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载雪
作者:[楚有风]
文案:
青云之盟后五十年,安宁许久的江湖突现魔教。
名为子夜楼的江湖势力一夕鹊起,各门各派惨遭屠戮,掀起腥风血雨,引得武林群雄齐聚青云山,共商除魔之法。
药王谷谷主嫡传弟子,被称作灵素神医的秦大娘子与新婚夫君同往除魔。
二人相敬如宾,形容冷淡,好似全无感情。
众人皆道灵素神医嫁与了一名体弱多病的世家弟子实在可惜
却不知,每日夜里,秦知白需在枕边人怀中方得安眠。
白发玄衣的子夜楼楼主握住妻子手腕,似妖似仙的面容隐于暗处,眼尾弯出一点弧度。
“娘子当真舍得除魔?”
清绝出尘的神医任她将自己揽入怀中,散乱青丝掩下耳际霞色,低低啐了一声。 “无耻。”
-
本文又名《钓人者人恒钓之》《病弱黑莲花每天都在演》
大概是个坏心眼病秧子和清冷神医先婚后爱的故事
注:
1.本文为《青士与众》同世界观,可独立食用
2.女主女扮男装,但有双重身份,并非一直以男装出现
3.女主真病弱,但高武力值,算不上是个好人,喜欢圣人主角的话请谨慎观看
本文有副cp,偏群像,谢绝写作指导,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内容标签:江湖古代幻想正剧先婚后爱
主角:楚流景 秦知白 |配角:楚不辞 燕回 阮棠 陈诺
一句话简介:病弱黑莲花今天也在演
立意:千帆过尽,终有同行之人,泥沼中也能开出别样的花。
第001章 上巳
上巳
春三月,上巳。
栖霞河两岸,眠了一冬的烟柳已然抽出了青翠的新叶,来往行人换上了轻薄的春装,三五成群于河畔游春宴饮。
有卖花郎担着花篮四处贩卖着早春,临河的茶楼酒肆座无虚席,春江水暖,鸟雀啼鸣于枝头,放目望去,处处皆是明媚春景。
茶楼的茶博士将新煮好的花茶同一碟花煎置于托盘中,手脚灵活地送至桌前。
“两位客官,您的花茶与花煎到了,请您慢用。”
鲜亮的花瓣与糯米粉同煎成花饼,一旁盛着佐以食用的酪浆与冬酿,闻来清香扑鼻,带着春日特有的清淡花香。
坐于桌旁的少女端着花茶,却并未当即饮下,而是瞧着同座之人,颇有几分好奇地问:“师姐,前几日在来的途中,我听人说这南柳城内半月前有一户人家娶亲,引得乾东几大世家家主都派了人来庆贺,究竟是哪家有如此大的排场,竟能惊动世家?”
较为年长的女子呷了一口茶,不紧不慢道:“还能有哪家?这南柳之中,能叫各大世家都高看一眼的,自然除了楚家别无他人。”
闻言,少女吃了一惊。
“楚家?莫非是那位年纪轻轻便已名列彼苍榜天榜的楚家小姐楚不辞?”
女子摇了摇头,“并非楚不辞,而是楚家的二公子,楚流景。”
“二公子?”少女惑然地眨了眨眼,不解道,“我怎么从未曾听说过楚家还有一位二公子?”
“楚二公子自小体弱,幼时便被送往药王谷调养身体,直至去岁才回到南柳,因此知晓的人也不多。”
“原来是这样,那这位楚二公子娶的是什么人?”
被唤作师姐的女子放下了手中茶盏,徐徐道:“兰留秦家的大小姐,秦知白。”
一时沉寂。
少女双目大睁,惊愕许久,方才拧着眉心攥紧了手中花茶。
“……这般体弱之人,竟能娶秦姐姐为妻,真是好大的福气。”
言语中透了些抑制不住的不忿之意。
世人皆知,秦家大小姐秦知白才貌无双,清绝出尘,更是师承药王谷谷主门下,一手医术青出于蓝,被江湖人称灵素神医。
而她虽身为世家小姐,却从不恃才矜贵,时常为乾元各地百姓义诊,江湖中受她恩惠之人亦不知凡几,因此于武林当中名望甚高,有仁医之名。
听得师妹不忿之言,女子微微一笑,为她夹了一块花煎,安抚道:“毕竟‘天下文士,八分尽出楚家’,自青云之盟后,寒门女子亦有了入仕之途,各地选擢出仕之人便不乏昔日楚大娘子门下门生。秦家虽为千年世族,如今却也日渐式微,反观楚家眼下正如日中天,秦楚两家结成秦晋之好,想来对秦家也并非坏事。”
少女撇了撇嘴,闷闷不乐地咬了一口花煎,随即把玩着手旁软鞭,含糊不清地咕哝道:“秦姐姐才不是那般趋炎附势之人。不过是个病弱无力的世家公子罢了,待我鞭法大成,有朝一日登上彼苍榜,想来定然不比这楚二公子差。”
瞧她仍不服气的模样,女子不禁起了些逗她的心思。
“怎么?莫非小师妹还真想娶秦姑娘回派?”
少女一噎,险些呛着自己,憋得一张脸通红,连忙喝了口茶水将口中吃食咽下。
“才不是!我只是不想见秦姐姐嫁与无意之人罢了。”
女子笑起来,不再出言逗她,正要唤她用过茶后便随自己离去,却听茶楼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
几声丁零的碎裂声响起,一阵惊呼后,隐约有人高喊着“伤人了”,惹得一众茶客纷纷惊疑不定地站起身往窗外看去,叫她二人也下意识握紧了武器。
茶楼门外,先前端送茶水的茶博士口吐鲜血伤倒在地,一名衣衫褴褛的乞儿状若癫狂地四处挥打着双手,脚下是破碎的茶碗与一片茶汤,淋漓血色自乞儿擦破的手上滴落,而他却似浑然不觉,仍是不断朝前扑打,令围观人群惊呼着向外闪躲,慌忙去寻最近的城内守兵。
围聚的人潮引来更多过路人驻足探看,附近医馆的郎中瞧见了乞儿发红的双眼,不觉惊叫道:“是丧魂症!离他远些!这乞儿怕不是前些日子杏花村那场时疫中逃出来的流民!”
此言一出,顿时造成了更大的恐慌,原本还停步观望的一众人顷刻间四散奔逃起来,叫本就拥挤的长街霎时乱作一团。
一名小儿与家人走散,幼小的身躯在人群中蹒跚前行,却不防被奔逃的人一绊,当即跌倒在地。慌乱的人群眼看便要踩上小儿身躯,却有一只手自上方伸来,将她一把拉入了怀中,一道清亮锐气的嗓音就在此刻蓦然响起,如凝练的羽箭,破开了眼前杂乱不堪的喧嚣。
“监察司在此,何人于城中生事!?”
众人抬头望去,便见得一名劲装佩刀的女子纵马而来,一时间面上都露出了希冀的喜色。
“是燕司事!”
“燕司事来了!”
被称作燕司事的女子正是城中监察司总司事燕回。
燕回轻身下马,瞧了一眼怀中小儿,见她安然无恙,将她抱还给了一旁匆匆上前的妇人,随即脚下一点,横刀上前,拦下了仍在发狂伤人的乞儿。
沾满鲜血的双手一掌拍在刀鞘上,爆发出的力道与眼前之人羸弱瘦小的身躯大相径庭,令她微微惊讶。
她手中刀鞘一挑,将乞儿双腕下压,趁他未及还手之时反身一脚踢于乞儿后膝处,而后自一旁扯过一条捆绑货物的麻绳,将跪伏于地的人紧紧绑缚在了木杆旁。
方才还兴风作浪的人顿时无法再动,只是躁动地扭身挣扎着,不时发出阵阵吼叫。
确认此人再无威胁,燕回行至受伤的茶博士跟前,二指在他身前穴道几点,随即抬首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茶楼的掌柜仍有些惊魂未定,擦了擦额上被吓出来的汗,方迟钝道:“先前这乞儿躺在门外,小人看他面色不济,以为他是腹中饥渴,便让小七给他端些茶水点心去吃。却没想到小七不过刚靠近他,就被他打了一掌,而后这乞儿便发起了狂四处伤人。所幸燕司事来得及时,否则恐怕要酿成大祸。”
燕回点了点头,又转身看向身后人群,目光凝住先前出言的那名医馆郎中,问道:“方才是你说此人患了时疫?”
未料到自己随口一言竟被她留意,郎中心下微慌,只能硬着头皮道:“这……小人也不敢肯定,只是这乞儿所表现出来的病症与两月前杏花村所犯时疫的村民极为相似,因此小人才有此一言。”
“未定之言便如此宣之于口,若造成大患,你可知是何罪过?”
不轻不重的话语声淡淡落下,年岁尚浅的郎中面色霎时涨红,嗫嚅了几下唇,方躬身一揖。
“小人知错!”
见他态度尚可,燕回也并未追究下去。
“念在你是无心之失,此次便既往不咎,往后还望谨言慎行。”
现场经过已了解清楚,她令下属疏散人群,将茶楼一切损失记录在册,随即便欲把乞儿带回监察司再行审问。
而她不过方靠近几步,却见本就狂躁不安的人忽然面色痛苦地仰首高吼一声,一阵气劲爆开,捆缚于此人身周的绳索当即被猛然挣断,夹杂着血腥气的掌风随之一掌拍来。
燕回眸光一凝,抬刀挡下一击,正欲如先前一般制住乞儿双手,而拍来的一掌却倏然变作爪型,死死地抓住了她的刀鞘,另一手遽然打向她心口。
她反手便要迎掌去挡,而持刀的手却微不可察地一顿,令她抬起的手慢了半步。
劲风袭来,沾满鲜血的手眼看便要打上她身前,危急之时,一阵破风声自左右两侧同时响起,一条银色软鞭似长蛇般卷上乞儿手腕,将他拍出的手牢牢定在原地,三枚金针便在此刻齐齐扎入乞儿胸口。
原本状若癫狂的人身躯一僵,登时如卸了力一般软倒在地,唯余发红的双目仍是失神地望向天际。
燕回按着手腕缓缓收了刀,低眸看向乞儿胸口那几枚细如毛发的金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药王金针?”
于习武之人来说,药王金针珍贵无比,据传只要有人手握金针,无论何时何地何人,药王谷都会倾尽全力替此人救回一命,可谓是武林中人的一道保命符。
而当今世上,有资格使用药王金针之人,除了避世于药王谷不出的谷主沈槐梦以外,便只有她的嫡传弟子,被江湖众人奉为灵素神医的秦家小姐,秦知白。
惊讶声四起,一片喧杂中,一道素淡身影自道旁马车内走出。
那是一名戴着帷帽的女子。
她穿着一袭松霜绿外裳,腰佩药囊,白纱掩面,令人无法得见其真容。
四周一片狼藉,而一步步行来的身影却似松下云鹤,孤清沉静,仿佛将满目杂乱俱都遮蔽过去。
“秦姑娘。”燕回唤道。
秦知白行至乞儿身前,取下金针后,喂他服下了一粒药,“将他双眼蒙住,带至避光处,约一个时辰后自会慢慢苏醒。”
带至避光处,莫非此人畏光?
燕回眉目微凝,依言照做,令手下寻来了一条黑色系带将乞儿双目遮住。
不多时,就见方才还狂躁暴戾的乞儿在遮住双目后面上神色逐渐平静下来,紧绷的四肢也慢慢舒展开,再不似先前躁动不安。
见此法果然奏效,她着人将乞儿带走,回身向女子拱手一揖。
“多谢秦姑娘相助,只不过此人症状蹊跷,我心中仍有些疑义,如若秦姑娘不嫌叨扰,待审过此人后,我还有些问题想要请教秦姑娘。”
秦知白并未推辞,“燕司事自可来楚家寻我。”
再一颔首,两人就此拜别。
头戴帷帽的女子自人群中返回马车旁,一只纤长白弱的手自车帷后伸出,似要扶她上车。
她眉目微垂,只虚虚搭了伸来的手一把,在上了车后便松了开,而后身影隐没于车帷之后,再看不见。
车轮滚动,嘈嘈声徐徐远去。
直至马车驶过长街拐角,围观众人才如大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私语声响成一片。
“方才那是秦神医吧?”
“这般出神入化的医术,定然是秦神医!”
“听闻秦神医与新婚夫君毫无感情,不过是为了保全秦家才被迫嫁与此人,看来果真如此。”
“如此佳人,真是可惜可怜。”
一阵慨叹声落下,围拢的人群终于渐渐散去,河畔还归平静。
茶楼外,手执银鞭的少女收了软鞭,看着马车走远的方向,透亮的双目中眸光闪动。
秦姐姐!
第002章 云鹤
云鹤
行驶的马车穿过城中街市,沿青石板路徐徐前行,终于停在了城南一处宅院外。
宅院僻静清幽,门外匾额上书楚宅二字,院内有几丛青竹探出墙头,与檐上三两落花相映成趣,瞧来格外清微淡远。
候在门外的阍人见几人归来,当即上前牵住了马,朝车中人道:“二公子,大小姐回来了,知道您与夫人今日归来,现下正在正厅等您。”
须臾停顿,几声咳嗽落下,温和低弱的话语声自车中响起。
“我知晓了。”
下一刻,车帷被从内掀开,幽微光影洒入车中,落在了一张孱弱病白的面容上。
眼下已是初春,而车中人却仍披着一件素白的狐裘披风,过分纤瘦的腰身被包裹于裘衣之下,容颜清弱,便似缀了一夜风雨的清莲,总透着几分摇摇欲坠的单薄。
楚流景走下马车,转身向身后人道:“我去换身衣裳,这段时日归宁路遥,卿娘一路辛劳,便在房中好好休息罢。”
听他这般说,秦知白也未曾多言,略一颔首,便下了车径直往院中行去。
徐徐走入宅中,楚流景将身上披风解下,边缓步前行边向身旁下人问:“长姐是何时回来的?”
下人接过他手中披风,回道:“昨日夜里才到,只是好像为了处理公务一夜未眠。”
楚流景点了点头,“令东厨备一碗补气凝神的药粥,待会给长姐送去。”
“是,二公子。”
回到西院,他换了身轻便些的长衫氅衣,尔后来到另一处厢房外,朝门外洒扫的侍女问道:“夫人可在房中?”
侍女答:“方才瞧见夫人去了后院。”
“好,多谢。”
沿着庭院内侧的长廊朝前走,行过栽种了翠竹的青石小径,楚流景来到后院月门外,抬目望去,便见到了于亭旁池边相对而立的一人一鹤。
清风徐来,吹得鹤羽轻动,先前以纱掩面的女子已摘下了头上帷帽,日光照耀下,那张清雅绝尘的面容再无遮掩地露于人前。
远山淡墨般的眉眼,肌骨清透,粼粼波光落于她脸侧,恍若映了一溪雪,令白璧无瑕的肌肤更显出几分莹润,而那双低敛的眸却仍是沉静清明,如松上霜、云间鹤,虽近在眼前,却总透着几分遥不可及的清冷。
似是早已察觉有人来到,秦知白将最后一枚果子喂予身前白鹤,而后抬眸看向来人,出口时唤的却是:“楚姑娘。”
楚流景眉眼间露出浅笑,走上前去,“秦姑娘在喂鹤?”
秦知白淡声道:“谷中有来信,师尊令我回药王谷一趟。”
楚流景略微讶然,“可是有要紧事?”
“暂时无碍。”
听她此言,楚流景也未再追问下去,只是温言道:“这几日在外与秦姑娘夫妻相称,方才又唤了姑娘小字,言语之间多有逾矩,还望秦姑娘莫怪。”
用过食的鹤略仰首向身前人亲昵地蹭了蹭,秦知白指尖轻抚过鹤羽,微垂的容颜仍是素淡模样。
“既应了楚姑娘的三年之诺,如此行事便是理所应当,楚姑娘不必介怀。”
楚流景笑了笑,随后低下眸,自腰间取出了一枚香囊。
“今日上巳,兰草可拂不详,我看秦姑娘喜佩香缨,因此托人以兰草、留夷调配了一只香囊,想要赠予姑娘,答谢秦姑娘这段时日的照料。”
短暂停顿,她又道:“并非珍贵之物,还望秦姑娘不嫌弃。”
清淡香气自香囊之中散逸,兰草幽香中夹杂着微弱的药苦气息,恰与身前人体息如出一辙。
望出的目光于香囊上停留了片刻,秦知白接过香囊,略一颔首。
“多谢。”
*
前院正厅内,一名白衣佩剑的女子正坐于上首的太师椅中阅看书信。
女子眉目清逸,身姿端然笔挺,一头青丝以发带随意束起,举手投足间夹带着无形气势,若浩浩汪洋,只不言不语地坐在那里,便令人如临深渊,不敢生出半分其他心思。
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响起,一名下人来到厅前,向座上之人低首禀报:“小姐,二公子来了。”
阅看书信的人神情微松,看向走入厅中的身影,温声唤道:“阿景。”
楚流景看着只见过一次的长姐,笑着走近,“阿姐,你回来了。”
“你们下去吧。”
喊退了其余下人,楚不辞将手中书信放至一旁,温柔的话语声带了些许歉意。
“上月你与秦家小姐成婚,我未能赶回来,阿景可会怪我?”
楚流景含笑垂眸,孱弱的容颜看起来甚为柔顺,“青冥楼事务繁忙,阿姐如今成了楼主,自该以楼中事务为重,我又岂会怪责阿姐。”
楚不辞看着名义上的妹妹,欲要说些什么,一时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她身为青冥楼之人,这些年来一直在青云山上为楼中事务操劳,甚少回楚家,二人上回见面还是楚流景归家时,因此尽管两人有姐妹之情,却总归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生疏。
静默少顷,她问道:“阿景,你与秦姑娘的婚事,可是得了秦姑娘同意?”
似乎未曾料到她会这般问,楚流景面露讶然,不解道:“秦姑娘自是同意的,否则又岂会与我同回南柳,阿姐何出此言?”
楚不辞微攒了眉,“你为了迎娶秦姑娘,对外宣称自己是男儿身,可婚姻大事并非儿戏,倘若日后秦姑娘知晓你实为女子,她当如何自处?如此欺瞒于她,我身为长姐,亦于心有愧。”
楚流景怔了片刻,方明白长姐心中顾虑,不免微微失笑。
“阿姐,你放心,我未曾欺瞒秦姑娘,她从一开始便知晓我是女子。”
瞧见眼前人诧异神色,她放缓了语调,徐徐解释:“阿姐应当知晓,这些年来江湖上盛传的十洲记秘宝。
“二十年前,有人自漠北绿洲中拾得一古瓷残片,上书青阳十洲记字样,自此后,便有人传‘十洲记中藏有青阳氏秘宝’,亦有人说‘得十洲记可得长生’。无论世家望族抑或武林中人,无一不在寻十洲记真迹,而秦家身为青阳氏后裔,亦不可避免遭人惦念。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秦家虽为千年世族,却已有些今不如昔,秦姑娘到了待嫁之龄,秦家主早有意让她与他家联姻以保全秦家。我在药王谷时曾与秦姑娘有一面之缘,她医术了得,若陪伴于我身旁恰能替我调理病体,而有长姐之名在外,楚家亦能暂保秦家周全,因此我才向秦姑娘提出成亲,如此也算两全之策。”
片晌安静。
楚不辞看着妹妹,再度开口,话语声却带了些许沉肃。
“那你呢?往后你若遇见心仪之人,又该如何?”
楚流景微微一顿,垂了眉眼,似仍在笑着,轻声道:“阿姐,你知晓的,我本就是茍延残喘,如今寿数或许已不足三载,又何来往后?”
听她平静坦然的话语,楚不辞眉心轻拢,目光中透了些怜惜。
“我前些日子与沈谷主通了书信,她说你的病情也并非完全无药可医,只是还需多加调理,兴许日后还有转机,因此你也不必太过担忧,还当好生休养才是。”
知晓长姐是在宽慰自己,楚流景未曾辩驳,只笑着应下:“一切都听阿姐的。”
谈话告一段落,楚流景唤人将熬好的药粥送来,关切道:“听他们说阿姐昨日一夜未眠,因此让厨下熬了些补气养血的药粥,阿姐喝一些吧。”
楚不辞笑起来,接过粥碗,“阿景有心了。”
药粥热气四溢,散着阵阵扑鼻清香,粥是以山药枸杞熬制而成,当中加了些鲜嫩的荠菜,于补益之中更添了一分上巳特有的春意,很是养胃。
喝过了粥,楚不辞放下碗,便听妹妹又问:“阿姐打算何时回青云山?”
楚不辞瞧了一眼方才收到的书信,“近日楼中事务繁多,我本是脱不开身的,听闻你与秦姑娘成婚之事才抽空回了南柳,因此明日便要赶回青云山了。”
楚流景略有些惊讶,“究竟是什么事,竟然如此紧迫,让阿姐连片刻停歇都不得?”
“是子夜楼。”
“子夜楼?”楚流景思忖片刻,恍然道,“莫非便是一年前杀了赤潮帮帮主的人?”
“正是。”
楚不辞神色沉凝几分,清皎的眸光微敛,“近日干南又有几派派中弟子遭人所害,且死前皆收到了子夜帖,正与当初赤潮帮帮主遇害前一般无二。四大派掌门齐齐传书青冥楼,欲让青冥楼做主,还武林安宁,因此需我留于青冥楼坐镇。”
楚流景似仍有些好奇:“这子夜楼究竟是何方势力,为何要向这几派下手?”
楚不辞摇了摇头,“目前只知子夜楼极有可能便在干南某处,但从无一人见过楼中之人,更不知其究竟意欲何为。”
短暂安静后,她看向妹妹,神情松缓些许,“你本就体弱,便不要操心这些江湖事了,安心调养身体才是,一切有阿姐在。”
楚流景和顺地低下头,温声应下:“我晓得了,阿姐。”
两人再闲聊了片刻,楚不辞顾及到妹妹方才归家,身子或仍有些疲惫,便停了话语让她回去歇息。
恰在此时,一名阍人匆匆来报。
......
《万山载雪》作者:楚有风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gl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