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请24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更多免费小说关注微信公众号:gn 58 53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罪臣之妻》作者:骨生迷
文案
贵女姜桃穿成了一个貌美却难嫁的农家女,
眼看着年岁大了,姜桃自己做主,选了附近服役的一个壮汉。
壮汉是京城人士,早年不知道惹了什么事被发配而来。
姜桃做好了和他一起挨苦的准备,
没想到壮汉干活是一把好手,其他方面也是……
成婚数载,日子幸福而平稳,姜桃很是知足,
最大的期望不过是太子早些登基,大赦天下,好让自家男人从苦役中解脱。
却不成想太子登基没几天,一辆华美堂皇的马车突然停到了家门口,
马车上下来一个器宇轩昂的少年,见着她的夫君就哭着说:“舅舅,朕来接您了!”
小贴士:
1.家长里短的轻松向种田文。
2.第1章为背景交代,不喜可直接跳第2章。拒绝人参公鸡还会反弹!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姜桃 ┃ 配角:下本《东宫宠妾(穿书)》求收藏
一句话简介:苦役夫君是皇亲国戚?!
作品简评
本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病弱的贵女姜桃穿成了一个同名同姓的农家女。她先以顽强的意志力熬过病痛时期,而后选了一个苦役为夫君,从糟心的原身家庭脱离出来,凭借自己的刺绣手艺开办绣坊,过上了和美安逸的小日子,却没成想夫君的苦役身份竟然是假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国舅!随着身份的改变,一家人先从村里搬到城里,后又去了京城,不变的只有一家人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和温馨和乐的氛围。本文文风轻快,没有太大的波折起伏,但平淡温馨也有动人之处,主角和配角都个性鲜明,人物丰满,日常相处经常闹出各种啼笑皆非、令人捧腹的小状况,非常适合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放松心情。
第1章
姜桃在黑暗中醒来,挣扎着起身喝了一碗冰冷的汤药后,她双眼无神地盯着屋顶悠悠地叹了口气。
她又梦到了上辈子的事情。
准确的说,她已经活过两辈子了。
一开始她是个生活在现代的普通女孩,因为得了罕见的先天性免疫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就住进了无菌加护病房。
但好在她的家境还算富裕,光是父母以她名义创办的基金就足以支付医疗费用。后头她稍微大了一些,父母就干脆买下一座医疗设施非常优秀的私人疗养院,供她居住。
但父母对她的好也仅限于此,或许是知道她这病难以治愈,指不定哪天就没了,与其同她感情深厚,到时候痛彻心扉,还不如冷着她一些,这样日后也不至于那么痛苦。
是以,那时候的姜桃终日见得最多的就是私人医生和看护,家里的父母和兄弟一个月能见上一回已是很不容易。
她觉得自己一直还算乐观,在疗养院的日子虽然无聊,但是她还是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各种知识,幻想着当医学更加昌明的时候,她能走出无菌病房,和普通人一样生活。
但是到底是奢望,她还没有成年,就走到了生死边缘。
那时候的姜桃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不甘心——
她这叫怎么地活着呢?和行尸走肉也没有什么差别!老天待她也太不公道了!
虽然心怀愤懑,但临终前姜桃还是选择尽己所能地回报社会,立下遗嘱希望自己死后,名下的基金会可以继续尽己所能为一些罕见病患者提供帮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算做了一些好事,那辈子结束之后,她的意识没有消散,而是回到了古代。
这就是她上辈子了。
上辈子的她依旧家境显赫,乃是侯门嫡女,虽然金尊玉贵地长大,但她亲生母亲去的早,不过两年,父亲就又迎娶了一个貌美年轻的继室。
她穿过来得时候原身不过七八岁,那继室已经过门三五年,虽也不曾苛待她,只是同她不亲热而已。但后头继母又替侯府开枝散叶,一连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但是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一子一女,她自己看着健健康康的孩子都先后夭折了,反而姜桃这病恹恹的一天一天长大了,那继室就越发看不得她了。
原身的父亲不理家事,当家主母又明摆着不喜欢她,下人惯是拜高踩低的,小姜桃的日子过得很是不好。
原来的姜桃就是被下人怠慢,冬日里掉进湖里生了病没得,自那之后继母干脆就把她关了起来,再不让她踏出自己的小院子半步。
她空占着侯府嫡长女的名头,却在家里活成了一个透明人。
姜桃好不容易再活一次,自然不可能任由继母这么欺压。
但是气人的是,侯门里的姜桃居然还是个病秧子!
先天本就孱弱不说,自从那次冬日落水之后,她就得了很严重的肺病。随着时间流逝,她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再日渐严重。
别说和继母抗争,便是多训斥怠慢她的下人两句,也会咳地翻天覆地,头晕脑胀,一个不注意就是几天下不得床。
姜桃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只能一边养病一边想办法。
那继母拘着她不让她出门,但也不好没个名头就把她那么关着。所以继母一开始说是让她养病,过了两年又请了刺绣大家来教导她刺绣,对外说让她专心学艺,不便外出。
可她那继母绝对没想到,姜桃在这方面还真的很有天赋,加上她常人无法相比的耐心和细心,学了不过四五年,她的刺绣师父私底下就给予了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评价。
后头她的师父帮着运作,将姜桃的刺绣呈到了宫里。
她师父本是想着将那刺绣送给宫里哪个小贵人的。不拘是什么品级的嫔妃,只要能在御前偶尔夸一句姜桃。继母也就不敢再那么欺负姜桃了。
也是巧合,那绣品不知道怎么到了太后面前,一下子就得了太后的青睐。
知道是姜桃绣的之后,太后跟前的太监还特地跑了一趟侯府,传了太后夸赞她的口谕。
得了太后的亲口称赞,姜桃她师父是真打心眼为她高兴,想着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给姜桃说门好亲事,再也不用受那继母的鸟气。
可她们都没想到,那继室手段当真了得,不等这件事传扬开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姜桃定了亲。
亲事由姜桃的亲父和继母做了主,便是之后她名声再好也没有用了。
当时的姜桃可不懂里头的弯弯绕绕,听父亲说对方是一个很有才名、家世清白的举子便也没有做他想,只想着快些离开家里,告别这没滋没味的日子……没想到,相看还没开始,她的夫家却换了人,成了她想都不敢想的皇亲贵胄。
那本是继母替妹妹相看的好人家。
就在她惴惴不安的时候,还没来得及确认对方到底是谁,外头却发生了一桩大事——外戚谋反,太子被圈禁东宫。她说的人家也被牵连其中。
听到消息的当天,侯府里就好像早有准备似的,一辆简陋地马车把她送到了郊外的尼姑庵。
原来,他们早就听到了风声,虽不敢轻举妄动却把那本属于她妹妹的婚事挪到了她身上,让她来给妹妹挡灾。
姜桃说不上多难过,想着这事之后她便和侯府再无关系了,也算是替原来的姜桃偿还过侯府的养育之恩了。
她的身子依旧不好,但刺绣的手艺还在,加上庵堂里的主持和善,帮着她下山卖掉刺绣不说,得知她想救济附近孤儿的时候,也着实出了一份不小的力气。
但是这日子也没过多久,天子的怒气虽然没落到她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头上,但她那说亲的人家却是实打实地得罪了许多人,于是半年后,一场诡异的大火无声无息地席卷了姜桃所居住的厢房。
姜桃就死于这场大火里。
死之前她在想,人都只活一辈子,但都是多姿多彩,她这活过两世,绝大部分的人生却都是病痛相缠,竟依旧像白活了一场一般……
她有些侥幸地想若是有下辈子,穷点苦点也不怕什么,但是她真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啊!老话说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真乃古今第一金科玉律!
可那之后她意识既没有消散,而是像个游魂似的,寄居在了庵堂之内。
那场黑夜里的大火烧的蹊跷,只把她寄居的那间屋子给烧了,其他房间却是没有受到牵连的。
姜桃就以魂魄的姿态日日听经念佛,时常还能在山头上自由走动,除了无人能看见她、和她说话,也做不了她最喜欢的刺绣,让她觉得有些寂寞以外,好像就没有任何差别。甚至比她从前过得还好,毕竟从前的她被病痛束缚着太不自由了,哪里像现在这般无拘无束,一身轻松。
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也就慢慢地过下去了,姜桃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机会见到故人。
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一个梳着流云高髻、衣着华丽的年轻妇人被一众下人众星拱月地簇拥着来到了这城外的庵堂。
几乎是眨眼之间,姜桃就认出了那年轻妇人是继母生的妹妹——姜萱。
只是时过境迁,当年那个比自己还小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成长为大人模样,还已经嫁为人妇,过得这般光鲜。
姜萱屏退了下人在佛像前的蒲团跪下,正好跪到了姜桃跟前。
出人意料的,姜萱并没有对着佛像祈愿,而像闲话家常似的开口道:“姐姐,眨眼之间你已经走了三年了。老人都说,若人死后对世间任有眷恋,魂魄最多也就在这世间等上三年。不知道你现在是已经再世投胎,还是依旧流连在这人世……”
姜萱的口吻很是平淡,好像在说着什么和她不相干的事。
姜桃听着心里却不由有些暖意,她和这妹妹感情本就一般,本以为自己死后这世间根本没人会记得她,没想到这个和自己没什么感情的妹妹居然还惦念着自己。
没容姜桃多想,姜萱却忽然吃吃地笑起来,“不管如何,反正姐姐已经死了。父亲已经把姐姐忘了,母亲也过得舒心了,如今府里的嫡出姑娘只我一个了,我也成了状元夫人……姐姐不在,真的是太好了呢。”
姜萱笑的眉眼都舒展开来,只能说得上清秀的面庞都染上了异样的神采。
她明媚地笑着说:“姐姐代替我去死,真真是太好呢。”
姜桃这才明白姜萱到这荒僻的庵堂来,根本不是惦念着自己,而是来耀武扬威的。
想她活着的时候,从来不曾想过和继母妹妹她们争夺什么,甚至因为身子羸弱只有挨欺负的份儿,还稀里糊涂地替妹妹顶下那门危险的婚事,到头来她都死了,姜萱竟还想让她不得安宁?!
姜桃气愤地对着姜萱伸出手,但是她不过一缕幽魂,连姜萱的衣摆都触碰不到。
最后姜萱在佛像前上了三炷香,言笑晏晏地轻喃道:“有机会的话希望姐姐能早日在世为人,找妹妹来报仇呢。”
三炷香燃尽,满怀愤恨的姜桃眼前一黑,再睁眼,她就成了农家女姜桃。
回想到这里,姜桃又是长长地一叹,恨不能把胸口的闷气全给送出去。
实在不是她活到第三辈子还不知道满足,而是这个同名同姓的姑娘,运道也着实差了些。
她本来是姜家村秀才家的女儿。但是天降横灾,父母接连在灾祸中没了。
这还不算,这家里家外还都说父母是姜桃给克死的。
那传言也非空穴来风。而是在她出生不久后,一个游方术士给她的批言。
批言里说姜桃的命格太过奇特,有天煞早夭之相,但又隐隐有大富大贵的命格。
这属实奇特,一个人居然能有两种命格。
但不论是哪种命格,都不是寻常人家能承受得住的,恐会为家人带来灾祸。
那术士就劝诫姜桃的爹娘把她寄养到尼姑庵去,等到姜桃过完十六岁,便可把她接回家中。
姜桃的父母如何舍得,加上姜桃父亲是个读书人,虽然对鬼神保持着敬畏之心,却也不是盲目信从的人。因此便谢绝了那术士的提议,仍旧把姜桃养在家里。
之后的十五年,姜家一直太太平平的。
是以村里知道这术士批言的人不少,却也没多少人在意。
一直到不久前,姜桃十六岁生辰前夕,她的父母终于为她寻摸到一门不错的亲事,两人却在相看回程的路上遇上了意外,双双殒命。
这事和十几年前术士的批言一合计,姜桃孤煞克亲的消息才正式传播开来。
姜家人也急了,生怕她再克家里其他人,等姜桃父母的丧事一办完,就想着给她定亲。虽然姜桃要守孝三年才能出嫁,但好歹先定了亲,就算是别家人了不是,要克那也是克别家!
姜家人的算盘打的响亮,但其他人也不傻,再也没有敢来触这霉头的。
农家女姜桃骤然失了一双父母,身边又流言蜚语不断,还偶然偷听到姜家人想把她胡乱许人,她当即就发起了一场高热。
这一烧,就断断续续烧了快半个月,原来的农家女姜桃没了,换成了现在的姜桃。
姜桃醒过来之后才发现这具身子虚弱得离死亡只有一线之隔,别说起身下床,连说话都十分费劲。她真是欲哭无泪,她怎么就和病痛脱不开关系了呢!但面对这种境况她还真是驾轻就熟——毕竟是活过两辈子、多年的老病秧子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一死再死的她硬是忍着身体的各种不适,吃下婶婶送来的苦到让人冒泪的汤药,又逼着自己把那些粗粝的豆饭、冷硬的馒头一顿不落地吃进肚子里。
还真就让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可姜桃觉得原身的家人或许是不想见到这种局面的。
就好像眼下,她半夜醒来,屋里不说有个照看的人,连一个带余温的炭盆都没有,刚喝下去的汤药冷的就差结出冰碴子了,身上不算厚重的被子更是坚冷似铁。
想来,他们和上辈子侯府的家人无甚区别,都是盼着她死的吧?
可他们要她死,她就得死吗?
姜桃唇边漾起一个讽刺的笑容,那可没那么容易!
第2章
前面姜桃活的凄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身体太差,药石无灵。不然远的不说,上辈子她身为侯门嫡女,身份上并不算吃亏,和继母斗上一斗,总有别的出路。
但就是因为身子差,连收服个能用的下人都办不到——都知道她一年到头病着的时候多,好着的时候少,谁敢在这样的主子面前卖忠心、和主母作对?嫌命长不是?!
更别说因为身上常年带着浓重的药味,她那个自诩高雅的爹都不待见她,求见个五回能见上一回就不错了!
可农家的姜桃不同。
现在虽然也生着病,但这是急症,并不是天生羸弱。加上原身父母对她疼爱有加,也有本事给她弄好吃的,原身的身体底子那是十分喜人的。
也就是小姑娘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这才没有熬过来。
姜桃则不同,她求生欲出奇地旺盛。她很有信心,只要熬过这一遭,她就能收获一个她一直想要的健康身体!
所以姜家那些人也就空想着吧,她定不会让他们如愿的!
想到这里,姜桃的眼神变得炽热起来,这次她说什么都得好好活着!她要活的比谁都长久,最好能有机会回京城去,她倒要看看姜萱和那恶毒继母能有什么下场?!
药效慢慢发作,姜桃感觉到身上热乎起来了,立刻掖好了四个被角,扎扎实实地躺进了被窝。
——
而此时的姜家,相比姜桃那屋的冷清,堂屋里可以用热闹两个字来形容了。
姜老太爷,姜家老太太,还有大房、二房两家的大人都齐齐整整地坐在一起说着话。
二房媳妇周氏正捏着棉帕子呜呜哭噎:“阿桃这病已经月余了,看病抓药可都是钱,再这么下去,咱们可连过年的钱都没有了。来年几个哥儿还要交束修,柳姐儿也要开始相看人家……”
话音刚落,大房媳妇赵氏就帮腔道:“老二家的说的没错。而且撇下这银钱不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头上家里放这么个重病之人也是不吉利。柏哥儿过完年可要考童生,触了霉头可就不好!”
妯娌两个越说越恨,往年因为三房的会读书有出息,两个老的就偏心三房,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三房,连三房听了术士的话不肯送走姜桃这举动,姜老太爷都默许了。
看吧,现在那丫头就克死了自己的父母,她们可不想再步他们的后尘!
说完赵氏和周氏就用眼刀子去戳自家男人。
姜家祖上都是地里刨食儿的,这么些年也就出了姜桃他爹这么一个读书人。是以姜家老大和老二都是很朴实、不善言辞的庄户人。
但是被自家婆娘逼着,又想到家里各有正读书的小子,姜正和姜直还是硬着头皮附和了起来。
不过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花头,不过按着自家婆娘教的,死咬着那术士的批言说,又说家里其他人都是小事,但爹娘年纪大了,可经不住姜桃这命格。
众人自说自话,直逼着姜老太爷和老太太下决断。
老太太孙氏虽然在儿子媳妇面前很强硬,但在大事上头还得听姜老太爷的,所以也没有开口,但她既没有出言喝止他们,默许的态度也就很明显了。
姜老太爷对意外逝去的小儿子还是很有感情的,而且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姜老太爷更是对他期望极大,就等着他继续科考,考个举人光宗耀祖。
所以往常姜老太爷对姜桃这个三房长女还是十分疼爱的,但他想到小儿子很有可能是被姜桃这特殊的命格克死的,心肠便又硬了起来。三房孙女的一条命,和家里其他人的未来,孰轻孰重,姜老太爷心里已经分出了轻重。
最终他重重地拍了桌子,一锤定音道:“阿桃眼下虽病着,但总也有一口气在,我们总不能故意害死她。但是你们说的不错,家里确实是经不住这么耗着了。这样吧,明天一大早,你们把院子的门板拆下来,把阿桃抬到三霄娘娘庙去。让三霄娘娘决定她的命吧。”
这是这附近四里八乡由来已久的传统,若是家中有重症不治的病人就送到三霄娘娘庙里。若是命不该绝之人,待个十天半个月,自然也就好的差不多了。若是就这么去了,也是命中该是如此。
这种传统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是名正言顺地把病人遗弃罢了。
姜老太爷这话一出,心里到底还是不忍心,又补充道:“阿桃到底是咱家的血脉,你们给她多带两床厚被子,备足了干粮,万一三霄娘娘显灵,她也能活下来。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阿桃能活,过完年咱们就把她接回家,你们再不许为难她的!”
赵氏和周氏异口同声地答应下来,“那是自然!爹放心!”
等到姜老太爷疲惫地挥了挥手,大房和二房的人各自回屋。赵氏和周氏就迫不及待地笑了开来。
外头冷的滴水成冰,三霄娘娘庙里因为死过太多病人,村民都嫌不吉利,人迹罕至,破败不堪。姜桃要是这都能熬下来,那才有鬼呢!
等姜桃一死,三房就只剩姜杨和姜霖了。
别看姜杨和姜霖都是男孩儿,但都不足为惧。
姜杨如今十二,虽然是三房的孩子,但打小就身子骨儿弱,老太爷和老太太心疼他,在他生下来没多久就把他抱到了身边亲自抚养。也不知道怎么,这孩子竟还能和亲生父母、姐弟都离了心。
不说远的,光说三房两个大人没了,这没良心的小子可是一滴眼泪都没落呢。后来姜桃生了重病,这小子在镇子上读书,也是一次都没有回来瞧过,可见其心凉薄。
而且这小子身子骨是真的不成,一年到头没少生病,指不定哪天也就夭折了。
姜霖就更别说了,翻年才五岁,任事不懂的,还不是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只要姜桃一死,三房留下来的东西,可不是都尽归她们?
要不是怕姜老太爷听到了不高兴,赵氏和周氏那真是恨不能在院子里就笑出声。
………………
翌日清晨,晨光熹微,凛冬的寒风呜呜咽咽的刮着,天气冻得屋檐下全是冰棱。
这样的天气,人们本是不怎么愿意出门的。
尤其是村子里,庄户们不用侍弄农田也没了别的进项,要么就是窝在土屋子里取暖,要么就是进城打工,鲜少有出现在田间地头的。
可今日却奇怪的很,居然有户人家在这时候出现在了村子后头的荒山脚下。
而此时人群的中间,一个娇弱纤细的人影尤为惹人注目。
女孩闭着眼睛躺在门板上,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纤瘦白皙,五官灵秀,即便是满脸的病色都没能掩盖出她的美貌,反倒衬出一股弱质纤纤、我爱犹怜的气质。
这家人自然就是姜家人,门板上的女孩自然就是姜桃。
姜桃也没想到再次睁眼,居然会是在这样的情况。
前一天晚上她还大发宏愿,想着等自己好了要狠狠打姜家人的脸,没想到不过睡了一觉,情况又再次急转直下。
赵氏和周氏虽然心眼子不正,但到底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前一夜两人乐了一宿儿,今儿个真要行事了,两人又不约而同地心底发虚。
但发虚归发虚,她们也没有良心发现,而是一左一右地跟在门板边上,左一个“家里也是没办法了”,右一个“三霄娘娘保佑阖家”,然后就把姜家人的安排尽数告诉了姜桃,还给姜桃塞了两个大油纸包。她们确信姜桃是活不下来的,对比三房剩的东西,这么两包吃食实在不算什么,倒也半点不显肉疼。
姜桃心安理得地把两个油纸包都拢进被子里,安慰自己道情况比自己想的还好些,起码只是让她去庙里自生自灭。天知道她刚醒过来的时候快吓死了,还以为看这阵势是姜家人要把她给活埋了呢!
清楚知道了眼下的状况,姜桃就开始思考对策了。
抗争显然是不可能的,她病没好,姜家人心肠也硬。而且这时代最重一个孝字,她没了父母,只能听从族中长辈的安排,就是闹将开来,旁人最多说几句闲话,也并不会帮她。
那就得想想怎么在庙里过活了。
她那两个伯母一人给塞了一大包吃食,摸着应该是馒头饼子之类的,她两个伯父腰间各挂了一个鼓囊囊的水囊,应该是给她的。
她今天这觉睡得格外香,一来是半夜刚吃的药,二来是姜家人给她多盖了一床松软的新棉被,很是保暖。像姜桃现在被她们抬到外头,缩在被子里竟也不觉得冷,反而还比之前盖着薄被住在那阴冷的屋里暖和不少!
有食物,有水,还挺暖和。姜桃的眼神又落到了两个大伯另一腰侧上挂着的柴刀。
农家的铁器是宝贝东西,不用的时候绝对不会随意拿出,想来应该是还要给她在山上砍些柴火?
这么一想她好像都不缺什么了,只要山上没什么猛兽——她觉得应该是没有的,不然村子里也不会有这种传统,虽然寄托神明之说只是遮羞布,但真要把病人放在野兽出没的地方,那这整个村子真是半点脸面也没有了。
横竖都是养病,哪里不是养?如今更要紧的还是心态,老病秧子姜桃还是很知道积极乐观的心态的重要性的。
她将被子高高拉过眉心,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本以为就这么简单地上山了,没想到一行人刚到山脚下,身后突然爆发出一道尖锐的叫声——
“不许扔掉我姐姐!”
一个五六岁大的、白白胖胖的孩子步履蹒跚赶来,手里抄着一根比他高好几个头的扁担。
......
《罪臣之妻》作者:骨生迷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糙汉VS娇花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