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我被明朝将军掰弯了》作者:晴川泪相思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1分类:小说浏览:21评论:0

《我被明朝将军掰弯了》作者:晴川泪相思

文案:

刑警队长崔淼一觉醒来,穿越到明朝洪武年间,不仅穿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而且还被迫从军,崔淼表示很无奈。

从一个大头兵打拼到当朝一品,崔淼表示很有成就感。可崔淼觉得更有成就感的应该是沈清,他活活把一个钢铁直男、当朝一品的自己给掰弯了......

论直男是如何被掰弯的:

两人初遇时:

崔淼向燕王自荐,燕王让沈清出题考教。

沈清看向崔淼:“你可会骑马?”

崔淼摇头:“不会。”

沈清:“那就考教马术。”

晕马的崔淼......

崔淼醉酒时的小单纯:

醉的不省人事的崔淼一把将沈清捞进怀里,把他当成了人形抱枕。

沈清淡定的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闭眼睡觉。

清醒后的崔淼,结结巴巴的说:“千、千户,你怎么在我床上?”

沈清面不改色的说:“大郎,清昨夜与你彻夜长谈,相谈甚欢,清以为可常来。”

懵逼的崔淼:“我昨晚不是喝醉了吗......”

沈清醉酒时的小心机:

崔淼将沈清扶到床上,却被沈清死死的攥住手腕。

沈清:“娘,别走,不要离开阿清。”

崔淼心一软:“阿清乖,娘不走,娘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半夜,实在熬不住的崔淼脱鞋、上床、睡觉。

沈清睁开眼,嘴角勾起笑意,抱着崔淼沉沉睡去。

醒来的崔淼淡定的下床,淡定的穿衣,淡定的、逃跑了。

沈清优雅从容的坐起身:“还跑的了吗?”

故事情节参照明史,细枝末节有所改编,主角是虚构的人物,并不真实存在于历史。

内容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悬疑推理 朝堂之上

搜索关键字:主角:崔淼,沈清 ┃ 配角:朱棣 ┃ 其它:穿越,战争,发展

一句话简介:钢铁直男被掰弯的故事

立意: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

第1章

“里长,您可不能这么欺负人,我、我不能答应!”

“李氏,你可想清楚,大朗现在的情况,若是还不请郎中,熬不熬得过今日都难说。”

“可是我儿,我儿可是过了院试的秀才,有功名在,怎么能去当军户?那可是随时都能要人命的差事!”

“若是不去,他都熬不过今日!李氏,以你们家的情况,你觉得还能支撑他乡试?你别犹豫了,大朗都快不行了!”

“可是,大朗他……”

恍惚间,崔淼似乎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陌生的声音、语调,不像是自己熟悉的人,他想睁开眼睛看一看,可脑袋嗡嗡作响,眼皮就像有千斤重,怎么也睁不开,没一会儿,他再次失去意识,什么都听不见了。

阳光从半开的窗子照进来,正好落在崔淼的脑门上,暖洋洋的很舒服。崔淼缓缓睁开眼睛,晃了晃还有些昏沉的脑袋,入眼的一幕却让他错愕,刚刚有些清醒的脑袋又宕机了。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房间,大约十几个平方,有些老旧,屋顶虽然用的瓦片,但很多地方的瓦都已经破损,用干稻草修补过。土质的墙面,很多地方的墙皮已经脱落,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字画。房间里除了他身下的土炕,还有一张四方桌,一把长凳,桌子上放着一摞书,书的旁边是笔墨纸砚。

“唔~”崔淼捏了捏还有些疼的眉心,低声呢喃道:“我不是在家睡觉吗?难不成被绑架了?”

崔淼撑着身子想要爬起来,可手脚发软,竟使不出一点力气,心中暗暗猜测:肯定是绑匪给他用了药。

惶然间崔淼看到自己的手,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是武警出身,又在刑警队呆了四五年,因为常年握枪,手上有一层厚厚的老茧,可现在这双手,不仅缩小了一圈,还白嫩嫩的,只有指间有一层薄茧。

“这不可能啊!现在的绑匪还附带整容、拉皮?”崔淼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头,自言自语的说:“做梦呢,肯定是做梦了,醒了就好了。”

崔淼刚刚躺好,就听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穿着粗布衣裙的中年妇人,端着碗走了进来。妇人皮肤黝黑,脸上满是皱纹,两鬓的头发甚至已经花白。

妇人见崔淼醒来,欣喜的说道:“大朗,你醒了!”

崔淼看着妇人,只觉得头更疼了。她身上穿的竟然是古代人才会穿的裙装,头上还扎着一块蓝色的布巾,这打扮绝对不是现代人!就算崔淼再迟钝,也已经察觉到不对,更何况他本身非常敏锐。出于刑警的本能,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选择静观其变。

在崔淼愣神的功夫,妇人将手里的碗放到桌上,来到近前用手背试了试崔淼额头的温度,庆幸的说道:“还好,烧已经退了。大朗,母亲扶你起来把药喝了,再躺上一会儿,你的病也就好了。”

“母亲?”

跟老妈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肯定不会认错,这根本就不是崔女士。崔淼心中浮现一个非常狗血的猜测——他穿越了!

李翠兰看着目光呆滞的崔淼,眼底浮现愧疚的神色,扶他起了身,又端过药碗递给崔淼。

面前这碗黑乎乎,怪味直往鼻子里钻的东西,让崔淼回了神,抬头看了看李翠兰,面有菜色的接过来,一咬牙“咕咚咕咚”全都喝了下去,极度怪异的味道,让他差点吐了!

“母、母亲,我想再睡会儿。”崔淼别别扭扭的说着。

李翠兰和蔼的说道:“大朗睡吧,母亲去给你做些吃的。”

李翠兰出了门,崔淼撑起身子,来到窗前,查看窗外的情况,院子很大,却显得很空荡,除了一些农具,就只有一棵认不出品种的大树,树叶已经有些发黄。李翠兰出去后,径直去了一间茅草屋,崔淼猜测那应该就是这家人的厨房。

崔淼只觉得脑袋不够用了,这比他遇到的任何一个案件都要棘手,古代啊,除了战争什么都没有的时代,他要怎么生存呢?

可能是喝了药的原因,崔淼没等想明白,就沉沉睡了过去。

、、、、、、

一晃眼已经过去了三天,崔淼坐在桌子前,看着面前的笔墨纸砚直发愁,现代的时候他读了大学,可修的是刑侦,平生最烦的就是文言文,甚至连毛笔字他都写不成个。可他身体原来的主人,生前不仅写了一手好字,还是年仅十三岁就连过三试的学霸,这让换了芯子的学渣崔淼愁的直揪头发。

一只麻雀从窗外飞了进来,落在桌子上和崔淼大眼瞪小眼,等了一会儿,似乎有些无聊,它转动小脑袋在桌上溜达,一脚踩在了砚台里,随后又在崔淼写字的纸上溜达了一圈,似乎在嘲笑崔淼的字,还不如自己的爪印。崔淼恼羞成怒,朝着麻雀凶狠的龇牙咧嘴,麻雀受惊,扑腾着飞了出去。崔淼再度趴在桌上,有气无力的唉声叹气。

经过三天的旁敲侧击,崔淼终于大致了解了自己现在的处境,他穿越的这个年代是明朝初期,距离朱元璋称帝已经过去十年,也就是1377年,他所在的地界属于凤阳府,是朱元璋的老家,距离正在修建的中都也就二十里地,这个村叫二十郢村,就坐落在凤凰山山脚下。

这具身体原本的主人也叫崔淼,祖上一直都是读书人,他的曾祖曾在元朝担任儒学提举司提举,从五品,后来遭人诬陷,被罢官免职,回到老家濠州钟离,也就是现在的凤阳府,谋了个教书先生的差事。崔淼的父亲是元末的秀才,在崔淼五岁时因病去世,因为他们是三代单传,到崔淼这一代就只剩下他一个男丁。家里没有男人,李翠兰既要养活崔淼,还要供他读书,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慢慢破落下来。

前几天,崔淼突发急症,因为他接连参加县试、府试、院试,花光了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根本就没钱请郎中,李翠兰无奈之下,只得去求助里正崔贵。

崔家人丁兴旺,家境还算富裕,唯有一条一直都是崔贵的心病。他爷爷之前当过军士,明朝初立,急需补充兵力,就将他们家勾补了进去。不得已之下,崔贵父亲只能让二儿子去参军,前些日子,卫所传来消息,说他二弟战死沙场,必须再补一个男丁到卫所。他正为这事发愁,李翠兰便求上了门,于是他便动了心思。他告知李翠兰,只要她肯让崔淼代替崔虎去从军,他就拿钱给崔淼看病,李翠兰一开始不肯答应,接连两天求助无门,眼看着崔淼要不行了,李翠兰无奈之下只能含泪点头。崔贵欣喜异常,拿钱给崔淼请了郎中,还爽快的给了李翠兰一贯钱。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的去了府上,拿钱收买了征兵的官役,让官役将造兵册上的名字换成崔淼家,这样他们家就可以从军户中剔除,就算崔淼死了,他们也不用再有男丁被勾补,也算是了结了他的后顾之忧。

李翠兰自从答应了崔贵,这几天总是愁容满面,面对崔淼时,更是愧疚万分,自责自己无能,愧对崔家的列祖列宗。崔淼想要安慰,却不知如何开口,毕竟两人虽然身份上是母子,可心理上崔淼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接受,只能躲在自己房间假装读书写字。

“唉!”崔淼已经数不清,这是今天第几次叹气了。虽然他学的是刑侦,但对明史还是有几分了解,这都归功于他对枪械的喜欢,因为明朝是火器发展最迅速的朝代。

“穿越到什么朝代不好,非要是明朝,就算穿越到明朝,穿越到正德年间,也比洪武年间强吧,还有哪个朝代的皇帝比朱元璋和朱棣更好战的么!”

崔淼烦躁的将手中的毛笔扔在桌子上,再次叹了口气,苦笑道:“好吧,去参军也挺好,总比拿笔杆子强,不用比学文,就这堪比毛毛虫爬的字,就得露馅儿。”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门外传来李翠兰的声音,“大朗,该吃午饭了。”

崔淼连忙将桌上的纸张收起来,起身打开房门,只见李翠兰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一盘炒青菜,一碗米饭,一块饼子,非常清淡的饭菜,却是他们家近几个月来最好的饭食。

“母亲,您的呢?”崔淼接过托盘,眉头皱了起来。

李翠兰眼神有些闪躲,说:“母亲已经吃过了,大朗不用担心。你读书辛苦,多吃些,不够锅里还有。”

“母亲!您还骗我?”之前李翠兰也是这么说,可昨天他亲眼看到李翠兰吃他剩下的饭菜,数的清的几粒米兑上开水,再倒上菜汤,这就是她的一顿饭。这沉甸甸的母爱,他这个占了她儿子身体的陌生人,真的承担不起,这也是崔淼躲着李翠兰的原因。

李翠兰双手揪着衣襟,脸上闪过被拆穿的窘迫,“大朗,母亲不饿,你快些吃吧。”

崔淼将手里的托盘放倒桌上,来到李翠兰面前,拉起她满是老茧的手,两只手交叠在一起,一只白嫩光滑,另一只却枯槁如鸡爪,崔淼不禁一阵心酸。

李翠兰一愣,慌忙想要抽回手,崔淼却抓的死紧,窘迫的说道:“大朗,你这是?”

崔淼将李翠兰拉到桌前,让她坐到凳子上,笑了笑说道:“母亲,您等会儿。”

崔淼一溜烟的出了门,从厨房又拿了一个碗,将锅里剩余的米饭盛出来,又倒了一大碗开水,一起端了过来。将两碗米饭平分,又将开水倒进碗里。李翠兰想要阻止,却被崔淼躲了过去。崔淼将其中一碗推到李翠兰面前,又将饼子分成两份,笑着说道:“母亲,我们一人一半,你不吃,我也不吃。”

第2章

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初四,崔淼从家里出来直奔凤阳府,虽然只有十里地的路程,但以崔淼现在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身子,刚走了一半,就觉得气喘吁吁。

崔淼懊恼的站在路边擦汗,用袖子“呼呼”的扇着。远远的就看见尘土飞扬,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闪开!闪开!王爷出巡,闲杂人等速速闪开!”

“王爷?”崔淼一愣神的功夫,马队已经来到近前,他连忙向路边避让,谁知脚后居然有块大石头,身子不由自主的向后倒,为了避免磕到后脑勺,崔淼使劲力气翻转身子,向右面滚了过去,在他身子落地的瞬间,马队擦着他飞奔而去。

崔淼在地上翻滚了两圈,才算泄去倒地的冲力。他揉了揉被石头硌疼身子,龇牙咧嘴的站了起来,却发现目光所及之处,是四条马腿,顺着马腿往上看,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正坐在马上,身上穿着一件玄色团领衫,腰间束着同色腰带,腰带上挂着一块白玉,下坠浅蓝色穗子。青年眉目俊郎,唇红齿白,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崔淼连忙躬身行礼,道:“大人,恕小民冒犯!”

青年微微拢眉,问:“你有功名?”

崔淼拱手施礼,回答道:“回大人,今年小民刚刚过了院试。”

“年岁几何?”

“回大人,小民虚岁十四。”

崔淼回答的看似平静,心里却捏了一把汗,虽然来到这个时代也有几天了,可对礼仪方面他依旧一窍不通,万一哪里出错,对方再是个不好惹的,说不定脑袋就搬家了。

“十四?”青年眉目间显得有些惊讶。

李翠兰把崔淼养的很好,除去这一身粗布麻衣,他倒是很像富贵人家的孩子,就是个头稍微有点矮,现在还不到一米五。

两人说话间,刚刚飞驰而过的马队折返了回来,人群中一个红色身影越众而出,骑着马踱步而来。马上的人身着大红色披风,里面玄色锦衣绣着团团祥云图案,腰间同色的腰带上坠着翡翠玉珏,脚上是一双厚底黑色长袖。男人大约二十岁左右,五官硬朗,棱角分明,尤其一双眼睛精光闪烁,尤为锐利。

青年见状连忙迎了过去,在马上躬身施礼,道:“王爷,卑职擅自离队,还请殿下责罚!”

“詹林,在外不必这样称呼,直接唤本王四哥便好。”

身着大红袍的男人笑的虽然温和,却给人一种侵略性很强的感觉,尤其是看向崔淼的那一眼,让身为现代人的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不过崔淼心里却泛起了嘀咕。

“四哥?王爷?明初排行老四,又被封王的,不就是未来的永乐帝朱棣吗?”想到这儿,崔淼身上的冷汗更多了。

青年见状自然的挪了挪位置,挡住了朱棣的视线,恭敬的说:“王爷,礼不可废!”

朱棣神色间显得有些无奈,话音却更加温和,“詹林,何事引你注意,以至未能跟上?”

青年如实回答道:“回王爷,队伍行进时,卑职发现有人匆忙闪避间倒地,恐伤及平民,影响殿下声誉,故停下查看。延误王爷出巡,还请殿下恕罪!”

“詹林事事为本王着想,何罪之有?那人可有伤到?”

“回殿下,未曾。”

“既如此,那便走吧,随本王到凤凰山一巡。”

“是,卑职遵命!”

眼看着众人要走,崔淼疾步上前,还未到青年马前,就被马上的骑士拦住,马鞭扬起,一阵疾风迎面而来,崔淼一错身险险躲过马鞭,下意识的皱起眉头,随即想起现在的处境,连忙垂下头,敛起眼底的情绪,恭敬的施礼道:“王爷,小民参加王爷!”

刚才的一幕落入青年眼中,清隽的脸上闪过不赞同的神色,扬声说:“退下。”

骑士看向朱棣,见朱棣微微点头,便一夹马肚,退到了一边。青年微微错身,让开朱棣的视线。

朱棣几乎瞬间便明白了青年的举动,双眸含笑的说:“詹林似乎对这少年很是欣赏。”

青年面色淡定,丝毫没有被看透心思的窘迫,说道:“回王爷,这少年年仅十四便已通过院试,想来应有可取之处。”

“哦?若真如此,确实不错。”朱棣的语气很淡,他是马上皇帝,虽然也重用文臣,但相对的对武将更加上心一些。不过看在青年的面子上,朱棣看打算给崔淼一个机会,看向崔淼淡淡的说:“上前回话。”

崔淼连忙上前,在距离朱棣两米外的距离停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恭敬的说:“小民参见王爷。”

朱棣的眼神闪了闪,朝廷律法,有功名在身的儒生,见官可以不跪,而崔淼这一跪,在朱棣看来是没了文人的风骨,是个趋炎附势的庸人罢了。他脸上的表情更加淡了,说:“你可知有功名在身,见官不必行跪礼?”

崔淼垂着头,躬身说道:“小民知晓。”

朱棣的语气沉了下来,说:“那你此举可是目无法纪!”

上位者的气势随着朱棣语气的变化席卷而来,崔淼身上的冷汗更多,几乎将厚重的中衣浸透。他匍匐在地,说:“王爷容禀,不是小民目无法纪,实在另有隐情。”

朱棣没有说话,崔淼也不敢抬头,场面一下子僵持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这才缓缓开口,说:“说吧,本王听听。”

崔淼小心翼翼的深吸一口气,说:“回王爷,小民名叫崔淼,于洪武十年侥幸通过院试,这些都有登记在册,小民不敢撒谎。小民自幼诵读圣贤书,对我朝法律也时常诵读,不敢久置,自知圣人门下皆有风骨,除非君王在前,不该卑躬屈膝。小民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小民打算弃笔从戎,执起刀枪护卫大明王朝。”

朱棣一愣,看了看旁边的青年,再确定自己没听错后,顿时乐了,说:“执起刀枪?崔淼,别说冲锋陷阵,你提得动刀吗?”

别说朱棣,就是他身边的骑士护卫,脸上都露出轻蔑的笑容。被人这么看不上,崔淼心里虽然气闷,但不得不承认,就他现在的形象,任谁也不相信他能杀得了人。

崔淼一咬牙,铿锵有力的说:“王爷,小民知晓自己外貌软弱,但小民有一颗报国之心,即便冒犯王爷,也不容轻视!”

朱棣脸上的笑意一滞,非但不怒,反而对崔淼的印象改观了一些,饶有兴致的说道:“那你说说看,为何要弃笔从戎?考取功名,为皇上、为朝廷分忧,一样能报效国家。”

“王爷,小民所讲若有冒犯,还请王爷勿怪!”

朱棣点头,说道:“说吧,无论你说的对不对,本王均不罪。”

“谢王爷!”崔淼斟酌了一会儿,接着说道:“虽小民当时年幼,但从父母长辈口中,亦得知元末昏君无道,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幸得天子平定天下,百姓才能归家安心生产。小民以为,如今天下虽定,但北元依旧是我朝心腹大患。与其在诸位将士拼死护卫下安心文章,不如弃笔从戎,执起刀枪,为护卫百姓安定、皇朝永盛尽一份力!”

如果换成之前,崔淼自己都不信,他能说出这番话,这就是人身处绝境激发出来的本能。

这番话一出,众人纷纷收起刚才的轻视,对崔淼的印象改观了不少,毕竟这些护卫都出身燕山卫,都是行伍出身,经常受文人歧视,突然听到这样暖心窝子的话,心里舒坦不少。

“就算平白搭上这条性命也不后悔?”

崔淼坚定的说:“小民万死亦不悔!”

朱棣笑了笑,语气更显温和,说:“起吧。与其平白搭上性命,不如专心科考,为朝廷、为百姓尽一份心力。”

崔淼非但未起,反而更加伏低身子,语气坚定的说道:“求王爷成全小民一片报国之心!”

朱棣看向身边的青年,笑着说道:“詹林,这事你怎么看?”

青年躬身答道:“一切但凭王爷定夺!”

朱棣无奈的说道:“詹林不必如此,你但说无妨,本王不怪。”

“回王爷,他既这般坚定,不妨给他一个机会。”青年眉眼低垂,朱棣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哦?詹林不觉得以他之力根本不足以担任我军将士么?”

说这话的是永乐大帝,就算再不服气,崔淼也不会蠢到当面反驳,只在心里暗暗腹诽。不过相比这个,他现在更好奇那个素不相识的青年,为何对他一再相帮。

“再文弱,操练几个月,并无差别,只看他是否有决心。”

朱棣点点头,对青年的话深以为然,说道:“詹林,那依你之见,如何考验其决心?”

青年转身看向崔淼,问道:“崔淼,可会骑马?”

崔淼一怔,在现代他确实学过骑马,不过那些马都是非常温顺的矮马,这种高头大马他没骑过,更何况书呆子崔淼了。他犹豫了片刻,他答道:“回大人,小民惭愧。”

“那就考教骑术吧。”

第3章

“那就考教骑术吧。”

青年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崔淼有些错愕,他现在不确定这男人到底是不是在帮他。

朱棣则是饶有兴致的说道:“哦?那要如何考教?”

青年躬身说道:“王爷此去凤凰山巡游,我们正常骑行,只要他不落下,可算通过。”

朱棣身旁围绕的骑士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对崔淼投去同情的神色。旁人可能不知,但他们清楚,不会骑马的人,初学时根本不得要领,别说不落下,就是能让马平稳的跑起来,都得小半天的功夫。在他们看来,青年完全是想让崔淼知难而退。

朱棣有些猜不透青年的想法,说道:“好,就依詹林所言,若是你能做到,本王就做主把你招进燕山卫。”

崔淼去凤阳府的目的,就是不想便宜了崔贵一家,他们想让他冒名顶替,如果他真的战死沙场,那一切好说。一旦他没死,想要出头的话,这件事一定会成为他的污点,轻的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费,严重的话掉脑袋都有可能。而且崔贵明知道他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还用这种方式威逼利诱,明显是让他去送死,心肠这么狠毒的人,他怎么能就这么让他们如愿,想得美!

崔淼心一狠,说:“王爷,小民从未习过骑马,还请准许某位军士为小民演示一番,不用多,只一次就好,请王爷体恤!”

朱棣看向青年,笑着说刀:“詹林,既然这考教是你出题,那就由你来给他演示吧。”

青年拱手领命,干脆利落的下了马。崔淼见状再次行礼后,就要起身,谁知因为跪的时间太久,血脉不通,双腿一时间竟有些站不起来。

周围人纷纷露出笑意,却没有太多嘲笑的成分,这完全归功于刚才崔淼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

崔淼有些尴尬,双腿哆嗦着站起身,刚往前迈出一步,结果双腿一软,整个身子都直直的往前栽去,幸好青年伸手扶住了他,免去了崔淼脸着地的惨状。

崔淼感激的说:“多谢大人。”

青年微微颔首,待他站稳后,便松了手。

崔淼也不敢耽搁,施礼道:“麻烦大人了!”

青年平静的开始演示,说:“骑马前要从马匹的左前方靠近,拉住马鞍,脚踩马镫,切记只脚前掌进入,借力上马,坐在马背上要稳,不要乱晃,身体坐直略向后倾。脚掌前端踩马镫,脚后跟向下压,脚尖向前。双手握缰时两大拇指和小拇指在缰绳外侧,双手平放。与身体间隔大约两个拳头。单手握缰时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在缰绳外侧。缰绳长短对称。双腿膝盖加紧马身,脚后跟轻踢马肚,马在跑动时保持腰背挺直。可听明白?”

崔淼躬身施礼,道:“大人所述可谓详尽,多谢大人!”

朱棣随手指了一个骑士,道:“你将马让与他,与人共骑。”

骑士翻身下马,行礼道:“是,卑职遵命!”

骑士好心的将马牵至崔淼近前,崔淼躬身行礼,骑士回礼,善意的笑了笑,便上了相熟人的马。

见众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崔淼一咬牙,抓住了马鞍,按照青年的指导,脚尖套进马镫,一个用力撑起了身子,旋身坐到了马背上。就在众人露出惊讶的神色时,崔淼身下的马突然躁动起来,崔淼下意识的俯下身,狼狈的抱住了马脖子。骑马最忌讳的便是如此,脖子被勒住,马匹更加不安,眼看着就想尥蹶子。

一只手紧紧的握住了缰绳,略有些凉意的声音传入耳朵,“放手,握住缰绳。”

崔淼下意识的照做,马匹在青年的安抚下终于安静了下来,众人也确定了崔淼不会骑马的事实。

朱棣瞧着竟意外的愉悦了心情,难得有耐心的说道:“崔淼,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崔淼一拱手,坚定的说道:“誓不言悔!王爷,小民已准备妥当。”

朱棣无奈的摇摇头,调转马头,率先冲了出去。吃了一嘴沙尘的崔淼,脚跟一踢马肚,紧跟着追了上去。

众人紧跟在朱棣身后,时不时的向后看去,看着马上东倒西歪的崔淼,都不由为他捏一把冷汗,唯恐他掉下马摔出个好歹。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崔淼骑马虽然看上去很是惊险,却能屡屡化险为夷,不远不近的掉在队伍的后面。直到众人来到凤凰山下驻足,崔淼也已经紧追而至。

勒紧缰绳停下,崔淼顾不得其他,从马上出溜下来,朝着朱棣的方向深施一礼,紧接着疾步跑到一棵大树后,“哇”的一声吐了起来。

朱棣一愣,随即大笑出声,众人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不过这笑声里不是轻蔑,而是赞赏。

躲在树后的崔淼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随即哭笑不得的小声嘟囔道:“居然晕马!老天爷,你这玩笑开的还能再大一点吗!”

崔淼吐完转身离开,却发现青年正站在他身后,他心里不禁“咯噔”一声,心里泛起了嘀咕,猜测青年是否听到他刚才的话。

崔淼原本就白皙的脸,现在就像是鬼一样惨白,转个身都觉得手脚发软,躬身施礼道:“大人见笑了。这里污秽,还请移驾。”

青年从怀里掏出一方手帕,递给崔淼,淡淡的说道:“收拾妥当,不可失仪。”

崔淼一愣,随即接过手帕,不待他道谢,青年便转身离开了。看着手里的藏青色手帕,崔淼一阵愣神,他有些想不明白,这青年为什么对他这般照顾。来不及多想,崔淼用手帕擦了擦嘴,放进怀里,又整理了一下衣冠,待确定收拾齐整后,这才转出大树,来到马队近前,行礼道:“小民失仪,还请王爷莫怪。”

朱棣心情大好的说:“免礼吧。既然你通过考教,本王就言而有信,明日你便到燕王府报道吧。”

崔淼再次行礼道:“多谢王爷!小民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说:“今日回家休整,明日来王府报道。”

尘土飞扬,又吃了一嘴沙尘的崔淼,看着远去的马队,不禁松了口气。他刚才看起来淡定,其实身上早就被冷汗浸透,这不是人人平等的和平年代,而是阶级等级分明的封建时期,人命在这些王亲贵族眼里,当真可以比作草芥,要人命只是一句话的事。他今天运气好,遇到了肯帮他的贵人,不然会是什么下场,谁也说不好。

崔淼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中衣湿透,再加上本身就是粗布,刚刚骑马被磨破的大腿摩擦之下更加疼痛难忍。他看了看周围,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现在这情况如果坚持走,只会伤的更厉害,还是等中衣干了再回去比较好。崔淼摊开手掌,看着血肉模糊的掌心,再次感叹原身的娇弱,如果不是他穿了过来,就算他没病死,也一定会死在战场上。

崔淼从怀里拿出那方手帕,想了想又放了回去,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总是要还的,如果染上血的话不好洗。

坐下大约五分钟,远远的一阵马蹄声响起,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近前。崔淼一看连忙起身,躬身施礼道:“这位大人匆忙折返,可是王爷有什么吩咐?”

来人拱手还礼,说:“崔淼是吧,小的王狗儿,王府的引礼舍人,奉命回府城办事。来之前沈千户有命,让小的将这伤药交给你。”

王狗儿从怀里掏出一个白瓷瓶,递到崔淼面前,崔淼连忙接过,感激的说:“多谢公公。”

王狗儿脸色一变,连忙说道:“小的身份卑微,当不得“公公”二字!崔先生直接叫王舍人便可。”

王狗儿的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不熟悉,但王彦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明朝记入史册的大太监,永乐帝的亲信,崔淼可不敢怠慢,说道:“多谢舍人。”

洪武、建文时期的宦官地位低下,不受人待见,即便他是朱棣的近侍,在众人面前也显自卑,这还是第一次受人这般尊重,以至于王彦对崔淼的印象相当好。

王彦笑着说道:“既如此,小的还有事待办,就先行告辞了。”

“不敢延误,王舍人请便。”

王彦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拱手行礼后,快马而去。五官硬朗,孔武有力,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谁能看出他是个太监。

看看远去的王彦,再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崔淼不禁再次叹气。恍然回神时,这才想起,他居然忘了问沈千户是谁。不过即使不问,崔淼心里也大致能够想到是谁。又是手帕,又是伤药,如果他不是个男的,估计会以为这位唇红齿白的沈千户看上他了。

崔淼甩了甩脑袋,站起身试着走了两步,见比方才稍微好些,索性一咬牙,向着家的方向走去。一路龇牙咧嘴,幸好距离他家已经不是太远,不然崔淼一路外八字行走,像个唐老鸭似的,不得尴尬的拿刀自刎了事。尽管如此,也引来不少人注目,臊得崔淼脸色通红。

......

《我被明朝将军掰弯了》作者:晴川泪相思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