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名称: 赘婿科举路
本书作者: 子非陌
本书简介: 穿成侯府公子,结果渣爹逼迫他们母子净身出户;才华横溢,结果科考成绩屡次被压。九岁的秀才公徐京墨毅然选择入赘天下第一商的南宫家,十年后殿试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御前红人小徐大人,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六部之位,选择外放。再回京都,小徐大人终究在而立之年成为了大齐史上最年轻的阁老。
【小剧场】
渣爹:儿子,你是侯府的世子,快回家来。
徐京墨:你姓宗政,我姓徐,你认错人了。
考官甲:此子言之有物、文风大气,当得头名。
考官乙:不行,此子是赘婿,堕我文人风骨。
主考官:那就给他第二名吧。
徐京墨:迟早我会拿回属于我的荣耀。
某人:我用银钱开路、美色铺路,不信这江山不能落入我手。
徐京墨:机关算尽,只不过因为你心知自己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某人:你不过是个赘婿!
徐京墨:你不过是我这个赘婿的阶下囚。
南宫云辞:若要合离告知我一声便是,这路遥马急的人间,你我各自平安喜乐就好。
徐京墨:夫人,看来是为夫不够努力……
第二日,南宫云辞:Q兽
【阅读指南】
1.架空朝代,前期科举,后期做官
2.剧情流,男女各有事业线
3.科举制度基本参照明朝,有些许修改
——————卖萌打滚求预收^0^——————
《帝师驸马爷(科举)》
小镇做题家好不容易考公上岸,结果意外穿到了一个陌生朝代。
本想混吃等死的徐长卿,发现自己爹是个虎父,不会读书就要吃板子;又发现自己的哥哥是个话痨,不读书就要被大哥碎碎念。
不就是考公吗,他擅长!等他过三关斩五将,进到了翰林院,又被欣赏老爹的老皇帝一脚踢去教太子了。
太子太傅?他前面已经有四个太子太傅被太子气的请辞了。他要当第五个吗,不,他要当最后一个。
最顽皮的小太子遭遇了最会坑学生的太傅,在成长的路上一路被坑。若干年后,已经成了明君的小太子,有句口头禅“别想坑朕,朕已经被太傅坑过了!”
【小剧场】
小太子:孤是天下最聪明的小孩儿。
徐长卿:就是,听说府学的天才少年,年仅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
小太子:孤也可以。
徐长卿:背会了四书五经肯定可以,您可是天才儿童!
小太子:孤这就去背。
小太子:再来一局大富翁!
徐长卿:殿下,朝廷征收税银翻倍,您破产了……
小太子:混账,巧立名目掠夺民脂民膏!
小太子:老师,你一定不能欺负我皇姐,她是弱女子,你要让着她。
徐长卿:(弱?!)殿下,这话您应该说给长公主殿下听。
长公主似笑非笑的一眼……
徐长卿:臣遵旨。
第1章 第 1 章 老夫人找麻烦
“君烨媳妇儿呢,这都午膳了,还要我去请她不成?”
“老夫人您别气,奴婢这就去瞧瞧。”说罢,荆嬷嬷快步就走了出去,距离午膳还有段时间,但是老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周边伺候的小丫鬟们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这些日子,老夫人要给大奶奶立规矩,不仅要大奶奶晨昏定省,还要大奶奶来伺候她三餐。明眼人都知道,老夫人这是趁着大爷不在找事儿呢,谁让二爷最近又闯祸了。
老夫人这是想着想把先把大奶奶给拿捏住,等大爷回来再逼着他出手帮二爷,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老夫人真的能拿捏住大奶奶。明面上这些事儿,大奶奶可没一件做的不得体的,就是想找个由头都找不到。
且看好吧,等大爷回来,还有的闹。
这没一会儿,荆嬷嬷就带着大奶奶来了。看样子,应该是路上就碰到了,大奶奶喜欢水榭,大爷就在水榭那边重建了个院子,一家人常年住在那边,距离老夫人这可远着呢。
“母亲,儿媳来伺候您用膳。”南宫大爷的夫人江晚清,可是江都世家江家的嫡女,人长的极美,家世还好,老夫人再怎么想拿捏她,也不敢太过分,免得把江家人给招惹过来,她可应付不了。
江都是齐国最富庶的一个省,盛产丝绸,最出名的当属云锦,这云锦听说堪比云霞般灿烂,但是产量很少,可谓是“寸锦寸金”。大奶奶的娘家,是府城有名的世家,当初也不知大爷哪儿被江家看上了,居然肯将嫡女嫁于商户。
要说这大奶奶嫁到南宫家,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大爷疼她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就算如今二人膝下仅有一女,也不见大爷要纳妾。可惜,就是老夫人见不得人好,时不时就要去作妖找点事儿。
老夫人看了她一眼,也不多说什么,就是坐到桌前等着她伺候。世家女又怎么样,还不是要伺候婆婆,任谁能挑出她的毛病来?
江晚清看着陆续端上桌的膳食,向往常一样,先盛了一碗汤,今儿准备的火腿鲜笋汤,这白嫩嫩的笋子看着透亮,配上有了年份的火腿,汤汁金灿,鲜味儿扑面而来。盛好了汤,又用长筷子夹了些许的火腿和笋到碗里,而后才递到老夫人跟前。
老夫人接过来,喝了一口,随即就吐了出来,“这么重的汤喝下去,你是不准备让我尝出其他菜色的味道了吗?”
“婆母不喜欢,儿媳给您换个便是。”江晚清才不会傻乎乎顺着老夫人的话说呢,不然有理也是没理,何况人家本来就没准备讲道理。
这些日子,丈夫外出去打理外省的茶叶生意,老夫人逮着机会来找麻烦,只要不牵扯到她的宝贝女儿,其他的都好说。
“你们自个儿用的金丝燕窝羹,到了我这儿就给我这什么咸肉汤,我倒是想知道外人知道要怎么说你们,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
这金丝燕窝羹是大奶奶和大小姐每日必用的,燕窝也是大爷一早备好的。虽说南宫家没有分家,但是这府里的事儿可都是大爷说了算,老夫人、大爷、二爷都是各自有小厨房的,谁都有月银,若是想吃什么,自个儿掏银子吩咐人去采买就是,没道理说大爷每样食材还要准备三份。
“婆母若是喜欢,晚些时候儿媳让人送来便是。”无非一点燕窝,江晚清可没什么舍不得的,内宅这点事儿,在她眼里都是不事儿,世家女哪里会缺手段,如今只不过她不想计较罢了。
老夫人被她一噎,难道她还贪她那点燕窝不成。虽说长子不合她心意,但是在银钱上也从没亏欠过她什么。
南宫家是临安的豪商,家里原是做茶叶、酒楼的,但是也只是在临安内。后来南宫君烨得了岳家的支持,搭上了漕运的路子,这生意就做到了大江南北,九州、洛城、金陵、江都和临安都有南宫家的产业。
南宫君烨这趟出远门儿,是为了打通漕运的最后一站,锦都。锦都并不算富庶,但是锦都已经是齐国的最西边的省城了,这里的边贸十分发达,茶叶又是波斯人最喜欢的东西之一。南宫家通过河道将这茶叶买给波斯人,利润起码能翻三倍。
不过这漕运是江家搭的线,所以南宫君烨将这部分通货的生意单独划出来,算作是妻子的产业。如今他们的生意是蒸蒸日上,钱也越赚越多,就是为了这生意,南宫君烨时不时就要出远门。
南宫君烨已经出门几个月了,回到府里就直奔自己的院子而去。南宫云辞知道父亲回来了,赶紧让青染去请父亲,她虽然只有八岁,但是她可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没让她久等,父亲就来了,“囡囡怎么了?”
“父亲,这些日子母亲日日被祖母喊去立规矩,今儿这午膳早该用完了,也不见母亲回来,女儿担心母亲。”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若非碍着名声,父亲早就想分家了,所以她告起状来,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南宫君烨听完脸就黑了,怎么又是趁着他不在家就欺负他妻子?真当他不敢分家吗。“囡囡乖,为父这就去,你好好用膳。”
他大步急走到了老夫人的院子,老远就听着母亲在找事儿,把鲫鱼的刺剃干净,那得要费多少工夫,他的妻子可不是让人这般使唤的。
径直走到江晚清的身边,握住她的手,取下筷子甩到一边儿,“母亲若是想吃鱼,让下人处理好了再给您呈上来便是,
椿日
何苦让南宫家主母为这点小事儿操心。”
南宫老夫人一听长子这话就火了,“南宫家主母?没有我的同意,谁认她这个主母,你们成婚近十年,她连个儿子都没给你生下来,有什么资格当这个主母?”
“我的妻子如何当不得这主母,母亲看来是用好了,儿子不打扰您休息了。”说罢,就拉着妻子离开。
江晚清看着丈夫那张黑脸,轻笑一下,晃晃他的手,“我没事,不过是费点功夫而已。你别气,当心一会吓到囡囡。”
“是你吓到囡囡了,不然我能这么快赶过来了吗?”女儿的胆子可不小,只不过碍着年岁小,不好出面罢了。
两人回到院子先去看女儿,午膳倒是用了,就是用的不多,江晚清摸摸女儿的脸,“别怕。”
“母亲,女儿不怕,只是不甘。” 南宫云辞对这个祖母是一点好感都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儿身,从小到大这位祖母都没怎么用正眼看过她。
虽然她也不在乎就是了,但是这位祖母日常偏帮二叔一家,经常闹的鸡飞狗跳就很让人不痛快了。她隐约知道父亲是想分家的,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隐忍着。齐国是以孝治天下,他们南宫家是商户,有些事情别闹得太难看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母亲,快些用午膳吧,都晚了许久了。”南宫云辞让小厨房一直温着米油,灶台也没有熄火,一会功夫这膳食就能备好了。
等南宫君烨沐浴完,就看见桌上备好了午膳。他看妻子在等他,也不多耽搁,“以后不要等我,先吃,不按时辰用膳对胃不好。”
这话说了十年了,江晚清总是笑着应下,下次依旧还是要等的。一个人用膳,哪有两个人一起用更香。
南宫云辞已经习惯了父母这黏糊劲儿,看他们已经开始用膳就没过来打扰了。之前也不知道父亲会今天就回来,太复杂的膳食是来不及的,好在小厨房之前就备下了山药土鸡汤,这个可以用来补补身子。
这山药土鸡汤里还放了当归和茯苓,有补血和、润燥滑肠的功效,倒是安排的恰好。
饭后,一家人一起在茶室煮茶,南宫云辞选的普洱,今儿午膳用的迟了些,还是用点普洱的好,不然晚膳肯定用不下。
这生普不似绿茶,泡制方法很简单,从茶饼撬下茶块后放入紫砂壶里,注入沸水润茶,然后倒出头壶的茶汤,带走一些碎茶末,再次注入沸水,一瞬后这茶就可以喝了。
这金黄透亮的茶汤,入口即甜,回甘立起。南宫云辞选的是六百年树龄的普洱,这茶树的树龄越长,这茶的味道就越甘甜浓郁。百年茶树难得,这样的茶叶更是难寻。
“囡囡这泡茶的手艺是越发的好了。”
“父亲,这生普任谁泡都是一样的。”又不是绿茶,要看那点茶的功夫。
江晚清看着父女两个斗嘴,女儿早熟,平日里大方得体,让她少了很多逗弄孩子的乐趣。也就是这个当爹的不在乎什么严父形象,时常捉弄女儿。
“我那好二弟是又干了什么蠢事儿吗?”
南宫君庭是他的嫡亲弟弟,虽说是同父同母,但是两人的性格南辕北辙。老夫人刚怀上南宫君庭的时候遇到个道姑,那道姑说这个儿子会光宗耀祖,待到老夫人生产,果然得了一子,自是更加信服那道姑的话。
自小就无比溺爱南宫君庭,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南宫君庭喜好享乐、贪得无厌也就不奇怪了。
南宫君烨从小到大从母亲嘴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家,他可以受委屈,但是他的妻女不可以。
第2章 第 2 章 二弟又缺银子了
“还能是什么,不过是博坊又上门来讨账了。”
南宫君庭算是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人,虽然他也是嫡子,但是南宫老爷子心知家业交到他手里可就完了。所以,南宫家的生意全部交给了长子南宫君烨,但是终究念着小儿子的老爷子,临终前要南宫君烨答应他,除非南宫君庭出手害他,否则绝不分家。
南宫老爷子没有哪对不起南宫君烨的,倾心教授他一身本事,也帮他排除万难迎娶到了江家嫡女。所以南宫君烨才一直忍了这么些年。
“这些年给他还赌债,不说百万两,几十万两总是有的吧。怎地,我在风里来雨里去地赚钱,就是为了他在家里吃香的喝辣的,还骑到我们头上耀武扬威吗?”
江晚清一直拖着没点头帮南宫君庭还债,也是觉得膈应。这两口子平时不打交道则已,一打交道准没好事儿。“怕是不还都不行,婆母可是就等着你回来呢。”
看出妻子心中也有火气,南宫君烨却是笑了,“早就说没必要惯着他们,你还不愿意去计较。”
“与其和他们浪费那些时间,我不如去谱首曲子。”某种程度上来说,江晚清是不屑与他们计较。
南宫君烨看看一旁煮茶的女儿,问“囡囡呢,若是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办?”
南宫云辞看了眼父亲,直白地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父亲,听说小婶怀孕了。”
她口中的小婶是秦海兰,也就是南宫老夫人的侄女,长得倒也不错,就是为人太过小家子气。不过南宫君庭这纨绔名声远扬,谁家肯把女儿嫁给他,所以老夫人才定下这亲上加亲的婚事。
秦海兰算不得聪明,但是胜在听话,所以这些年老夫人倒也是宠着她。她第一胎是个女儿,老夫人虽说没说什么,但是转头就给小儿子房里送了几个妾。
因着这事儿,秦海兰似是怨上了自己的女儿南宫招娣,对她极不上心,有时候江晚清都有些看不过去。南宫招娣已经五岁了,性子被养的唯唯诺诺,平日里照顾不周,时不时还要生场病。
可惜,南宫君庭沉迷酒色,这身子骨终究不行,后院一堆妻妾,膝下也只有两个女儿而已。曾今也短暂的有过一个庶子,可惜秦海兰其他处处都听老夫人的,唯有这儿子的事儿上,是寸步不让,这不,一场风寒那个还没满月的庶子就没了。
“可知月份?”南宫君烨剑眉一挑,似笑非笑地问到。
“女儿不知,是府里的药房出去买药,恰巧被青萝遇到了。” 青萝是南宫云辞的贴身侍女之一,精通医术,人也稳重,她说的肯定不会错。
秦海兰那咋咋呼呼的性子,都能把消息瞒住了,看来这胎是儿子无疑了。老夫人这次恐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区区一点银子,她能闹腾的这般厉害也就说的通了。
“无妨,为父回来了,这些麻烦事儿交给为父便是。”
夜里,南宫君烨离开小半年,自然少不了一番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事后江晚清却是不自觉地流泪,南宫君烨拥着她,“清儿,我只要你和囡囡便够了,莫要多想什么。”
“阿烨,是我对不起你。”江晚清确实无法将丈夫推到别的女子处,若是没有动情,丈夫三妻四妾又与她何干,偏偏她动了情、用了心。
南宫君烨轻吻妻子的额头,“净说傻话,能娶到你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呢。囡囡性子虽然冷清,但是这心气和本事却不小,以后南宫家交给她就便是。”
江晚清早就知道丈夫是这个打算,不然也不会在女儿四岁时就给她启蒙。齐国崇尚文治,富贵人家的女儿也是会读些书的,只不过那是为了嫁人增加筹码,真的愿意倾心培养女儿的人家还是少数。
“苦了囡囡了。”小小年级就要承担那么多重任。
南宫君烨不禁笑了,“她可不觉得苦,之前那夫子教她的东西太过肤浅,不是被她给辞退了吗。”四书五经自由高价请来的夫子教授,这生意的本事可是他亲自言传身受的。
“你可与她说了?”
“还没有,不过她心理应该有数。过些日子,我在与她讲。”不是担心女儿接受不了,而是他查到些东西,还没确定,若是查实了,这南宫家可不仅是要分家这么简单了。
江晚清这会刚缓过来,也没留意到丈夫眼中一闪而过的凶光。
第二日,南宫君烨让妻子留在院子里陪女儿,他自己去了老夫人那边。
看着稳坐高堂的母亲,他为何觉得如此陌生,明明都是亲儿子,为什么要这般厚此薄彼,
“儿子给母亲请安。”
“哼,怎的,你回来就是给你媳妇撑腰的?”
“母亲若是要人伺候用膳,那儿子亲自来,聊表孝心。”他倒要看母亲能忍到何时,这银子不过几万两,他也不在乎,但是付了银子,总要能看出看戏吧。
南宫老夫人哪可能天天让他伺候用膳,感觉也铺垫的差不多了,这才进入正题,“不是我要说你媳妇儿,庭哥儿再外面欠了几万两银子,她这个做长嫂的愣是压着不给拿银子,你说这合适吗?”
“合适啊,怎么不合适。二弟的月银不少,之前我就说过了,除了月银,其他的都不关我的事儿。这些年儿子帮二弟还的债还少吗?”
“你瞧瞧你说的什么话,那是你嫡亲弟弟,几万两银子算的了什么。”
南宫君烨虽然看着在笑,但是那眼神却是想淬了冰一般冷。区区几万两,他的母亲可知他在外奔波赚这几万两也是不容易的?之前被漕帮的人暗算,落到水里,差点没了性命,他的好母亲都没说来关心他一下,反而急着要让他的好二弟去接管他手中的生意。
“二弟一年的可不止几万两,这几万里又有多少是他自个儿赚的?”
“那你倒是把府上的生意分些给他啊,庭哥儿也大了,总要有个正经营生才是。”
当年老爷子故去,一家人都在,老夫人哪会不知道这家产都是长子的。她这心从来都是偏的,她知道也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错。
“七年前二弟说要开个布桩,儿子给他十万两银子,结果转头他就被人把银子给骗光了。五年前,他又说要女人的生意,开了个脂粉铺子,开铺子用了三万两,赔货款用了四万两。”
南宫君烨就这样一桩桩一件件的说着,南宫老夫人越听脸上越难看,最后忍不住打断他,“圣人都说过,人孰能无过,你二弟不过是年少时吃了些亏、犯了点错,也值当你记得这般清楚?”
“母亲,儿子可没说人不能犯错。只是二弟这干什么都亏,就算南宫家有点家产,也经不起他挥霍。”
老夫人这会儿只顾着生气了,也没注意到长子口中说的是“南宫家”,而非是“我们家”。“你分些好的产业给他,再安排几个得力的奴才给他,这不就行了?”
南宫君烨是真的被母亲气笑了,合着他不仅要送上家产,还得要送上自个儿去当奴才吗?“母亲说笑了,儿子答应过父亲要照看好祖宗留下来的家业,可不能食言了。”
“你那手上的生意那么多,分些给庭哥儿又怎么了?要我说,走河道那些买卖交给庭哥儿准行。”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想到不要想,这可是他们要留给女儿的。“母亲,这通商的生意可不是我的,我不过是帮着媳妇儿打理一下。再说,二弟可没这本事接手这生意。”
“大哥怎么知道弟弟不行。”
南宫君烨看向走进屋子的弟弟,也不恼,好脾气地问他“你可知这生意要与朝廷的漕运司郎中打交道,你能吗?”
南宫君庭自然不能,他如何认得那朝廷的正五品官员。“若是大哥肯引荐,我自然就能。”
“哦,那倒是不巧了,为兄不打算为你引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屋内的老夫人和南宫君庭都给气了个仰倒。
“说来说去,你就是把持这祖宗基业,不肯给庭哥儿机会。”
“这家业是父亲全权交付于我的,而不是交付给二弟的。母亲,您要的不是属于公中的,而是属于儿子的。”
“什么你的,这些都是南宫家的。”南宫君庭愤愤不平地说道。
南宫君庭压根儿不搭理他,这眼看着就快到午膳了,他可不想留在这儿看他们母慈子孝,“二弟来了,就多陪陪母亲。至于你的赌银,我先帮你付了,就当预支你往后几个月的月银了。”
南宫老夫人闻言气的将手里的茶杯摔到地上,“南宫君烨,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母亲!”
回答她的是南宫君烨那无声的背影。
荆嬷嬷换了杯茶端上来,“老夫人,您消消气,大爷也就是说说,怎么会不管二爷呢。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这话是安慰,也是给南宫老夫人一个台阶下。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大爷这么说,就一定会这么做。
第3章 第 3 章 要不要搬个家?
南宫君烨回府以后,休整了两天就带着女儿去了自家的茶山。临安盛产龙井等绿茶,这些茶山是他们南宫家的立家之本。做茶商,可不能只懂买卖,自己要识茶、懂茶才行。
茶叶种植可不像粮食,这茶树比较吃肥,对土地的透气、排水都有要求。选的地不好,种出的茶叶品质就不行,不好的茶叶是卖不去的。
临安这边有许多的丘陵看起来都能种茶,但是这产出的茶叶品质区别却很大,茶树一般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开始采摘,若是选的地方不好,就是浪费了这三五年的时间。
南宫君烨买茶山,不图便宜,只图品质,他出手买的至少都是五年以上树龄的茶山,因为这些茶树的品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了。茶树的产量一般会在五到十年间稳定,十年以后才是真正的丰收期。到如今这临安七成的好茶山都被他拿到手了,若是还要再买,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些新茶山了。
别觉得当茶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说绿茶吧,当年的新茶最好,若是当年卖不完到了来年就成了陈茶,这价格起码要折个小半,要是遇到丰产的年份,这陈茶说不得要价格腰斩,第二年若是还卖不完,第三年就基本卖不起价格了。
“囡囡,可知为父为何一直在买茶山。”
南宫云辞看着郁郁葱葱的茶山,山间有庄户正在劳作,“父亲打通了南边的漕运,我南宫家的茶可卖去这五省四十八城,若是手里没货,便只能从别处采购,这利差小了不说,说不得还要被人算计。”
若是签了契约,到时间却交不出货,这生意也就没了下次了,不仅要赔上违约的银子,还要丢掉日后的买卖。想要做大,那就必须有本事保证货源。
南宫云辞跟着父亲看着这临安的茶商起起伏伏,前有李家为了交货多付了三倍的银子从别家采买茶叶,后有王家买了一堆茶山却卖不出茶叶,最后又为了搭救家中不肖子孙将茶山低价掉了。
做生意,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李家当年若非仗着自家女儿是府城同知的妾,太过跋扈,也不会没有朋友愿意搭把手帮他们度过难关。王家原有的茶叶都不能年年顺利卖出去,却贪心的想要拿下茶叶的定价权,不然也不会激进地买那般多的茶山,陈茶无市,制茶却有成本,连年如此,可不是就会入不敷出了。
眼下的齐国,可不太平,京都的事尚未结束,九皇子未必就会输。自古以来,最残酷的事情之一就是夺嫡之争,齐武帝是个寿数超长的皇帝,又喜欢广纳后宫,儿子多了,争的人也就多了。
这些年来,每年都有皇子因为谋逆被杀,是不是谋逆,他们这些寻常老百姓也不知道。但是杀到如今,仅存的几个皇子中,也就三四位的年级适合那皇位了。要他说,最幸运的当属那几个年级小的皇子,因为无论谁即位都会善待于他们。
因着世道不太平,他们才需要更谨慎,按理说他们南宫家的茶叶是有本事去争一争那皇商的资格的,但是何必为了那点名头卷进血雨腥风的夺嫡之争呢。商户入局,九死无生。
“你大姑传了信过来,过几日她要带着王天翔来府上省亲。”
南宫云辞没有接话,她对她大姑这一家人都没什么好感,每次见面,他们看她的眼神,都像是在看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姑父是金陵府城的同知,二甲进士出身,读的是圣贤书,可惜这圣贤书没能让他有一颗干净的心。
似是看出女儿的不喜,南宫君烨补了句,“不必多想,你外祖一家可不会许他任意妄为的。”
正五品又如何,小门小户考出来的金凤凰,为了攀爬绞尽脑汁,但是面对江家这样的世家,他还是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父亲,二叔前些日子将府上的龙泉青瓷大花瓶给卖了,府上摆着的那两个是赝品。”假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何必还要摆出
来呢。若是她肯定选个黑灯瞎火的夜里,假装失手将花瓶给打碎了。
南宫君烨已经让阿福去把弟弟的赌债给清了,不过也断了他的月银,手里没银子的人硬要出去潇洒,就只能想法子找钱了。一如既往的不长进,还总是自认为自己能力非凡,可他除了那张脸,还有什么呢?
“随他吧。”
南宫云辞诧异地看了眼父亲,这可不是父亲的风格,何况这龙泉青瓷一向是父亲的心头好。“要不要赎回来?”
“不必,囡囡,若是换个府邸,你喜欢什么样的?”
南宫云辞似是想到了什么,沉默半响,“什么样的都好,只要我们一家人一起就好。”
父女两个一个不说、一个不问,倒是默契。聪明如南宫云辞,已经知道父亲曾今答应祖父的条件了,如今这样的选择,只能说二叔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能让父亲不顾一切的只有母亲和她,所以她没有问,等父亲想说的时候她自会知道。
“囡囡,多笑笑,父亲希望你能获得开心些。”
看完了茶庄,南宫君烨带着女儿回府,路上还专门去了老邓家甜品铺,因为江晚清最喜欢这家老字号的蜜乳糕和绿豆糕。
在外奔波一天,回到府上自是先去梳洗一番。可惜,南宫君烨刚进院子,就看见阿福一脸局促的表情看着他,“怎么了?”
“爷,老夫人给您送来了两个容颜艳丽的丫鬟。”阿福是府里大管家,也是陪着南宫君烨一起长大的心腹。
说是丫鬟不过是委婉说法,这两个妙龄女子是老妇人身边的荆嬷嬷亲自带过来的,原话说是帮主母分担些压力,早点为爷开枝散叶。但这话阿福怎么可能说的出口,那边明显没安好心,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手段在等着他们。
南宫君烨皱皱眉,冷哼一声,这是日子过的太舒坦总要找点不痛快才行吗,“人呢?”
“在院子里站着呢。”他们可不敢把人往后院带,虽然这事儿肯定瞒不过夫人,但是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不能不懂事儿。
“你亲自把这两个人送回老夫人那边,告诉她别什么脏的臭的都往我这儿送。”若是没猜错,送来这两个都是烟花之地出来以色侍人的,他的好母亲可是巴不得他与夫人离心离德。
......
《赘婿科举路》作者:子非陌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g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