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东京秘闻录》作者:小辉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1-09分类:小说浏览:24评论:0

本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更多免费小说公众号: gn5853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东京秘闻录》作者:小辉

简介

一场天火案,无意间将军巡铺押铺赵起,卷入了一场可怕的阴谋中。

而随后接连发生的几个案件,则牵连出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案子。

赵起抽丝剥茧,连同仵作韩飞燕,开封府捉事大臣郭振山,破获这些案子,最终并阻止了一场足以颠覆大宋朝廷的惊天密谋。

标签: 悬疑推理 古代悬疑/奇幻

第一卷 天火案

第1章 韩家典库失火了

“赵起,你在哪里,赶快走。”

耳畔又响起了战马嘶鸣,依稀夹杂的,是刘达的声音。赵起顾不得浑身的伤痛,努力推开压在身上的几个尸体,艰难的爬了出来。

一抹残阳投射而来,照射在赵起身上。那一身黑色的山文甲,此时染满了鲜血,加上残阳的光芒,是如此鲜红,却又显得无比惨淡。

他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股悲壮和绝望却涌上心头,无力的跌坐在地上。

周围,已经是尸山血海。

西夏的重装骑兵铁鹞子,犹如秋风扫落叶,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宋军则成片成片的倒在血泊中,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而在不远处,一个浑身射满了箭簇的宋人,从血泊中艰难爬起来,随即被四个铁鹞子包围。

这个宋人毫无畏惧,举着一把已经断成两截的环子枪,一次次朝他们发起攻击。

无奈,他身体已经十分虚弱。而他的攻击,非但对这些铁鹞子构不成任何威胁。

反而,不断被这些铁鹞子连续攻击。

“刘达!”眼前的景象,让赵起心头迅速揪住。他顾不上浑身伤痛,拼命朝对方跑去。

可就在这时,这个宋人却满含微笑看着他,轻声说:“赵起,下辈子,我们再做兄弟。”

下一刻,一个铁鹞子一刀砍向了这个宋人的脖子。

“不——刘达!”

赵起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呼叫,忽然之间,他迅速惊醒过来。

原来,刚才又做了一个噩梦。

他撑起身子坐起,旁边桌子上一盏昏黄的油灯光芒,照亮了他的脸颊。

这是一张略显疲惫的脸颊,额头上方,一道刀疤,格外的显眼,仿佛诉说着他不同以往的过去。

而脸上密匝匝的络腮胡,杂乱无章,却又诉说着他有些混乱的生活。

虽然如此,但那双眼睛却是熠熠生光。犹如一双鹰眼,透着一抹坚毅而冷酷,搭配那两条粗粗的眉毛,却又平添了几分严谨和细致。

“押铺,又做噩梦了?”此时,外面进来一个军巡兵,迅速来到桌子边,提起茶壶,倒了一杯水,端将过来。

赵起看到他,一直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不少。

眼前的军巡兵叫林破奴,从赵起进军巡铺担任押铺到如今,一直跟随他。

林破奴年龄不大,大约有二十出头,正是弱冠之龄。

可叹他从小就是孤儿,据说爷爷曾参与宋辽战争。赵起当时从恤养司征兵,一眼就相中了他。林破奴年纪轻轻,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军人独有的坚毅。

赵起端着茶水喝了一口,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破奴,现在几更了?”

这军巡兵闻言,说,“已经三更了,我们该出巡了。”

赵起伸了一下懒腰,说,“你去召集其他人,容我换一身衣服,我们就走。”

“是。”和军巡兵躬身拱手施了一个礼,随即退出去了。

稍倾,赵起穿戴整齐,从房间里出来,此时,外面已经集合了五六个人。

且看,这几人都穿鸭青衲袄,脚上系着粗布行缠。有人携带轻弓短箭,有人携带唧筒,有人带着麻搭。

而林破奴,则牵着一匹马而来。马背上,背负着一个偌大的水袋。

赵起和他们穿着无异,不过身上却挂着一把环手刀。

而这些,就是他们一个军巡铺里最基本的装备。

军巡铺作为东京城里最基层的机构组织,在每个坊巷三百步便设置一个。以此类推,遍布整个东京城。

而每个军巡铺里有五个人,领头者就是押铺。

赵起他们的日常工作,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防范火灾。他们所携带的唧筒,麻搭,甚至于找破奴携带的水袋,则是专为防火之用。

当然,他们携带弓箭,环手刀等武器,则是防备不时之需。因为,他们还有另一个工作,夜间巡检违抗朝廷宵禁律令,继续出现在街道上的人。

检阅了几个人的穿着以及配备后,赵起满意的点点头,说,“出巡。”

一行人从院落里出来,就上了大街,正式开始他们今日的工作。

尽管已经是三更,尽管到了宵禁时分。不过,外面依旧是热闹非凡。

门口边,就有几个卖吃食的。

那些人看到赵起他们一行人,一个个面露骇然,纷纷左右使眼色,小声道,“军巡兵来了,大家赶紧收拾摊位。”

说时间,几个摊位当下手忙脚乱,收拾起来。

林破奴走上前,指着这几个摊位喝道,“若是我们不出来,你们却还要继续设摊吗?”

其中一个摊位老板端迅速上来,满脸赔笑道:“官人莫要生气,我们这不就收摊了。切莫动怒。”

林破奴又说道,“自太祖建朝以来,朝廷已将宵禁时间缩减为两个时辰。三更休市,五更你们又将设摊,这已是莫大的恩惠。与前朝相比,你们当是如何庆幸,却还如此不满足。岂知,你们这般肆意妄为,会带来多大安全隐患。若有盗贼出没,若逢上走水失火。会给我们军巡铺惹来多大的麻烦。”

赵起这时也走了过来,看了看这几个摊位老板,说道,“明日三更,我若出巡还见你们在此设摊,我立刻通报街道司。你们当知道,军巡铺门口,禁令任何设摊。”

这几个摊位商贩闻言,一个个面如土色。那位摊位老板更是惶恐的赔礼,“赵押铺,我等知错。明日起,三更不等军巡铺官人们的监督,我们即刻收摊,必当严格遵守朝廷宵禁律令。”

说话间,几个老板也手忙脚乱,迅速收拾了摊位,匆匆走人了。

一个军巡兵迅速上前,笑吟吟道,“押铺,还是你有计谋啊。几句话,就震慑住了他们。”

林破奴说,“你等懂什么,不是押铺震慑住了他们,而是街道司震慑住了他们。”

那几个军巡兵闻言,也是纷纷附和。

谁都知道,在东京城里,这些设摊商贩们,最难招惹的,就是街道司了。

从大宋建立开始,东京城里,各种小商贩乱设摊位的现象就屡禁不止。不仅内外诸司等朝廷重要部门门口都被摊位霸占。甚至于,有些商贩的摊位,居然蔓延到了御道上去。

曾有一次,真宗皇帝出宫巡游,居然被这些商贩堵住了路。

而后,朝廷专设街道司,负责清理胡乱占道的商贩。

虽然街道司执法严酷,对于占道的商贩,通常采取没收摊位,罚没家产,甚至于刑狱处罚。但,说这些商贩的胡乱占道行为,却依然屡禁不止。

只是这军巡铺的门口商贩已经疏散走了,几个人远处观望,这整条大街上,远处依然有不少商贩在设摊。甚至,路上往来之人,也不在少数。

其实,何止于这条街道。而放眼整个东京城,此刻依然是灯火通明,人流如织。

军巡铺的几个人每次都驻足观望一番,心生无限感慨。

能够生活在东京城里,对于每一个宋人而言,就是最大的梦想。

哪怕,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军巡兵,每月领着三百钱的月俸,依旧是非常满足的。

当然,赵起也会观望。不过,他脸上没有半点向往。

眼神之中,反而充满了几分厌恶。

每当这时候,林破奴会格外的注意他。

自从被赵起从恤养司征召而来后,对于这个顶头上司,林破奴就格外的注意。

他一直觉得,这个上司是个非常浑身充满秘密的人。他身材挺拔,有五尺九寸。同时,武艺超群,又有着非常高的军事素养。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绝对不会是一个小小军巡铺的押铺。

以他的条件,完全可以到三司衙门里任职。甚至,林破奴更觉得。赵起的能力,捧日,天武,神卫,龙卫四军中可随便担任指挥使。

不过,对于赵起的过去,别说他,就是整个军巡铺的人都无人知道。但,每个人对赵起却都是格外的敬畏。

林破奴此时走到赵起跟前,也顺着他的眼神看向灯火通明的远方,长叹一口气说,“我朝与西夏人刚经历过战争,签订了那耻辱的庆历议和。现在,整个东京城的人却完全忘记了死难的战士,西夏人带给我们宋人的耻辱。真可谓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破奴,你不要命了,敢如此非议朝廷政策。”旁边,一个军巡兵大惊失色,迅速过来,责怪了一句。

“就是,破奴。你最后那句诗,要是让别有用心之人听到,那恐怕是要招来天大的祸事的。”

另一个军巡兵也过来,神色紧张的说道。

“咳咳,好了,大家都别乱说了。”赵起这时看了一眼众人,说道。

赵起说完,转眼看了一眼林破奴说,“破奴,这等胡话,以后休要再说了。你去望火楼查问一番。若是无事,我们这就开始巡街。”

林破奴应了一声,当即朝不远处的望火楼而去。

东京城的望火楼,乃是一座砖石砌成,大约高有十尺的台基和上面一座简易的望火亭组成的火灾预警系统。

望火楼里,视野辽阔。一旦周围有任何火灾,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白天会通过舞动旗帜传递火警讯息。而在夜间,则通过变换灯火来传递信息。

望火楼上日夜都有士兵值守,而在望火楼下,则有数个房间,屯扎着几百士兵,以备附近发生火灾,随时进行扑救。

这些在望火楼里值勤的士兵,称之为潜火兵。

望火楼的潜火兵,却是军巡兵们非常羡慕的事情。

“瞧瞧这些潜火兵,月俸最少的都有四百钱。至于其他的粮饷和冬夏衣服,都要强过我们。”

“可不是,望火楼的刘三郎,听说现在吃个饭,都使唤上了闲汉买酒菜,厮波斟酒夹菜,。还有几个颇有姿色的札客歌舞助兴。”

“要说这东京城里当兵的,恐怕也就我们军巡铺的人最苦了。”

听着几个军巡兵的抱怨,赵起轻咳了一声,看了一眼他们,说:“你们要懂得知足,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潜火兵的确待遇比我军巡铺好,但他们面临的危险也比我们多。上次李家铺子发生火灾,十个潜火兵直接就被大火吞噬了,你们还要羡慕吗?虽然我们军巡铺也是防范走水失火,但我们毕竟是辅助,潜火兵才是冲在最前面的。”

几个人闻言,却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赵起继续说,“你们觉得待遇不好,可曾想过,我们总归还是东京禁军。若是地方上的厢军,你们知道,他们一个军巡兵月俸有多少吗?,最多200钱。”

几个人听到这里,一个个纷纷低下头来。

此时,林破奴已经过来了。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看着赵起,点了一下头。随即,赵起心领神会。

现在,两人可以说配合的非常默契。

当下,几个人随即开始巡街。

东京城从内向外,分别是有皇宫大内,内城,外城所组成。而赵起他们这个军巡铺,则设立在外城一处。

每日出外巡检,五个人最津津乐道的,当属于韩家典库。这是一座有两层楼的典当行,灰瓦青砖,雕梁画栋。而里面陈设更是富丽堂皇,古朴而典雅。

据说这韩家典库,乃是当朝正二品枢密副使韩琦管家开设。韩家典库仿照东京城最繁华的酒楼樊楼而建,专门服务于东京城上流的王公贵族。

韩家典库虽然有朝廷重臣背景,但却格外遵纪守法。每日三更时分,必会提前打烊歇业。

赵起早就听闻韩琦严于律己,对家奴下人更是格外要求。故而,也不像其他达官显贵的家人那般飞扬跋扈,多有违抗朝廷律令的事情出现。

虽然未曾见过这个当朝重臣,但从心里,赵起对他却有几分敬重。

“听闻韩枢密有个小女儿,年方十八,出落的亭亭玉立。不过,她却有个怪癖,喜欢研究尸体。”

“对,我也听说了。韩枢密这小女儿叫韩飞燕,好像从小得了一场大病,然后就变得喜欢尸体。据说,她有一双阴阳眼,能看到亡灵。”

“听说韩枢密将韩飞燕视作怪人,一直都很冷落她。唉,不过,若韩枢密肯将韩飞燕嫁给我,我倒是不介意这些毛病。”

听着几个军巡兵的议论,林破奴忍不住看了一眼他们,说:“做白日梦吧,你们这等身份,还想攀扯韩枢密家的姻亲。”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拐角处。

赵起忽然看到,远处的望火楼上,面西方向的九宫格里,左上角里亮起了一盏红色灯光。

赵起见状,大叫一声,“ 不好,走火了。”

几个人闻言,纷纷转头看向望火楼。

林破奴见状,迅速皱着眉头,失声叫道“面西方向,就是我们巡检的区域。左上角灯亮,就是武学巷和曲院街方向。不好,那里可是韩家典库所在地。”

赵起看了一眼林破奴,迅速叫道,“你且带着水袋,策马先去,我等随后赶到。”

林破奴应了一声,当下二话不说,跳上马匹,拍马而去。

而赵起则带着他们几人也随后跟了上去。

赵起他们匆匆赶来的时候,就见那韩家典库已经陷入了一片大火中。而一群潜火兵此时正参与扑火。赵起他们也不敢怠慢,迅速加入了扑火中。

大约一个半时辰后,大火终于被彻底扑灭了。

不过,此时昔日辉煌的韩家典库,却成了残垣断壁。无数的财物,也都化为了灰烬。

赵起点检了几个军巡兵,发现无人受伤,这才放了心。

不过,他心里却生出无限疑惑。

韩家典库的防火一向都做的非常好,而且半夜三更,他们也早就已经打烊,如何会出现这种火灾呢,这里面,该不会有什么隐情吧?

虽然毫无眉目,可赵起却觉得,今天韩家典库这场火,来的太诡异了。

这时,林破奴神色匆匆的走了过来,看了看赵起,神色复杂 说,“押铺,你可知道,韩家典库如何走水失火的?”

赵起闻言,连忙问道,“如何?”

林破奴紧盯着他,迟疑了一下,说,“根据目击者所说,这是天火导致的。”

第2章 灰烬中的蛛丝马迹

“天火?”赵起闻言,有些吃惊。

林破奴点点头,说,“是的,就是从天而降的天火,进入了韩家典库,然后燃起了熊熊烈火。”

一个军巡兵过来,看了看两人,面有骇然的说,“押铺,如此说来,这恐怕就是天谴啊。莫非,这韩枢密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才招来了上天惩罚。”

赵起扫了一眼他,面色严厉的喝道,“不可胡说。我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天谴之事。”

林破奴摇摇头,叹口气说,“押铺,这是与不是,反正也和我等无关。今日大火,我们军巡铺也是奋力扑救。若是朝廷追究下来,必然不会归咎于我们。想来,还会犒赏吧。”

赵起微微摇头,那张面容变得异常凝重。而那一双鹰眼一般的双眸,此时更迸射出锐利无比的目光。他总觉得,这事情透着一种说不上来的邪性。

而强烈的好奇心,也驱使他势必要将这些一团的来龙去脉都要搞清楚。

当然,另一层的意思。韩琦是他最为敬重的当朝重臣,倘若此事不搞清楚,那外面疯传出去,失败会严重影响他的声誉。

而这,也是赵起并不想看到的。

他略一沉思,转眼看了一眼林破奴,忙问道,“那个目击者在哪里,带我见他。”

林破奴应了一声,随即引着赵起向前走去。

这个目击者,乃是一个当街贩卖香饮儿的老妪。

看到赵起等人再次前来,连连吓得迅速跪下,脑袋磕的咚咚作响。“求官人宽恕啊,老妇人只是碰巧路过。这大火从何而起,实在不知啊?”

想来这老妪往常设摊,定然少不了朝廷相关部门的盘剥欺负。如此,才看到赵起等人这般的惊慌不安。

赵起迅速搀扶起她,连忙说,“婆婆,不要怕,我来就问你一个问题。你且老实回答,我不为难你。”

这老妪闻言,方才放松几分,慌忙问道,“官人且问,老妇人若是知道,定会一字不露的说出。”

赵起微微颔首,看了一眼她,方才问道,“这韩家典库着火,你在现场。你且说来,具体的详情如何?”

这老妪闻言,随即说了起来。

原来,这老妪往常在这附近一带设摊兜售香饮儿。今日眼见三更时分,而韩家典库依然灯火通明。她便寻思,将这香饮儿拿去这里贩卖一番。

寻常时刻,韩家典库的掌柜韩建光最好她这香饮儿。每次遇见,必会买上一些。

这老妪推着香饮儿车子,方才来到韩家典库附近,却见那天空上,忽然冲下来一团燃烧着的火球,直接进入了二楼的窗户里。随后,整个韩家典库便燃起了大火。

赵起听完这些,心中已经产生了几个疑问。

他看着这老妪,问道,“婆婆,我有几个问题,你且认真回答我。第一,这火球是从二楼的窗户进入的。那也就是说,当时这窗户是打开的对吧?”

老妪点了点头,说,“是啊,二楼窗户打开的,老妇人还看到一个人影在窗户口边。”

“人影?”赵起闻言,打了一个机灵,“你是说,当时这窗户打开的时候,有人站在窗户边,是什么人,你看清楚了吗?”

老妪摇摇头,“不知道,当时老妇人没有仔细看,就匆匆扫了一眼,只看到那一个人影。”

赵起点点头,说,“我且问你第二个问题,你说你当时打算卖香饮儿给韩掌柜的。那你当时,可曾亲眼见他在里面?”

“老妇人没有看到。”老妪茫然摇摇头,但随即想到了什么,说,“哦,对了,官人。我当时过来的时候,依稀好像听到韩掌柜的声音。”

“你听到韩掌柜说话了,那你可曾听到韩掌柜说什么了?”赵起心里一喜,忙问道。

老妇人沉思了片刻,方才说,“好像,好像是说,你要什么?对,就是这一句。”

“你要干什么?”赵起听到这里,微微低吟了一句。

现在,他还不明白这韩建光缘何要说这么一句话。不过,事情却并不简单。

随后,他就打发走了老妪。

林破奴此时说,“押铺,问了那么多,你可曾发现有什么问题?”

赵起神色凝重,缓缓说,“何止有问题,而且问题非常多。”

他说着,迅速朝韩家典库的废墟上走去。然后,躬身在里面搜寻了起来。

林破奴见状,赶紧跟了上去,忙问道,“押铺,你发现什么问题了?”

赵起一边蹲在地上翻找着什么,一边说,“首先,韩家典库绝不会在三更时分还未曾打烊,这是其一。其次,韩建光不仅是韩家典库的掌柜,更是韩府管家。同时,他也是韩枢密最为倚重的门人。诸多大小事宜,都交与他办理。故而,平日也是异常忙碌,能够来韩家典库的时间,也不会太多。更不会三更时分,依然出现在这里。还有,根据那老妪所说,这天火乃是从二楼窗户进入。而窗户明显是被人打开,才给了天火进入的方便。我怀疑,老妪所目击到的人影,必然是打开窗户之人。只是这个人影究竟是何须人也,为何要这么做?”

林破奴似乎想到了什么,看了看赵起说,“如此说来,那个人很可能是韩家典库的伙计。我听闻这二楼乃是库房,典库里的抵押品都在这里存放。若非内部伙计,断然不会有机会上去。”

赵起转眼朝他投来一抹赞许的目光,微微点头, 表示认可。

“不过,眼下我们还要确认一下,这韩家典库里的死难者身份。”

此时,几个潜火兵正抬着两具烧焦的尸体向外面走去。

赵起见状,迅速起身跑了过去。

他拦住了潜火兵,然后问带队的军头,“这两人身份确认了没有?”

“确认了,一个是韩枢密的管家韩建光,一个是店里的伙计。唉,真是可惜了。前一日,韩管家还曾恩赏给我们潜火兵三贯钱,用作我们买些酒肉吃食。不曾想,今日他却……”

这军头说着,无奈的摇摇头,当即让人将两具尸体带走了。

“赵押铺,赶紧出来,巡检使大人来了。”

这时,一个军巡兵迅速跑了过来,看着赵起慌忙叫道。

赵起闻言,迅速看向迎面当街,就见一队军人浩浩荡荡的朝这里走了过来。

这一队军人全副武装,都披着一身寒光四射的铁甲,戴着一顶寒兜鍪顿项。而领头者,则穿戴一身金光四射的饕餮护胸锁子甲,戴着一顶凤翅鹏展顿项。

在这当街上,这一队军人格外引人注目。威严的气势,逼人的杀气,震耳发聩的齐整步伐,都会不由自主的令人心生敬畏。

......

《东京秘闻录》作者:小辉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