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文案:穿越后,穆清彦在渡口开了家饭铺子。
平时做做饭,偶尔破破案。
天生植物亲和,异能逆天。
回溯时间,重现过往。
重生后,穆清彦为生计重操旧业。
寻人、寻物、解疑追凶……
问前程?问姻缘?
吾乃神断,非神算!
内容标签: 种田文 异能 悬疑推理
搜索关键字:主角:穆清彦 ┃ 配角:闻寂雪,穆林 ┃ 其它:经商,悬疑,断案
第1章 重生穆家少年
凤临县城七八里外,有个青山村。
正值阳春三月,桃李纷飞,这个时节县城里忙着踏春,农人们却忙着耕地春播。村西有几户人家是十二年前逃难来的,其中一户姓穆,今日除了在家养病的穆清彦,其他人都下地了。
穆清彦十五,白净清隽,身体瘦弱,一股书卷文气,不似乡下农家养出的孩子。
实际上,穆清彦也的确不是穆家人。
穆父七年前出河役死了,穆母则是积劳成疾,加上产后失于调养,在五年前病故。剩下一家子兄妹,穷困的家境,以及欠着的外债,凄风苦雨熬到旧年年底,长子穆林在县衙找到差事,才略微好转。
穆林二十二,行二的穆婉比穆清彦大两个月,十二岁的穆文穆武是对双胞胎兄弟,下面还有个最小的穆绣,九岁。
仅仅从穆婉和穆清彦的年纪上也能看出端倪,更何况,穆清彦跟穆家人长得不像。
据说,穆家是在逃难的路上捡到了年仅三岁的穆清彦。那时候南边闹荒,逃难的人很多,死的人也多,穆清彦混在其中并不显眼,但往往这样健康白净的孩子,多是被歹人拐走卖掉。
穆家夫妇动了恻隐之心,收养了他。
穆家的确是善心人,但如今的穆清彦并非原来的穆清彦,他回看这么些年穆家对待他的态度,简直太好了,岂能没有点儿内情?
他从小身体不大好,穆家养着,给读书,还没干过什么重活儿,就像是在养少爷。
穆家对外称穆清彦是亲戚家的孩子,但穆家人清楚内情,如此殊别待遇,难得穆家大大小小没一个嫉恨的。可惜原主似乎幼时落了病根儿,前阵子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人没了,这才有了现在的穆清彦。
穆清彦没想到还有重活一世的机会,又正值春光明媚,心情自然前所未有的愉悦。
青山村依山傍水,规整的好地有限,又多被城中大户占据,穆家是外来户,同一起外来落户的几家一样,村里不管分地,但允许他们开荒。
早年穆家有点积蓄,但多年耗损,仅剩两亩水田、五亩开荒的坡地,家无余财,且有二十两的外债。
穆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挣不来五两银子,所以二十两绝对是巨额外债。
也正因有外债,又有未成年弟妹,致使穆林大龄未婚,妙龄的穆婉也婚事成愁。
穆家的房后开了一片菜地,又绕着房子栽种了几棵野桃树,间或有母鸡带着小鸡在草间捉虫吃。
穆清彦站在桃树下,平心静气,打了一套养生拳。
日光晃晃,春风拂面,在肉眼不可见的空中,无数大小不一的绿色光点从草地、桃树、菜地上漂浮出来,最终汇入穆清彦的体内。这些绿色光点将他整个人笼罩其中,好似甘霖雨露在滋养,原本因生病而苍白的面色逐渐恢复了血气。
这些光点沿着经脉行走,最终汇入丹田,源源不断,直至凝出一枚芝麻大小的碧绿珠液,蛰伏不动。
这时穆清彦才停止动作。
从植物中提取生机,是他的天赋能力,他天生对植物亲和力极高,虽不像小说中说的那样操控植物战斗,但他能做到其他很神奇的事情。操控这股能力,需要强大的精神力,但有得必有失,身体毕竟是肉体凡胎,无法承载那么强大的精神,便导致身体虚弱。若非他有充足的生机修复支撑,早就病倒在床了。
前世他就注意锻炼身体,养生拳练了十来年,意外的可以将凝练出来暂时用不着的生机存储在丹田内。
他将凝练出的碧绿光点称作“生命精华”,丹田内一次最多能容纳九滴。
“二哥,你怎么出来了?外面有风,要是再病了,当心大姐骂你。”
日影渐高,穆文穆武两个回来了。
虽是双胞胎,但因为性格的关系,还是很容易区分。穆文鬼主意多,总是笑眯眯的,看上去很乖巧。穆武是暴脾气,一言不合就动手。
穆家人个子都不矮,兄弟俩身板儿也壮实,合力拖着一捆竹子。
穆清彦上前帮忙。
兄弟俩一齐摆头:“二哥不用你!”
在他们看来,穆清彦太弱了,就是书上说的“手无缚鸡之力”。再者说,家里大哥大姐都护着二哥,要是让大姐看到他们让二哥干活儿,一顿骂逃不掉。
反正都到家门口了,穆清彦就没坚持。
“不是去播高粱地吗?”问着,进厨房舀了两碗温开水。水是锅里早先烧好的,还有余温。
穆文咕咚咕咚仰着脖子喝了一碗,抹着水渍说道:“我们家地少,田里还种着麦子不用管,就五亩坡地,我们家四个人,干几天就完了。”
四个人算的是穆婉、穆文穆武,以及九岁的穆绣。
穆家的两亩水田是麦稻两种,坡地的庄稼就是要注意除草,空闲时间比较多。
家里开销又大,总不能指着穆林一个人。
穆林做捕快,要求虽符合,却也托了关系,送了银子。
捕快没有工钱,只有贴补的工食银,一年不过十两。虽如此,捕快却是吃香的职业,凤临县是个大县,十分繁华,做捕快就能得到各种“规费”,如勘查案件,可以向当事人收取的车费驴费鞋袜费和饭费茶水钱,这些都属于“正常收费”,官府默认合法,只要不敲诈勒索。
穆林就是冲着挣钱去的,但他性子直,又是新人,如今收入有限。
穆婉是长姐,家里一应事务都是她料理。担着一家子吃喝用度,根本不敢闲着,忙完地里活儿,她便砍竹子回家,编些竹篮竹筐拿到县城里卖,多少也能换些油盐。
穆武开心的喊道:“二哥,大姐说今天包饺子,肉馅儿的!”
最近都忙着春耕播种,家家户户都会吃些好的,更何况穆家这几个正长身体的,肚子简直就像无底洞,吃点儿油腥就跟过节一样高兴。
“去挖点儿嫩嫩的荠菜,吃荠菜肉馅儿饺子。”穆清彦挽起袖子洗手,打算亲自动手。
前世他一个人生活,大菜做不了,家常饭菜难不住他。
穆武拎着竹篮子就去挖荠菜。
穆文却纳罕的打量他:“二哥,你会做饭?”
原主身体的缘故,做的都是轻便活儿,在厨房里顶多是烧水煮粥,略微复杂点儿都没沾过手。
“天天给大姐打下手,今天我也试试。”穆清彦一脸平常。
穆文有点儿纠结:“二哥你别勉强啊,好不容易吃一回饺子。”
穆文不知多盼着这顿肉,生恐被他弄砸了。
“帮小武挖荠菜去!”穆清彦直接转移话题。
穆文见他一脸坚持,怕说的很了让他脸上不好看,最终也只能叹口气走了。
穆清彦笑着摇摇头。
这穆文果然心思多,若是穆武,直接就嚷出来了。
揉面,切出饺子皮儿,穆清彦手上麻利,饺子皮儿不软不硬,拿湿布罩了备用。
穆文穆武拎着荠菜回来,已经在溪水边简单清洗过。
昨天穆婉让邻居赵婶子帮着从县城里带了一斤肉,现在温度不算高,肉一直隔水搁在水缸里,天然的冰箱,没有一点儿异味儿。
穆清彦到底没敢把一斤肉都剁了,只取了一半。
猪肉一斤三十文,穆家只在逢年过节及农忙时吃一回,也绝不可能敞着肚皮吃。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穆清彦剁着饺子馅儿,思索着挣钱的门道。
穆文穆武馋的不行,进进出出好几趟,眼睛陷在陶盆的馅儿里拔不出来。
正要开始包饺子,外面传来说话声。
“大哥回来了!”穆文穆武欢呼一声跑出去。
穆清彦走出去,只见院外走来两大一小。
穆林身长八尺,相貌堂堂,穿着黑底滚红边的捕快服,挎着大刀,格外英武。在他旁边的穆婉低他一头,但在女子中也算高了,面目秀美,身姿窈窕,如桃花初绽、梨蕊吐芳。
跟在两人旁边的则是穆家最小的穆绣,梳着两个包包头,吃着穆林带回来的饴糖。
“二哥吃糖!三哥四哥吃糖!”穆绣欢欢喜喜的给每人分了两块儿糖。
糖可是奢侈的零嘴儿,往年难得吃到,现在穆林有了正经差事,一月里总会买两回给弟妹解馋。
穆清彦接了糖块,拿纸包着没动,他注意到穆林神色低迷,穆婉也皱着眉头。
“大哥,你有三四天没回来了,衙门里有案子?”往常也有这种情况,他们捕快就是有案子的时候最忙,再看穆林神色,这回怕是还挺棘手。
“二弟做的?”穆婉看到厨房里准备好的饺子皮儿和馅儿,尝了咸甜合适,惊讶难掩:“二弟第一回 做就这么好?行了大哥,先把饺子包了,吃饱了再说你的事儿。”
反正在穆婉看来,穆林的事儿他们也帮不上忙,顶多让多读过两年书的穆清彦出出主意。
“对对对,先吃饭。”穆林呵呵直笑,招呼弟妹洗手,一起包饺子。
第2章 穆家兄妹
农家孩子就没有不会干活儿的。
一家子大小齐齐动手,饺子很快就包好了。
穆武把锅烧开,穆婉端着竹箅子,把五十来个饺子下锅。面粉是自家种的小麦,村里石磨磨出来的,不是那么细腻,也没那么亮白,但煮出来味道很香。实话说,一家大小六个人,饭量都大,这点儿饺子根本不够吃。
穆清彦也明白,这锅饺子穆林穆婉根本不会吃,果然就见穆婉在小锅里热野菜包子。
春天野菜鲜嫩,到处都是,农家都会挖野菜,晒干储存到冬天。
像穆婉这样拿野菜做包子,是为省粮食。包子皮儿是两合面,做的很薄,馅儿多,才出锅时还算可口,但凉了就会发涩。野菜馅儿可没有各种调料炮制,也没有猪肉做辅,就是放些盐和辣椒。
饺子煮好,穆婉先盛了一碗:“小文,给赵婶子家送去。”
穆文眼里不舍,但心里明白,端着碗就去了。
赵婶子家离穆家十来步远,都是当年一起逃难来的。青山村原村民对待他们到底有点儿隔阂,又有种优越感,逃难来的十二户自然而然更亲近,其中穆家就跟赵家关系最好。
剩下的饺子,穆婉一一分派,她跟穆林各盛了两个,倒是给穆清彦满满一碗。
“我这几天胃口不好,给小文小武吃。”穆清彦直接把饺子拨了,只剩四个,若是都给了,穆婉就要发火。
穆婉果然没多说,却道:“你病刚好,得好好儿养。后晌若饿了,蒸个鸡蛋吃,大哥能挣钱了,家里几个鸡蛋还是吃得起。”
穆林连忙点头:“对,二弟,你姐说得对。你就是吃的太少,多吃饭才能长身体嘛。”
穆婉吃了个饺子,惊讶的说道:“二弟做的馅儿好鲜!”
一直埋头吃的三个小的也争先发表意见:“好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饺子!”
穆林砸吧着嘴:“二弟真厉害,做的比食仙楼还好吃。”
或许是错觉,穆林觉得两个饺子下肚,回来时的愁绪都散了,有种通体舒畅的感觉。
穆婉也有相似的感觉,但她没多想,只以为是饺子好吃。
吃完饭,穆婉穆绣姐妹两个收拾厨房,穆文穆武缠着穆林讲县城里的趣闻。
穆林心里头有事,正想跟穆清彦说说,看自家二弟有没有好主意,就把穆文穆武打发了。
“二弟啊,最近县城里出了个采花大盗,你知道吧?”
穆清彦自苏醒有好几天了,整理过原主的记忆,自然知道近一个月县城里出了个采花大盗。人们都喜欢八卦,特别是香艳八卦,同时时下女子重贞德,出现个采花大盗,无疑令人闻虎色变。
“人没抓到?又做案子了?”穆清彦不由得的猜测。
穆林提起来满脸愤怒:“那家伙胆子太大,上回就是个普通商户女儿,这回居然潜入黄员外府上,员外家的小姐当天夜里就吊死了。”
穆清彦叹了口气。
上回受害者是小商户女儿,出事后也曾寻死,家人拦住了,却也没法子在县城待下去,根本没报官,很快就全家搬走,不知去向。只不过当初闹出了动静,外人知道了,人人自危,官府就在查,始终没有收获。
黄员外却不同,乃是本地望族,家境豪富,娇养的女儿已和一位官员之子定亲。如今遭遇横祸,哪怕女子是受害者,却因丢失了清白而有了原罪,想要不给自己和家族抹黑,唯有一死。
“黄员外一发火,我们就惨了。”穆林挠头,满眼无奈:“咱们这个新县令才上任,正要做政绩的时候,偏生一来就遇到这样的案子,黄家给县令施压,县令就拿我们这些捕快下刀。抓人?我们也想抓啊,可采花大盗是那么好抓的?”
“县令让你们限期抓人了?”
穆林大吐苦水:“比限三天。”
捕快们抓人或查案是有时限的,寻常案件七天为一比限,重大案件三天一比限,或许一个案子要花好几个比限时间才能完成,但每到一比限还没完成,捕快就要受罚,通常就是挨板子。
穆林接着又道:“今早蔡捕头几个已经挨了板子,三天后要是还没抓到人,我们剩下的这几个也得挨板子。”
所以县令是把捕快们分了两拨来打,不仅能督促,还不会影响抓人。
“关于那个采花大盗,县令怎么说?”穆清彦问。
在古代,通常而言断案是官员的责任,捕快衙役只负责按命令抓人。
“能大晚上不惊动任何人潜入黄家,肯定是武林高手啊!唯一见过他长相的人是黄家小姐,可黄家小姐已经死了。县令就让我们在县城里各处严查,只要是形迹可疑的都要查问。这就是大海捞针嘛,我看够呛!”穆林又叹口气,试探着问:“二弟,你觉得这采花大盗可能藏在什么地方?”
穆清彦听了这么多,直觉采花大盗是惯犯,犯案手法娴熟,且自信狂妄。
他见过很多犯案情形,一时间出于惯性,脑子里闪过诸多念头。
穆林突然又说:“黄员外在外张贴了悬赏,谁能抓到采花大盗就能得到二百两银子!能提供消息,也有银子拿。”
穆清彦神色微动。
或许县令等人对于这起案子发愁无奈,可对于穆清彦而言,是十分简单的事情。他不敢说抓人,但却能知道采花大盗具体如何犯案,又是如何逃走,甚至藏匿在何处。
“大哥一会儿就走?”
“嗯,忙着抓采花大盗,我几天没回来了,好不容易请假回来一趟。”穆林在县衙当差,因为县城离家近,以往只要不当班都会回来,地里的重活儿还是得靠他。更何况,家里弟妹还小,他也不放心。
“我跟大哥一起去。”穆清彦并没打算重操旧业,但二百两银子对于穆家来说很重要。
“你要去县城?你要是想去,等明儿问问赵婶子家,他们家有牛车,走路多累。”穆林以为他是去县城闲逛。
其实从青山村去县城,走路也就两刻钟的功夫,对于农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穆清彦身体自小就不大康健,穆林更是觉得他比姑娘家还娇弱,也就舍不得让他去吃那个苦头。
“我的身体好多了,今天就去。”穆清彦没有过多解释。
“行,要是不想回来,就去赵大哥家借住一晚。”穆林是个宠弟妹的,特别是自小迁就惯了的二弟,几乎没多想就妥协了。
而他提到的“赵大哥”,正是赵婶子的大儿子。
赵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县城里开了家面铺子,据说是祖传的手艺,生意不错,就在县城里安家。小儿子也是个能拼能闯的,进了家镖局,跑镖去了。当初还邀穆林一块去,但穆林不放心家里。
穆林回屋,大约是跟穆婉说了穆清彦进城的事儿,很快就传出穆婉的责怪。穆婉因为是长姐,东家长李家短的打交道,性子比较强悍,又操惯了心,生恐穆清彦在外身体不适,或遇到什么事儿。
少顷,穆婉出来,尚且面带余怒。
穆林陪着笑跟在后面:“小婉你放心,我会看着二弟的。”
穆婉瞪他一眼,对穆清彦说话就柔和多了:“你也好些时候没去逛逛了,在家也闷,去买本喜欢的书看。”说着抓了把铜钱给他:“想吃什么自己买,若要去赵大哥家,别忘了给他家提包点心,多少是个意思。至于买书的钱,找你大哥拿去!”
若非城里正闹什么采花大盗,穆林不准她去,她定是要跟着的。
穆清彦笑笑,抓着铜钱,颇有些滋味儿复杂。
前世里他身世不好,从十二三岁起就自己挣钱吃饭,这种靠别人给钱买东西的经历很遥远了。
也正是独立太久,以至于重生后有种迫切,希望赶紧挣钱,好似那样心里才不亏钱,才能安适。
第3章 惊人的真相
因为是临时抽空回家,穆林不敢耽搁太久,去了趟赵家,问问是否要给城里的赵山捎东西。而后又把穆文穆武穆绣哄了一遍,许诺下回沐休带他们进城去逛,这才带着穆清彦离家。
穆清彦穿着身半旧的蓝衫,神色浅淡,气度从容。
穆林走着走着,不由得盯着他直看。
“大哥看什么?”穆清彦笑问。
穆林抓着头憨笑:“那个啥,二弟啊,真不是我夸,二弟你真是越长越好看,就像那戏文上说的世家公子。”
穆清彦不以为意的反问:“大哥你见过世家公子?”
穆林哈哈一笑:“那等人物,咱们哪儿见得着啊。”
也不知是否错觉,总觉得穆林刚才的眼神儿别有意味。
穆清彦见惯了各色人等,穆林又不是心思深沉的,因此很容易就猜测到,大约是揣测了他的身世。
十二年都平静过来了,他更不可能去寻什么身世,目前的状态他还算满意。
七八里的路,穆清彦歇了两回,出了一层薄汗。
穆林一步抵他两步,几次要背着他走。
穆清彦也觉无奈,有点儿高估这副身体了,大概还是大病初愈的缘故。
前方就是城门,古朴大气,不断有车马行人进出。
凤临城的繁华,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凤临城背靠大山,面向大河,是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走陆路,途径凤临县城,再三四天便可入京畿。若走水路,也能在渡口靠岸,转陆路走凤临县。
也正因此,令穆清彦有点儿担忧。
县城只能严查进出人等,却不可能为个采花大盗关闭城门,如今黄员外盛怒,采花大盗是否还留在城里?如果那采花大盗是个流窜作案的,侦破的难度可想而知。
进了城,热闹喧嚣的古代市井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略微的恍惚,有种时空错乱之感。
“二弟?二弟!”穆林见他发呆喊了两声。
穆清彦回神:“大哥要回县衙?”
“对,二弟,你就在平安街,别走远了,等一会儿得了机会我去找你。要是累了就去赵大哥家坐坐。”穆林不放心的嘱咐他。
赵山的面摊儿就在平安街,以往穆家进城都去那边,比较熟悉。
等着穆林走了,穆清彦问了路,去了枣花巷。
来时的路上闲聊,他佯做好奇,问了关于采花大盗的所有案情,其中就包括第一位受害者的住址,正是枣花巷。那家走得急,直接把房子兑给牙行,价格压得很低,据说因为出过事,很多人心里忌讳,现今还没找到买主。
枣花巷就是平民区,住宅密集。
巷道略窄,两边住户对开门,泥土地面,直走到巷子深处,看到一户人家的院门落着锁,院内种有梨树,微风一吹,就有雪白梨花飘飞而出。
案发至今尚不足二十天,院内梨树生机旺盛。
这两个条件一满足,穆清彦就能完整的回溯案发当晚的情形。
双目微合,精神力沿着脚下探出,越过院墙,附着在梨树身上。梨树无风摇曳,肉眼难以觉察的蒙蒙银光流转闪烁,周遭空间扭曲,天光忽明忽暗,最终停在案发那天的夜晚——
夜色漆黑,各家都已沉睡。
穆清彦借助梨树为依托,清楚的看见院墙外翻进来一个人影。
院墙高六七尺,略掌握点儿技巧,很容易翻进来。看这人身形灵巧,落地也毫无声息,但最令人惊讶的是,人影根本没摸索,直接撬门潜入了左厢房。左厢房正是这家姑娘住的屋子!
这人早先定是踩过点儿!
左厢房门窗紧闭,穆清彦无法看到屋内情形,但屋内没有丝毫动静传出。
小半时辰后,那人出来了,依着原路翻墙离开。
穆清彦依托于梨树所辐射的精神力,只能扭转周遭五十米内的时间,但其他人家或种树或栽花,在他精神笼罩之下,便是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碧绿光团,只要在笼罩范围之内,便能轻易的转移过去,再度以此为跳板,寻找下一个依托点。
古代县城虽不似现代那样大规模做绿化,却也有城市规划。
城中一些主要街道两旁,都统一栽种着或柳树、或槐树、或榆树,便是城外官道两旁也都统一植树,积年古树,绿荫参天,不见烈日,以供行路者歇息避暑,这是植树的初衷。
便是没有树,屋脚墙边的野草也能成为依托点,只是单独草株能够承载的精神力十分有限,回溯时间所得到的信息也会有所影响。
穆清彦精神力外放是周遭百米,因此随着追踪那人,他必须跟着移动。
......
《农门神断》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l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