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爱情事务处理局》方柏霓、胡逸凡 作者:阿玄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8分类:小说浏览:22评论:0

《爱情事务处理局》方柏霓、胡逸凡

作者:阿玄

简介:

职业红娘方柏霓认为,现代婚姻就是资源整合。

有颜有钱有学历的胡逸凡,是她拉客的“托儿”。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会越来越离不开这个“托儿”。

“相亲届天菜”胡逸凡拒绝恋爱、拒绝婚姻。

他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可控,除了爱情。

可是,他忘了,爱上一个人也不可控。

01 红娘方柏霓VS相亲女魔头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不会。”

人类对爱情的期待也是一种本能,要么纵情享受,要么苦苦追求。

在爱情的路上苦苦追求的你,是否感到一点点吃力、一点点受挫、一点点不得其法?

爱情事务处理局,一个专门解决爱情问题的地方,期待为你带去一些获得爱情的帮助。

这是爱情事务处理局宣传手册上的一段话,出自方柏霓之手。宣传手册早就印好了,线上海报也做好了,也已经线上线下推了几波。总体来说,成效还不错。

到月底,爱情事务处理局正式运营一年半。一年半的时间里,处理局积累了不少用户,也积累了一些付费会员,更为一些会员促成了婚事。方柏霓也适应了作为职业红娘的节奏。

职业红娘方柏霓正坐在工位上。新印的宣传册放在办公桌的一角,此时她还没有时间管这些堆放的彩色纸张。

刚送走来拜访的客户,她有点累,新接的温水放在旁边还没来得及喝。用力揉搓了一下两颊,想让自己放松一下。这个姑娘太犹豫了,说得她口干舌燥,面部肌肉都要麻木了。

每个周末都是方柏霓最忙碌的时段。特别是下午。

忙碌的打工人只有周末才能抽出时间来筹谋自己的婚姻大事。所以,上门了解情况、办理会员的人大都集中在周末;会员的相亲活动也几乎都安排在周末。送走了来了解情况的潜在客户后,方柏霓马上要做好准备来迎接结束相亲的会员们的“磋磨”。

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手机就响了。微信语音,来自李芳蓉。

方柏霓揉了揉太阳穴,故意磨蹭了片刻才接通语音。接通键一按下,就听到了意料之中的尖锐嗓音。

“方方,不是说这次的男生很靠谱吗?连杯咖啡都不舍得买,也叫‘靠谱’?”

类似责问,几乎发生在每个周末的下午。时间差别不会很大,大概都在五点半左右。

方柏霓每周为李芳蓉安排一次相亲,周六居多,偶尔也会在周日。时间都是下午三点。地点大都是男女住处的中间位置,以咖啡厅居多。如果方柏霓没有记错,加上今天见的这位,李芳蓉已经在爱情事务处理局相亲了 29 次。

这 29 次相亲里,按学历划分,她见了 4 位博士、17 位硕士、8 个 985、211 本科;按照房产情况分,她见了 5 位有房无贷的男士、15 位有房有贷的男士、8 位有购房能力的男士;按照工作性质分,她见了 11 位公务员、5 位医生、4 位老师、8 位国企员工……

这是方柏霓根据她的要求费尽心力筛选出来的:一本以上学历、有购房能力、有北京户口。

但 29 次相亲后,李芳蓉针对每一位男士都有自己的意见:身高太矮、脸上痘印太多、不说话、不主动、性格畏缩、没有男子气概……今天的意见是:不买咖啡。

方柏霓能从字面意思理解李芳蓉的真实含义:相亲男太抠了。

在与李芳蓉接触的这七个多月的时间里,方柏霓已经摸索出来一套足以应付这位难缠会员的话术:顺着她说,不要试图讲道理。

“哎呀,看他挺大方的一个人呢,没想到这样。”即便只是语音没有视频,方柏霓还是摆出一副职业假笑,“我一会儿说说他。”

话是说得冠冕堂皇,但实际上方柏霓的心里正在疯狂输出:现在的相亲,不买咖啡多正常啊。你俩第一次见面,成不成都不一定,人家为什么花几十块钱给一个不相干的人买咖啡呢?再者说,男生连杯咖啡都不想买,不就是没看上你嘛……

表里不一的“两面派”作风是方柏霓在这一年半的职业红娘生涯里磨炼出来的。几个月前,她也试图跟李芳蓉客观理性地讨论过相亲问题,但结果非常不愉快。

那次李芳蓉反馈的是男生的颜值问题。方柏霓给她的答复是:“如果这个男生有房有京户还长得帅,你觉得他会单身到三十几岁吗?我们要接受现在的相亲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颜值。”

电话那头的李芳蓉一时语塞,但终究还是很不屑地回了一句:“不管怎样,我想找的男朋友至少得看得过去。”

听到方柏霓与李芳蓉讨论内容,廖慧专门“批评教育”了方柏霓:“顾客是上帝,上帝说什么都是对的,你只要应承着就行了。追求正确、忤逆客户,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那时候的方柏霓还心有不服,极力为自己辩驳:“可是,这都是事实啊,她这样又要条件好又要长得好,怎么可能找到男朋友呢?”

廖慧拍拍方柏霓的肩膀,语重心长:“如果她不是要求这么多,怎么可能单到现在啊?”

方柏霓永远记得那天廖慧的话:“她不是找不到男朋友,是找不到自己想找的那种男朋友。现在的男孩子精明得很,人家也想找条件好的女孩子。李芳蓉虽然工作不错,收入还行,但是家在农村、家里也提供不了什么助力,这已经决定了她不在很多男生的择偶范围里。”

听到这些话时,方柏霓还有些将信将疑。毕竟从李芳蓉自身的条件看,硕士、年薪 50 万、大厂工作,在女生中已经算很不错的那一拨了。但她也知道人无法脱离原生家庭存在,在婚恋市场上也如此,有多少男会员的择偶标准里写着“女方城市户口,父母均有退休金”。

再后来,她就彻底信了廖慧的话。因为在过去 25 次的相亲里,有过几位男生是李芳蓉愿意继续接触的,但等方柏霓去询问男士意愿时,对方无一例外表示拒绝。至于拒绝的理由,他们都说得很婉转:没有眼缘。但从几位男士后续相亲成功的案例来看,他们看中的女生自身条件并不如李芳蓉,但无一例外都是家境优渥。

方柏霓的顺从,让李芳蓉熄了火。抬手不打笑脸人,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李芳蓉纵然对本次相亲有一万个不满意,那她也不会坏了规矩。她顿了一顿,终于讷讷地说了一句:“行吧。”

等方柏霓问她有没有继续了解的意愿时,她最终还是说:“我觉得还可以继续聊聊。”

方柏霓露出一个了然的笑,轻快地回复她:“好的,我去问一下男士的意愿。”

今天这位男士一比一还原了李芳蓉的择偶标准:211 硕士、国企工程师、有房有户口、身高 178cm、长相俊朗。

方柏霓抱着不太乐观的心态给男士发了条微信:“宋先生,今天见面的李女士,您觉得怎么样?”

宋先生回得很快也很干脆利落:“没有眼缘。”

果然不出所料。方柏霓程式化地回复他:“好的。有合适的女生再帮您介绍呢。”

廖慧说,干婚介这行就不能以结果为导向,各种主观因素太多,要是以结果为导向得累死。

方柏霓已经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像今天这样的相亲失败每天都在发生,而不欢而散的男女却都是方柏霓根据两人的情况和择偶标准精挑细选出来的。

列出来的要求是死的,但人心里的标准是活的。谁也没法左右成年人对另一半的美好期许。

方柏霓向李芳蓉汇报了男方的反馈,不出意外又收到李芳蓉的微信敦促:“方方,我也是老会员了,你下次帮我介绍的时候能不能再仔细甄选一下啊。我都办了三期会员了,对你们是绝对信任,但你们不能这样一直糊弄我啊……”

这条微信又长又啰嗦,足足占了一屏。方柏霓只是大致瞅了一眼,就回复道:“感谢你的信任,下次我一定更认真一些。”

回完这条微信,方柏霓忍不住又去揉搓自己的脸。眼涩脸酸颈椎僵硬,真不是个好活。

黄霖霖结束与客户的电话沟通从 VIP 接待室走出来,见方柏霓一脸木然,忍不住打趣道:“‘相亲女魔头’又来下指令了?”

“相亲女魔头”是黄霖霖给李芳蓉起的外号,虽然听上去不雅,但确实有那么点意思。

李芳蓉在爱情事务处理局已经办了三期三个月的会员。她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初春,树没发芽、花没开,现在已经入秋,树杈上的叶子也发了黄,有些早已飘落。自她办了会员,每次相亲后都会来一通电话,当然以吐槽为主。

跟李芳蓉熟悉之后,方柏霓发现了李芳蓉吐槽背后的苦衷。

一个 35 岁的北漂女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催婚压力。更可怕的是,其中最恐怖的压力来自她自己。一个人如果只是被外部力量催逼,挺一挺还是可以过去的。但如果是自己催逼自己,那就真的过不去了。

她对自己的催逼来自对周围人的羡慕与对自己的不满意。凭什么那些不如自己优秀的人都结婚生子了呢?凭什么只有她享受不到这种家庭的幸福呢?

她是一个骄傲的人。她的骄傲让她认为单身是一种失败。同样,她的骄傲又让她无法接受与一个有瑕疵的男人共结连理。

一直以来的成绩优异,让她从农村考到北京。这一路的高歌猛进促成了她的骄傲,而她尚不清楚她的这种骄傲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就应该轻轻放下。

放不下的骄傲成了她的枷锁,让她更加积极地相亲、更不甘心随便找个男人,同时也没办法对身边的朋友倾诉。不甘和委屈憋在心里,越滚越大。

与朋友不同,方柏霓是她花钱雇来的红娘,有义务为她物色优秀的相亲对象,也就有了义务倾听她的抱怨。方柏霓于她而言,成了极少的情绪发泄口之一。

大概是年龄相仿、又都是单身的缘故,时间一长,方柏霓在某些时候能理解她,也能共情她,甚至在不忙不累的时候也愿意听她唠叨几句。

而黄霖霖对李芳蓉是有些不屑的,在她看来,一个三十几岁的老女人不是很有钱,长得又一般,有什么资格在相亲市场上挑三拣四呢?

“社牛”黄霖霖曾经从同行那打听来一些关于李芳蓉的八卦。总结起来就是,李芳蓉一开始是在其他几家婚介机构办会员的,但一期之后就停了,只有在爱情事务处理局连办了三期。黄霖霖说,“接待她的红娘没有不对她无语的,只有你愿意应付她。”

方柏霓并不想跟黄霖霖一起批判李芳蓉,便换了个话题,“你刚聊的这个咋样?”

“不咋样吧。感觉办会员的意图不大,只想白嫖。”黄霖霖瘪着嘴,翻了个白眼,转身去冰箱里拿冰可乐。

“方方姐,你要来一罐不?”她斜着脸问方柏霓。

方柏霓连忙摆摆手,“天都凉了,还喝冰的,不怕闹肚子吗?”

黄霖霖已经拉开了拉环,往嘴里灌了两口,咕噜咕噜咽下去,“俺们年轻人火力壮。”

看着她嬉皮笑脸的样子,方柏霓想奚落几句。话还没出口,手机就响了。

她转头去看手机的当儿,难免有点心颤。今天安排的相亲会员里好像没有李芳蓉这么难缠的了,是谁又来“兴师问罪”了?

02 “桃园三结义”

屏幕显示一串数字,是手机里没存的号码。这让方柏霓稍微心安了一些。已经办了会员的人,她都在手机里存了手机号码,还做了备注。陌生号码意味着来电的人不是今天的相亲会员,也就意味着没有兴师问罪的顾虑了。

方柏霓在手机上划了一下,接通电话,“您好,这里是爱情事务处理局,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手机那头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岁月的沧桑,音色沉稳,音调柔和中带着不容置疑。方柏霓想,应该是一位为孩子的婚事操心的母亲。

“我想请你们帮我儿子找女朋友。”她说。

方柏霓还没来得及回话,那位操心的母亲已经继续说了下去:“我看了你们的宣传单,我可以先办会员。等到介绍成功了,我再出二十万作为答谢。”

方柏霓自诩见识过不少不走寻常路的人,但眼下的情形还是太出乎意料了。一时之间,她竟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她紧张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都喜欢咬嘴唇。这次也不例外。在咬了两下嘴唇后,她终于做出了回应:“阿姨您好,很高兴您选择我们为您提供服务。但是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您儿子的情况。”

那位母亲回答地干脆利落:“当然没问题,最好我们能见面聊。”

对方的干脆利落让方柏霓心中不免一颤。人就是这样,遇到难缠的人头疼,遇到太干脆的也心慌。

但她还是很快整理情绪,与那位干脆利落的母亲确定了见面的时间:下周一下午两点,在爱情事务处理局。

挂断电话时已经过了六点半。黄霖霖问她吃什么,她一起叫外卖。不待方柏霓说话,她就自顾自给了建议:“麻婆豆腐和水煮肉片,怎么样?听说附近商场新开了一家川菜馆,好多人都说好吃。”

黄霖霖是四川人,无辣不欢。方柏霓想,这个小丫头肯定已经馋那家川菜好久了。

“可以啊,不过要备注少辣。”方柏霓站起来伸个懒腰,并嘱咐黄霖霖。

黄霖霖摆出一个“OK”的手势,喜滋滋去点单。

在爱情事务处理局,常驻办公室的只有方柏霓和黄霖霖。虽然说方柏霓是半个老板,但黄霖霖更愿意把她当姐姐。对另一个老板廖慧,黄霖霖也是一半当姐姐一半当老板伺候。在姐姐面前,什么前辈后辈的恭维、老板员工的生分一概没有。她就是爱情事务处理局里的小太阳,每天热热闹闹,“姐姐前姐姐后”地闹腾着。

黄霖霖对方柏霓和廖慧的感情有些复杂,硬要拆分的话,那就是一半感激、一半钦佩。感激她们当初为自己出头、感激她们创业时拉上了自己;也钦佩她们为她出头时的勇敢。

说起来,如果没有黄霖霖,大概就不会有爱情事务处理局。当然,方柏霓也不会跟廖慧建立起革命友谊。

那年,她们三个都还在云智尽职尽责地做着打工人,一边兢兢业业打工,一边私下咒骂资本家吸血。吸血的资本家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咒骂声,悄无声息地把黄霖霖的名字写在了裁员名单上。

当 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把黄霖霖叫去会议室谈话时,黄霖霖还是一脸懵的状态。她只记得那位冷脸的 HRBP 用轻描淡写的声音说着冷酷无情的话:

“霖霖,因为业务发展的原因,公司将进行一次人员调整与优化。很遗憾告诉你,你在这次人员优化的名单上。但是因为你还没有转正,所以没有赔偿。”

那时候黄霖霖刚毕业半年多,在云智也只待了五个月零二十六天。她的转正申请已经提交了,方柏霓也给她批注了“通过”,但不知道是卡在哪个环节,一直没有走完转正流程。

小白兔突然听到这样的噩耗,一时间乱了方寸,满脑子只有那句“你在优化人员名单上”。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的会议室的,直到她回到工位被方柏霓叫住,她才回过神来。

“是不是被裁员了?”方柏霓悄声问。

黄霖霖点点头,脑袋还有点蒙。

“赔偿谈得怎么样?”

黄霖霖这才回过神来,想起 HRBP 那句“没有赔偿”。她更加慌乱起来,声音颤抖地告诉方柏霓:“HRBP 说我没转正,所以没有赔偿。”

黄霖霖是方柏霓招进来的,是她带的唯一一个人。听黄霖霖这么说,她蹭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声音都大了几分:“我去找总监。”

方柏霓风风火火地直奔总监办公室,又风风火火地去找 HRBP。HRBP 依旧冷着脸,用风轻云淡地声音为自己开脱:“裁员的事,我只负责通知和谈话,具体的政策和方案是王经理负责的。”

方柏霓又一路杀到负责这次裁员的王经理那,王经理又把皮球踢给了人事总监:“这么大的事,我哪做得了主,都是李总监定的。”

当方柏霓气势汹汹地来到李总监办公室门口时,里面已经有人在为黄霖霖申诉了。那人就是廖慧。

廖慧跟黄霖霖没啥关系,如果硬要找关系,那就是她是招聘黄霖霖的招聘经理。

方柏霓在门口驻足了片刻,听到廖慧在里面义正严词:“先不说人家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刚半年就被裁,坏了人家应届生的身份,单说你们不给人家赔偿就已经违反劳动法了!”

李总监毫不相让,“她没转正,就没有赔偿。”

方柏霓在这时推门进去,“她的转正申请我已经批了,我们总监也批了,业务端她已经转正了。”

李总监是位四十来岁的妇人,干练的短发烫着精致的纹理,眉毛修长,口红鲜亮,侧身坐在办公椅上,慢条斯理地说:“流程没到我这,我没批就是没转正。”

廖慧气性上来了,一拍桌子,音量再次抬高:“你我都是做人力的,别把人当傻子糊弄。劳动法哪里写的‘不转正就没赔偿’?”

见廖慧又拍桌子又咄咄逼人,李总监也来了气,抓起办公桌上的公司宣传手册用力摔在了办公桌上,厉声喝道:“你想干嘛?这就是公司的决定,不服你也走人!”

廖慧不甘示弱,双手撑在办公桌上,身子朝李总监的位置探过来:“赔偿给够,老娘立马走人,一分钟,不,一秒钟都不耽搁。”

说完这句话,她又立马补了一句:“黄霖霖的赔偿也不能少,否则我帮她仲裁到底。”

廖慧的气势太强硬,李总监眼神躲闪了一下,没敢正面硬刚,却把视线转向了方柏霓:“你来干什么?不服你也走。”

方柏霓可没有廖慧硬气。人家一北京土著,老公是独角兽公司的老板,家里几套房。她方柏霓一无产北漂,腰杆子哪敢那么硬挺。但李总监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方柏霓也不可能低三下四地求她留下自己。终究还是用底气不太足的声音说:“赔偿给够,我也走。”

后来这件事从人力总监这闹到了总裁那,甚至还惊动了董事长。公司考虑上市前的舆论问题,终于还是选择了折中处理:她们三个一块走人,赔偿按规定足额。

从云智离职那天,三个人收拾好东西一起出了云智的办公大楼。

廖慧像电视剧里的离职白领一样,抱着方方正正的牛皮纸箱,踩着昂扬的步子;方柏霓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帆布袋,背上还背着电脑包,像要去逃荒;黄霖霖才半年,东西少,连电脑也只塞了一个背包,脸上带着一丝喜悦,嘴上说着“一下给了一个半月工资,还怪好的”。

方柏霓侧过脸看了看黄霖霖,心里飘过一句话:“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廖慧长发一甩,转头问她俩:“咱们也算是革命友谊了,一块去喝个庆功酒啊。”

方柏霓还没来得及回答,黄霖霖已经应了下来:“好啊!好啊!”

二比一,方柏霓已经没有了发言权,只能跟着她们俩走向廖慧那辆油光瓦亮的 SUV。三个人把东西一股脑儿塞进后备箱,翻身上了车。

方柏霓习惯性往后排座,黄霖霖则把她推到了副驾:“慧姐,女人坐副驾,你老公应该没意见吧?”

廖慧握着方向盘,朗声大笑:“他敢有什么意见?”

云智这家公司不咋样,但是地理位置极好。市中心的坐标让她们走不了多远就能找到一大堆好吃好玩的店。廖慧把车开进胡同里,七拐八拐进了一个门面看起来老旧的院子。院子里隐藏了一家精酿酒馆。

精酿酒馆里面的特色跟院子很般配,说得好听一点叫“古色古香”。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故作深沉。但不管怎么说,方柏霓很吃这一套。

很明显,廖慧是这里的熟客,七拐八拐把方柏霓和黄霖霖带到了一个角落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真是选得好,视野不差,能看到晚上演出的舞台,但又因为在角落里而隐蔽,很容易就躲过了外界嘈杂的折磨。

在廖慧的建议下,她们点了各色烤串和啤酒。时间还早,舞台上的歌手还在试音,大厅的座位上也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

外面的阳光从门口涌进来,衬得大厅里的灯光都昏暗不亮。

这么早的晚餐,对方柏霓来说真是稀缺。好像打进入职场,她就没有在七点前吃过晚饭,更没有像现在这样从容地坐下来吃饭。

往常的晚饭不是在工位上对付几口,就是匆忙回家后叫个外卖。哪怕偶尔有一两次与朋友约了饭,也会因为她临时多出来的事情延迟很久,还得在吃饭的间隙回复无休止的钉钉消息。

烤串刚上了羊肉串和牛肉串,廖慧评价为最美味的鸡肉串还没烤熟。廖慧已经迫不及待催促服务员把啤酒端上来了。

廖慧端着一拃高的啤酒杯,满脸得意地说:“来来来,举个杯!祝贺我们离开云智这个大坑!”

黄霖霖的动作迅速,在廖慧说完“举个杯”时就已经把杯子举起来了。此时的她早就没了当时初闻被裁员时的惶恐,反而换上了一种兴奋。这种兴奋一部分是因为拿到了赔偿,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廖慧和方柏霓与她作伴。

还没毕业的时候,她就听说职场没有朋友,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和算计。她抱着一丝畏惧进入职场,却不想如此幸运地遇到了两位女侠。是的,就是女侠。在黄霖霖眼中,这两位与自己除了同事没有任何关系的姐姐,就是两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女侠。

有了女侠的陪伴,她还怕什么呢?

方柏霓也被感染了,高高兴兴举起酒杯,说了一句:“祝我们早日找到下家。”

说完,方柏霓就觉得自己真是扫兴。大好的日子,说这种话干啥?真是打工人的奴性深到骨子里了。

为了掩饰自己说错话的尴尬,她赶紧把酒杯凑到嘴巴,大口吞下一口啤酒。真不愧是精酿,入口丝滑,入胃清冽。

方柏霓还在咂摸精酿的味美,廖慧又举起了酒杯,这次正对方柏霓。她们坐对面,廖慧直直的手臂,让方柏霓知道自己没有会错意。

“方柏霓,以前跟你不熟,但你太义气了,你这个朋友我认下了!”

廖慧的脸上镌刻着坚定,让方柏霓想到了“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当年大概就是廖慧这样的神情吧。

此情此景,方柏霓的心头蹭地就燃起了一团火苗,还没放下的酒杯直击廖慧的酒杯。酒杯相撞,发出清脆的“当”,就像此时方柏霓果断的决定:这个朋友交定了!

03 欢迎来到爱情事务处理局

黄霖霖哪见过这场面,在旁边看呆了。呆滞了一会儿,竟然不自主地鼓起了掌。紧接着才反应过来,自己也要加入这场“结义”,硬拉着廖慧和方柏霓陪她再来一次。

这次义薄云天的聚餐在三个人喝得晕乎乎中结束。方柏霓用最后的理智记住是廖慧的老公章炜宁开车分别把她和黄霖霖送回的家。甚至,后备箱里的东西也是章炜宁帮她们搬进房间的。

但这次聚餐后,有一段时间大家都没怎么联系。各人都有各人的事情要忙。廖慧跑去三亚度了个长假,黄霖霖回四川老家吃了一个月火锅,方柏霓则一头扎进招聘网站。

直到半年后的某个下午,廖慧打来电话说一个吃个饭,有事商量。

吃饭选在了中午,一家中规中矩的火锅店。在火锅店的氤氲热气里,廖慧一边涮着毛肚一边说:“小方,我们一起开个婚介公司吧。”

方柏霓愣怔了一下,连夹起来的肥牛都忘记往嘴里放。她觉得自己出现了幻听,便问了一句:“你说啥?”

廖慧的毛肚已经熟了,放进了自己面前的麻酱碗里,紧接着把筷子架在碗上,双臂交叠放在桌上,面色平静、语气认真,咬字清晰地对方柏霓说:“我说,我们一起开个婚介所吧。”

方柏霓确信自己没听错,肥牛也来不及吃了,放回了碗里,瞪大了眼睛问:“你开玩笑的吧?”

婚介所啊,说白了不就是干媒婆嘛。虽然方柏霓自认没有职业歧视,但这毕竟也是下九流的行当啊。她好歹也是上过大学的,怎么能去干媒婆呢?

廖慧一眼就识破了方柏霓的小心思,喝了口酸梅汤,开始了她的演讲:

“创业呢,不能有歧视;挣钱呢,遵纪守法就不寒碜。我已经做过调研了,现在的相亲市场用户多、前景好,很有搞头。你看这每年一波波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大一部分都要靠相亲找对象。而且现在的都市年轻人手头不差钱,但圈子窄,舍得花钱找婚介帮忙。”

方柏霓思索了片刻,问了一句:“现在不是鼓吹‘不婚不育保平安’嘛,哪里有那么多人花钱找对象?”

廖慧一听这话就乐了,挑了挑眉,又瘪了瘪嘴,最后又摇了摇头,缓缓开了口:“姑娘,还是年轻了吧。你看看你周围真不婚不育的有几个?”

方柏霓想了想周围的同事、同学,确实没几个人真的是不婚不育的。

见方柏霓脸上浮现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廖慧继续说:“别被网上那些所谓的独身大女主骗了。那些不是人设,就是真有钱。咱们普通小老百姓要过小老百姓的日子。”

方柏霓觉得这话有些道理,但觉得有些不受用。怎么着,难不成只有有钱人才配追求独身?

廖慧多年的人力工作经验让她具备了识破人心的技能,她很快就看出了方柏霓的不受用,赶紧换了个角度:“你要是找工作顺利,现在手头大把的 offer,你就当我啥都没说。但现在的就业环境你也看到了,三十来岁的女性找工作多难啊。与其在投简历和面试之间耗着,为啥不跟我一起试试呢?”

最后这些话说动了方柏霓。

这半年来,她投了 500 多份简历,但只有十几家公司约了面试,而且大都在一面后就没了消息。这些面试的最后一句话几乎都是“你结婚了吗”。方柏霓知道这个问题是在试探她是不是有生育的计划,她恨不得在面试的座位上举手发誓——“请您放心,我现在单身,且会长期单身,最近几年绝对不会有生育的计划。”

可是,有用吗?没用啊。

她在网上搜集了无数应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甚至花了两千块找求职咨询师。求职咨询师给了她一个看上去万无一失的答案:我身体有一些问题,不适合生育。方柏霓想,这样回答,总不会被拿捏了吧。事实证明,这个答案毫无用处。

时间长了,她也就懂了。人家问这个问题并不是想看你怎么回答,人家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担心。既然担心了,又何必让自己涉险?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

“与其在面试中被逼问婚育情况,不如跟廖慧赌一把。”方柏霓的脑中有一个声音冒出来。

那天晚上她们就定下了“爱情事务处理局”的名字,并在对爱情事务处理局的无限畅想中结束了热气腾腾的火锅。

廖慧本来要负担所有的启动资金,但被方柏霓拒绝了:“既然是共同创业,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出钱呢?”经过协商,廖慧出资 50 万,方柏霓把云智的赔偿金和其他一些小额存款拿出来凑了 20 万。

办公室也定了,是廖慧刚工作那几年买的一套商住两用房。

房子在北三环边上,位置很好。面积有九十几平,三室两厅。主卧和大次卧用来做 VIP 接待室,客厅做员工工作区,餐厅放了小茶几和椅子作等候区和茶水间。方柏霓本来想把小次卧也拿出来当接待室的,但廖慧说创业期会比较忙,必须得留一个休息室,用来午休和加班休息。

资金和办公地点都定了,就该找人了。方柏霓给黄霖霖打电话还没把情况介绍完,她就一口答应下来,甚至办公室的卫生还是她来打扫的。

创业三人团就这样定下来了:廖慧凭借多年人力资源的人脉,负责公司的外联和商务,也就是去各企事业单位谈合作,并负责谈好的合作活动;方柏霓负责公司的运营规划和策略;黄霖霖负责各项运营动作的执行。而事实上,三个人并不完全分工,而是有活谁有空谁干。

除此之外,廖慧拉来了云智的老同事王炼做兼职开发和运维,方柏霓找来了自己的高中同学陆阳做兼职情感咨询师。

爱情事务处理局就这样拉起了班子、开了门头,正式运营起来。

廖慧说得果然不错,相亲市场很有搞头。一年半的时间,爱情事务处理局也算是平稳运行了。原先装饰简陋的办公室,现在也已经在三人团的操作下温馨起来,甚至在茶水间的空墙上拼贴起一面“爱情箴言墙”。

周一下午,方柏霓就在“爱情箴言墙”旁边的 VIP 接待室接待了那位为儿子婚事操心的母亲。

她很准时,一点五十五分就扣响了爱情事务处理局的门。门本来就是开着的,她扣门的举动让方柏霓深刻体会到了人类的高尚教养。方柏霓应声走到门口,她请进接待室,并让黄霖霖帮忙泡了一杯茶。

茶是好茶,明前的龙井,章炜宁托人从杭州买的。方柏霓知道这茶价格不菲,一般情况都舍不得泡。今天这位客户,别的不说,单那二十万的答谢费和扣门的教养就值得一杯好茶。

这位阿姨张着一张圆圆的脸,脸上堆笑,眼睛眯成一条缝,有点像台湾省演员白冰冰。穿着也很鲜亮,上半身是水红色的针织开衫,下面配了一条深色的裤子。

阿姨很健谈,一见方柏霓就笑盈盈地自我介绍:“小方你好啊,我也姓方,我叫方敏,咱们也算是本家了。”

“我来北京就是专门来盯着胡逸凡找对象。”说到这里,方敏阿姨笑得弯弯的眼睛突然就有些不那么弯了,似有若无地叹了口气:“我来北京都半年多了,托亲戚朋友给他介绍了不少女孩子,可惜哦,一个都不成。”

方阿姨握住方柏霓的手,脸上换上了郑重其事的表情,“小方,我看了你们的传单,觉得你们比其他的婚介所都靠谱,才找你们帮忙的。”

北京的单身男女们虽然背后有很多双饱含期待的眼睛盯着,但真要说跑到北京来盯着的,应该不多。替当事人跑到婚介所找对象的,更少。算下来,方敏是方柏霓从事这行以来接待的第一位替孩子找对象的妈妈。

之前倒也不是没见过跟孩子一起来了解会员服务的,但也都是跟孩子一起来的。

方柏霓被方敏的眼神盯得有点无措,但还是保持职业假笑:“阿姨,感谢您的信任。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帮您的儿子找到合适的女朋友的。”

客户资料表已经放在两人面前的小桌上,方柏霓引导方阿姨填写表格,“阿姨,您得先填一下这个资料表,方便我们了解一下您儿子的情况。”

方阿姨拿起笔,很快就把表格填完了。方柏霓接过表格,打眼一瞧就吓了一跳:胡逸凡,35 岁,身高 850cm,清华博士,研究院副研究员,京房京户京车。

“这样的条件,还需要相亲?”方柏霓脑袋里立马蹦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大大的问号引导她继续看下去:在性格那一栏里,方阿姨这样写:“性格有点内向”;在感情经历那一栏,这样写:“谈过一段恋爱”;在择偶标准那一栏里,写着:“年纪相仿,本科以上学历,性格好”……

一路看下来,大大的问号好像进行了有丝分裂,分裂多更多的问号:这样的海王体质,只谈过一段恋爱?这得内向到什么程度?见到女生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那种吗?对女生这么没要求,是多着急找对象啊?……

一大串问号在方柏霓脑袋里走马灯一样穿来穿去,最后叠在一起得出一个结论:这位男士大概率相貌欠奉!不,不是欠奉,是非常欠奉!

此时此刻的方柏霓已经有点笑不出来了,因为她已经脑补出一张让人无法直视的脸:M 形秃头、斗鸡眼、朝天鼻、烤肠嘴、络腮胡,一笑露出两颗黝黑的牙……

“妈呀,太可怕了!”方柏霓被自己脑补出来的形象吓了一个激灵,心里惊叹了一句。

......

《爱情事务处理局》方柏霓、胡逸凡 作者:阿玄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