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三千里》作者:慕君年
文案:
刘湛版文案:
开局流放三千里,两间稻草房,一家老幼,看上的媳妇还要追。
刘湛偏不信命!
这是一个人分三六九等的朝代,上三等氏族能判下六等庶民生死。
刘湛以下克上!
大皇子为了立功讨皇帝高兴,用二十万条命填一个军功,将军之下全是炮灰。
刘湛在尸山血海里杀出一条路!
宋凤林版文案:
曾为公府嫡子,姑母为皇后,祖父为大丞相,一朝变天沦为阶下囚
从云端坠落宋凤林自暴自弃,刘湛说他不信命!
这世间人分三六九等,宋凤林劝他不要与天下世家为敌
刘湛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山花烂漫的齐云山,白雪皑皑的通天关,北战南征鼎立天下
刘湛说你是我的妻生同眠死同葬!
CP:刘湛x宋凤林
匪里匪气将军攻x清冷傲娇军师受
1x1,he,前期种田,中后期打仗升级王侯将相,逐鹿天下,攻最后会当皇帝
排雷:不生子,主角穿越但不搞发明创造,没有金手指,全靠夫夫同心
内容标签: 强强 穿越时空 爽文 升级流
搜索关键字:主角:刘湛 ┃ 配角:宋凤林 ┃ 其它:种田,升级,架空历史
一句话简介:从军户到天子之路
立意: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1章 流放
“呜呜呜呜,老爷,少爷,你们快过来看看,湛儿怕是熬不住了!”
牢房里漆黑昏暗臭气熏天,十几名衣衫褴褛的犯人围着一名男童悲泣。
“孩儿,孩儿,睁开眼睛看看母亲,孩儿,我的孩儿啊。”
男童口眼紧闭身体僵直抽搐眼看就要不行了。
一个月前新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抄了兵部尚书刘同和的家,全家老少十几口人被打入天牢,至今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
刘同和与三个儿子在狱中合计,要说有罪便只一样,先帝无子欲立皇太弟。
刘同和性情耿直,便以先帝正直壮年何患无嗣为由请求先帝三思,怎想仅仅一年之后先帝便病入膏肓,匆匆立了皇太弟便驾崩了。
新帝登基一是大赦天下,二是整肃朝纲。
于是刘同和被扣以私结朋党的罪名阖家下狱,事发突然,刘家人甚至来不及自救便被突然到来的禁军逮捕下狱。
“家父只是出于臣子的忠言,陛下便要至我一家于死地,陛下怎能如此刚愎!”
刘同和忙喝住儿子。“渊儿,休要乱言!”
刘学渊抱着儿子越发冰冷的身体悲从中来。“父亲,我们一家算完了,陛下意在杀鸡儆猴,而我们一家便是那只鸡,哪里还有活路可走?”
才五十岁的刘同和曾经多么的意气风发,此时却如将死的老朽满面灰败之色。
他无力反驳儿子的话,只因他性格太过耿直,当时没有想到更深一层便脱口而出。
要知道皇家立嗣岂容外人多言?先帝仁善放他一马,并不代表新帝不会秋后算账。
说到底他落得如此下场并不冤,只是连累了家人,也对不起刘氏一族四世三公的大族之名!
当天夜里,因男童病危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男童身上,谁也没有注意到刘同和解下了布腰带悄悄在黑暗的牢房角落悬梁自尽。
自尽前他在外衣上留下血字,陈述自己的罪过,并发毒誓勒令刘氏族人从即日起子孙百年不入科举。
刘氏一族祖上四世三公,族中子弟为官者十有七八,虽已三代没出过三公,但是在官场上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科举为官就是刘氏一族的在世之本。
刘同和立下这番毒誓看似疯了不顾家族前途,实则是壮士断腕,被皇帝所厌弃的家族还妄想与皇帝周旋?
结果只有死路一条!新帝刚愎,唯有如此低头乞怜才有一线生机,只要家族的根基不散总有再起的一天。
三日之后圣旨下到天牢,刘同和一家降为军籍被流放三千里到北疆开垦军田永远不能返回中原。
至于其他的刘氏族人,新帝没有言及因此还维持原状,只要在日后夹着尾巴做官,应当是不会再受牵连。
至于天牢里的刘同和一家当天便被押解上囚车前往流放地。
出发当天几个役差给他们每人戴上枷锁。
刘湛刚醒来的第一天就被戴上镣铐一脸懵逼。
他分明前一刻还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眼睛一闭感觉到大脑突然短路,又一睁眼他躺在牢房里,在一阵阵哭泣声中被拽起来戴上镣铐。
刘湛浑浑噩噩的跟着大部队踏出牢房。
这具身体的眼睛已经太久没见太阳了,刺眼的阳光让他好一会睁不开眼来,好不容易半眯着眼睁开。
刘湛抬头,入目是蔚蓝得仿佛宝石似的天空。
没等刘湛回神他便被役差提溜上囚车,刘家人像牲口一样塞满两辆囚车。
“湛儿,头可还疼?还不舒服吗?”
刘湛被一妇人圈在怀里驱寒温暖,他无暇去顾及妇人,只难以置信的打量四周。
囚车驶出大狱来到繁华的街道上,差役不停喝退好奇围观的人群,偶尔与一些华丽的马车擦身而过,无一例外看到对方都是避之而不及的加快速度离去。
人家穿越都是吃香喝辣的,他却一穿过来就当囚犯,难道是上辈子黑白通吃坏事没少干的报应报到这辈子了?
刘湛叹了一口气无比忧伤。
第一天囚车行到京郊,夜里在驿站住宿,赶路了一整天囚车少有停下来的时候。
刘家人已经又渴又饿,路上日头又晒,当天就有两人病倒了,一人是刘湛的三婶,一人是刘湛的堂兄涛儿。
差役却没有让他们下囚车的意思,把囚车锁到后院便进屋里吃喝去了,又过了许久仍不见差役出来。
刘湛正疑惑看管太宽松了随即又自己想明白过来,什么劫囚啊逃跑啊都是武侠片里的段子而已,都戴着枷锁囚车又上了锁怎么逃?
至于劫囚更不可能,谁会冒着砍头的罪名来救他们?
路上刘湛已经仔细看过自己的身体,男童应该十一二岁左右。
许是在牢里条件太差的缘故,原身很瘦,不过骨架修长皮光柔嫩的,看得出来之前被养得很好。
刘湛动了动手,沉重的镣铐让他提起手都很吃力,他很渴也很饿,饿是一天两天饿不死人,但是缺水绝对会让这一大家子人都活不到北疆。
囚车跟镣铐都是给成年人定制的孩童戴起来十分宽松,刘湛轻易挣开镣铐在栅栏最宽处钻出囚车。
“湛儿,你怎么出去了!”刘湛的母亲赵氏一声惊呼,大家这才发现刘湛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囚车外。
“嘘!”刘湛忙让大家噤声。“我瘦,手铐铐不住我,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找水。”
刘学渊忙道。“湛儿,小心一些!”
刘湛懒得浪费时间听长辈们的叮嘱,三两下就摸向后厨的方向。
此时驿站已经熄灯了,以防惊醒驿站的下人,刘湛还特意排查了下人和住宿的地方,确定后厨四周没有人之后才开始潜入。
驿站后厨是一间独立的土房,幸运的是厨房门没锁,刘湛蹑手蹑脚潜入又悄悄把门掩上。
厨房里只有两口大锅和一口大水缸并一些杂物,粮食都锁在了库房里。
刘湛第一时间打了一瓢水敞开来喝,当真是渴死他了,只觉得这水无比甘甜。
喝水喝了个半饱之后,刘湛忙掀开大锅找吃的,里面空荡荡的。
刘湛不放弃又翻箱倒柜,最后只在厨柜里翻出几块饼子,闻起还有一股霉味。
要知道在一天前他才吃完一桌上万块的酒席、龙虾、大鲍鱼、野味、河鲜一应俱全。
刘湛的胃已经饿得犯苦水了,他毫不怀疑再饿一天就会把胃给饿穿,可还真是报应。
他上辈子吃喝玩乐嫖赌具全,玩狠了也享受够了,这辈子下降到困难模式重头再来总不至于一头撞死,这不是他的性格。
刘湛吃了一个饼子感觉胃好受一些,他用囚衣下摆把剩下的食物裹好,刚才摸排的时候他看到后厨不远处有一溜菜地,似乎还种了黄瓜。
刘湛自己吃了一根又摘了七八根黄瓜,又沿着地里每棵青菜都摘下两三片菜叶子,用衣服把食物全裹起来立即返回囚车。
刘家人十分惊喜,他们在天牢里本来就少吃少喝,今天又晒了一天,大家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刘湛说是从厨房拿的家人也没有多疑。
“湛儿,你快吃一些,这黄瓜可新鲜了。”母亲赵氏忙给刘湛递去。
刘湛塞回她手里道。“你吃,我拿的时候就吃过了,否则哪里有力气回来?”
赵氏半信半疑,刘湛只好咬了一口又递去她嘴边要她吃这才算完。
“大家小声一些,慢点吃,不够我再去拿。”刘湛给大家边分食物边又道。
“千万别想留着明天吃要被发现就不好了,都吃完了,我去给大家打水。”
刘学渊想叮嘱儿子小心一些,下一刻刘湛已经利落地跳下囚车没入夜色中不免叹道。“这孩子长大了……”
二叔刘学逸也叹道。“真难为湛儿了。”
接下来数日,差役每天天未亮便赶着囚车上路天黑便寻驿站休息。
头两天差役没有给刘家人一口吃喝,到了第三天方每人一天一个粗粮饼子,水也是一天喝一次,头两天吃喝拉撒全在囚车上。
后面便每天中午休息时放出来一会解决,否则这囚车臭得根本没法靠近。
后来刘湛才从差役口中听到原来这是押车的行规,就像下马威为了让囚犯服气路上乖顺一些。
白天每人可分得一个粗粮饼子,晚上刘湛便用老法子给大家加餐,因此虽然风餐露宿,刘家人也没有特别消瘦。
只是半个月之后还是有人熬不住了,刘湛的堂兄涛儿晚上睡下之后第二天再也没有醒来。
二叔二婶肝肠寸断。
涛儿是刘家长孙,比刘湛长半岁,据说自幼聪颖才十一岁便考上童生,如果不是突发变故,刘同和本想让涛儿明年试考秀才。
差役头子把涛儿的尸体从他父母手中夺了过来,在刘家人的哭喊声中指示其余两个差役刨坑,浅浅的埋了然后继续赶路。
二婶几欲崩溃,终日痴痴呆呆。
又数日之后,路上天气越发寒凉,远远的能看见一座高峰直插入云。
刘学渊看着远处的山说。“进入那座山的地界我们便离开中原踏入北疆了。”
刘湛对这个世界的地理一概不懂便好奇的问。“北疆是什么地方?”
刘学渊说:“我们大楚盘踞中原为天下霸主,国土广袤,东至东海之滨,南至济水为界,西至汉中古地,北至齐云山脉,湛儿,你看到的那座山峰便是齐云山。”
第2章 天苍苍野茫茫
如此又过了十日,刘湛感觉到他们已经进入到了齐云山山脉腹地,放眼所及尽是山。
刘学渊道。“湛儿,前面应该就是武源县地界了。”
刘氏被充入军籍开垦军田,简单来说就是给军队当佃农,无战事时为佃农,有战事时充入军中当兵卒,他们此行流放地终点便是武源县。
武源县跟中原地区的县城比起来那是相当寒酸,整个县城位于山窝处,一条石板长街就是县城唯一的主道。
囚车穿过主道到达县衙,役头忙不送下车进去交差。
未几有张主簿带着册子过来给刘家人登记在册,又给役头手上的文书画押,交接手续便算完成。
刘家人被暂时拘在县衙门前,路上人来人往,似乎都已经习惯了这一幕没人会多瞧一眼。
张主簿给役头办完交接手续便立即到后院去禀告县令。
武源县令叫沛万善,圆滚滚的身材圆滚滚的脸,名字叫万善看起来也很面善,一双小眼睛却精明锐利的很。
沛万善不但是武源县令他还辖管武源军营,在这里任何事情都不能越过他去,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只是土皇帝也有被坑的一天。
“什么?发来了一家士族?”沛万善看完张主簿呈上来文书顿时怒发冲冠。
“是谁把这烫手山芋塞到老子这里来的?!”沛万善砸了文书。
“肯定是郡城那群家伙!沛公离!肯定又是你给老子添堵!老子与你势不两立!气死老子了!气死老子了!”
沛万善一顿好砸,一时屋里犹如台风过境。
张主簿吓得满头大汗,战战兢兢道。“大人,那刘氏已被罢官去籍,应当不会对大人有太大影响……”
话没说完一个茶杯便飞了过来。
“你懂什么!那被降籍的刘氏不过是其中一房,如果是整个刘氏被发配老子倒是无所谓!”
“你知道刘同和的岳家是谁吗?你知道刘同和长子刘学渊的岳家又是谁吗?你知道户部侍郎刘同新正是刘同和的胞弟吗?”
“蠢蛋!都给老子滚!”
当今天下的士族随便一支都是百年大世家,那盘根错节的关系岂是一小小主簿可以了解得到?
别以为刘同和一房困难了别人就可以对刘氏痛打落水狗。
与刘氏有关的七大姑八大姨随便站出来一个,他一小小的七品县令在人家眼里就跟蝼蚁似的要报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话说回来要沛万善把刘氏一族供起来也不行。
宣帝雷霆之怒说发作就发作,要是哪天宣帝突然心血来潮要了解刘氏近况,却发现他们一族居然在边疆吃香喝辣的这像话吗?他沛万善又没九条命。
沛万善烦躁的踱步,最后一跺脚,干脆把人往富裕一些的村子里塞,再暗中给点帮助两边不得罪。
于是沛县令大笔一挥,把十亩在耕的军田划到刘氏名下,免去了他们的开垦之苦,又划了两间草庐并一些谷米稻种。
刘家人在县衙门口等了半天,过晌午之后,有士兵给他们送了些吃食之后又是等。
到了下午张主簿来了并命人把他们的枷锁打开。
“从今往后你们便是武源县军户,户籍落在山上的天苍村,这是你们这一户的户籍牌子,拿了进村找百户长领田地去吧。”
又有士兵牵来三辆带篷的驴车,显然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
刘学渊朝衙内方向作了一揖。“刘氏感谢县令好意。”
驴车里还准备了一些干粮和粗布棉衣,刘湛第一时间被赵氏拉过去套上棉衣,顿时整个人都暖和了,刘家上下都有一种活过来的感觉。
“我们走吧。”刘学渊最后上车,驴车开始不紧不慢的往山中走去。
天苍村位于齐云山通天峰山腹,早先只有七八户猎户在此定居,后武源县开垦军田便陆续往这里迁移军户。
时至今日慢慢的形成一条有上百户人家的大村,且设了百户长行里长之职管理军户。
按道理天苍村已经满员,后来的军户要往更深处的天茫村去开垦梯田,那里条件便要艰苦得多。
天苍村已经许久没有生面孔进入了,刘氏的到来引起了村中热议,一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驴车把他们带到百户长家里。
陈百户与刘学渊年龄相仿,高高瘦瘦,神态倨傲。
驾车送刘氏的随从给他耳语了几句说了些县令叮嘱的话,陈百户有些意外但也仅仅是意外而已,很快他又恢复倨傲。
“嗯,我了解了,村西边那十亩地已经划出来了,正好村里有空余的草庐你们便住进去吧。”
陈百户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走了。
刘学渊本想问清楚是哪十亩地哪间草庐,想了想还是作罢,他有礼的作揖带着一家老小进村。
二弟刘学逸不忿道。“小小一个百户鼻孔都快翘上天了,当真可笑!”
刘学渊忙制止他。“二弟,村中人多口杂,有些话应当三思而行,如今我们沦为军户更当小心行事,你莫小看那百户,在这方寸之地他便是这里的天。”
刘学逸一时泄了气。“我明白了大哥。”
刘学渊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快些找到草庐也好让娘能尽快休息。”
本来三兄弟还想着要一顿好找,没想一回头,那边刘湛已经跟村民问路了,立即有热心的村民要给他们带路,找草庐的事情就这样迎刃而解。
沛县令划的草庐就在村子边上,竹篱笆圈着的院落里有两间破草棚。
那草棚很显然已经年久失修泥糊的墙体全都裸露出中间的篱笆夹心,草棚顶也有几处坍塌,想要住人还需修缮。
老太太一看到这草棚就立马崩溃了,她是侯府之女,出身比刘氏还要高一级,这一辈子就没见过草棚更别说住草棚了。
老太太一哭,三位同是世家出身的儿媳们便都拥着孩子哭了起来,三个儿子们也一脸颓败。
刘湛无语,哭能解决问题吗??
他没好气的扯了扯刘学渊的衣角。“天马上就要黑了,如果我们还不加紧收拾草棚,晚上就要露宿。”
刘湛的话把三个男人拉回现实,刘学渊摸了一把脸。“对,再不收拾就要天黑了。”
撇开还没接受现实的一家人,刘湛率先进入草棚,十岁的馨儿和六岁的澈儿一溜烟也跟了进去。
院子里两间草棚一横一竖排列,从外面看草棚确实太残破,进到里面却还好。
原来这草棚里外都是泥墙,只不过是外墙风吹雨打泥全掉完了露出篱笆夹心而已,里侧泥墙还是完好的。
至于草棚顶有坍塌的地方,只要填些稻草修缮一下便好,而屋子里的布局也很规整,正中间是堂屋,左右各两间房。
刘湛对房子基本满意,两间屋子四间房,正好祖母一间,三兄弟与他们的妻子孩子一间。
忽然刘湛又想起来怎么没有厨房?忙到院子寻找。
最后在草棚后面侧边寻到了独立的厨房,厨房里有搭好的灶台,刘湛惊喜发现灶台上有口生锈的大铁锅!
别小看这口大铁锅,如今身无分文的他们可买不起。
刘湛告诉两个小跟班。“快去告诉你们爹娘,我们有大铁锅可以做饭了。”
两小孩已经许久没吃过一口热饭了,当即兴奋得手舞足蹈。
“爹!娘!我们发现了大铁锅!可以做饭了!有饭吃了!”
也许是被孩子们的欢快气氛感染,刘家人都惊喜地围了过来,女人们更是立即动手清理。
大房赵氏道。“沛县令不是给了我们一些粮食吗?可以熬一些粥。”
三房方氏忙去找。“还放在门口呢,我去拿!”
看到很快就有一口热粥吃,原本一直哭泣的老太太也停了哭一脸期盼地看着厨房方向,至于男人们也动了起来开始收拾屋子。
只有二房宁氏恹恹的神不守舍,因她刚经历丧子之痛,家里人都十分体恤没有人开口让她帮忙做事。
不过想要煮粥的刘家人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水跟火都是问题。
刘湛已经看过了屋里没有水桶,也没有生火的东西,唯一的办法只能去借。
要这群太太小姐们去借显然不可能,刘湛很自觉的主动出门。
才出门他就看到了一群好奇围观的村民,毕竟刚才里面又哭又闹的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幸亏刘湛老脸够厚,当即逮着人便问。
“各位乡亲,我们初来乍到打扰各位了,因为我们千里迢迢赶路没能喝上一口热汤,这不赶着烧火,请问各位乡亲能不能借我们一个木桶打水和借点火?”
乡下地方民风淳朴,借个木桶借点火又不是多大的事,当即有妇人笑道。
“多大的事,我家孩子他爹是个木匠,家里好几个桶呢,给你送一个吧,你等会我这就去拿。”
刘湛忙作揖。“谢谢这位婶子,谢谢!”
又有人说。“村里是有一口井,不过你们这屋后就有一条小溪,那是山泉干净得很,去那接水比去井口那边近些。”
刘湛又朝对方作揖感谢。“谢谢这位婶子!”
那婶子笑到。“我家就在前边不远,我回去给你拿个火折子吧,山里晚上可冷了,炕记得烧起来否则要冻坏不可。”
刘湛忙又作揖感谢,村民见他逢人便作揖感谢有趣的很纷纷伸出援手,竟是让他化缘到了一些瓜果。
大铁锅洗干净了倒上泉水,放入杂粮和掰碎的不知名瓜类直接一锅炖,水一烧开便飘出阵阵香味。
期间大家也没闲着,三兄弟简单修补了屋顶,夫人们则清理出一间草棚。
大家从草棚里又翻出了一些能用的东西,几只破碗,一个炒菜的铁铲子,木凳子,草席等等。
因为碗筷不够,这一顿饭大家是围在灶台边上你一勺我一碗的吃,虽然十分狼狈,但三个月来第一口热饭吃进嘴里,大家都不由得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动。
......
《流放三千里》作者:慕君年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l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