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波》作者:巫羽
文案:海港沦陷,千帆折尽。
赵由晟死亡,成为旧友陈郁的“大型手办”。
陈郁想复活赵由晟,但一直没有成功。
六十年后,赵由晟忽然苏醒,沧海桑田,陈郁行将就木……
赵由晟:陈郁,如你愿我醒了,可你就给我看你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由晟最不能容忍的是自己被杀,也因自己的死,陈郁才度过孤独的一生。
重来一世,必然要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对于陈郁或许得以身……相许,自己身姿笔直,似乎有点难度。
世家钢管直(?)攻X土豪暗恋受
重生文,攻口是心非,很宠受,慢热,全文基调总体轻松。
赵由晟(shèng),读音剩。
温馨提示:从第五章开始重生~
奇幻部分,所占比例很小
鲸波:意为惊涛骇浪。
把书名看成“凉皮”的小伙伴们,举起你们的手手。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赵由晟(攻),陈郁(受)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执念
海船摇荡,在薄雾中行驶,月光斑斓,透过木窗向外望,光芒下的海域,似有无数的尘埃在浮动。
蜷曲在木床上的男孩,眼睑颤动,他像似即将醒来,却又沉沉入睡,他在做梦。纲首(船长)室的烛火昏黄,陈端礼坐在书案前,一手支住额头,案上一张海图铺开,航线的针路与备注的字迹都已漫漶,在不足的照明下,越发显得神秘。海图记载的番国夷岛,在大部分世人看来本也是虚幻缥缈的地方。
男孩在睡梦中发出不安的呢语,他似乎在做噩梦。陈端礼起身,上身没入昏暗之中,腰际的番金腰带闪闪发光,烛光映在纹饰繁复的袍身上,他模样看得不真切,但能辨认出是位身材高大的男子。
陈端礼走到木床旁,他伸出戴着三枚金戒指的大手,去触摸男孩的额头,寒意的秋夜,男孩额上的发却是湿漉漉。
“郁儿,别怕别怕,爹在这里……”陈端礼背对着光,轻拍孩子的肩,低声安抚。数日前,这孩子不慎落海,幸得无事,但因受惊吓,几乎夜夜发梦。
睡梦中的陈郁,听到父亲的声音,睁开了眼睛,烛火下幽幽泛光的眸子,漂亮的如同明玑,如同陈纲首指上,那枚镶嵌着宝石的金戒。
“爹,外面有人在唱歌。”小陈郁的声音柔和,他是个七岁的孩童。
陈端礼知道并无歌声,而孩子还处于半梦半醒间,他温语:“没有歌声,那是孩儿梦中所梦。”
陈郁把头偏了偏,望向木窗外的海域,月色溟濛,他像在搜寻着什么,随后,稚气的哼唱声传出,那是一个古老的调子,悠长而哀伤。
“郁儿从哪里学来这支曲子?”
“爹,是鱼人,他们都在唱……”
梦里,同样薄雾弥漫,许多鲛人在礁石上唱着哀歌,她们身旁,无数的小船正沿着海浪浮荡,绵延数里。每一艘船上,都高悬一盏灯,映出船上人的样貌,大多是些穿戴甲胄的男子,他们苍白的脸静穆而庄重,手执兵器,无喜无悲,无怒无怨。伴随着空灵的歌声,小船无声无息行进,朝着相同方向,越过一处海崖。
陈端礼搭在儿子背上的手骤然一顿,他知道这曲子是鲛人的哀歌,他抬起脸,眼睛幽深如渊,他沉语:“是不是又去听水手们讲鬼怪故事,都是些骗小孩儿的话,海里没有鱼人。”
听着父亲的话,陈郁点点头,很是乖巧,他像似想起了什么,张开紧握的手,掌心是一只铜制的小兽——他母亲唯一留给他的物品,他抬头看向父亲,微微地笑了。
“睡吧。”陈端礼摸摸孩子柔软的发,为他拉好被子。
海船摇晃,纲首室的床衔接船壁,能减少颠簸,对睡在草席上,在风浪中被摇得翻来覆去的水手而言,那是何等平稳、安逸的休眠之所。
小陈郁阖上眼睛,为了不再继续先前诡异的梦,他揣着小铜兽,用心去想他的母亲:她乌黑的发上戴着金叶花冠,身穿锦绮长袍,周身总是弥漫香气,她是如此温柔,会拍着他的背,轻轻哼唱番人的歌谣。
伴随优美的夜曲,海风拂过岸边的高脚屋,无忧花纷落,月光似银。
**
月光似银,老年陈郁在楠木大床上醒来,他梦见自己幼年随同父亲归国的事。恍惚之际,他以为在海船上,然而身下平稳,见得月下的屋檐和树影,才意识到在陆地上。这里是他在南溪故里的家,他年少生活过数载,老迈落叶归根的地方。
每每从梦中醒来,往往忘记身处何地,忘记自己年岁几何,是个孩童,是个少年,抑或是个耄耋之人。人到老年,追忆这漫长一生,难免有飘忽不真实之感。
此时的陈郁,病骨嶙峋,白发似雪,他年已七十八岁。
窗外的树影被风摇撼,惊恐地抖颤,它是后院仅存的一棵树。三日前,风暴过境,折毁树木无数。
“咳咳……”陈郁蜷身,手拳在唇边,发出沉重的咳嗽声。
侍女听闻声响,从房间角落里骨碌爬起,黑幽幽,如魑魅般。须臾,火光亮起,一盏烛,移动到床边,侍女前来服侍,她递上盂盆。服侍陈郁的奴仆众多,这一阵咳嗽,使得屋内外灯火亮起,人声和脚步声交叠。
陈郁鼻腔和口中均是腥锈味,他知晓是咳血了,昏昏沉沉之际,听到侄孙陈景盛在唤他,但他的意识如散沙般涣散,他再次坠入梦境:
还是一个雾蒙蒙的梦,七岁的陈郁在广州番馆里醒来,他感觉到周身潮湿,睁开眼,正对上窗外的一座灯塔,水雾集聚,灯塔的光晕成一团。他往身边探看,身侧伏睡一位照看他的女婢,细鼾声舒缓。
倏然,窗外嘈杂声四起,灯火耀眼。
小陈郁爬下床,只穿单薄的中衣,打着赤脚,他步下番馆厚实的木质楼梯,发现一楼饮酒的酒徒都已不见,就连歌姬及伙计也消失无踪。
门帘被卷高,隐约见到港口停泊的一艘巨船,黝黑庞大,如同搁浅在海边的巨兽。它和任何陈郁见过的海船都长得不一样,它的桅杆上倒悬着黑帆,就像水手们讲述的来自冥间的鬼船。
陈郁迈出帘门,海风迎面扑来,吹得他连连倒退,只得艰难行进。他在缓缓接近巨船,无意识地一个回头,他才发觉迷雾侵漫下,店铺紧闭,四周仿若死城。
在番馆内明明听到外头热闹无比,怎会这般死寂,令人悚然。
潮湿腥气的海港,三两稀零的水手、脚力,他们的身影隐入雾中,那么虚幻,仿佛不是活人。小陈郁的脚踩在冰冷的石砌地面上,感到寒意,他齐肩的发在风中飘动,脖上佩戴的小铜兽被风扬动,恰似有了生命想摆脱束缚,如同一片枯叶,欲乘风而去。
陈郁伸出小手,低头抓住了它,紧揣它。
一低头,发丝凌乱飞舞,遮蔽视野,一抬头,狂风抚面,竟是月光清明,雾气尽散。
巨船的全貌顷刻呈现在眼前,它巍峨如山,通体暗黑如铁,高大的木梯垂放,从上头走下数人,罩进船体的阴影里,幢幢绰绰。
一位雍容华贵的年轻男子,徐徐步下船,他踽踽而行,经过陈郁身旁,突然伫足,他低头看向这个稚气的孩子,两人一高一矮,一低一仰,四目相视。他近在咫尺,可见他一丝不乱的发尽收在乌冠中,紫袍革带,腰悬鱼袋,他袍袖广大,被风鼓动。
月光下的他,崖岸卓绝,昂藏七尺,却神色阴郁,眼神尤其冷冰,令人生畏。
由晟,你是恨我的吧?
恨我为己私欲,让你不得入土为安。
碧蓝之下的鲛邑,赵由晟不腐的尸身躺在贝榻上,他神色如生前般,年轻英俊。
南溪老宅,楠木床上如同枯木残烛的老陈郁,陷在梦中,呢喃片语。琐窗外,月明星稀。
梦境里,小陈郁摘下自己脖子戴的小铜兽,那是一只能避水的海兽,曾在他落海时救过他。他仰头望向赵由晟,递上铜兽,声音稚气而温柔:“阿剩(由晟小名)给,它会保护你,你带着它去天涯海角吧。”
这些梦,是陈郁这一生境遇与痴念的糅合,是深深遗憾的体现。
我将老去,而心愿未了,而心生悔意。
病床上的老陈郁在呓语,寝室里灯火通明,人影幢幢。慌乱的侍女,被连夜唤来的大夫,还有围簇在榻旁,紧张的孙侄及两位同族的老者,他们嘁嘁喳喳交谈的声音,让陈郁从迷离中清醒。
陈郁抬眼,烛影晃动,他认出身边的两位老者,他知晓怕是得交代后事了。他黯淡的目光环视周身,落在孙侄身上,对他嘱咐:“景盛,再派人去……去三江通报赵子真,让他过来,我有事托付他。”
侄孙陈景盛守在床前,怅语:“风暴刚过,音信中断,前番派去的人还没归来。叔祖安心,我明早会再遣人前去。”
狂风暴雨,浪高数丈,海船纷纷避港,人们不敢出海。这三日,没有外来的船抵达海港。
“务必让子真前来,此事……最是要紧。”
交代这件事后,陈郁病重厌倦,没有谈及它事。
自这一夜起,陈郁昏昏沉沉,即便有醒来时,也只是问赵子真来了吗。陈景盛又派出两位忠仆,亲送海船,叮嘱尽快赶往三江。他猜测这事确是要紧,可能关系叔祖海外财宝的下落。
陈郁舶海贸易二十余载,是位巨富,他没有家室,年老才归国,隐居故里。传闻他的大部分财宝寄存在海外,只是陈景盛并不知,猜测的海外财宝,其实不全是宝物,也包括一个不死不活的人。
既是不死不活,难说他还是不是个人了。
自风暴过后,天气阴郁多日,忽然一日清早,太阳亮堂堂升起,将人照得暖和和。晴好的这一天,陈景盛伺候在陈郁病榻,老仆进来禀报一位叫慕远夷的年轻士子来访,自称是老员外陈郁的故交。
“慕远鱼?”老仆乡音浓烈,夷与鱼读不清,陈景盛睨向昏睡中的叔祖,琢磨这个奇怪的名字,淡语:“让他到堂中等候,我这就过去。”
陈景盛起身,漫不经心步出院子,打算去见访客。叔祖的友人不少,他回归故乡后,时时有人前来拜访,有国人,也有番人,半番(混血儿)。
他心想:这个慕远鱼不知是何许人也?
作者有话要说:慕远夷:你才鱼,你全家都鱼!(不对,我全家似乎还真是鱼)
第2章 慕远夷
慕远夷是位清俊后生,他端坐在席上,悠然饮茶,案前果糕成盘,老仆好茶好食招待,他欣然享用。人世的许多东西,他还是喜爱的,所爱并非绮丽的帛缎、璀璨炫目的珠玑——不稀罕,喜欢的是精致的人间美食。
年幼时的他,初上岸那会,也曾因为贪食人类的蜜饯、糖糕,而让自己的鱼肚受累。
柔软甜美的乳酥,小口一咬一抿,贝齿细细咀嚼,他在品尝回味,他修长的身子微微倾向漆案,那神态仪貌,优雅别致。陈景盛入堂,落目便是这样一位风雅客,乌发挽星冠,一袭湖蓝鹤氅披身,侧颈上露出一截白色的交领。
光是一眼,陈景盛心中便生出几分喜爱,续而心底浮升疑惑:往时来访者都年长,从不见叔祖有这样年轻的友人。
怕不是来骗吃骗喝?心中又忖:他这般仪貌,断然不是个骗子。
慕远夷轻轻拍去指尖沾染的乳酥粉霜,手指细长光滑,他缓缓抬头一睨,正见一位四肢粗壮的年轻男子在端详他。此人衣着平实但料子极好,猜想是这座大宅的少主人,可猛一看,又觉他粗拙,大抵是个乡民而已。
也是慕远夷见多了仪貌出众的人,才会觉得陈景盛是个乡民,他明明身材高大,五官端正,长得也英气。
陈景盛本直勾勾看人,被对方察觉,他倒不显尴尬,稳稳落座,从容问询:“不知公子贵姓,从哪里来?”
见他举止自若,听他言谈简洁,慕远夷不冷不热回:“慕远夷,瀛南人氏,昔时先父与陈老员外往来稠密,我今日路过泉州,特来谒拜。”
他自报家门如此直接,全然不似当今世人,前些日海上起风暴,他又是如何渡洋前来泉州港呢?
慕远夷这般说辞,明显可疑,陈景盛一时走神,光想:此人声音清亮悦耳,似古寺钟铃,听之令人心往神驰。
陈景盛仍在打量慕远夷,嘴角不觉微扬,弄得慕远夷有小小郁闷,于是不慎又吃了一块乳酥。
“叔祖近来病势越发沉重,令人担忧。我这两日正在差遣家奴,通报叔祖的海内外故交,恰好慕公子前来。”陈景盛眼底一抹亲和之意。
慕远夷轻轻点头,似乎毫不意外,淡语:“我知他命不久矣。”
陈郁如风中残烛,即将寿终正寝,就是没出那一件事,慕远夷也会前来探看这位旧友,送他最后一程。
一句云淡风轻的“我知他命不久矣”,让陈景盛瞪了下眼,然而慕远夷并没理会他的惊讶,徐徐道:“他大限将至,当在三日后。”
陈景盛神色一顿,稍作思考,并未作询问。叔祖交友中,有不少奇异人士,这位年轻士子大概就是其中一位吧。
两人一番简短交谈后,陈景盛领上慕远夷往后院前去。
后院花草树木繁茂,越显得人少寂寥,叔祖孤僻喜静,独居于此。好好的院子,从不见孩童玩戏的身影,叔祖终此一生,未留子嗣。
到他病重时,孤寂的后院才热闹起来,仆人往来听令,也时不时有亲戚前来刺探。陈景盛知晓陈郁厌烦这些亲戚,能挡下的纷扰,他尽数挡在院外,哪怕遭亲戚诮骂。
两人来到病床前,陈郁仍未清醒,陈景盛本想唤醒他,慕远夷抬手制止,他打量衰老枯槁的陈郁,神色忧郁,那忧郁之中似又挟带几分惋惜。
陈郁在床上渐渐转醒,他似有感应,他眼角的皱纹颤动,他睁开了眼睛,那眼睛不再像宝石般闪动光泽,它黯淡如熄灭火焰的黑煤。曾经他风华正茂,翩翩甚都,哪怕当年他哀恸憔悴,也不减昳丽。
慕远夷未曾想过,他会见到陈郁这幅衰老而近乎丑陋的模样,皱皱巴巴的皮肉附着干瘦的骨头,像具皮囊一般。
陈郁黯淡的眼睛,在见到慕远夷的刹那间曾亮起过,带着喜悦之情,布满细皱纹的嘴角上扬,他悠悠道:“远夷,你可是来了。”
慕远夷颔首,眼底一抹深意,言语亲切:“叔茂,我来看你了。”
他坐在床沿,握住陈郁的手,丝毫没有晚辈的样子,反倒像陈郁的同辈友人。不只他如此对待陈郁,陈郁对他也像老友那样亲昵,这令陈景盛感到十分惊讶。
一个是耄耋之龄的人,一个是十八九岁的后生,他们会是同侪?会是多年挚友吗?可不是咄咄怪事嘛!
陈景盛瞪大了眼睛,他心中泛起不安,他拳住手,待他思及,张开手掌,手心皆是汗。
陈景盛本该成为一位愚笨的庄稼汉,在叔祖返回南溪居住之前,他是族中孤儿,黑瘦可怜,寄人篱下,挑粪提水趔趄走在田间。年幼的他,抬眼所见,只有南溪绵绵起伏的山岭,他不知道山之外是什么。
后来叔祖隐居南溪,怜悯他的遭遇,抚养他,送他去书馆读书,也带他到外头游历。他从此才知道山之外是另一番热闹场景,有市井十洲人的繁华城市,有弯弯绵延的海岸线,浩瀚无垠的大海。
这么些年,他自诩见多识广,奇闻异事听得许多,可是此时,他看不透慕远夷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也无需看懂,因为叔祖很快将仆人支走,连他也一并差遣出去。
叔祖是个神秘而复杂的人,他早年的很多事,从别人口中听来都十分离奇、怪谲,陈景盛也不知道真实有几分。
站在花草丛中,远远盯向那堵紧闭的房门,房中的他们在交谈些什么?陈景盛的心仿佛被一支狗尾巴草拨挠,他如何沉静得下来,慕远夷吸引着他,而秘密更是让人牵肠挂肚。
一株娇弱的菊花殁在陈景盛脚下,它默默生长在侧窗下,角落里,躲避过一场凶猛的风暴,却逃不过莽夫的大脚。
大半花瓣碾入泥,花心朝上,似乎在控诉:对,就是这个笨手笨脚的家伙,你看他扒在窗上,准没干好事。
这是一个午时,有秋日难得温暖的阳光,陈景盛的额头和背颈却都是冷汗,他双唇紧抿,避免发出惊呼声。
他听得不详细,但也足够了,其一,慕远夷绝非人类,他数十年前,就已经结识叔祖;其二,慕远夷似乎来自一个叫鲛邑的地方。
两人交谈时,陈郁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慕远夷的声音清晰可辩,由此陈景盛能从中揣测。
陈景盛本想再听他们接下的话语,慕远夷却贴靠叔祖的耳边,说了什么,唯见叔祖神色一滞,旋即紧揪慕远夷手臂,听得一阵激烈咳嗽,竟是血溅衣襟!
惊得慕远夷叫人,而陈景盛也顾不上被发现窃听,慌张推门进入,看视叔祖状况。
六十年前的一个夏日,一场杀戮突然降临在海港。
昏晦的巷道里,十八岁的陈郁在风雨中策马狂奔,雷声震耳,遮掩了身后的哭喊声,一道道雷电劈打,打亮了两人一马,也照亮一地的血水。陈郁一手抓马缰,一手抱住垂死的赵由晟,他仰头嘶号,他的脸上分不清是血是泪,尽化作雨水。
一条以衣衫裂成的布条牢牢将马上的两人绑在一起,一边绑住赵由晟的腰肩,一边缠着陈郁的腰身,紧紧拴住,深勒入肉,如此执念。血液殷红,从赵由晟下垂的手臂滴落,溅入雨水中,将嘶啸飞腾中的白马染成了血马……
六十年前发生的事,到现在还未结束。
大夫家幸在离陈宅并不远,惊魂未定的仆人来不及说明原由,便将大夫挟来陈宅。那大夫也是见多了急事的人,整整衣衫,镇定自若,着手救治陈郁。
等陈郁脱险睡去,大夫才责语陈景盛和慕远夷,说老员外病重体虚,会让他哀怒惊喜的事都不要提,否则一激动又要咳血。
陈景盛凝重而沉默,慕远夷平静、淡漠得近似冷酷。
唯有慕远夷知晓,那消息对陈郁何等的重要,他整整等候了六十年。
天近黄昏,陈景盛让女婢收拾出一间厢房,安置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歇下。身为主人,对老宅的陈旧,待客的不周道,陈景盛表达了些许歉意。慕远夷扫视褪色的床帷,掉漆的木床,对陈景盛的话语置若罔闻,他漠然的样子,让陈景盛心底不由升起不悦之情,以致脱口责问他:“你到底与我叔祖说了什么?”
慕远夷背向陈景盛,冷语:“你不都听到了。”
他似乎有些不耐烦,朝窗户走去,窗外秋色萧瑟。
“最后那句。”陈景盛的大手扯住慕远夷氅衣宽大的袖子,他没用上力气,否则那袖子非裂不可。
慕远夷轻描淡绘一拂,材质细腻的衣袖从陈景盛指中脱离。陈景盛收回手,悻悻然,低头一嗅,指尖留有淡淡的衣香。
陈景盛有些沮丧,转身欲往门外去,这时,身后飘来慕远夷的声音,语意幽幽:“你当真想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陈景盛挥刀架在导演脖子上:别卖关子了,快说!说!
第3章 往事
陈景盛将鞋底在石阶上蹭蹭,晨雨潮湿,鞋下沾粘泥土,甚至鞋面上也飞溅几点泥斑。低头去瞅身边人的鞋子,素鞋无垢,连那鞋沿也未沾染丁点污泥。慕远夷脚步轻盈如此,果然不是个人,然而青天白日,总也不会是个鬼吧。
不是人也不是鬼的慕远夷抬起膝盖,轻轻踩上不高的石阶,迈入陈宅的书屋,他见陈景盛还在下头蹭泥,将头轻摇了摇,果然是个田夫。
遥想当年,陈郁就不会这样,他是位富贵人家的子弟,精致讲究,断然不会将两条笨脚踩入泥泞中。
“陈家书屋,就是这里?”
慕远夷扫视四周,残破萧索,空空荡荡,顿觉无趣,突然他眼前一亮,他见到一棵煌煌赫赫的银杏树,就立在院中。
金黄漫天,染上他的瞳眸。
“就是这里。”陈景盛跟上来,和慕远夷并肩,两人一起看向院中的银杏树。
多神奇,它竟然没怎么受到风暴的摧残,依旧枝叶茂盛。
慕远夷身材修长,陈景盛手脚粗实,两人并排,原来高挑的慕远夷,竟然还矮了陈景盛半个头。
“小员外,这是棵什么树?”慕远夷微微眯起眼睛,阳光下的银杏叶子,灿烂耀眼。他来南溪时,就发现当地人喜欢种植它,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棵,但都没有陈家这棵这么高大、壮丽。
“有人唤鸭脚树,也有人唤白果树,此地人以公孙树称呼。”陈景盛知道各地叫法不同,自打他猜测慕远夷不是普通人类后,他也不惊讶这人连银杏树都不认识。
陈景盛迈步上前,将手贴放在粗实的树干上,他说道:“哪怕是幼年种下,也得到孙辈才能见到它长成结果,所以叫公孙树。”
慕远夷似乎被它迷住了,呢喃:“竟是这般寿长……似吾族。”他的尾音细微,几不可闻。
陈景盛眉角挑动,他可是听到了。
“如慕公子所愿来到书屋,还请公子讲述我叔祖当年的事。”陈景盛拂去石凳上的落叶,往上一坐,睨着身旁人。
慕远夷随即落座,他随意就坐在陈景盛身侧,挨得挺近,他拈起石桌上的一片落叶,随手又掷去,嘴角微微笑意:“我怕小员外受到惊吓,还是不听的好。”
陈景盛敛色说:“想必你也不知晓,特来吊我胃口。”
他的手指拳住,指节粗实有力,同样臂搁石桌的慕远夷,却有一双白皙修长的手。
慕远夷低头看向染上尘灰的指尖,轻嗤,想他是来求人的,怎么如此无礼。
陈景盛悠然道:“你说的鲛邑,我知它在琼州以南,邻近占城国,那里暗礁遍布,海船远避。”他说时特意拿眼去瞥慕远夷,乐意看他脸色起变化。
鲛邑是传说中鲛人生活的地方,大海上有不少离奇的传闻,在老水手口中流传,尤其当他们喝上几杯酒后,更是能谈得绘声绘色,仿佛亲自去过。
慕远夷确实有些惊愕,但他只是低笑:“你还知道哪些?不妨说来听听。”陈景盛毫无顾忌地打量慕远夷,他目光在对方脸上巡视,从眉眼至鼻唇,他笑了,有淡淡狎意:“我听闻南海有鲛人,无论雄雌,样貌秀美,青春不老。偶尔也会上岸来,藏匿尾鳍,佯装人类,似乎还喜爱甜食。”
最后一句,他眉尾戏谑般地挑起。
“胡语。”慕远夷斥道。
“那请说说,你们鲛人的事,也顺便道一道我叔祖当年的事吧。”陈景盛哑笑,他笑时倒不至于勾魂夺魄,却让慕远夷不觉瞪了他一眼。
陈郁是何许人也,他曾是一艘巨船的纲首,他以陈景盛作为继承者,这人必然也不是寻常之辈。慕远夷此时倒是释然,也难怪这人伏窗窃听,陈郁却不加制止。
“我说给你听,信不信随你,切记不得再告诉别人。”慕远夷这般开始了他的讲述,此时阳光披洒,树下的两人身上、脸上光斑晃动。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逝去,长长的故事听完,陈景盛用手支住下巴,陷入长久沉思。他没有惶恐失色,整个倾听的过程很镇静,他是一位很好的倾听者,他心胸广阔,海纳百川。
秋风阵阵刮过,枯叶飘落,慕远夷看着落叶,这时,他听陈景盛道:“我有一事不明。”慕远夷示意请说,陈景盛问:“外人要如何才能进入鲛邑?”
慕远夷真没想到他问得会是这么件事,一时懵住。眼前这位“田夫”不只接受他讲述的事情,而且压根没被吓着。
瞅一瞅陈景盛,慕远夷说:“你去不了。”
还真是毫无保留,直接一口回绝。
陈景盛没有因此沮丧,他不过是好奇罢了。慕远夷讲述的事,他也绝非不惊讶,他很震惊。
叔祖的存尸行为令人难以理解,他将一位友人的尸体送往鲛邑,而没让死者入土为安,做出这样的事,违背常情与道义。
而今还有一件麻烦事,就是这个被送往鲛邑的死人,因为一场海上风暴,竟是复活了。
哪怕博识洽闻如陈景盛,他仍不大相信死人能复活,慕远夷的一些说法,无疑存疑。
“慕公子,你所说的海玉魄,究竟是什么东西?”陈景盛这次正儿八经地道出他的疑惑。
慕远夷缓缓述道:“海玉魄出自龙屿,是海龙的额中物,龙死后才能获得一枚。此物世间稀罕,历来为番国君王所有。海外君主亡故,会用海玉魄作为口含,据说它能收聚魂魄,保尸身不败,令人死而复生。”
陈景盛摸了摸下巴,六十年前,叔祖也才十八岁,他手中怎么会有这样稀罕的东西?
“你说的那位赵由晟,他如今复活,他去了哪里?”陈景盛问。
他会怨恨叔祖吗?还是会回来报叔祖的恩情?然而一切终无意义,叔祖时日不多。
话语落下,风卷枯叶,沙沙作响。
慕远夷接住一片飘在跟前的银杏叶,犹如捕抓住一只金色蝴蝶,他幽幽道:“他终会前来。”
拍落一片挂在头发上的枯叶,陈景盛想可真是骇人,一个死去六十年的人,突然复活。他还是年轻时的模样,仿佛这六十年根本不存在,而他的所爱,早已香消玉殒,他所有在世的亲友或仇人,或已死去,或即将病逝。
他心中做何感想?他会恨那个兄长参与杀害他族人,自个还擅自喂食他海玉魄,将他尸体送进鲛邑存放的叔祖吗?
换做自己是他,陈景盛想,遭遇这样多舛的命运,旷古未闻的离奇事,怕是要因此崩溃发狂,攒聚满腹的恨意,恨天怨地怪故人。
院外,一阵脚步声响起,陈景盛朝门口一望,认得是家中一位脚力轻便的仆人,猜到叔祖那边该是有什么事,他对慕远夷说:“走吧。”
两人迈出书屋,仆人正好来到门口,陈景盛问他有什么事?果然是叔祖醒来,正在找他和慕远夷。
通报后,仆人往回走,大步走在前头,陈景盛带着慕远夷在后。他们绕着书屋外的一汪水池行走,三人的身影倒影在水中,这时,慕远夷听到不远处传来孩子的笑语声,他止步回望,见是两个十来岁的男孩,他们一前一后追逐,进入书屋。他们衣着粗陋,应该是佣户或者奴仆的孩子。
恍惚之间,慕远夷仿佛见到了年少时的赵由晟与陈郁,他们华服玉饰,言谈甚欢,也是这般的年纪。
陈景盛回头,不解地望向后头止步不前的慕远夷,忽然听他道:“他们少年时,在这里住过一段时日,你叔祖,还有赵由晟。”
陈景盛的嘴巴张大,脸上浮现些许惊讶,但也仅此而已,他携带上慕远夷,继续前往陈郁居住的后院。
土道仍是泥泞,渐渐陈景盛落在了慕远夷和仆人的身后,他饶有兴趣地端详慕远夷行走的仪态,真是轻盈而优雅。窄细的臀腰,笔直的长腿,一头如堆鸦的乌发,露在衣领外的脖颈白如玉。
陈景盛忽然有点明白叔祖当年怪异的行事,心想不知道赵由晟是怎样的一个人?
会像慕远夷这般清雅美丽吗?他必然不是个凡夫俗子,以致叔祖因他的死而无法释怀,漂泊海外数十载,到风烛残年才肯踏上故土。
作者有话要说:赵由晟:臭小子你过来,叫我这样名字的会是受吗?
......
《鲸波》作者:巫羽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点击观看
继续浏览有关 bl 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