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度春风》作者:宁喧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0分类:小说浏览:35评论:0



度春风

作者:宁喧

简介:

杀伐果决·疯批但爱老婆太子攻×心狠手辣·病弱但能打王爷受

晋越两国隔江对峙多年,摩擦不断,都想灭了对方做天下霸主。

南越新帝登基不久,野心勃勃。恰逢万寿节各邦来贺,临安城内意外不断,似有阴谋潜滋暗长。

为替兄长分忧,端王萧元景主动请缨,渡江深入敌都,破解晋贼密谋。

由于兄长忧思爱护过甚,萧元景不得不与随行暗卫约法三章。

不得过问本王的决定。未经传召不得出现。不必将本王的行踪时时汇报回去。

结果还未抵达上京,就在阴沟里翻了船,叫人算计当头敲了一棒,醒来时彻底失了记忆。

晋太子梁承骁,性凉薄,喜弑杀,暴虐无道,是上京出了名的鬼见愁。

某日与人饮酒时着了道,正巧撞见了狼狈逃避至此,单手持匕首,衣衫单薄的纱衣美人。

梁承骁一挑眉梢:还有这种好事?

失去萧元景的音讯后,暗卫把上京翻了个遍,终于在东宫中找到了和晋太子同进同出,姿态十分亲密的主子。

暗卫:…殿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数月后,越帝在临安等得心急如焚,终于忍不住传信问:进展如何?

暗卫:快了快了

越帝大喜:到什么进度了?

暗卫:快到太子妃了

越帝:???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第1章 风起

一月孟春,正值冰雪消融之际。

临安城还未摆脱正月的余韵,各街巷通衢中户户悬灯结彩。

不少铺面才开张不久,照例放过开门的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衬得满街瑞气,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影。

醉香阁内宾客盈门,容貌姣好的姑娘怀抱琵琶,声如莺啼,婉转吟唱着江南小调。

二层装潢雅致的独间,腰侧佩剑的娃娃脸青年把头探出窗,满脸遮掩不住的新奇之色:“传闻南越皇族好奢靡,附风雅,临安城更是整个越地顶销魂的富贵温柔乡,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靠窗的位置坐了一位白衣公子,一展手中的折扇,笑说:“要说富庶繁华,临安称第二,天下确实没有别的地界敢称第一。早年我同一位越地出身的富商交好,得闲时去他家中拜访过一次。嗬,那可真是白玉砌墙金做铁。”

娃娃脸听了,不由啧啧感慨:“这堆金砌玉的整得多俗气,还是我们上京有国都气派。”

他说这话的时候,余光瞥向席间云纹黑袍,一手撑着侧颊,散漫饮酒的男子,似乎在寻求对方的认同。

闻声,男子放下玉樽,斜睨过来一眼,露出的眉目深邃沉冷。

娃娃脸缩了缩脑袋,知道主子还在为沂郡一事,被那大越端王摆了一道心情不虞,于是聪明地闭上嘴,不去招惹他了。

在雅间中待着无事,他正要寻个由头下去转转,忽然听得一层大堂人声鼎沸,似乎有人贪多了那杯中物,正在高声说话,大肆谈论政事。

“都说北有梁君,南有萧王,我看啊,就是一桩笑谈!”

身长八尺的大汉摇摇晃晃,砰地一声将杯盏砸在桌上,周身酒气浓烈,令闻者掩鼻避退。

这厢的动静太大,许多人都注意到了,同桌的人瞧着十分尴尬,赶忙要把他拽回座位上。

没想到大汉不依不饶,嚷道:“那端王萧元景,不过是狼心狗肺,贪生怕死之辈。得了圣上几分信重就狂妄自大,竟敢称作萧王了。”

“也就穷乡僻壤的那些愚民才会被他那点小恩小惠收买,感激涕零,谁晓得他心里打的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主意!”

他说这话时没有降低音量,满座的人都听得清楚。

邻桌的客人听了这番言论,不赞同道:“话怎么能这么说!”

“圣上登基以来,端王就离京远戍楚水,晋国虎视眈眈至今,都不能渡江一步,可见绝非浪得虚名。”

想来是他的话颇有道理,四座零星传来几句应和声。

还有人轻蔑地搭腔道:“哪来的见识短浅之人。”

“听说年前在沂郡,端王麾下的戍北军就狠狠打了一回晋贼的脸面。今年万寿节,晋国特意派遣了使团,就是为了来商议和谈之事。”

今圣治下颇为宽仁,对民间议政并未明令禁止。这话题一出,大堂中七嘴八舌响起了许多声音,均是在讨论沂郡事变,和万寿节使团入京的。

娃娃脸自从听到那句“北有梁君,南有萧王”起,眼皮子就不祥地一跳。

正要偷偷觑一眼自家主子的表情,就听酒樽与桌面的磕碰,随后是男人的一声嗤笑:“南有萧王……口气倒是大。”

“纪闻,去探探那萧元景的消息。”

娃娃脸登时神色一肃,垂首应答:“是。”

大堂中吵嚷得厉害。最先挑起话题的大汉脸庞涨得面红耳赤,与邻桌的客人争论不休。

正是醉意上头,口不择言之际,忽然听得旁侧一道笑吟吟的声音。

“这位兄台,敢问这梁君和端王各自是什么人物?”

大汉转头一望,桌边不知何时站了一个看着十分面善的年轻人,衣着和气度均是不凡。

见有好几道视线同时扫过来,纪闻仍是笑眯眯的,面不改色道:“哦,我从南边的藜县来,刚到临安不久,不太熟悉这里的情况。”

“听各位兄台谈论,一时入了迷,才斗胆前来询问。”

藜县是越国南部的一座小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

大约是万寿节将近的缘故,临安城内来往的异乡人确实多了起来。

众人都没有起疑心,很快有旁观者为他答疑解惑道:“端王是当今圣上的弟弟,也是圣上最爱重的兄弟,如今正带兵在沂郡驻守。梁君则说的是晋国的太子。”

“民间常将这二人并列,称颂其大才。”

纪闻眼底暗芒闪过,故作感兴趣地问:“哦?那这端王听起来确有几分本事了。”

“那是自然。”客人与有荣焉道,“传闻端王虎背熊腰,力能扛鼎,先帝还在世时组织秋狩,他一人在百米开外就能射倒一只黑熊。”

“可惜年少时宫内曾有一场大火,将他的脸毁去大半,从此他就甚少出现在人前了。”

他说这话时很有几分惋惜的意思,纪闻隐蔽地撇了撇嘴,心想一个五大三粗还毁了容的莽夫,怎么配和他们太子爷相提并论,但面上没有表现出分毫,顺势问:“这样说来,端王应当是整个大越的功臣,如何算得上狼心狗肺,贪生怕死呢。”

话音还未落,大汉忽然“砰”地一声,将提着的酒坛摔碎在了地上,一时之间,酒液和碎瓷片飞溅,旁人被巨大的声响惊动,纷纷侧目而视。

大汉似乎分毫不觉,大着舌头,口齿不清地嗤道:“功臣……个屁!你们都被他骗了!”

“当年陈氏叛国,全族被抄斩……萧元景身上流着乱臣贼子的血!谁知道沂郡的事是不是他和晋贼勾结……”

这话一出,大堂短暂地寂静了一瞬。

像是忽然提到了什么禁忌话题,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脸色古怪地噤声不言了。

纪闻心念闪动,知道自己大概是摸到了紧要的讯息,正在思考要如何不打草惊蛇地套话,忽然听得背后一道娇媚含笑的女声,含嗔带怨道:

“哎呦,这不是我们胡二爷吗?”

“是姑娘和伙计们伺候得不好么,怎么在这儿发起脾气来了。”

纪闻回过头,就见楼梯上袅袅婷婷走下来一个衣着艳丽,风韵犹存的妇人,其后跟着几个孔武有力的小厮。

原本拨弄琵琶的姑娘们都停了下来,悄然退走了。

小厮一左一右上前架起大汉,瞧着像搀扶,实则强硬难以挣脱。

妇人拿帕子掩唇轻笑:“二爷要来怎么不早说一声,丽娘这楼里专给您备着雅座和好酒呢,快快,还不快把二爷请过去。”

大汉还在吵着嚷着,说些听不清的醉话。几个小厮却像是习以为常,手脚利索,半扶半架地把他请走了。

纪闻本能地察觉出点不对,但看其他客人的态度都稀松平常,似乎对这样的事司空见惯,很快就接着饮酒作乐。连与大汉同桌的人都觉得颜面无光,灰溜溜地跟了过去。

再没有人关心刚才的话题了。

纪闻心知,已经失去了打探消息的时机,逗留下去估计没什么意义,于是趁众人还在跟那掌柜模样的妇人招呼说笑,悄然隐没进了人群中,回到二层的雅间复命。

他在走廊叩了叩门,轻声唤道:“殿下。”

下一瞬,木门打开,纪闻闪身进入,又谨慎地背上了门。

他正要如实向座上的黑衣男子汇报刚才探得的讯息,就看对方缀饮了一口酒,漫不经心道:“不必,孤听到了。”

“……”

纪闻仍有些迟疑,旁侧的白衫公子笑着接过了话头:“那掌柜是从对面的雅间出去的,想必里头坐着的贵客来历不小。”

“陈氏叛国……”男人把玩着酒器,若有所思了片刻,随后隔空吩咐道,“盯着他们,看看是何方神圣。”

屋外人影闪过,短促一声应答后,很快消失不见。

一炷香后,酒楼内仍然人声鼎沸,无人注意,一架外形低调的马车悄然离开了醉香阁。

潜伏已久的影卫紧随其后,不远不近地缀在后头。

街上往来的车马行人不少,小贩将摊位支得到处都是,叫卖声、吵嚷声不绝。

驾车人对于临安城的布局极其熟悉,专往巷子和小道拐,影卫开始还有余力跟上,途径巷口时,忽然撞上了一阵骚乱,似乎有客人与商贩起了争执,竹篓装的青枣和梨条滚落一地,卖枣的妇人不由分说拽住路过的人,口中骂骂咧咧掺着方言。

等到影卫好不容易摆脱纠缠的摊贩,再想跟上时,只见路上空空荡荡,哪里还找得见马车的影子。

“……”

与此同时的城东,方才消失的马车在街巷中拐了好几道弯,最后停在了一座不起眼的宅院前。

驾车的侍卫翻身下马,毕恭毕敬地掀开了车帷。

片刻之后,车传来低低的两声咳嗽,厢中人拒绝了侍从的搀扶,冷白的手扶着车舆,借力走下了马车。

那是一张极稠艳的美人面,眉眼冷淡昳丽,脸颊与唇面苍白几无血色。

大约是畏寒的缘故,他周身披一件绛色狐绒大氅,在青石板铺就的民巷中,恰似一枝逾冬的寒梅,不可攀折。

门房很快跑去报了信,府中的下人捧着铜匜、盥盘和雕花鎏金的暖手炉鱼贯而出,侍立在侧。

随从解开了他的披风,侍候他洗手净面。等到怀抱暖炉踏进宅院,一直跟随在侧的暗卫才如燕隼似的,悄声无息落在他身旁,恭声道:“王爷。”

方才醉香阁中众人议论的主角,端王萧元景立在别院中,神色看不出端倪,问:“酒楼二层雅间中的人,身份查清了?”

“是。”暗卫道,“卯部来报,今日出现在醉香阁的正是晋国使团中人,应当是安王世子与副使李同舟。”

萧元景沉吟了一瞬,没有答话。

他从沂郡赶回来得晚一些,直到路上才得知,晋国的使团在数日前就抵达了临安,意在趁万寿节向越帝贺寿之机,商讨两国和谈一事。

皇兄的态度目前并不明朗,但依他看来,此事处处透着蹊跷。

晋帝已然年迈,他的几个儿子均是野心勃勃,逐鹿天下的野望昭然若揭,其中以太子为甚——他是绝不相信对方会转了性子,诚心诚意来谈和的。

“本王知晓了。”他淡淡道。

暗卫踟蹰片刻,没有离开:“殿下,还有一事。”

“前日,属下将那安王世子的肖像传与了在晋国的密探,方才收到回信。信上言明,画像与安王世子并无相似之处,反倒更像是另一人……”

话音未落,萧元景回过头,眼神倏忽锐利起来,沉声问:“谁?”

暗卫垂首答:“晋太子,梁承骁。”

【作者有话说】

开文啦(敲锣打鼓)

快来看狼狼狐狐谈恋爱~

第2章 贺寿

万寿节当日,越帝在宫中宴请前来贺寿的皇亲宗族、各国使臣。

当朝皇帝登基不久,阖宫上下刚出丧期,万寿宴还是宫中首次大办筵席。

铺陈奢靡的蓬莱殿内,玉盘珍馐如流水般送上,殿内丝竹萦绕,舞姬水袖翩跹,一派炊金馔玉、歌舞升平的祥和之景。

使团抵达临安的第二日,就已经入宫拜会过皇帝。因此李同舟着人献上晋国的贺礼时,萧元征没有什么意外的表情。

他略一颔首,目光未在满箱的奇珍上停留太久,淡道:“贵国皇帝有心了。”

光从外表上来看,这位南越新帝与声名在外的端王并不相似,冠冕之下的五官线条更为俊朗锋利,许是久居高位的缘故,周身气场带着隐隐的压迫感。

献礼的使臣退下后,他瞥了一眼右下首席位上兴致缺缺,正在自斟自饮的人,问:“安王世子对今晚的肴撰并不满意?”

“……”

即使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点名,梁承骁的神色亦无波澜。

他对上京宫里坐着的那位都提不起敬意,更遑论南越的皇帝。

为衬万寿节的筵席,他今日特地换了一件玄色衮龙袍,墨发以鎏金冠固定,眉眼冷厉,英气逼人。听闻萧元征的发问,虚伪地一提唇角,道:“南越泱泱大国,所设宴席也是处处精致,没什么可挑剔的。”

说着,又抬眼看向高台龙椅上的皇帝:“只有一事,本殿心存疑问,不知可否请圣上一解。”

萧元征只是随口一言,听他这么说,目光带了几分探究:“世子但说无妨。”

梁承骁放下金樽,低笑了一声:“本殿还在上京之时,就素闻端王殿下的美名,内心十分向往与之一见。”

“传闻圣上与端王手足情深,万寿节这样的大日子,做兄弟的想必不会错过。怎么今日宴席上,却不见端王殿下的踪影呢?”

……

这话一出,殿中寂静了一息。

没人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提起端王,席中的朝臣宗亲俱是面面相觑。

近来萧元景在民间的风头确实盛,甚至隐隐有了盖过圣上一头的趋势。稍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

只是皇帝一直没发话,其他人也不敢擅自揣摩圣意。

越帝左下首,原本笑眯眯捋着胡须的丞相神色一僵,笑容出现一丝裂痕,即使很快遮掩过去,仍没有骗过对面梁承骁的眼睛。

有点意思。

梁承骁摩挲着酒器上的云凤纹,神情饶有兴致。

据密探消息,越国丞相高逢,正是太后高氏的兄长,越帝的亲舅父。

这样的人物,估计不是越帝的心腹,也该是左膀右臂了。他的态度,很大可能性代表着越帝的态度。

——萧元征和萧元景这对兄弟,到底是真和睦,还是做戏给外人看,恐怕值得推敲。

《度春风》作者:宁喧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