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我靠编剧发家致富》作者:远上天山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5-01-09分类:小说浏览:17评论:0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作者:远上天山

文案:

林济一觉睡醒,穿到了一个三流编剧身上。

这是一个编剧主导剧集的世界,对方刚刚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纪录——电视台成立以来剧集收视率倒一,扑得轰轰烈烈,声名响彻整个娱乐圈。

同样是编剧的林济:……

这不是专业对口了吗?

问题在于,专业对口也会被扫地出门。

林济摸摸口袋里的钢镚,得先混口饭吃。

“她是首富千金,隐瞒身份,却被心机女配嘲笑……”

“战神回家,发现女儿竟住狗窝……”

“上一世,我被心机闺蜜害死,抢我家产害我孩子,这一世,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在这个连穿越题材都没有的世界,林济先用短剧带来一点小小的震撼,再一步步创造属于自己的收视神话。

内容标签:天之骄子 娱乐圈 爽文 正剧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济 ┃ 配角:┃ 其它:

一句话简介:用作品征服观众!

立意:创新等于生产力

第1章 三流编剧

“早说了,你的剧本没人看,你在这装晕也没用。”

“听明白就赶紧滚吧。”

“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怎么还赖着不走?”

林济只觉大脑一阵刺痛,视野逐渐变得模糊起来,时隔许久,他才稳稳站起身,目光茫然地看向眼前人来人往的大厅。

四周的环境林济倒是挺熟悉,大屏上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电视剧宣传片,对于时常出入电视台的林济而言,这副场景再眼熟不过了。

虽然这并非他曾踏足过的任何一家电视台。

任谁前一秒被一辆汽车迎面撞来,下一秒却出现在一栋完全陌生的建筑内,表现都不会比林济更沉稳。

“是不是还要我再说一遍,把你那些破烂剧本给我拿走,没人看的!”见林济一动不动,面前男人的厌恶之色更深,几乎是用力将林济整个人狠狠推开。

对林济来说,这一刻,他听到了这辈子最不可思议的一句话——他的剧本没人看。

作为娱乐圈里数得上号的金牌编剧,林济手握十多部大爆剧,就算只是挂个名,也能给剧组带来相当不错的效益。

除了刚入行那两年,林济已经很久没听谁在他面前说这种话了。

林济正思索着自己眼下的处境,又一张陌生面孔凑上来拍拍他的肩膀:“想想《五月初雪》的收视率,唉,林济,你趁早改行吧。”

对方眼神中有怜悯有嘲弄,甚至同一时刻,来来往往的路人投向林济的目光也带着同情。

《五月初雪》仿佛一个特殊的触发词,这一瞬间,林济脑海中多了许多不属于他的记忆。

……

林济的确是穿越了,穿到了和他同名同姓的小编剧身上。

和林济上辈子所在的娱乐圈不同,这个世界,编剧的话语权更高,一部电视剧立项之前,相比演员,观众们更看重剧集的编剧阵容。

优秀的编剧不仅能获得和演员片酬相当的收入,更能参与到剧集收益的分成,甚至可以优先挑选演员。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大批年轻人投身编剧行业,编剧专业的分数线比同校的其他专业高出一大截,媒体上更是时不时就有“新人编剧一夜爆红”的夸张宣传。

谁都想一夜成名,把自己的名字和一部部大爆剧联系在一起。

原主就是一个带着编剧梦入行的年轻人。

然而,相比林济在编剧事业上的成功,原主的编剧生涯可谓波折满满。

虽然是科班出身,可毕业之后,原主辗转于各个剧组,当了整整四年的助手,才在师兄的提携下遇上了自己的第一部署名剧《五月初雪》。

林济看到这个片名就忍不住皱眉,他一直觉得,片名该直白些,最好能概括剧情的一部分内容,不搞虚头巴脑的东西,五月哪来的雪?正常人听了恐怕都一头雾水。

换成林济,这种不合逻辑的片名,他只会第一时间pass掉。

然而,《五月初雪》却是今年青蓝卫视重点筹备的剧集,青蓝卫视不仅高价请来了时下正当红的小花小生出马,更聘来了一个编剧团队,意图和竞争对手大江卫视在暑期档大撕一场。

《五月初雪》光是制作费就花了好几个亿。

林济一边回忆一边咋舌,他当编剧这么多年,经费超过《五月初雪》的电视剧不过一两部而已。

从阵容上看,就能知道青蓝卫视对《五月初雪》这部剧的期待。

青蓝卫视的确砸了大手笔,可这部《五月初雪》却砸破了青蓝卫视的底盘,扑得可谓轰轰烈烈——别说是和大江卫视争了,《五月初雪》甚至连青蓝卫视以往的收视率最底线都没有达到。

青蓝卫视以往最低的收视率是0.302,而这部《五月初雪》除了刚开播那几集,后续的集数都保持着0.2以下的收视率。

对青蓝卫视来说,这也是开台以来头一遭,卫视上下都傻眼了。

收视率差也就算了,青蓝卫视的股价都因此跌了不少,《五月初雪》直接被对家平台赐名《五月出血》。

而根据网络小说的一贯套路,《五月初雪》的编剧,自然是他穿的这位原主。

……

林济回想着原主的遭遇,越想越觉得心酸。

《五月初雪》一看就是卫视力推的重头戏,和原主这个三流小编剧又有什么关联?就算剧集糊到地心,该出来背锅的也不是林济。

林济虽然是编剧团队的一员,但他只写了其中的一两集,连统筹的活儿都轮不到他来干,他师兄肖诚的分量比他重得多,编剧署名一栏上,肖诚也排在第一个。

可现在,这口锅却结结实实扣在了林济头上。

《五月初雪》收视率出炉后,不管是剧组主创们对外采访,还是营销号的通稿,都把林济形容成了《五月初雪》失利的第一罪人。

一夜之间,他就从三四线小编剧变成了《五月初雪》这种大制作的主导编剧。

林济不是没想过解释,可但凡他一上线,私信和评论区的谩骂就没停过。

他又是典型的i人,口舌原本就笨,肖诚加几位编剧一威胁,林济更是连辩解都不敢。

业内未必不清楚其中的门道,可观众需要一个解释,青蓝卫视同样需要一个牺牲品,肖诚和另外几位编剧在圈子里都有头有脸,算得上林济同校的精英了,人脉声望远非林济可比,林济背锅不过是几方共同的默契罢了。

肖诚是安全了,林济却惨到不能再惨,他想重回剧组当助手,却没有剧组肯接收他,去电视台自荐,刚报出名字就被人扫地出门。

演艺圈本来就迷信,收视率扑街是常事,可像《五月初雪》这样扑到惊天动地的却是少数,林济第一部署名剧就这么霉,他就算想留在剧组当吉祥物,也没人肯带他。

林济默默叹了口气。

他自己的编剧生涯没遭遇过这些破事,唯一的不满就是时不时要向资方妥协,作为编剧,他是最了解剧本的人,但剧组所选的演员却很难百分百契合他所写的剧情。

不管怎么说,穿到原主身上,他至少没有改行的担忧,继续干编剧这行就行了。

就算形势对他很不利,但在大致了解这个世界的热播剧后,林济坚定了重启编剧事业的信心。

在这里,电视台还没有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就算网剧已经开始发展,优质的剧集却依旧出自电视台,网剧的生存空间并不算广,除此之外,观众们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剧习惯,每家电视台的热播剧都是观众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中心。

对于编剧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

“抱歉,我们这边不需要新人了。”

“林老师是吧?不好意思,名额早就满了。”

“您的才华,我们小剧组确实配不上。”

林济一开始倒是信心十足,可连续收到几十封拒绝信之后,他终于意识到,形势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五月初雪》俨然今年剧圈的天降紫薇星,别说林济这位背锅编剧,主演们都因为这部剧灰头土脸的,剧刚开播那会,主演的小花和小生还在为番位较劲,收视率一出,两人都很默契地减少了宣传频率。

就算迫于青蓝卫视淫威不得已地宣传,发博文时,两人都发扬谦让本色,友好地把对方的名字摆在前面,好让对方这个一番承担起扛剧的重任。

林济的社交软件都是主演粉丝对他的辱骂,甚至给林济编造了一个对家身份,说林济在剧组潜伏就是为了坑自家偶像。

林济:“……”

他前几天认真研究过《五月初雪》这部剧,导演是老手,编剧也不是新人,之所以会扑得那么惨淡,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各写各的,各演各的。

青蓝卫视一向以拍偶像剧著称,在口碑上逊色于对手大江卫视,青蓝卫视对此不太服气,就打造了《五月初雪》这部所谓正剧。

拍正剧就拍正剧,青蓝卫视偏偏舍不得已有的收视群体,特意找来了两位当红生花担纲主演。

年轻演员都来了,不得炒炒CP谈谈恋爱?正剧的空间又得挤出一部分给感情戏。

两位主演是拍偶像剧出身,原本就不太接得住其他合作演员的戏,加上编剧人数太多,写的东西零零散散没衔接好,就显得整部剧杂乱又不协调,东边拍一点,西边拍一点,节奏太乱,把好好一部剧拍成了四不像。

从林济的角度看,肖诚的责任更大一些,作为主编剧,他承担的是统筹的责任,他需要把每个编剧写的内容衔接好,让剧集的整体画风呈现出和谐的状态。

不过肖诚早就从《五月初雪》这一团烂摊子里抽身而出,剧集失利也对他造成了一些影响,他原本能接各大卫视的重点项目,最近却只能参与一些普通的剧集。

他有活接这事和林济没什么关联,两人早就没什么联系了,林济常年在娱乐圈混,品行比肖诚差的同行不知凡几。

可某天上午,林济刚打开电视,就看到屏幕上的肖诚声泪俱下:

“……是我把师弟带进剧组,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作为师兄,我没有引导好他,对他固执的想法没有及时制止。”

肖诚红着眼眶的模样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热搜榜,评论区全是“肖老师不哭,不是你的错”“该道歉的不道歉,肖老师招谁惹谁了?”

在年轻编剧里,肖诚原本就属于长相出众的那一挂,颜粉和剧粉几乎持平,他这一哭,粉丝们格外心疼。

而这一天,林济在私信里读到了两辈子见识的所有脏话。

林济:“……”

喂,他招谁惹谁了?

第2章 世界背景

在这个世界,剧集收视失利,编剧的确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但在大众认知里,《五月初雪》剧情由林济把控,该出来道歉的是林济,肖诚这么做,就是主动把属于林济的责任扛到自己身上。

#全世界最好的师兄#

#心疼肖诚#

#有情有义#

几个和肖诚有关的词条热度一路攀升,不久后就爬上了热度榜前三。

肖诚红着眼眶,又真诚又愧疚的模样打动了不少剧迷的心,和毫无代表作的林济不同,肖诚手头有一部热剧《夏夜之恋》,当年也是进了青蓝卫视收视率前十的,并不是剧迷们盲目,《五月初雪》剧组说什么就信什么,只是有《夏夜之恋》这部代表作在,剧迷们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五月初雪》这部大烂剧出自肖诚之手。

“肖诚好惨,居然提携了一个白眼狼。”

“+1,出事到现在,林济有一分钟表达过自己的愧疚吗?他也不想想,如果不是肖诚,他能混上自己的第一个署名?”

“国影校友表示,林济连校友群都退了,应该是自知理亏吧。”

“……楼上,你还真猜错了。”

《五月初雪》失利后再没更新过的林济微博终于有了动态,只有一个字——

【呵。】

“……你怎么有脸呵的?”

“青蓝卫视好惨,《五月初雪》其他编剧好惨。”

“既然是个人,总该记一记肖诚的恩情吧?他是你师兄,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吧?”

对于这条提及肖诚的评论,林济再度回复“呵呵”两个字。

林济的账号没什么热度,只有小几百个粉丝,这会心疼肖诚的tag上了热搜,连带着林济的回复也出现在了热门里。

“说林济是天字第一号白眼狼不过分吧?”

“……肖诚究竟做错了什么,要被这种瘟神沾上?”

“别来沾边,谢谢。”

原主脾气好,又被肖诚带进了《五月初雪》剧组,自然对肖诚言听计从。

肖诚之所以把锅甩在原主身上,也是因为拿捏住了原主的性格。

编剧圈子里的抓马人不计其数,原本搞创作的圈子戏就很多,编剧圈又涉及了巨大的利益,由此产生的狗血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原主是少见的脾气又软又慢吞吞的那一类,反应比旁人慢一拍,肖诚这锅早就扣下来了,他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但林济不是这种性格。

他红了之后性情才温和了些,那也是因为剧组里没人敢和他争。

原主的遭遇根本不会发生在他身上,早在肖诚扣锅的时候,他就会把锅还回去,怕肖诚不疼,他还会先把对方的头发给剃光了。

当然,原主和肖诚签了协议,不能透露有关《五月初雪》剧组的内幕。

这确实让林济束手束脚,不过只是麻烦了一些而已,不代表他什么都不能干。

……

肖诚和经纪人正讨论着今天的热搜。

小编剧是不需要经纪人的,像他这种有资历的编剧则需要经纪人来处理事务,尤其在剧集失利后,经纪人能最快地给出公关建议。

无论是哄骗林济接下《五月初雪》的锅,还是在新剧发布会上道歉,都是经纪人给他出的主意。

一方面是为了消除《五月初雪》失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扩大新剧的影响力,让肖诚今后能接到更多好项目。

林济的“呵”肖诚也看到了。

“他受了委屈,让他发发牢骚也没什么。”肖诚道。

“他不发这一句,这热搜买得还不划算。”经纪人一副乐呵呵的表情,“他一发,你看看这些评论,都是支持你的……”

当年肖诚靠《夏夜之恋》大火的时候,也没见过这样的热度。

虽然肖诚在年轻编剧里颇有名气,但事实是,除了《夏夜之恋》外,他其实没做出过其他收视率榜前十的剧。

相比编剧,他更擅长营销,每部剧播出期间都热热闹闹的,至少对招商有好处,所以青蓝卫视喜欢用他。

如果不是《五月初雪》扑得太狠,肖诚还能这样混上几年,圈子里像他这样的编剧其实不在少数。

肖诚还是有些心疼热搜花的钱。

他想要的效果倒是达到了,可买热搜却动用了他的存款,不像当初刚甩锅给林济那会,热搜经费都是剧组掏的。

肖诚这么想着,看向经纪人时,却见对方眉头蹙了起来。

“怎么了?”

经纪人举着手机,屏幕上赫然是林济刚刚发的一条。

和单纯一个“呵”字不同,这一次,林济的微博配上了一张大图——

一张金光灿灿的佛像图。

【我敢在佛祖面前发誓,《五月初雪》失利责任不在我,你们谁敢?】

《五月初雪》署名在他前面的几个编剧,他一个都没落下,包括肖诚。

影视行业本就迷信,剧组开机前烧香拜佛是常规操作,生怕拍摄期间犯了忌讳出了意外。

林济这条微博一发,评论区骂他的声音倒是小了一些,毕竟……对着一张佛像图破口大骂,心理压力会比较大。

更有不少看乐子的网友等待着几位编剧回应。

可足足两个小时过去,针对林济的@,谁都没有露面回应。

“肖诚刚刚还在线的吧?既然替师弟道了这么多歉,怎么不出来回应一下师弟的@?”

“……其实我一直觉得怀疑,林济的署名在最后,怎么到最后是他来负责了?”

“不如青蓝卫视把合同拿出来看看,谁拿的钱多谁负责呗。”

“我是不敢在菩萨面前撒谎的,虽然不至于让我站林济,但我觉得,他敢这么说,这口锅恐怕还真不是他背。”

几位编剧装死不回应,原以为时间淡了网友们就能把这事给忘了,可林济不知是太闲还是什么,每天一早起床就要@他们一回。

他评论区甚至有网友把昵称改成“今天《五月初雪》编剧回应了吗”,每天只发同一条——“没有”。

“像极了找前司要补偿的我,每天跑公司,终于多要了两个月的工资。”

“忽然觉得,林济就是替上司背锅的我,背锅也就算了,还要替他挨骂,最后功劳都是他的。”

网友们多少有些回过味来了。

前阵子热搜都是骂林济的,可实情如果真是营销号们说的那样,那几位编剧为什么不回应?

……

林济倒不是要为了原主讨回公道,有协议在,他不能多说什么,不过替自己喊喊冤还是可以的。

就算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恶心恶心肖诚他们也是好的。

不过是每天多发一条微博罢了,林济现在事业中断,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这段时间里,林济一直在找编剧相关的工作,这个世界的编剧是热门行业,不像林济上一世,编剧行业整体而言比较封闭。

但好的工作依然由电视台招揽的编剧垄断,这些编剧有自身的关系网,通过这张关系网让新人编剧加入进来。

林济原本也是关系网的一员,现在却已经不是了。

网上招聘编剧的剧组倒是有,但林济看了一圈,大多都不太靠谱,有一些甚至是社团性质的招聘,不给钱,但是要求版权归剧组的,可以用离谱来形容。

林济只看到一家视频网站的招聘,费用和要求都还算合理,不过内容形式并不是长剧,而是短剧。

就目前来说,短剧是新生事物,而网剧平台制作的短剧更是不被大众信赖。

各大卫视垄断了最好的编剧和制作资源,留给视频网站的只是残羹冷炙,视频网站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卫视的附庸——专门买进卫视已经上星过的剧集,为电视台提供一份额外的收入。

就算如此,在视频网站里,超星TV和齐克视频也遥遥领先林济看的这家稻米视频,虽然稻米视频的诚意最足,但在视频市场上占据的份额并不高。

林济创作短剧的经验并不丰富,不过在他前一世,短剧已经成为了视频网站收入的重要来源。

和长剧相比,短剧的投入更低,更能以小搏大——播放量高的短剧,每一集利润都能在成本的十倍以上。

林济思考了几天,交了一份短剧稿给稻米视频。

哪怕穿到原主身上已经有一个月,林济却仍处在了解这个世界的阶段,他每天的日常就是看剧看电影,了解各个电视台的定位,盘点近十年来的爆剧和大爆电影。

这个世界的剧集题材不如林济上辈子丰富,当然,精品也有,最让林济满意的是这里有一个编剧论坛,编剧们常年活跃在其中,介绍写剧本的经验,总结最近的热点题材。

林济混了一周,就开始回答问题了。

不知为何,虽然编剧是热门行业,却没有《救猫咪》《故事》《电影剧本写作技巧》这类书籍,林济才发了几次干货,就被人当成是编剧行业的资深人士,没过多久就有人找他私聊了。

“大神求救,如果有空的话,能不能替我梳理一下?急用,市场价再高两成行不行?”

第3章 大公鸡

虽然私聊对象是一个新号,在论坛的答疑时间并不长,可在田尧眼里,对方却是类似编剧界扫地僧的角色,随意抛出一个观点就让人耳目一新。

消息发过去后,对方的头像并没有亮起来,这让田尧心里一沉,怀疑对方不乐意接他这个小单子。

名编剧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虽然论坛里都是同行,偶尔会互帮互助,可对方究竟愿不愿意,田尧并没有太大把握。

他也是走投无路了,才到编剧论坛来碰碰运气。

田尧是编剧转的制片人,编剧生涯里,他没做出过什么成绩,在意识到自己没有天赋之后,他利用已有的资源转型当了制片人,第一部剧勉强回本,让他能在影视行业立足。

而第二部剧,自筹备以来就幺蛾子不断。

剧组倒是请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编剧当主编,结果对方写的本子怎么都达不到期待,无奈之下,剧组只能付了一笔钱把这位大神请走了。

可剩下的几位编剧都是新手,写的东西零零碎碎,田尧都不敢想电视剧最终会拍成什么样,他倒是想重请一位编剧,可等了半个月,依然没有编剧愿意接手。

剧本没梳理好,演员就没法进组拍,可该做的准备工作他都做了,投入摆在那里,田尧不可能说不拍就不拍。

他不知怎的逛到了编剧论坛,刷了几个帖,最合他心意的答复都来自头像和昵称是大公鸡的一位编剧。

田尧许久不动手写剧本了,可他还是识货的,对方回答里的含金量他能看得出来。

“会是谁呢?赵京、王本立、蒙萍萍……”

......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作者:远上天山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