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七零]
作者: 乌鸦老道
简介:
姜同志的二婚生活
标签:打脸穿书爽文年代文
主角:姜苗、沈三儿
视角:女主
收藏:9839
◎ 立意:人生自强不息,奔赴美好。
————————o————————
【正文已完结】
好吃懒做,自私自利的姜苗穿书后,
忽然发现,文中宁愿让自己婆娘饿死,也要去救济别人的老好人是她丈夫,烧掉亲妈录取通知书的混账是她儿子。
而她就是那个被儿子毁掉前程,被丈夫饿死的倒霉路人甲。
老好人丈夫:嫂子家孩子多,你饿着没事,不能饿着孩子们。
儿子:妈,他们都说你是知青,你既然嫁给了我爸,那就不能返城去上大学。
侄女:二婶,你这么大人了,怎么可以不把肉让给我吃,新衣裳让给我穿?
原女主:你怎么可以不让你丈夫养我和我妈,不资助我上学,你太自私了。
姜苗:……去你奶奶的腿。
后来,姜苗成了远近闻名的搅家精,把老好人一家折腾的苦不堪言。
老好人丈夫跪在地上乞求:姑奶奶,求求你,和我离婚吧……
姜苗冷笑:想离婚?赔我的青春损失费,精神损失费……当牛做马费。
后来,姜苗拿着一沓钱,耀武扬威的返城去了。
专栏完结文:《在年代文里打秋风》
排雷:本文女主二婚会嫁给二婚男主(不是后妈文,不用养孩子)
————————————————
推荐基友的文:《集齐三个男主召唤甜宠剧本》
文案:傲箩,一个修仙界的路人甲。
有天,修仙界俱惊。
路人甲身边一剑削平山头的清冷道君,竟然是宗门之主。
看似平平无奇,空有美貌的青衣修士,竟是丹修大能。
就连半死不活的病秧子,都是传说中心狠手辣,阴毒至极的灵犀岛岛主。
修真界沸腾了,这个路人甲究竟是什么来路……
傲箩看向身边的三个道友:“你们知道这个传说中的路人甲是谁么?”
霸王票排行:第84929名
灌溉:3885 评论:3,005
风格:轻松
第 1 章
一九七二年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
疙瘩村,第二生产大队的计分员徐川此时正带着村民在庄稼地里上工,按理说,不应该是他一个计分员带着大伙劳动,只因村子里的大队长徐福贵今天去公社开会去了,所以才让他侄子徐川一个计分员替他。
徐川这个计分员才当上不久,旁人肯定会认为他当上这个轻松又体面的工作,一定是因为他那个大队长二叔的关系。
其实,也不全是。
要知道疙瘩村上过学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出来,而徐川刚好是这里面的一位,同时也是学历最高的,上到初一,这可是极为罕见的。要知道这附近十里八乡,上到初中的人,那可是没几个。
再加上,他是村民口中有名的好人,像他那个死去的爹老徐头一样是个大好人,村里人都这样说。
所以,大家对他当计分员,都没说什么闲话,有的时候,徐川这个计分员说的话,甚至比他那个以“精明”在十里八乡出名的大队长二叔说的还管用哪。
平时,徐福贵带着人上工,没人敢唠嗑,即使偶尔唠嗑,手上干活的速度也不敢有所怠慢。
今天徐福贵不在,上工的婶子大娘们都仗着徐川性子好,干活也不像大队长在场时那样上心,一个个变得懒散了些,几个凑在一起,唠起了闲磕。
其中就有徐福贵家的大儿媳张红霞,她是村子里有名的大嘴巴,人家都叫她张大嘴,平时最喜欢说东家道西家,不过平常上工,她是不敢说闲话的,别看她是徐福贵家的大儿媳,可她平时是最怕她这个当大队长的公公,每次都像耗子见了猫似的。
这次她那个当大队长的公公去公社开会,这可便宜了她,平时上工瘟鸡一样的人,此时仿佛浑身打满了鸡血似的,眼睛往外冒着光。
“你们还不知道吧,村西头那个死了男人的刘红梅,竟然把她闺女陈小兰送进学校里去了。”
“啥?她一个寡妇,把她闺女送进学校了?这怎么可能……”
张大嘴神秘兮兮的话,引起了一片骚动。上工的人一下子炸了起来,因为她们家里都有男人的,孩子都还上不起学。
刘红梅,一个死了男人的寡妇,家里没有壮劳力的人,竟然有钱送闺女上学?
“大嘴,你咋知道刘红梅把她闺女送进学校了?她哪来的钱啊?我家狗蛋都和我闹半年多了,我和他爹都没钱送他去上学。”
“是啊,以前刘红梅男人活着的时候为了治病,家里摊的都是债,现在,她男人死了,她一个寡妇,又不经常来上工,这娘俩饿不死都算大幸了,哪来的钱上学?”
……
“是啊,小牛他娘,你别再卖关子了,快说啊……”
王秀娥她们忍不住催促张大嘴,这让张大嘴一下子成为了人群中的焦点,她这个时候得意极了,为自己比她们知道的多而得意,把她们的胃口吊的差不多了,张大嘴这才继续爆料。
“你们还别不信,二丫从学校里回来亲口对我说的,还和二丫一个班。”
张大嘴说着,然后往四周瞅了瞅,随后压低了声音,王秀娥她们一看她这个神秘的样子,顿时更加好奇和激动了。
“叫我说,上学那有什么难的,你们以为她们娘俩不上工,在家饿肚皮啊?
别看人家李红梅死了男人,她整天也是病恹恹的不来上工,可人家母女俩过的比咱们这些有男人的还好哪,你们都不知道人家整天吃的是啥……”
“她们母女俩能吃啥?撑死也就是野菜窝窝头,糠饼子啥的呗。”
在村里当媒婆的蓸婶忍不住说道。
张大嘴听到这话,立马朝刘红梅家的方向努了努嘴,脸上酸的不行。
“我的婶子啊,人家可瞧不上咱吃的野菜窝窝头,糠饼子啥的。”
“听你这话里的意思,难道她们孤儿寡母吃的还能比我们天天上工的人还要好?”
王秀娥明显不相信,要知道,她们一家有四个上工的,其中还有一个壮劳力哪,就这样,挣得工分分的粮食,也只能精打细算着吃,吃不饱那是常有的事。
“你们还别不信,人家孤儿寡母吃的就是比咱们好,说出来你们都不信……人家吃的那是玉米面饼子,白面馍馍,鸡蛋………”
“我的天老爷啊,这吃的比村长家还好哪……”
王秀娥她们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要知道白面,鸡蛋,那可是稀罕物,白面馍馍馍馍那可是过年才能吃到的,一年分了那几斤小麦,家家都留到过年才舍得吃,平常谁舍得吃啊?
平时吃顿玉米面做的饼子,就算是改善生活了,鸡蛋更不用提了,虽说现在允许一家养一只鸡,可全家都指望着这只鸡下的蛋去换盐,换酱油的,谁舍得煮着吃。
只有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生病了,这个时候,只有当家的婆婆或者公公发话,当媳妇的才能拿到钥匙,打开柜子拿出来准备换盐的鸡蛋给生病的人煮了吃。
“大牛他娘,你说的这是真的?”
蓸婶子有点不敢相信。
张大嘴见人怀疑她,她顿时急了。
“婶子,我还能骗你们不成?我亲眼瞅见的。再说了,我张大嘴啥时候说过瞎话。”
王秀娥她们见张大嘴这样说,其实心里也差不多相信了她的话。
“你们说,她刘红梅一个寡妇,又不咋来上工,她哪来的粮食啊?吃的天天就像过年似的,还有闲钱送闺女去上学?”
王秀娥酸的不行,她家已经连着一个多月吃野菜团子配咸菜疙瘩了,偶尔野菜团子里掺点玉米面,就算是改善伙食了,白面馍馍,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吃食。
这刘红梅一个寡妇,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竟然能吃得上白面馍馍,并且还有钱去送闺女上学,这咋不叫人酸啊……
“这还用说吗……一个死了男人的寡妇……”
张大嘴意有所指,在场的人都听懂了,脸上也纷纷和张大嘴一样露出一股子不屑和鄙夷。
“也可能不是咱想的这样,说不定是人刘红梅从娘家拿的粮食和钱。”
王秀娥的话让张大嘴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她娘家啥情况我还能不知道吗,穷的叮当响,吃的还没有咱吃的好哪。叫我说,刘红梅吃的粮食,还有她送闺女去上学的钱,肯定是她背地里的相好给的。”
“你们说,她的相好是哪个?”
“叫我说,肯定是咱村子里的……”
张大嘴说着,眼睛有含意的朝周围撇了一圈。
被她看到的男的顿时急了,
“张大嘴,我可没干过那事,你可别编排我……”
“二狗子,我还没说是谁,你咋就急了……是不是心虚……”
张大嘴看着二狗子一副紧张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周围的人哄的一下都笑了,这下,张大嘴更不会放过二狗子了。
“二狗子,快说说,你啥时候和人刘红梅好上的……”
“是啊,二狗子,快说说……”
……
就在二狗子一张黑脸憋的黑红黑红的时候,在前面干活的徐川看不下去了。
“嫂子,你咋能这样编排人家刘红梅。”
“呦,川子,你嫂子我说的可是事实,刘红梅要是没有相好的,那她母女俩吃的白面,钱,哪来的?”
“就是,川子,你大嘴嫂子说的不错,这谁家日子都不好过,要是一般的关系,咋舍得给白面,给钱啊。”
蓸婶子在一旁帮腔,她就见不见得这样的人干这样的事,自己有手有脚的,不去干活,让旁人家的汉子拿钱拿粮养活她们,真是让人瞧不上。
徐川嘴唇紧抿,眼底闪过一丝异样。
“你们说,那刘红梅的相好要是家里没媳妇,倒还好,要是有媳妇,他还拿家里的钱和粮食替别人养媳妇孩子,那他自己的媳妇,该倒霉成啥样子……”
张大嘴一副唏嘘的样子,转头看向了徐川。
“川子,你以前和刘红梅死去的男人关系好,你知不知道刘红梅和哪个男的走的近啊?”
听到这话的徐川,拿锄头的手忽然紧了下,眼睛不自然的躲避了张大嘴的目光。
“没有……人家母女俩可怜,说不定是有人看她们日子不好过,才帮她们一把……”
“呸,她们母女俩可怜?日子不好过?现在家家户户谁日子好过,都是有手有脚的人……要是我家虎子,在外面替人养媳妇孩子,我非撕了他不可,自己媳妇孩子都还吃不饱哪……”
张大嘴在一旁说的话,惹的在场的婶子大娘纷纷附和,她们没有注意到,一旁埋头干活的徐川的不正常,此时,远处传来呼喊的声音。
“三叔,三叔……”
听到侄女二丫的声音,徐川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见大丫二丫找来了,然后朝俩人身后看去,没有看到人,见来的只有大丫二丫,不由得眉头一蹙。
“你三婶哪?”
“她在家躺着睡大觉哪,她说她不来干活。”
说话的是二丫,她上面穿着一件纯棉印花平纹细布做的褂子,下面一条藏蓝色裤子,脚上穿着绣花的布鞋,浑身上下没有一块补丁不说,衣服还很合身,不长也不短,这在村子里已经是很体面的穿着了。
乌黑的头发梳成了两条辫子,用红艳艳的绳子绑了起来,垂在胸口,脸上的皮肤虽然黑黄,但是很滋润,没有干皮,红斑之类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显得人很活泛,不过嘴唇很薄,颧骨过高,说话的时候,有那么几丝刻薄气。
站在她后面的大丫,显然就没有那么体面了,枯黄毛躁的头发用一根颜色已经褪的差不多,所以显得脏兮兮的红绳,绑着头发,垂在脑后。
身上穿着一件袖子明显短了一截,打了好几块补丁的碎花旧褂子,褂子明显小了很多,可穿在她身上,显得空荡荡的,下面穿一条看不出颜色的裤子,露出了一截脚踝。
脚上穿着一双打着旧布鞋,好在没有补丁,这恐怕是她身上最体面的东西了,不过,如果细看的话,就能发现她鞋子前面鼓鼓的,就像是鞋子太小,脚趾在去前面蜷着似的。
脸蛋皲红,额头发黄,眉毛稀疏,不大的杏眼里满是畏缩,头低着,像是不敢看人似的,相比妹妹二丫的机灵伶俐,她就显得过于腼腆了些。
第 2 章
二丫抢在大丫前面开口,就是为了向三叔告那个懒女人的状,她仿佛就是故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的,好让大伙都知道那个女人有多不好。
“啥,二丫,这都啥时候了?太阳都晒屁股蛋子了,你三婶她为啥不来干活啊?”
刚刚还在说刘红梅的张大嘴她们,在听说徐川媳妇在家躺着睡大觉,不来干活,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
“婶子,还能为啥啊……怕累呗,人家可是知青……娇贵着哪,和咱庄稼人咋一样啊……”
二丫说话阴阳怪气的,站在二丫身后的大丫听到她这样说,忍不住拉了拉妹妹的袖子,小声说道:“三婶是病了……”
可她声音太小了,除了二丫之外,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尤其是当她和妹妹二丫站在一起的时候,村民们就像是看不到她的存在似的。
大丫见没人搭理她,她那明显营养不良瘦黄的小脸腾的一下子变红了,低下了头,瘦的像鸡爪似的黑黄黑黄的手无措的地揪着身上的褂子一角。
“川子,你这媳妇可要好好管管啊,是知青咋了?以前是知青,现在可是你媳妇,孩子都有了,咋还能这样子懒,平时上工,干的活都没旁人多,这下,直接不来了……咱村里,哪家媳妇像她这个样子,你强子兄弟的媳妇人也是知青,可你看人家,现在干活那是一把好手,要是不说,谁能看出来是城里来的娇小姐。
只有你家那个,也不是婶子我说话难听,她都嫁给你两三年了,可这做派还一副城里人做派,你说哪有这样子的……叫我说,你就是太惯她,太把她当回事了……”
“川子,你蓸婶子说的没错,这媳妇可千万不能惯啊,你看这大白天,谁家媳妇敢不来上工,躺在家里睡大觉的……你就是对她太好了……哪有你这样疼媳妇的……”
王秀娥的丈夫王大山忍不住说道,叫他说,这媳妇不听话就该打,越打越听话,敢不来上工,打一顿就好了,让她后面不敢再犯懒。
……
众人七嘴八舌的,徐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二丫见她三叔脸色越来越黑,她心里止不住的高兴,心里盼着三叔最好回家揍那个女人一顿,那个女人昨天就装病,不想上工,还好被她识破了,今天还想装病躲懒,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大丫听着大伙这样说她三婶,她再也忍不住了,两只手紧紧的攒成了拳头,脸色憋得通红,鼓足勇气,冲这些人大声喊道:
“不是的,三婶是病了……”
说完,她没敢看这些人,转身就跑了,刚刚那一嗓子,仿佛用掉了她浑身的勇气。
在场的人都被这尖利的一嗓子吓到了,等回过神来,也不知道是谁自言自语了一句,
“原来是病了啊……”
“这丫头平时看着不言不语的,说话像蚊子似的,怎么突然嗓门这么大,吓死个人……”
徐川也被大丫刚刚那一嗓子吓到了……
……
“徐招娣,你以后不准再替那个女人说话。”
二丫从后面追了上来,瞪了一眼大丫,警告道,见她像一个闷葫芦似的不吭声,气的不由得上手拧了她一把。
“听到没?”
大丫被拧的脸上闪过一抹痛色,但她没有还手,像是已经习惯了似的,她小声道:
“可是,她是咱三婶,我们是一家人。”
“谁和她是一家人,她姓姜,我们姓徐,当初要不是她勾引三叔,三叔能娶她?她就是一个不要脸的狐狸精。”
二丫撇了撇嘴,语气里满是对这个三婶的不屑。
“三婶不是狐狸精。”
二丫见徐招娣这个闷葫芦竟然一直维护那个狐狸精,不由得威胁道。
“你给我等着,等咱妈回来,我要告诉咱妈,你胳膊肘子往外拐。”
……
回到徐家后。
“三婶,你咋样啊……”
大丫端着搪瓷缸走了进来。
姜苗听到有动静,睁开了眼睛,想欠起身子坐起来,可浑身饿的软绵绵的,手连抬起来都费劲。
大丫见状,连忙把装水的搪瓷缸放在一边的桌子上,从红漆四角方柜上抱下来一块薄被子,把姜苗抱着坐起来,然后把被子塞在她身后,这样她可以靠在被子上。
姜苗整个人仿佛刚从水里出来似的,满头大汗,汗水已经把头发都浸湿了,满脸疲色,浑身提不起来力气,就像是一个随意让人摆弄的破布娃娃似的。
“大……丫……”
姜苗看着面前瘦的仿佛一把麻杆似的小姑娘,脱口而出叫出了大丫,她的声音很沙哑,嘴唇干的已经起皮,像是沙漠渴了很久的人。
“三婶,你还头痛不,来,先喝点水。”
大丫脸上满是担忧,端着搪瓷缸小心翼翼的放在姜苗的嘴边。
今天早上的时候,她见三婶没有起床,就进来瞧了瞧,当时三婶头痛的厉害,她准备去喊人,可三婶不让,说睡一觉就行了,她以为真的就睡一觉就行了,就像她上次发烧,也是盖上被子,蒙头睡了一觉就好了,可明显三婶这病和她之前的病不一样,早知道,她该早点去叫人。
大丫心里难受自责的不行。
姜苗水喝的很急,水流进嗓子,嗓子火辣辣的疼,她越喝越急,三四口就把一搪瓷缸的水给喝完了,喝完水的姜苗稍微精神了些。
“丫,再去给我倒一杯。”
“行,婶,你等着。”
大丫见三婶好了点,她心里比吃了蜜还高兴。
等大丫出了房间,姜苗的目光这才收回来,然后打量四周,像是第一次见这种房子,眼神很陌生。
大约二十多平米的屋子,靠门有两扇用旧报纸糊的四方窗户,墙面是土墙,西墙那里摆了两个老式掉漆的长柜,挨着柜子的是一张木头做的长桌子,刚好在窗户下面,没有上漆,显得灰扑扑的,桌子上面放着几个瓶子和一件灰色的褂子。
北墙边摆着一只红漆四角方柜,柜上放了几床颜色不太鲜亮的被子,方柜旁边放着一个一米多高的架子,架子上放着那种印有喜字的老式搪瓷盆,架子上方,还挂着两条脱毛的毛巾。
挨着洗脸架的墙上,用钉子挂着一只土黄色,印着五星红旗的书包,书包很久很久,不过被洗的很干净。
南墙上窗户下面在空中绑了一根绳子,上面挂的有小孩子的裤子,男人的白汗衫……再往里面,墙上挂着几把镰刀和草绳。
还有就是她睡的这张床,床上铺着红色提花毛巾被,上面印着大朵大朵的牡丹花,显得繁华又俗气。
床上有两床被子,里面那个显然不是她的,而她身上盖的这个,比里面那个洋气了些,像是城里的被面。
她抬头往上看,只见几根一人腰粗的房梁裸露在空气中,上面布满了蜘蛛网,有几块墙皮上的泥巴,要掉不掉的悬在半空中。
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射了进来,打在姜苗的脸上,她忍不住眯了眯眼睛,风吱呀吱呀的吹开大丫半阖上的木门,坐在床上的姜苗可以看到院子里那棵摇曳的槐树,风吹在她脸上,虽然已经是五月份了,但她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这是如此的真实。
在这一刻,她才确定,自己这是穿书了。
穿进一本名叫《七零逆袭女主》的年代文中,根据脑海中的记忆,她应该穿成了一个边缘人物,但这个人物非常悲催,再加上和她的名字一样,所以姜苗记得很清楚。
这本书说的是,女主陈小兰七岁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但她不认命,在村子里一位和父亲关系比较好的叔叔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考上大学,有了自己的事业,最后成为了人生赢家。
在成为知名人物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她叙说了这一步步走来的艰辛,尤其是感谢曾经的叔叔,给她们母女俩送粮,送钱……让她上学……才有她的今天。
女主口中这位叔叔就是徐川,最后徐川这种仗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下子让他变得出名了……不仅上了电视台,还上了报纸。
这种仁义的事迹,让徐川获得了极大的赞誉和声望,人人都说他是一个大好人,仁义的人,舍己为人的人。
在那种困难的环境下,还舍己为人的帮助别人,后面人们甚至把这种精神,称为“徐川精神”,这无疑是对他最大的赞誉和肯定。
可没有人知道,徐川的妻子,在嫁给他之后的每一天都没有吃过饱饭,外出被车撞死得到的赔偿金,被徐川拿来资助女主上了初中,高中,大学……
徐川经常对妻子说,让她省着点吃,大人饿着没事,小孩子不能饿着……就这样,她到死都不知道,她的好丈夫把她舍不得吃的口粮给了外人。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徐川用原主的口粮和鲜血供养了女主母女俩,而女主在鲜血的滋养下,开出了成功之花。
当初姜苗看这本书的时候,就特别为原主这个角色不值,可能是同名同姓,代入感太强了。没想到一觉醒来,她会穿到书里。
第 3 章
“婶儿,水来了。”
门外传来大丫的声音,姜苗连忙回过神来,她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穿到哪个时间点上了,现在她脑海中的记忆很乱,只要一回想,头就刺痛的不行。
......
《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七零]》作者:乌鸦老道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g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