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农家红火小日子》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1-20分类:小说浏览:25评论:0

第1章:初到异世

七月刚过,天气依旧热得像闷在蒸笼里。

各家各户都趁着早上天不热那会,早早就到田地里忙活。

外头鸡叫过两遍,万氏睁开眼,悄悄起身,伸手摸了摸身旁闺女的额头,发现不再烫手,看来是不烧了,她心里顿时松了几分。

不烧了就好,再烧下去,怕是要烧坏脑子。

摸黑穿上鞋袜,万氏起身麻利地梳了头,出了房门往隔了一间屋子的灶房走去。

揭开灶头的大锅盖,往里头掺了两瓢水加了些糙米,灶里点上火,添几根干木柴,又洗了几颗大红薯蒸上。

地里活多,庄户人家的早饭光吃稀饭是不行的,得吃干的,干活才使得出力气。

趁着锅里煮稀饭的空档,万氏从墙角的酸菜坛子里捞了一把泡豇豆,细细地切了装进盘子里,又小心地滴了两滴芝麻油。

今年才泡的豇豆,还不是很酸,吃起来香香脆脆的,很是下饭。

切完豇豆,她把灶膛里的柴往里推了一把,回屋子里摸了一个鸡蛋,装了小半碗白米,准备着给女儿做点白粥,蒸个蛋。

女儿病还没好全,得补一补。

卧房里,周清荷早在万氏摸额头的时候就醒了,一时摸不清楚状况,她只好继续闭着眼睛装睡。

待到确定屋子里没有人了,她才睁开眼睛,动了动酸软无力的四肢。

低矮破旧的土墙,坑坑洼洼的地面,整个房间除了身下的床就只有床脚的方形箱子和床头一张破角的桌子

处处都透露着一个穷字。

这是哪里?

她在做梦吗?

她揉了揉眼睛,又狠狠掐了一把大腿,疼痛让周清荷明白她不是在做梦。

呆坐了一会后,周清荷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她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生活在21世纪的周清荷刚满25岁,毕业后做了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

每天早起晚归,别人节假日都休息,她节假日累得靠喝红牛提神。

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周清荷上课的时候晕了过去,一醒来就到了这里。

这到底是是什么地方?

周清荷微眯着眼,摇了摇头,整理起脑子里混乱的记忆。

这个名叫王家庄的村子住着百来户人,原身的名字也叫周清荷,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爷爷周有财和奶奶李氏育有两子,大伯周明贵和大伯母刘氏有一子一女,堂哥周清波,堂妹周清霞。

周清荷的父亲周明远行二,母亲叫万秋娘,还有一个弟弟周清文今年八岁。

一家子都是勤勤恳恳的庄户人,虽说两家早就分了家,可平日里也都是互相帮衬着,谁家有困难都不忘拉扯一把。

前些日子周清荷和堂妹去河边洗衣服,不小心踩滑,掉到水里,当天夜里就发起热来。

周明远借了隔壁王长福家的牛车,带着女儿去镇上的药铺看了大夫,喝了好几天药,这烧才退了下来。

生病的是原身,醒来的却是如今的周清荷,可怜原身小小年纪因这一场病命就没了,倒让她捡了便宜。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不管如何她如今还活着,也算是老天爷赏了她一条命。

“清荷,怎么不再多睡会,觉得怎么样了,可还有哪里不舒服?”万氏一手端着一个碗进来,见着女儿坐在床上发愣。

快走两步把碗放在床头的破角桌子上,又摸了摸女儿的额头,确定没有再反复发热,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万氏伸手端起蒸蛋羹,摸了摸,觉得温度正合适,便往女儿手上送:“赶紧趁热吃,虽说是不发热了,也得好好养着,你奶昨天拿了的十个鸡蛋呢,娘都给你留着补身子。”

周清荷接过碗,对着万氏扯了扯嘴角,她实在是叫不出娘来,索性趁着病没好透,先蒙混过去。

嘱咐女儿好生吃着,万氏起身回了灶房,把蒸熟的红薯装进篮子里。

另取了个深褐色的瓦罐,装上方才熬的糙米粥,扣上三个碗,急急忙忙往地里走去。

第2章:逐渐适应

快步走到自家田梗上,万氏一面喊着周远明和周清文父子过来吃饭,一面把糙米粥倒出来放在一旁的石块上。

这一路上走过来人人都在埋头苦干,平常爱说笑的妇人这会子忙得头都不抬一下,得赶着这几日天好,把粮食抢收回去。

夏日里的天,孩童的脸,要是碰上雨天,粮食可要烂在地里。

周远明放下手中的镰刀,端起碗稀里呼噜先喝了两口,又拿起一个红薯吃起来:“闺女咋样了?这都烧了三天了,再烧下去可不得了。”

提起闺女,他憨厚的脸上露出愁容。

“没事了,不发热了,就是看着没颜色,还得养几天”

一旁累得神色恹恹的周清文听到姐姐的病好了,不由地眼睛一亮:“娘,太好了,姐姐的病终于好了。”

“嗯,一会吃完饭,你把东西拎回去,在家陪着你姐姐,再补个觉。”

万氏伸手把儿子额头的碎发拨开,孩子皮嫩,没了碎发的遮挡,眼睛下的青色越发明显,这些天她顾着生病的女儿,没功夫下地。

儿子早上天不亮就跟着起来,到地里打打下手,小孩子家家的本就瞌睡多,一连好几天早起,这孩子走路都在打瞌睡。

屋子里,周清荷想着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到了这里,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出于对生命的敬重,她没想过要轻生,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既然不知道怎么回去,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实。

工作的时候好多次想去旅游都没时间,这几百年前的村子又没有污染,环境和空气质量肯定都是不错的。

正当周清荷胡乱安慰自己时,屋外传来一串脚步声:“姐姐,姐姐,娘说你的病好了,你感觉怎么样,还难不难受?”

边说着话边往屋里跑的是原身的弟弟周清文。

“我没事了,就是身上还没什么力气。”周清荷一边说一边暗暗打量着。

眼前的男孩个头不高,穿着青灰色的短衫和裤子,衣服上不少地方都打着厚厚的补丁。

头发和皮肤因为营养不良看起来暗黄干燥,眉毛不浓但眉形不错,一双眼睛又大又亮。

哟!还是个双眼皮呢!鼻正口方,是个乖巧秀气的孩子。

弟弟长得不错,姐姐应该也差不多,可惜这屋里没有镜子,看不到自己的长相。

想到这里又暗自摇了摇头,这时候怎么生活下去才最重要,长得再好也当不了饭吃。

抬手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对他笑了笑,状似无意地套着小萝卜头的话。

对于周清荷来说,和小孩子聊天套话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话来,很多不清楚的事情,周清荷也都从周清文的口中有了大致的了解。

整个人清醒后她便不愿在待在床上,哄了弟弟去睡觉,自己不熟练地穿上鞋子,到院子里走了走。

果然不出所料,整个院子破破烂烂地,没一块好地方。

方才轻松一些的周清荷又愁上了,这么穷,该怎么办哟!

“清文,你小心点,别到处乱跑,这树上掉着刺辣子,辣着了可难受得很。”

“姐姐,我知道的,我跟在你身后走。”周清文乖乖的跟在姐姐后面,时不时的也割把猪草往篮子里放。

走在前面的周清荷背着一个大背篓,背篓里装了大半篓猪草。

不知不觉到这里已经快两个月了,清荷慢慢适应了如今的生活。

好在她小时候也是在农村生活,一般的家务活都会做,动作也麻利,才没露出什么马脚。

这个家的人品行都不错,父亲周明远勤恳踏实,除了农忙时节在家里忙,农闲的时候也去镇上打点零工。

母亲万秋娘,性子温和,贤惠顾家,做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好手,弟弟周清文虽说才八岁,也懂事得很。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不到十岁的孩子也能做不少事情。

清荷以前带的学生里,不少学生连日常生活都是家里人打理。

再看看八岁的周清文,平日里烧火,打扫院子,清理鸡圈,跟着姐姐打猪草,上山捡柴火,从来不嫌脏喊累

看得清荷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总想着好好照顾他。

第3章:鸡蛋菌汤

前两日下了两天雨,今天天终于放晴了。

清荷带着弟弟清文上山打猪草,顺便看看能不能在山上找到点什么。

这个家太穷了,床底的钱匣子摸不出几个铜板,家里积年累月的见不着几次荤腥。

清荷每晚睡觉前都想着穿越前吃的美食,馋得睡不着,她好想吃肉啊!

除了想吃肉,清荷还想着送弟弟去学堂。

她舍不得弟弟一辈子辛苦种庄稼,再说了,做过老师的她始终认为孩子都得念书。

义务教育不能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赚钱,得想办法赚钱,念书可是费钱的事。

她以前看的小说里,山里头总有各种各样的宝贝,不说金银财宝,名贵药材总能寻摸一点,说不得就能见着钱。

带着弟弟在山上转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

她没学过医,普通的药材除了金银花和蒲公英其他的不认识,想象中的人参灵芝更是毛都没见着。

唉!看来想凭空发财只能靠多做几回梦。

正当清荷以为只能空走一趟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片蘑菇,还是难得的鸡枞菌,这可是好东西啊!

“清文,快把篮子拿上来,这里有好多蘑菇。”药材珠宝没找到,找到一锅鲜也不错。

看着眼前的一片鸡纵菌,清荷默默地吞了几口口水。

清文提着半篮子猪草跑过来,跟姐姐一起采蘑菇,后山的松树多,下过雨就往外冒蘑菇。

平时村里的人有空闲也来山里找找,给家里添个菜。

清荷找到的这片蘑菇多,够他们家吃好几顿。

“走吧,回家,姐姐给你做好吃的。”采完蘑菇,她拍了拍身上的杂草,招呼着弟弟回家。

“走啰,走啰,回家啰。”小孩子多单纯,听见能吃好吃的,提着篮子就往回跑。

回到家清荷放下背篓,拿出个破烂的大木盆,把打的猪草放到盆里,先在院子里把打回来的猪草切了,把猪喂了。

要做个菌汤,主食就不能做稀饭,干脆蒸些红薯配着汤吃。

清文跟着姐姐一起进了灶房,看着姐姐洗红薯,自己主动坐到灶门前烧火。

清荷这边把红薯蒸上,去屋脚下的菜地里摘了几个茄子,一把空心菜,又扯了两片南瓜叶。

茄子切条蒸熟,另加了酱油,米醋,蒜水,葱花调了酱汁淋上,要是再淋上一勺热油那才叫一个香!

拿着南瓜叶将采回来的菌子,细细地洗净了,一些用手撕成条,一些切成片,放在一旁备着。

锅烧热,加上小半勺子油,油热倒入鸡蛋,快速炒熟打散。

鸡蛋炒得稍微老些了,掺上半瓢水,扔两片姜,水开下菌子,大火熬煮一会菌子的香味就飘出来了,出锅了再撒上一把葱花。

院子里传来爹娘的说话声,清荷加快了做饭的速度,快手快脚地又炒了个蒜泥空心菜和杂菌。

“爹娘,洗手吃饭了,清文,快去打盆热水端出去”

“知道了,姐姐。”

片刻后,一家子都坐到了灶房墙角的小桌前。

平日里一家人吃饭都在这张小桌子上,只有过节待客的时候才去堂屋的大饭桌。

第4章:灵光一现

一盆子蒸红薯,一盘子凉拌茄子,一盘子蒜泥空心菜,外加一盆子菌子鸡蛋汤,都是自家里种的菜,分量足足的。

“姐,这鸡蛋汤真好喝。”清文顾不上吃红薯,端着碗吹两口气赶紧喝了一口。

清荷给爹娘和自己各舀了一碗汤,拿起一个蒸红薯,一口红薯一口汤,间隙再夹一筷子菜。

这自家种的菜纯天然无污染就是好吃,没什么调料,反倒让蔬菜本身的味道更加突出。

周明远把碗里的鸡蛋挑出来往娘三个碗里放,他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只干巴巴地说了句:“你们多吃点。”

万氏转过头嗔了他一眼,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又挑给闺女和儿子。

庄户人家都把鸡蛋攒着卖钱,地里能卖钱的东西不多,就靠鸡蛋卖了钱买些盐巴针线。

平日里不见荤腥,连鸡蛋都得攒着不动,要拿到镇上换盐。

光吃粗粮和地里头的菜,那能有多少营养,营养不够身体怎么长得好。

后来清荷隔三差五的带着弟弟捉虫子找地龙喂鸡,家里的鸡下蛋下得越来越勤,她就时不时地炒个鸡蛋,煮个蛋汤,给家里人加点营养。

“爹娘,你们也吃,咱们一家人都有份,我磕了两个鸡蛋呢。这阵子我和清文抓了些虫子喂鸡,家里的鸡每天都下蛋的。”清荷放下手上的红薯,又把碗里的鸡蛋分给爹娘。

清文见状,也跟着去夹碗里的鸡蛋递给周明远“我下午还去捉虫子喂鸡。爹娘你们也吃。”

“清文你自己吃,你还小,多吃点,身体才长得好。”清荷止住弟弟的动作,又给弟弟碗里添了一勺子鸡蛋。。

万氏看看儿子和闺女,也没拒绝:“当家的,你也吃点,咱们都吃。”

孩子懂事,他们也觉得窝心。回头做地里的活再加把子力气。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吃了饭,把桌上的饭菜一扫而空。

说来也怪,自从闺女病好了之后做菜的手艺好了不少。

简简单单的饭食这个加点蒜,那个撒把葱,做出来的滋味格外好。

吃过晚饭,烧了热水洗洗脸烫烫脚,天色很快沉了下来。

清荷躺在床上摸着身上又硬又薄的被子琢磨,得赶紧找点赚钱的办法,再有一个月天就冷了,棉衣棉被都得置办。

这年头每年冬天都不缺冻死的人,要是冻得病了,没钱治,铁定熬不过去。

到这地方两个月了,除了前头生病那会吃了几回大米粥,其余时候就是糙米稀饭加红薯,红薯再甜再好吃,吃多也烧心难受。

她想吃米饭,白白的大米饭配上炒肉丝,也不拘加什么菜。

那菜园子里啥都有,回锅肉好吃不腻,青椒肉丝香,莴笋肉片爽口。

想来想去又轻笑起来,果然是晚上更适合做梦啊!

等等,红薯和猪肉?

红薯粉!

我怎么才想到呢?黑暗中,清荷懊恼地轻拍了一下额头。

时下家家户户都种红薯,这东西产量高也抗饿,哪怕是吃多了烧心,家家户户也很珍惜,舍不得浪费了,关键时刻这也是能救命的东西。

清荷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住的那几年,外婆每年都做红薯粉,家里炒肉,炸小酥肉,做滑肉汤都离不开红薯粉。

黑暗中,她越想越兴奋,来了这么长时间了,好歹想出了点东西,看见了希望。

心里放松下来,人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5章:尝试新物

第二天早上,听见灶房里万氏做早饭的声音,清荷反常的没在床上墨迹,麻溜起身去了灶房。

灶房里,万氏正往灶膛里加柴,见女儿这么早起来,有些纳闷:“清荷,怎么不多睡会,这会子还早。”

“娘,我昨夜里睡得早,睡饱了。”这好不容易有了点想法,得赶紧动手做出来,下几场雨,天气可就冷下来了。

“娘,我来烧火。”清荷坐在灶门前烧着火,把这念头一一说给一旁削红薯皮的万氏听。

万氏性子一向温和,疼爱儿女,听完闺女的话,叮嘱了一句:“先少拿点去做,别糟蹋了东西。”

“不会的,娘,我拿十斤红薯就够了。”

看着坐在灶门前乐呵呵的清荷,万氏暗想,女儿大了,脑子灵活有想法是好事,不过几斤红薯,随她去倒腾吧。

家里再穷,几斤红薯还是能挤出来的。

熬到吃完早饭,清荷立马开始动手,选了十斤左右红薯,一根一根仔细地洗干净,做吃的东西,马虎不得,首先就要干净卫生。

把洗干净的红薯疤和根茎削掉,装进干净的木盆里剁,这里没有机器,只能用刀剁,要剁得细细碎碎的才行。

要搁在平时,她剁不了多久,手就酸得不行,剁不动了,可今天不同,盆里的红薯在清荷眼里就跟哗哗作响的银子差不多,她是越剁越有劲。

正当清荷坐在小凳子上剁得起劲时,外头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咚咚的敲门声伴着少女清脆的声音响起。

“姐,你在家吗,我来找你说会话。”

清荷听着是堂妹周清霞的声音,忙应了一声“我在家呢,院子门没锁,你自己进来。”

周清霞是周清荷大伯的女儿,比清荷小半岁,今年也是十四岁,上头还有个哥哥周清波,十六了。

周家两兄弟一向关系好,总是常来常往的,谁家得了的好吃食也不忘给对方送一点。

原来的周清荷和堂妹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二房搬出来后,还是时常互相串门子。

这两个月来,清荷和周清霞也作了好几回伴,这一来二去的,她打心里喜欢这单纯的小姑娘。

“姐,你这是干啥,宰猪食啊,这么大个漂亮的红薯你咋舍得喂猪?”

“这可不是用来喂猪的,我做好东西呢。”

“红薯能做啥呀,也就能管饱。”清霞小声嘟囔着,也不细问,自己寻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对面,

“清文呢?不在家啊?”

“一早就和壮壮出去玩了。”清荷抬眼看了看对面的小姑娘,身上一件蓝色的碎花上衣,略微有些大,袖口往上收了一截,瞧着勉强合身了些。

小姑娘的长相随她娘,脸蛋圆圆的,一笑起来两只眼睛就眯成了豌豆夹,看着就讨喜,顺眼。

“清霞,堂屋桌上有花生,你去拿来吃。”

周清霞没去拿花生,反而从兜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碎碎的花生糖,往清荷嘴里塞了一块,自己也跟着吃一块。

“你哪来的糖,这花生糖可不便宜。”这花生糖做法不难,清荷也知道做法,但糖是个精贵东西,清荷没敢打主意。

“我老舅前几天来了一趟,给我们家送了点山货,临走的时候塞给我的,让我甜甜嘴。清荷姐,要我帮忙做啥不?”

“不用,我自己来,你坐着陪我说说话就行。”清荷一手剁着一手揉了揉腰,心里盘算着要是这东西能赚钱,一定要把工具给备齐了。

两人说着话,时间也过得快,眼看着快到晌午了,清荷终于把红薯剁完了。

周彩霞把地上的花生壳收拾了,拍拍手上的灰:“姐,我回家做饭了,你有空来我家玩。”

“好,路上小心点。”自己赶着去菜地里,摘了几根丝瓜几个茄子准备做晌午饭。

第5章: 做红薯粉

吃罢饭,清荷问周明远有没有时间,帮忙把剁好的红薯用石磨磨了,院子里的石磨她试了一下,转两圈就转不动了,这是个力气活,只有她爹能做。

周明远下午还得下地,腾不出时间来,只能等傍晚时分他从地里回来再磨。

清荷就趁着下午的时间,拿纱布和木条做了个简易的工具。

次日早上,天才蒙蒙亮清荷就起来了,把昨夜周明远磨好的红薯渣加了清水,一瓢一瓢的用她昨天做的工具过筛。

她想早点做完,待会太阳出来能早些晒上。

见她一个人做得费劲,万氏往灶里加了一根棒子也来帮忙。

万氏做惯了家务活,手脚麻利,有了她的加入,第一遍过滤完成得很快。

接下来就是等,等水里的粉沉下去,把水倒出来,加清水再洗一遍,重复一次过滤的过程,到最后桶底便会有白色的湿粉。

这还没完呢,湿粉还要晒干,晒干了再搓碎才是天然的红薯淀粉。

晒了几天后,清荷终于见到了干干的红薯淀粉。

“姐,这真是红薯做的?”周清文好奇地打量着桌子上的东西:”看起来白白的,像白面一样,就是没有白面细,是能做馒头吃吗?

“小馋猫,这可不能做馒头。”见弟弟有些失望,话锋一转“这是做肉吃的。”

果然,听见肉小家伙立马两眼放光,随即又想到肉那么贵,家里穷,哪来的余钱买肉,又慢慢垂下了眼皮。

......

《农家红火小日子》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