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娶个夫郎奔小康
作者: 不归粥
简介:
李大成于一场爆炸中丧生,重生到一个架空的朝代,娶了夫郎,开启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
碎片一:
沈桥站在那里,脸上毫无血色,整个人如坠冰窖,周围人的议论声像一把把利剑刺向他。他被打的浑身都疼,却不忘小声的为自己辩解,却没有人相信,何春兰觉得丢了脸面,看他的眼神像是要杀人一般,。
他一个双儿被人污蔑失了清白,不管真假,都只有死路一条,他死了恐怕连一床草席都没有,也不知道做了孤魂野鬼会不会比现在的日子好些。
“我娶他。”李大成声音响亮,他快步穿过人群,看着摇摇欲坠的沈桥,心里有些说不清的怜惜。
短短的三个字掷地有声的进入了沈桥的心里,给他的暗淡无神的双眼注入了一丝亮光。
黄二狗一看见李大成就感觉手臂隐隐作痛,此时早就没有刚才的嚣张,有些后悔来寻沈桥的麻烦,正想着怎么能把事情了结。
就见李大成面色不善的打量着他,黄二狗下意识就想溜之大吉,却不想李大成出手这样快,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另一条手臂就传来了熟悉的剧痛。
碎片二:
沈桥将手里的银子细细的数了两遍,才小心翼翼的放在雕花木盒里,落了锁放进床头的矮柜里。
李大成一进屋,就见自己的小夫郎脸上带着憨憨又甜甜的笑。
命途多舛的李大成遇见同样身世坎坷的沈桥,开启了甜甜的宠妻生活!
作者碎碎念:
1.温馨小甜饼一枚,两人在柴米油盐的小日子中,努力奋斗,和和美美,奔小康!(不涉及朝堂科考,也没有大富大贵哦)
2.攻重生,但没有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全靠勤劳奋斗。
3.受前期受家庭影响比较胆小,有些怯懦,后期会一点点的改变
4.生子文,介意的小可爱可以避开哦
第001章 重生了?
秋风阵阵,枝头的枯叶似黄蝶一般,在空中飞舞几圈后落下,在地上堆积起厚厚的一层。偶尔几个顽皮的孩子跑过,将落叶踩的吱吱作响。
农忙结束,难得清闲几日的人们,纷纷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说着闲话。
“他赵婶儿听说没,李家被雷劈死的大儿子又活过来了。”一个妇人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同身旁的人搭话。
“怎么没听说,我家山子还去帮着料理后事了。这人都抬到半道儿上了,突然又活过来了,亏的我家山子胆大,孙家的小顺子惊着了,到现在还在家躺着呢!”赵婶儿提起这事,不免心有余悸。
“切,小顺子也是胆子忒小,这有啥的。”一个吊儿郎当的汉子,满脸不屑的开口。
“这突然诈尸谁不害怕,你要在那还不知道吓成什么奶奶样儿呢!”吊儿郎当的汉子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二十好几了,还是光棍一个。整日招猫逗狗、惹事生非,村里人都不待见他。
“去去去,妇人说话你搭什么腔!有这功夫儿还不如寻个活儿做,多挣点钱娶个媳妇才是正理儿。”妇人拿着纳了一半的鞋底赶人,转头对一旁的赵婶儿道,“李家就是个虎狼窝,你家山子也是个好心眼儿的孩子,那样的人家咱以后还是少来往。“
“可不是,我家山子就是心善,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想着过去帮忙。谁成想出了这事,李家还倒打一耙,说是抬棺的时候掂了,这才出的事。”赵婶儿说着气不过,“呸”了一声,才继续道:“还棺材,也就一块破木板子,盖着一张破草席子。”
“谁说不是,他家就话说的漂亮,心可黑着呢!亏的大成这些年没日没夜的干活,却连口饱饭都没吃过,还差点被雷劈死。”有个汉子和李大成一起做过工,见他落了这个结果,也忍不住替他抱不平。
“那李家做事也是够绝的,大成都十九了也不给娶亲。一家子吃香喝辣,却独独苛待那孩子,人都被逼死了还想着草草了事,亏的老天开眼,那孩子命大又活了过来。”赵婶儿也是当娘的,见了这事心里也是酸涩。
“哎!”黄阿嬷叹了口气道:“活过来也是受罪,他家连个大夫都不肯请。那继母在家撒泼打滚,非说被雷劈了,又活过来不吉利。怕会影响他家李清科考,不让在家里呆,李木匠站在边上连个屁都敢不放。那孩子伤的那样重,赶出去最终还是死路一条!”
“可不是造孽啊,最后还是村长找人,将大成挪到村东边没人住的屋子,李家才算消停下来,村长又找了大夫,还让他家小儿子照料着,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办呢!”挨着李家住的妇人知道内情,早就看不惯李家行事,这会儿到豆子般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
旁边扎堆儿绣活的年轻媳妇夫郎们,也跟着小声的说了两句,到最后人们免不了一阵唏嘘。
被议论的人此时正躺在破屋里,消化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离奇事件。
一场爆炸他本以为凶多吉少,没想到竟然没死。如果忽略掉身上的些许疼痛,李大成可以确定,他的确还活着。
只是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却有些不对劲。就算他没死,也应该被送进医院,可眼前这个地方,怎么看都不像是医院。
他费力地撑起身子,即使心里素质再强大,此刻也忍不住发懵。破破烂烂的屋子、碎布条一般的衣裳、粗糙又布满伤痕的双手。
怎么想都觉得有些诡异,正当他不知所措时,一股不属于他的记忆缓缓的流入脑海。如同亲身经历一般,在眼前一幕幕地播放,最后混着他自己的记忆归于平静。
李大成只用了一会儿就接受了事实,他确实是在爆炸中丧生了,机缘巧合下重生到和他同名同姓的人身上。
他在原来的世界并无牵挂,能重活一次,总比当个孤魂野鬼好,只是眼下的处境实在是堪忧。
他和原身其实差不多,同样都是身世坎坷。
他活了三十二年,三岁那年爸爸在工地出了工伤,不幸离世,包工头不肯赔钱跑了。不到两年妈妈也不知所踪,他跟着爷爷相依为命,直到十五岁那年,爷爷也撒手人寰。
大山里生活艰苦,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刨食儿,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家里没了大人日子更艰难。
李大成读书用功,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就为了能让爷爷高兴。爷爷过世后村里人帮衬,他勉强念到了初中毕业。
谁家也不是多富裕,他不忍心大家节衣缩食供他读书,说什么也不肯再念。
和同村人一起外出打工,在一家电子厂干了几年,后来遇见了好人,被介绍到一家饭店当学徒,凭着吃苦肯干,倒是学得一身好厨艺。
好不容易靠着努力,开了家属于自己的酒楼,生意口碑都不错,成为了附近人们举办婚宴喜宴的首选。
日子忙忙碌碌,倒也充实。他有房有车,手里也有大笔存款,偶尔也想过,也许哪天会遇见一个合眼缘的人,能成个家。
却不想隔壁火锅店,因为煤气泄露引发的爆炸,彻底的结束了他的一生。
爆炸的一瞬间,时间好像停止了。他知道大概率凶多吉少,很认真的想了想,这辈子有些遗憾,却并没什么牵挂。
李大成忍着浑身的疼痛,撑起身子坐起来,靠着斑驳的墙壁,整理着脑海里原身的记忆和关于这里的一切。
原身生活的村子叫河谷村,说不上多富足,但因为靠近清河镇,家家户户的日子远比旁的几个村子强些。
脚程快些的汉子,到镇上也就半个多时辰的路程,农忙之余不论是去镇上打零工,还是进镇子卖点自家种的菜,都是相当便利。
原身的爹李庆是村里唯一一个木匠,无论谁家有喜事,要打上两三件家具,还是打些小物件,都绕不过李家去。
有着这样一门手艺,日子过得自然是比别家强。
原身的亲娘在他五岁那年就没了,不出一年,李庆就娶了临村的寡妇赵荷花。赵荷花还带着一个姑娘,进门后也装了两年的贤惠,外人见了也夸一句心善,不苛待继子。
日子久了,赵荷花见李庆的对大儿子不怎么上心,也懒得再装贤惠。加上后来又有了身孕,生了个儿子,成功在李家站稳了脚跟,就更不把原身放在眼里。
家里人口多,李庆又是个不管事的,再加上有个奶娃娃要照顾,赵荷花便露出了本来面目。
家里所有的活都落在了原身肩上,八九岁的孩子挑水砍柴、养鸡喂猪、做饭洒扫都得干。外人看了都心疼,找李庆说过几回,也没有结果。
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旁人就是见孩子可怜,想插手也管不了。
赵荷花亲生的小儿子,从小就伶俐,哄的李庆对李清一味偏宠,满心满眼都是聪明的小儿子。对着日渐木纳的大儿子,越加不喜。
李清四五岁时,来了一个算命先生,说李清是文曲星下凡,有将相宰辅的命格。李庆深信不疑,花了大笔银子,将李清送去镇上的书院念书,就盼着家里能出个状元。
此后,赵荷花的眼睛更是长在头顶上,逢人便说他儿子将来能当大官,说不得她也能得个诰命。又加上女儿李春丽,前两年嫁到了镇上开粮油铺子的钱
家。虽是给人家当妾室,但能嫁到镇上也是村里的头一份儿的,况且还得了许多的实惠,因此在村里自觉高人一等。
只可怜原身在家里当牛做马,下雨天还被逼上山寻野物,给读书的李清补身体,结果一个雷劈下来就这么没了。
李家却刻薄的连口棺材都舍不得买,一张破木板、一张草席子就打发了。幸亏他阴差阳错的的来到了这里,否则恐怕还真如了李家的意。
吸收了原身所有的记忆,李大成不禁有些感概,人善被人欺,古往今来都适用。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老天给他重活一次的机会。那他就得好好珍惜,也算为那个干了一辈子活儿,到死都被人欺压的可怜人出口气!
“大成哥,我给你送饭来了。”屋外的声音打断了李大成的思绪,还没反应过来,一个陌生的汉子就进到了屋里,“大成哥,药我也给你带来了,一会儿吃完饭,你趁热喝。”
李大成认出这是村长的小儿子孙虎,也猜到是村长救的他。李家唯恐沾上晦气,自不会管他的死活,恐怕早就想把他丢在荒山野岭等死了。
他也是苦出身,知道村里人最怕的就是生病,看病抓药都是大花销。好多人家生了病只能挨着,运气好的能挺过去,运气不好的那也只能认命。
村长家日子虽比别人家好过些,可人口多花销也大,能给他请大夫抓药,实属是不易。李大成默默这份恩情记在心里,想着日后报答人家。
“多谢虎子兄弟!孙叔的救命之恩,我还没登门拜谢,又劳累虎子兄弟给我送饭送药,实在是给你们添麻烦了。等我好些一定当面给孙儿叔磕头,谢他老人家的救命之恩。”他确实感恩村长一家,虽并不相识,但言谈间态度真诚,叫人瞧不出异样。
倒是孙虎看着李大成半天没说出话,他记忆里李大成就是个闷葫芦,一天也没有几句话,只知道闷头干活。虽然性子是不错,谁家要是开口让帮个忙,也都会搭把手,可却没见如此善谈。
斜靠在床上的男人,虽面上还残留着些黑气,可脸上却带了笑,孙虎总觉着眼前的李大成,和以往那个低着头没有一句话的汉子,有些不同。
李大成费力地往外挪了挪,用袖子擦了擦床边一个破旧木凳,招呼孙虎,“虎子兄弟,将就坐会儿。”
孙虎来不及多想,依言坐下。转身将手里的东西放下,才又将目光转回李大成身上,虽然总觉眼前的汉子和过去有些不同,可具体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作罢,出言宽慰:“大成哥,别客气。都是一个村子的,帮把手都是应该的,眼下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大夫都和我爹说了,好好养着,保准一点病根都落不下!”
李大成察觉到孙虎目光里的怀疑,面上却一片坦然。
他不是原身,不是受人拿捏的性子,自然也做不到像原身那样逆来顺受!
他一个大山里的孩子,还没成年就在社会上闯荡。活了三十多年,还小有成就,自然是有些本事在身上。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若想活下去,必得强硬些。否则,李家那一家子,等他好了,恐怕舍不得这个免费的劳力,又得趴在他身上吸血!
既如此,还不如现在就叫旁人知道,现在的李大成和过去不同了。毕竟历经生死,看透世事,性子有些改变,也在情理之中。
两个人又说了会儿话,孙虎出了院子往自家走,确定李大成确实与以往不同了,只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却是一路都没想明白。
难道被雷劈一下脑袋真的会变聪明?
第002章 既来之,则安之
秋意渐浓,一早一晚已带上了凉意,只有午时偶尔还有些燥热。
李大成修养了几日,虽说身上还有些不适,可好歹能下地走动了。人总躺着心里难免烦闷,起来活动活动,心情也开阔些。
这些日子他一直盘算着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陌生的时代、极品的家人、身无分文的处境。哪一个拎出来都够难的,偏偏他还将这些条件都集齐了。
微微弯起的唇角中带着几分苦涩,他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重生的代价!
任他心里有万千感想,可生活还得继续。他也不是没经过苦日子,如今不过是再来一遍,有手有脚的,总不会饿死。
李大成闲不住,围着院子细细的转了一圈,屋子是村里最普通的泥坯房。
村里一般的人家都是红砖房,富裕些的建的是青砖瓦房,规整又气派。条件差些的便是泥坯房,一到雨季屋里难免漏雨,总得整修。到了冬日更是难捱,透风又不保暖。
现下他栖身的屋子是张老汉的,张老汉一生无儿无女,也没有别的亲人。前几些年过世后,这屋子就空了出来,便归村里所有。
张老汉的院子在最西边,周围只有两三户邻居。屋后没多远就是一片竹林,除了春日里有人来挖春笋,平日倒是少有人来。环境清幽,倒是个养病的好地方。
只是因常年没有人住,院墙早已破败不堪,三间正房里有一间半已经坍塌了,窗户也残破不全,只余下半个窗框堪堪挂在墙,一有风吹过,便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李大成往还算完好的矮屋里瞧了瞧,看样子应该是间灶房。屋里有些厨具,都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好在收拾收拾还能将就用。
他还在墙角发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柴刀,虽有些豁口,但不耽误用。再转转,又找着一把的锄头。
也算是有些收获,他将柴刀还有锄头收拾出来,立在墙角。又简单的把屋里收拾了一遍,把能用的厨具碗碟洗干净,好歹看着清爽些。
忙乎了这一会儿,刚刚见好的身子就有些吃不消。李大成拿破布一般的袖子抹了一把汗,随意地在院里坐下,喘着粗气。
远处秋风卷着枯黄的落叶,在空中转了几圈,又不知被吹向何处。
不知怎么的,他莫名的生出些落寞。
他原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一朝重生也能平淡接受。即使身处异世,条件艰苦也无妨。
可眼下只是稍微走动一会儿,身上就乏的厉害。这种连身体都无法支配的无力感,让人忍不住有些失落。
从前他就算爬一整天山,回来也不见疲倦。常年健身,更是练就了一身纹理流畅的肌肉。可如今只在院里收拾一下,就出了一身汗,掀开衣襟下摆,看了看隐隐露出肋骨的腹部,心里五味杂陈。
半晌,李大成深深的叹了一声,慢慢的想开了。现下已经没有了回转的余地,当务之急是解决生存的问题,至于身材,以后慢慢总会练回来的。
张老汉的屋子,眼下他住暂还行,若是时间久了,难免有人说闲话。
这屋子虽破败,不值什么,可这块地却有人盯着。四邻们都相中了这块地方,都很不能低价买下来,留作扩建自家房屋之用。
村长见他们挣得厉害,便把这事搁置了下来,都是一个村的,处置不好就得落个处事不公的名声,倒不如放放。
再来就是一日三餐,这些日子都是孙虎给送饭,他如今已经能走动了,怎么好还麻烦人家来回的奔波。
买房、置地、米面粮油都需要银子,偏偏他现在一个铜板都没有,“兜比脸干净”这句话大概就是用来形容他的
他身无长物,又人生地不熟,究竟怎么赚钱还得细细的思量。
村里人主要进项都是从地里出,地就是一家人的命根子,打出的粮食留够一家人吃的,便可以拉到镇上去卖,卖的银子就是主要收入。
要是遇上个天灾或是谁家的地没伺弄好,那可真是要饿死人的。可买地也需要银子,况且谁家要不是遇上过不去的坎儿,也不会卖地的。
思来想去,李大成还是想做点小生意,他有一身好厨艺,摆个小摊卖点吃食儿,怎么也能糊口至于本钱,他看着远处的绵延不断的青山,倒是一点也不愁。
他本就是大山里长大的,自然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换钱,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里的好东西可多着呢!
野菜、野果、菌子自不必说,珍惜草药虽不易寻,但寻常草药却并不难得,况且还有野兔、山鸡等野味,要是运气好猎到狐狸,制了皮子拿去卖,那可顶得上寻常人家几年的进项了。
少时,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去后山猎兔子,每次拿回家,爷爷都会给他做上一锅辣炒兔肉。咸香的兔肉丁,配上青红椒圈,油汪汪的一盘香辣又开胃,再配上大米饭,他一个人就能吃一盘。
河谷村虽靠山,但因着这几年风调雨顺,大家日子都还过得去,没人愿意冒险进山,最多在山脚下采点野菜野果。
李大成想着歇上两天,进山去看看。要是能抓些野物换点钱最好,实在不行抓两只兔子、山鸡,也能换点铜板。
只是山里的动物都精着呢,若想抓些大点的野物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况且他也没有趁手的工具,万一真碰上猛兽恐怕会有性命之忧,倒不如做个陷阱更稳妥。
屋后倒是有片竹林可以派上用场,眼下天色晚了,歇上一夜可以过去看看。
翌日清晨,李大成洗了把脸,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出了屋。
竹林面积不小,他往里走了一段,选中两棵不太粗的竹子,柴刀上有好多豁口,并不趁手。加上他还在恢复期,费了好些力气,才将需要的竹子一一砍断。又除去多余的竹叶,用竹枝捆好,一头扛在肩上另一头拖在地上,往回走。
忙乎了这会,日头已经高高的,比刚出来时燥热了许多。
拖着竹子往回走,还没走两步就听身后就传来脚步声。这个时节正是摘野菜的时候,在过段日子天冷了想摘都没有了。野菜摘回去,洗干净了,晾晒好,能吃一个冬天呢!
李大成没在意,继续往前走。想着赶紧回去处理这些竹子,明日他便想进山,今天怎么也得赶在天黑前清理出来,他没有趁手的工具,恐怕得费些功夫。
“大成,大成······”身后的人脚步快了些,连连出声唤他。
听见是喊的他的名字,李大忙停下脚步,在记忆里搜寻了一圈,认出来人是黄阿嬷。
这个时代除了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还有一种性别便是双儿,耳后生有红痣,也可孕育子嗣,只是比女子艰难些,因此地位不如女子。
大户人家的女子可以为家族联姻,从而获取利益。即使是穷苦人家的女子,将来出嫁也能得到一笔彩礼,贴补家里。
相比之下,双儿的婚嫁要艰难些,体面人家也鲜少娶双儿为正妻。就算在村里,但凡出的起彩礼的人家,才不会娶双儿进门。
通常大户人家的双儿也是和女子一样教养,将来就算不能为正妻,也会嫁入门户相当的人家为妾。
乡下的小哥儿却没有这么好的命数,家里宽裕些的,便只需在屋里做些针线洒扫的活儿,婚事也会用心的挑选。若是穷苦人家,那便只能看命了。不仅家里田里的人活儿都要做,婚事更是艰难。要是再遇上混不吝的人家,指不定为了点碎银就被卖到哪里去了!
黄阿嬷为人爽利,也热心,以前看原身可怜还给拿过吃的,李大成既顶了原身的身份,自然承这份情。
“黄阿嬷,您这是刚从地里回来?”
“没有,地里的菜早就收回家了,后山的拐枣今年长的格外好,我去摘了些。”黄阿嬷拿袖子随意擦了擦汗,见李大成身后拖着的竹子,劝道:“大成,身子还没好全,还是多歇歇,别落下病根才好。”
“有劳阿嬷挂心,养了几日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总是躺着身子也乏。我听孙虎兄弟说您在我昏着的时候,还送了好些杂面和菜,我还没谢过阿嬷。”李大成说着,卸下身上扛着的竹子,拱手弯腰给黄阿嬷行了个礼。
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里人丁单薄,亲戚都没有几门,只有爷爷相依为命。好不容易死而复生,摊上的却又全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人,都不如旁人带他亲厚。
黄阿嬷没料到李大成会见礼,愣了一下,反映过来却是感动又心酸,这样好的孩子可惜了,没摊上个好人家。
黄阿嬷只生了一个双儿,后来身子受损,也没能再生育。唯一的双儿前两年也嫁到了东桥镇,除了年节也不便回来。因此看见别人家人丁兴旺,那是万分的羡慕。怎么也想不出李家怎么会那么狠的心,亲生儿子都给祸害了。
“都一个村子住着,相互帮衬一下不是应该的。大成啊,身子好了就好,有什么事都向前看,年轻汉子只要肯出力,日子肯定是会越过越好的!”
李大成言谈得体,比以往倒是变了不少。黄阿嬷以前还觉得大成这孩子命苦,经此一难,往后的日子还不知该怎么过。可现却松了口气,这孩子总算是开窍了。
又聊了几句,黄阿嬷满脸笑意的回家去了。李大成又将竹子扛在肩上,拖着往回走,进了院才直了直腰。心里默默的念着,是得把锻炼提上日程了,无论干什么营生,也得有副好身体。
歇了会儿,他才皱着眉头,将昨日剩的杂面馒头,放在锅里热上。不是他不能吃苦,只是这杂面馒头,味道真是不怎么样。小时候即便是家贫,可米面还是吃的起的,也没遭过这个罪!
自重生以来,他就没吃过一顿饱饭。仔细想想,也怪不得原身虽然生的高大,却骨瘦如柴了。这日子无论谁来过上几日,都得瘦成竹竿。
他是个能吃苦的,可好歹得吃饱饭啊!
李大成叹了口气,将就着吃了两个杂面馒头,眼下也没有别的吃的,虽然难吃,好歹能填饱肚子。
干活儿他倒是把好手,拿起柴刀麻利儿的将竹子砍断,一根竹子分成三段,又从中间劈开,将其中一头削尖,随后把削好的竹子捆好,足足忙乎到傍晚。
太阳西斜,炊烟袅袅,大概也只有他这里还冷锅冷灶的,他两世为人,到现在都是独身一人,不禁有些感慨。
第003章 进山
翌日,天色未亮,李大成就起了,要进山,一进一出怎么也得大半天的功夫,得准备些干粮带着。
山路难行,他想做些好吃点的饭食儿,灶房里的食材不多,都是村长和其他几户人家凑的。灶台边只有小半碗油,要搁平时他都舍不得用。
他麻利的点火,烧了一锅水,切了点小葱和着杂面,舀了瓢锅里的热水,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
醒面的功夫,他又将水一瓢瓢的,舀到旁边的盆里,擦去锅里的水渍,刷了些油。取一小团面揉成圆形,贴在锅边上用手一摁,一个手掌般大小的饼子就成了。
片刻功夫,十来个杂面饼就好了,葱香诱人。就着一盆热水,他又切了些秋菜,做了碗杂面嘎瘩汤,遗憾欠了点香油,要不然更香。
这一顿饭,好歹吃饱了,若不是进山需要体力,他还真舍不得这么吃。
都忙乎完天也大亮了,远处渐渐的传来鸡鸣声。他着手收拾东西便准备进山,带了五个杂面饼并一竹筒水,又将那把柴刀,连同昨天处理好的竹子一并带上。
山路难行,崎岖不平,杂草横生。李大成背着一大捆竹子,走起来并不轻松。一边走一边想着,有时间还得去砍些竹子,破些竹篾,编个竹筐背着也能轻松些。
越往里走,林子里的树木越密,伴着丝丝缕缕的雾气湿漉漉的。四周静谧无声,除了鸟雀的叫声和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几乎没有别的声音。
约莫走了两刻钟,李大成才停住脚步,地上有些动物的足印。足印不大,形似两半树叶,瞧着倒不似鹿的足印。
这山里有些什么野兽,他也甚清楚,一时便有些拿不准。好在足印不大,应该不是什么猛兽。
再往前走,不远处有条小溪,老远就听见潺潺的水流声。
他没敢再往里走,再往里走就要进深山了,树木更加荫郁,天色难辨,他没有趁手家伙事儿,有独自一人,恐有危险。
这里有水源,少不了动物来饮水,在这边布设陷阱正合适。幸而前几天下过雨,表层土质松软,挖起来轻松不太费力,锄头虽缺了一角,但好歹他还有把子力气。
忙乎了小半天,总算在小溪两边,各挖了一个米多深的坑。销好的竹子一排排的插在坑底,尖头朝上,又用树枝落叶覆盖好,在一旁的树上做了记号,才离开。
干着活儿不显,这一忙完了,肚子早就饿了,好在来的时候带了干粮。李大成也不讲究,一边往外走,一边将饼子往嘴里放。饼子这会凉了,没有早上软和,可也比杂面馒头好吃多了,吃了三个饼子才填饱肚子。
下山的路走的十分顺畅,没有了身后背着的竹子,轻便了不少。还没到山脚就听见,隐约的嬉闹声,多是些半大的孩子在捡拾柴火。
到了山脚,远远的就能看见散落的房屋、堆的高高的草垛。他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刚刚在山里,还真怕突然有野兽窜出来。毕竟这里的山林都是原始的,并没有人为开发,谁也不知道林子里,到底有没有食人的猛兽!
“大成,老远看着像你。”黝黑的汉子,直起腰喊了李大成一声,见他手里拿着一把柴刀,猜想他是进山砍柴了,“你这是上山砍柴了?”
“顺子哥,没砍柴,随便上山转转,想着抓些野物,换点儿银子。”李大成见他推着板车,车上还摞着几个竹筐,猜想他是去镇上卖东西了,随口问道:“顺子哥,这是去镇上了吗?”
“可别往老林子里走啊,咱这虽好多年没见老虎了,可野猪却不少。那玩意儿不好对付,一两个汉子加在一块都讨不了好。”赵大顺听他说往山里去,替他捏了把汗,可想到他的处境,倒是一时没了话。
李大成知道赵大顺是好心,面上一笑,“没去老林子那边去,就在边上转转。总在屋里也闷得慌,就当出来活动活动了。”
“那就好,万不得己定要进山,还是当心些。”赵大顺从竹筐里拿了几把小青菜,递给李大成,“地里的菜收了一部分,还有些自己腌的些小菜,这剩下都是卖剩下的,大成兄弟别嫌弃,拿回去晚上炒着吃。”
“多谢顺子哥,我那有吃的,孙叔儿送了好些呢,等吃没了,我再朝顺子哥开口。”李大成不想白要人家的东西,笑着推拒了。
“本来就是自己家种的,不值什么钱,再说我这也是卖剩下的,你小子怎么病了一场,变得这么啰嗦了。”
李大成见推脱不掉,便接过来,道了谢,“那就谢谢顺子哥了,以后家里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顺子哥喊我一声。”
“这还差不多,那我先回了,你嫂子还在家等我呢!”
“好,顺子哥,路上慢点!”李大成等人走远了,才想起两家还有些渊源。
原身的亲娘和赵大顺的娘是同村的,做姑娘的时候就是好姐妹,两人又先后嫁到河谷村,自是少不了走动。
只可惜原身的娘命薄,走得早。
不过没几年,赵大顺的娘也得了重病,花了不少银子,还卖了两亩地,人也没救回来。赵家的日子便也艰难起来,好在赵家父子都是踏实肯干的,一点点缓了起来,去年赵大顺还成了亲。
折腾了一天,李大成出了一身的汗,到家就生火烧水,洗个澡,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
还剩了几个饼子,他也懒得热了,草草吃了填饱肚子。歇了会儿,起身做了几组运动,这也没什么器械,森*晚*整*理只能利用有限的条件,做最基本的训练。
小半个时辰运动下来,本来就疲倦不堪的身子,已经到了极限,他强撑着做完最后一组,才放任自己躺在木板搭的床上,连擦汗的力气都没了。
除了一身汗,脑袋却格外清醒,李大成索性闭目养神,盘算着以后的日子。
无论是做什么,首先都得先和李家做个了断。再来就是得买个房子,天儿越来越冷,这屋子四处漏风,就算不顾及旁人的闲言碎语,恐也不能久住。
最后就是想做点什么生意,原身的记忆里,并没有与清河镇相关的,想来是也没有去过镇上。他还是得亲自去镇上看看,再做决定。
想着想着就有些犯困,李大成也不再强撑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一夜好眠,他惦记着山里的陷阱,天刚破晓就起来了。运动过度的后遗症是,浑身酸痛,想到昨日挖的陷阱,才精神些。
昨日他挖的两个陷阱都靠近溪边,想来会有不少动物路过,一旦有动物落入陷阱,免不了有伤。有了血腥味只怕会招来猛兽,虽说不知道山里没有老虎,但有狼是肯定的,所以甭管有没有猎物,他还是得再进山看看。
切了些青菜,包了几个菜团子当干粮,收拾好东西,早饭都没顾上吃,李大成就动身了。
山里清冷,他出门又早,这一路走来身上的衣裳,都被雾气打湿了。湿漉漉的黏在身上,又湿又冷的十分不舒服。好在赶了这些路,活动开了,身上的酸痛倒是缓解了不少。
沿着昨天的轨迹,不多时就到了布设陷阱的位置。
此时天已经大亮,李大成没着急过去查看陷阱,而是站在原地小心观察了一会儿,四周除了些新添的足印,并没有打斗过的痕迹,见此他才放轻了脚步,贴了过去。
......
《娶个夫郎奔小康》作者:不归粥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l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