刁难陈红的,毕竟陈红还要抚养他的孙子。

陈红,一边做饭,一边计划和于海离婚提出的条件,在能做到的情况下,尽量的争取,自己和孩子的利益。

源于于海出轨,现在住的房子,陈红是要留下的。这个小院子四间正房东箱一间厨房西箱一间杂物房,后边有个小院儿,猪圈,鸡圈,厕所都在后面,还有一个小菜园。

这处房子地基是15×20米的,占地面积320平方,是陈红结婚时候的婚房,当时盖的时候花了七万多,欠了三万多块钱的饥荒,陈红婚后一直还了四年才还完。

最近三年,家里才有点余钱,这个房子是婚后财产,陈红这次是再也不会让给于海了。离婚后她不想再回娘家了,她在这儿生活了七年,和村里人邻里间都相处的很好。

可以说在于家村,陈红的人缘比于海要好的多。在这里,儿子不会再受到歧视,能够健康的成长,陈红已经决定在儿子上大学以前不离开这里。除非儿子上大学工作了,儿子去哪工作,她就跟儿子去哪,不会再去依靠娘家人。

陈红烧了个豆角炒肉,凉拌的黄瓜,西红柿炒鸡蛋,又煎了个小鱼干,热了热昨天蒸的馒头。一看12点了,于海父子还没回来,陈红就抱着儿子先开饭了。

刚和儿子吃完饭,于海父子回来了,于父是骑着家里的摩托车去荣城汽车站接的于海。

“爸,于海,你们回来了,宝宝饿了,我和宝宝就先吃了,饭菜都在厨房里,给你爷俩留着呢,我带孩子先去休息了,你爷俩自己端出来吃吧,吃完放着就行,等会儿我收拾。”

说完,陈红就抱孩子回卧室睡觉了。“你先安排孩子睡觉吧,不用管了,我俩吃完饭自己刷碗就行了。你忙一上午了,也睡一会吧,下午还要去摘梨子,活还不少呢!”

“好,那我带孩子睡觉了,你们吃了也休息一会儿。”陈红迷迷糊糊睡着了,一觉睡到两点钟,于海也没回卧室,午休去了于父屋里。

这会起床把孩子喊起来,帮他穿上衣服洗了洗脸,安排他和爷爷在家玩,然后推着小车,带着框子去了山脚下梨园。一下午,陈红摘了十多棵树,于海也去帮忙,一共摘了快2000斤梨子。

“于海,你先摘着,我去表叔家喊表叔来拉梨子。让他直接把车开到山脚下,我们就不用往家弄了。”“好的,你去吧,你和表叔说好了吗?”

“早就说好了,表叔还说来帮我摘呢,他年龄大了,我可不敢让他上树摘梨子。我一会儿让他来帮着装装筐过过秤就行了,等装完筐过完秤,咱俩背下去放到车里。表叔下午就直接送到市场去了,价钱都定好了,说好了去了就收。”

“好,你去吧,我自己先摘着。”

陈红下了山去了城中心表叔家,表叔是村里的村长,已经当了30多年的村长了,在村里还是比较有威信的。

表叔有朋友在济南开印刷厂,于海就是跟着表叔去的济南,在印刷厂打工的,后来时间长了,于海从印刷厂出来,去了一家酒店,干起了销售采购工作,这才和那个当领班的女人混到一起。

在村里,于海家人口少,家里有啥事都是表叔帮着忙里忙外的张罗,是很正直善良的一位老人。陈红结婚后和村长家也是走的很近的,平常村里有个红白喜事的,村长表叔一安排陈红,陈红都是挺勤快的帮忙的。

于海不在家,陈红有干不了的农活,和村长表叔一说,每次表叔都招呼很多人来帮忙。陈红也不是个小气的,每次招待这些帮忙的人,陈红都是很大方的。

在农村,这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干农活还是很麻利的。因为收入少,家家过日子都是很节俭的,陈红的大方,让来帮忙的人都非常满意,都很喜欢和她交往。每次饭桌上酒肉都管够,需要帮忙,那是一呼百应。

第2章 最后一次家庭晚餐

“表叔,梨子我摘了2000多斤了,你看是不是现在开车去拉到市场去?”

“呦,你摘得挺快呀,找谁帮忙了,我还想等会再去呢,以为你也就摘了1000把斤,凑不够一车。”

“于海中午回家了,下午帮我摘了十几棵树。”

“于海回来了,那好了,正好在家待几天,能帮你把梨子收了。天气预报,三天后有雨,就不怕梨子淋雨炸缝了,今年梨子安全收回来,就不会糟蹋了。”

表叔边说边走到院子里把三轮车启动起来,“老郭,你把磅秤和陈红抬到车里,也锁上门去帮着装车过秤,人多也快点。”

“嗨,喊啥,这就来了,天这么热,我不得带壶水呀,说干啥就急火火的,磅秤我中午就搬上车了,你没看见,就知道咋呼?”

看到老两口逗嘴,陈红一个劲的笑,表婶看到陈红捂嘴笑个不停,也哈哈大笑起来,“你表叔一辈子改不了急性子的毛病,不光自己急还把别人也给催的晕头转向,念叨了这么多年也改不了,我看这辈子是没人能治他了。”

“那可不一定,我知道就有一个人能行。”

“谁呀?我咋不知道呢,连他爹你表爷一辈子都掰扯不过他。”

“哈哈哈,我说这人你肯定认,你大孙子一鸣呗!”

表婶一顿“你说一鸣啊,这我还真不反驳你,哈哈哈,你说一鸣这性格也不知随谁,从小就四平八稳,不急不躁象个小大人,他们老王家往上数三辈子也找不出一个这样的。你表叔这个急性子,也就他大孙子能治他。只要一鸣一回来,你表叔脚前脚后跟着,他大孙子让他干啥他干啥,从来也没个不耐烦,更别说着急上火发脾气了。”

“这就是老话说的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人家他爷孙俩天生对脾气吧!”

“也是,自从有了一鸣,你国庆哥的家庭地位都长了好大一截,轻易不挨你表叔训了。”

“没一鸣,表哥也不太挨训了,自从去了济南工作,又结了婚生了娃,表哥稳重的很,跟我刚认识他的时候像换了个人。”

“是啊,成家了,能独挡一面了。这人啊,还是得出去闯闯,关在家里不光长不大也长不了见识。你看村里出去打工的这些人,经过这几年都像变了个样。”

表婶边和陈红说着话,边上了车后斗坐下,拍拍车栏,示意老伴开车。三轮车砰砰砰喷着一阵阵黑烟开出了院子,沿着村耕路向西开到了山坡上,在陈红家地头把车调头停下熄了火。

陈红帮表婶把磅秤搬下车找到平整地放好。“婶,你别进地了,就在这看看秤,把数记录一下吧!只有2000来斤,我和于海一会就运过来了,表叔你也在地头等着,帮着匀匀筐就行。”

“行,有于海在,我也能躲个懒。”

“于海,先别摘了,车来了,装筐往地头运吧。”

“好,你都装筐里,我先背出去。”

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忙碌,梨子都装上了车,今天的收获除了陈红推回家的两筐大约一百斤,送去市场的有2550斤,于海跟车去了荣城蔬果市场,帮着卸车。

从于家村到荣城大约十公里,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

都是老客户了,陈红家种植的是莱阳梨,在荣城基本没人种,陈红又照顾的精心,个头匀称,卖相不错,口感甜度都特别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要不是陈红忙不过来,自己零售也不愁卖。

六点半,表叔和于海就回家了,“还得是陈红你有主见,当年花1000块钱买种苗,贵是贵了点,可结果了好卖呀,价格也挺好。你知道吗,今年咱当地砂梨批发才5-5毛钱,零售才1块钱1斤。你家梨子零售3-4块钱还卖的飞快。”

“是呀,多亏当年陈红坚持从莱阳买树苗,虽说贵点麻烦点,挂果销售就看出差距来了。在济南市场上五六块钱一斤都找不到,贵点不要紧,关键是买不到。莱阳本地的梨大部分都出口了,小部分都是头一年,人家都下订单了,市场上零售基本见不到,咱家就是地太少了,种的不多量上不去,要不然运到省会和北京肯定卖个好价钱。哦,今年还得留出200斤,有些关系还得要走一走,还得送礼。”

于海拿出一叠钱交给陈红,“今天的货款按两元每斤算的,一共是5120元。”

陈红接过钱抽出两张100的递给了表叔,“表叔,这是你的运费。”

“你给多了吧,给100就行。今天都是于洋搬的货,我基本没动手。”

“表叔,你说啥呢?于洋就是打个补丁,算是给你帮忙的。咱不是一直都这样算的吗?你和我们还客气啥呢?快收起来吧。”

“表叔,快把钱收起来,”

转头对陈红说:“人家水果店让咱们明天多摘点,梨子送去2000多斤,他们不够卖。”

“不行明天再找两个人帮忙吧,尽量一两天内把梨子都摘了,要不然后天大后天就要下雨了。这钱我也不和你拉扯了,我就收了你看是你自己去找人帮忙,还是我去找人?”

陈红回头对于海说:“于海,你去村里找两个人吧!平常你不在家,都是我和表叔出面找人帮忙,今天你在家还是你去吧,要不然人家以为咱不重视人家呢!”

“行,我现在就去找人。”

“你二虎叔家两口子在家呢,他家现在地里也没啥活,他儿子和儿媳妇也在家。把他家四口叫上人就够了。人多,明天一天就差不多都能摘完你现在去一趟,看看他们明天有空吗?定好了,明天早晨下去露水就一起去果园摘梨去。”表叔对于海说。

“哦,那我现在就去,二虎叔家小峰两口子也在呢,不是说去青岛打工了吗?啥时候回来的?我去她家看看,好长时间没见到小峰了,正好也聊聊天。”说完,于海就出门了。

陈红说:“表叔表婶你俩晚上别走了,正好于海也在家,我炒几个菜你们爷儿几个喝两杯。”

陈红起身去厨房:“叔婶你们喝茶,我去做饭。”

“不用不用,我和你婶回去吃一口就行就不麻烦你们了。”

“麻烦啥,我们自己不也得炒菜做饭吗?就是多添两双筷子的事,爸你看着孩子和叔婶聊聊天。”

陈红对于父说完,从厨房拿出竹篮去后院菜园摘菜。后院,陈红和于父开了五畦菜地,种了一些应季的蔬菜。

现在盛果期,有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芸豆,豆角,土豆,还有一小片韭菜大葱。大蒜早就收了改种了一小架秋黄瓜,等这茬黄瓜收完,初秋的时候,秋黄瓜也能吃了。

菜园虽然不大,常吃的蔬菜都种了一点,平常家里吃菜就不需要出去买了,又新鲜方便。

角落里,陈红撒的芹菜和香菜种子也已经冒出了一扎长的苗苗。

院子里的菜长的非常好,陈红从来也不施话费,都是从自家化粪池里掏的农家肥兑上鸡粪发酵成的复合农家肥,专门用来种植自家吃的瓜果蔬菜。

梨树里的肥也是用的这种农家肥,所以梨子的品质特别好,每年水果商都抢着要。自从梨树挂果,每年的梨子,陈红都不愁卖不出去。

水果成熟以前,水果商都会来家订购,预测产量,打包收购。每年陈红都要格外留出几百斤来,一方面,于海要在济南送礼,一方面村里经常来帮忙的亲戚邻居也要每家分一点尝尝鲜。

因为陈红家的莱阳梨特别好吃,亲戚朋友收到以后也特别喜欢,所以陈红每年都特别留出几百斤来给大家分分。

陈红把各种各样的蔬菜都摘了一些,就坐在厨房门口择起了菜。先凉拌个豆角,凉拌个猪耳朵拌黄瓜,炒个西红柿炒蛋,地三鲜,土豆炖排骨,香煎个鲅鱼干,煮个绿豆粥,馏馏昨天蒸的馒头,不到一个小时,晚饭就齐活了。

七点钟刚过,于海回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晚饭吃的很愉快,于父不喝酒,于海和表叔每人喝了一瓶啤酒,喝完酒,大家就每人一碗绿豆粥开始吃饭了。

“还是家常菜吃的舒服,在外面饭店小摊吃的都不合口。”于海喝了一口绿豆粥说。

“那你就别走了,以后就留在家里,今年梨子能卖两万多块钱,今年我看海里的情况也好多了,鱼获比以前增多了,现在海鲜价格也上涨了,虽说累点,但是收入也还可以啦,不比在外面打工赚的少。”

“我在济南这么多年,结交的人脉,开拓的销售渠道丢了怪可惜的,”于海支支吾吾的说,“这事以后再说吧。”

“我也觉得于海以后还是回来吧,在家守家待业的多好,一家人都在一起,不用分隔两地。孩子也大了,快要上学了,你爸这身体也不行,看不了孩子,陈红也出不去,长期这样,啥时候是个头啊?年轻人不要怕苦怕累。种种地,打打鱼多出点力气,每年收入个五六万是没问题的。”表叔也说。

“嗯,这事以后再说吧,吃饭,来,表叔咱爷两干一杯。”这话头于海不接,于父也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表叔表婶一看这事不对,可能有啥情况?,就赶紧吃完饭,告辞了。

陈红把表叔表婶送出门回来,刚拿起碗筷收拾,于海看了一眼于父,对陈红说:“陈红,你先别收拾了,趁家里人都在,我有话要对你说。”

陈红平静的放下了碗筷:“你说吧,我听着。”

于父抱起孙子就要回房,“你俩说吧,我把孩子带回房间,别当着孩子面说这事。”

“没事爸,洋洋明年都上小学了,该懂的他都懂了,不用背着他了。”

看着陈红平静的脸,于海呆住了,她是不是知道我想要和她离婚?

第3章 协议

气氛忽然变得有些紧张,于父抱着孩子坐在桌前,低垂着头,有些不知所措。陈红坐在于海的对面,双眼直视着他。

看着这双美丽的大眼睛,于海忽然觉得有些心虚,不自觉的扭头看向了父亲和孩子。

在这种尴尬的气氛下,玉海忽然觉得嗓子有点痒,他轻轻地咳了咳,“陈红,我正式向你提出离婚,我知道,都是我的错。咱俩结婚七年了,真正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不超过半年,现在孩子也长大了,我们离婚吧。”

陈红睁着迷茫的大眼睛,“为什么?你要离婚得给我一个理由,两地分居的夫妻多了,不说别的,就咱们村,家家户户都有两地分居的夫妻,为什么别人不离婚?就你要求离婚呢?是我做错了什么吗?还是我在这个家里做的不够好。”

“离婚可以,你一定要给我一个必须离婚的理由,不然我没法给家里人交代,没法给孩子交代,也没法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果理由充分,我会和你离婚的,你既然已经起了这个心思,就说明你的心已经不在这个家,不在我身上了,我不会死死困着你的,说吧,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就是没感情了呗。”于海支支吾吾的说。

还是熟悉的情景,还是熟悉的配方,连于海说的话都和前世一模一样。

“你不用找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没有感情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你每年还能抽空回家几次,每个月还能往家送1000块钱,结婚七年从未间断。我们的夫妻生活还算和谐,婚姻的义务也都尽到了,虽说平淡如水,但咱们也从来没吵过架,你一句没有感情了,就要离婚,这理由在我这里说不过去。”

“说吧,你是不是在外边有人了?不要企图隐瞒我,也不要妄想欺骗我,我娘家离济南这么近,有啥事很容易就能打听的到,实话实说吧,既然想离婚,就坦坦荡荡的把事都说清楚。我的脾气你也清楚,我们也不要吵架,我也不会和你吵架。”

“如果你的心不在了,那我们就要分清责任,该尽的义务要尽,该分的财产也要分,不管是感情上还是经济上,我们要分的清清楚楚,不要让老人和孩子,还有后来人,纠缠不清。”

“我不欠你的,你也不要欠我的,离婚就要有离婚的说法,如果你不说清楚,我不但不会离婚,我还会去你的单位调查,看看是什么原因让你要舍弃这个家,要抛弃妻子。”

看着陈红侃侃而谈,才发现以前的那个陈红又回来了,他心里不由一阵紧张。

“你不要这样,陈红,我知道,我说不过你,但是这个婚肯定是要离的。既然说到这一步,我也告诉你实情吧。在济南,有一个女人缠上我了,我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他抓住我不放,如果我不离婚娶她,他就会闹得我在济南待不下去。这件事已经一年多了,我实在是被他纠缠怕了,只能对不起你和孩子了。”

“哈哈哈,”陈红笑起来,玉海看着陈红的脸,她还是那么美丽,眼睛还是那样水汪汪,像会说话一样。结婚七年了,在村里风吹日晒,种田赶海,带孩子照顾老人,她的皮肤粗糙了,也黑了很多,结婚前梳着长长的大辫子,现在一直梳着一个发髻盘在头上。

于海的鼻子突然有点酸,眼里泪水想要溢出来。当年的陈红让他一见钟情,她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活泼,那么的古灵精怪。结婚时满心的幸福,是从什么时候起呢?

是一个人,在大都市的霓虹灯下,看穿短裙的妖娆女人扭着小蛮腰在身边走过,还是在夜色中浓郁的香粉口红的味道中迷失了自己。

从一开始抓心挠肝的想家想老婆,想孩子,到一年又一年,不愿回老家,火车汽车摩托车折腾一遍,往返一趟两三天。

老家村西头的果园,村东头的大海,温馨的餐桌,清新的大床,天天忙活,不化妆的老婆,渐渐让他失去了热情。他越来越向往大城市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厌倦老家曲折的机耕路,泛着咸味的海风。

于海想,他可能不是想抛弃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老婆,他可能想抛弃的是这贫困落后的渔村。他也不是向往美丽妖娆的白领女友,他真正向往的是高楼大厦,霓虹闪烁的城市生活。

如果继续现在的生活,以他家每年存款一万的日子,再过30年,也在济南买不了房子。他想趁年轻,换一种活法。

他和女友现在两个人的工资,每月有7000多块钱,除了房租生活费2000,每月能结余5000多块钱,一年都就能囤六万。

现在济南房价2000╱㎡多,不到3000╱㎡,一百多平方的一套房子,全款30多万。分期的话,首付30%,有九万块钱就能买房了。

以后他和女友每月还1000多块钱利息,生活还是很轻松的。于海暗暗盘算着自己以后的小日子心里松快了许多。

陈红用双手搓了搓脸,看着于海说:“既然你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婚,而且你出轨,属于过错方,那咱们就谈谈离婚的条件吧。一起生活七年了,而且还有了一个儿子,我不想和你反目成仇,也不想爸爸和儿子在中间难受。”

“当着爸的面,咱把离婚的事好好捋一捋吧,你先说你是个什么章程,然后我再说说我的条件,我们商量一下,争取和平离婚。”

于海震惊的看着陈红,他没想到陈红这么轻易就松了口,同意他离婚的请求。

此时于海的心里五味杂陈,非常难受。是不是她对自己没感情了?离不离无所谓?那这一年多,自己这么纠结是为什么呢?

就在回来的路上,自己还在臆想陈红知道这个消息,会怎样的痛哭流涕?会怎样的固执不放手?,会怎样的发动亲戚朋友来劝说自己?

甚至于海都能想象,陈红会把自己禁锢在家里,再也不让自己出门工作,就把自己困在家里,和她种田捕鱼。于海知道陈红能做到,她是有这个能力的。

讲道理,于海是讲不过陈红的,想动手,与海自负也打不过陈红。以前在打工的时候,于海就看见过陈红把车匪路霸打的满头血。没结婚前,于海甚至于,需要陈红保护撑腰。

“陈红,我知道,这几年我对不起你。自从结婚后,老人孩子就困住了你的手脚,让你从城市回到这个小渔村,照顾咱们的家庭,做好我的后盾。你从十几岁离开农村,就没再干过农活,来到我家,你又是种地,又是打鱼,重活累活你都干了。”

“你肯定也想回济南,回你的老家了。那咱好聚好散,但有一点还得麻烦你,刘兰不想要孩子,所以孩子得跟你,但生活费我会出的。多了我也出不起,每月我给孩子500块钱,一直到她85岁。以后孩子上大学,结婚那时咱们再说,我肯定也不能白白当他爸,到时也会出一份力的。”

“你都说完了吗?”

陈红说,“那我说说我的想法。既然你不想要孩子,那孩子跟我,我一定会照顾好孩子的,这你和爸都放心。生活费我没有其它想法,每月500块钱可以,孩子长大后你给多给少我没意见,那是你爷俩的事。感情好,你就多给点,感情不好,你就少给点,我没意见,但是财产的事,咱俩得说清楚。”

“现在咱家也就是这套房子,是咱俩的婚房,属于婚后财产,还有西坡山地,有五亩是我们娘俩的,五亩是你和爸的,咱家还有一处老宅,是结婚前你和爸住的房子。这几年虽然没住人,但是也一直维护的很好。”

“咱家除了这些家具,家电,也都是咱结婚的时候置办的,也合不了多少钱了。还有咱家的存款是35000多块钱,离婚后我不想回济南,在这儿住了七年多,我对这个地方也有感情了,而且孩子在这里也比较好,我要带他回济南,别人肯定看不起他,对他成长不利。”

“他从小生长在这里,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留在这里,对他以后的生活影响是最小的,所以这个房子我要留下,我们娘俩的地要划给我们,家里那条小舢板咱爸也不用,我也想留下。你看咱俩就只有那35000块钱,你看你有什么想法,说说。”

“那五亩地本来就是你娘俩的,另外,我不在家,爸也种不了地,我和爸的地也都给你。这个房子也留给你和儿子,小舢板这么多年了,也不值钱,你要也给你。老宅我收拾收拾,让爸搬过去住。等我在济南买了房子,把爸接到过去。这段时间麻烦你帮我照顾一下吧。至于家里的存款你给我三万吧!”

于海有点心虚的说,这么一算自己妥妥的一个穷光蛋,房子值个七万块钱加上存款总共身家十万块钱。

“其余都行,就是存款我不能给你,别告诉我你手里没钱。七年了,你每月只交1000块,七年前你的工资就2000,现在你每月基本工资最少4000,干销售采购还有别的外快收入,你手里最少有五万块钱存款,这我还没算你的灰色收入。”

“你别欺负我不懂,以前咱没散伙,钱在你手里和在我手里都无所谓,我从来没给你算过账。别忘了,你是过错方,我不要你赡养费和精神损失费,已经很对得起你了,你就别惦记我手里的35000块钱了。”

于海讪讪的低下头,心想真是啥事也瞒不过自己的老婆,陈红这人是真精明。自己这几年确实攒了八万块钱,现在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相信今明两年拿到20万不成问题。

干酒店采购销售灰色收入是最大一项,那点工资可有可无,有时候都不够一顿饭钱。近两年,因为有了别的女人,收入涨了但给家里的生活费还是1000块钱,以为能糊弄过去呢,原来人家陈红门清,啥都知道,啥都没说,想到这里于海的脸腾一下红了。

第4章 前世

气氛一时沉闷下来,于海好像一下丧失了语言功能,说不出话来。“陈红,我有话想对你说,”

于父出言打断了这个无比尴尬的气氛,他看了看陈红,又看了看于海,抱着孙子的手臂,不由紧了紧。

“你俩离婚我不管,我也管不了,以后我就搬回老宅住了,可是洋洋,我还得看着,这是我孙子,你忙的时候孩子交给我,你不能不让我带孩子。于海,既然决定了离婚,那就和和气气的离。我支持陈红留在村里,这样我还能看着孙子长大,我心里也踏实点。”

于父对于海说:“其实,我不想你们离婚的,陈红是个好孩子,我们爷俩这些年处的像亲父女。你常年不在家,我的吃穿用度都是陈红安排的,把我照顾的特别好,村里哪个老人不羡慕?这样的好女人你都不要,将来你会后悔的。我知道你的心大了,咱们这个小地方留不住你了。”

“你们离婚我也不跟你去济南,我就住老宅,我一辈子在村里生活,出去不习惯,还不如在村里还能和孙子在一起。至于钱的事,你手里要是有花的,就别跟陈红要了。陈红带孩子还要过日子,孩子小,她也没法出去打工,就留给她娘俩吧!毕竟你一个人好挣钱,给她娘俩多留点余地吧。”

话还没说完,于父的眼睛红了,眼泪一滴滴的流下来,老头想到这些年,儿媳对自己的照顾,是真的伤心了。

“爸,你别哭了,也别太伤心,想开点。你看,除了我们要分开生活,日子和以前也没啥太大区别。我们都在村里,孩子你想带就带,这样我还更轻松呢,也能脱出手来,多干点活,你也算帮我的忙了,也就是多了一张离婚证的事儿,没啥大不了的。”

陈红劝着于父,公爹这人还是不错的,性子比较软,也没啥坏毛病,吃穿都不挑剔。虽然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但能帮着带带孩子,陈红心里其实是挺知足的。

于海看着老父亲流泪的脸,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爸,你别难过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也没办法了。陈红说的对,我们离婚了,生活也没太多改变,反正平时我也不在家,家里都是她一个人在撑着。”

于海也劝着老父亲,转头又对陈红说:“陈红,你没难为我,我很感激你,我知道这事是我对不起你,你放心,就是离婚了,我也是于洋的爸爸,我也不会不管你们的,有什么困难能帮的我肯定帮。”

你前世也是这样说的,但也就说说罢了。前世的于海再婚后,和刘兰又生了一个儿子,有了车有了房,两人每年挣四五十万,给儿子的抚养费一直都是500元,从来都没涨过。

500元一在村里生活还行,孩子上了初中,光吃饭一项花销都不够,也就刚刚能吃饱,是吃不太好的。

陈红陷入了回忆中,记得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陈红实在受不了再婚丈夫的鄙视唠叨,给于海打电话要求给儿子增加点抚养费。

于海对她说的话让她终生难忘:“光够吃饭的,那就不少了,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孩子,我管他吃饭的钱,穿衣用度不该你出钱吗?”

一句话让陈红对他再也不抱希望了。

从此以后,陈红再也没为抚养费的事联系过于海,再困难也坚持把孩子供到了大学毕业。

因为父母离婚给于洋带来的伤害是最大的,看到父亲离婚后立刻再婚,于洋对于姥姥家人催妈妈再找个人组成家庭也不再反对,一直支持妈妈再婚。

他觉得妈妈还那么年轻,一个人带着他过日子太累了,再婚也能轻松点。在那样一个节点,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陈红也觉得再成个家,找个老实男人一起搭伙过日子,会给儿子一个正常的家。

不至于让儿子在学校和社会上受歧视,于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让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无奈和压抑。

“陈红,陈红,你在听吗?”于海推了一下发呆的陈红“你提的条件我同意了,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去办离婚手续?”

“着啥急,这几天就要下雨了,明天不是还请了人吗,先把梨子摘了赶紧卖出去。你准备在家待几天,我忙完这几天抽空和你去办离婚?”

“我这次有四天假,最迟大后天下午就要回济南。”

“你和爸商量一下明天是先搬家还是先帮我去摘梨子,现在咱们趁热打铁,把刚才商量的写个协议吧,毕竟落在纸上免得以后有争议。”陈红对于海说。“爸,你看这样行吗?”陈红问于父。

“你们商量好,我没意见,咱家也没啥钱也没啥分歧,行,写协议吧,陈红你写,需要我找你村长表叔做个见证吗?还是再找几个老人一起?”

“不用了爸,办离婚的时候直接办个公证就行了,表叔他们明天来帮忙,先不要告诉他们这件事了,免得大家都尴尬,等办完离婚手续再跟他们说吧。”

......

《重生离婚后我带娃芶着致富了》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