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危险关系》作家:想冬眠了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5分类:小说浏览:24评论:0

危险关系

作者:想冬眠了

简介:

对沈晏来说,他这辈子最挫败的事就是养不好一朵花。?

第1章

【下午回家】

收到这条没有标点符号的消息时,苏晚刚睡醒,从床上起来。

为了表示尊重,他连脸都没洗,先回复了这条消息的主人——苏晚给他的备注是“沈晏大傻逼”。对待大傻逼,苏晚毕恭毕敬地回复:好的。

沈晏下达指令后没再理他,苏晚把手机扔回床上。拖鞋昨晚不知道被他甩哪了,有可能在客厅沙发旁,苏晚光脚踩在木地板上,想去客厅找到拖鞋再去浴室洗漱,上次光脚在浴室摔跤的惨痛经历让他心有余悸。

窗外还在下雨,这雨下了一天一夜了。

苏晚不是很喜欢雨天,他觉得阴暗潮湿,但沈晏喜欢,苏晚突然想到这一点。

他果然在沙发旁边找到了拖鞋,昨晚他窝在这里看电影,看到后面剧情太无聊直接在沙发上睡了过去,半夜可能是嫌沙发不舒服,又滚回了房间。

苏晚蹲下身,把茶几上的零食和饮料清理干净,空了的包装袋扫进垃圾桶里。很突然的,他又想起了他第一次见到沈晏的场景。

那年他十三岁,送走生病的奶奶后浑浑噩噩地独自生活了一年,被沈晏的爸妈从老家带出来,人还是懵的。他拘谨地坐在车后座,只记得车开了很远,上了高速,从一座城市到了另一座城市。那会儿是暑假,天气正热,车内开了空调,冷气十足,吹得苏晚头更加昏昏沉沉。

沈晏的妈妈坐在他身边,一路对他照顾有加,平均隔两分钟就要问他一次渴不渴、饿不饿。苏晚只会摇头。

为了跟他亲近起来,沈晏的妈妈一直在找话题,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沈晏。她说沈晏只比苏晚大几个月,喜静不好动,但有耐心,一定会是一个好哥哥。

她的原话苏晚到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哥哥一定会很喜欢你的,小晚。”

可能是她的神情太温柔,又或许是从小缺失亲情的缘故,苏晚确实有一瞬间很期待见到她口中的哥哥。但距离目的地越近,窗外的景色变得更繁华,苏晚整个人紧绷起来。

车停在小别墅门口,苏晚抱着旧书包下车,小心翼翼地缩在一旁,不敢乱瞥一眼。沈晏就是在这时出现在他眼前的。

他妈妈说沈晏只比苏晚大几个月而已,但沈晏很高,也有可能是苏晚太矮,总之在沈晏的妈妈为他们做介绍时,苏晚需要仰头看他。

有些人天生就是不一样的。

——这是苏晚见到沈晏的第一想法。

沈晏不爱笑,第一次看向他时眼神也很平静,没有好奇没有开心也没有厌恶,苏晚不知道他对自己是不是欢迎的态度,但他基本确定沈晏妈妈那句“哥哥一定很喜欢你”是客套话。

苏晚没有很失落,他那时候还不懂气质这种东西,只是单纯觉得沈晏和他完全不同。苏晚自尊心强,不想低人一等,刻意地挺起背,让自己看上去不要那么畏畏缩缩,他看着沈晏,跟较真似的,闭紧嘴巴不说话。

事后想想,苏晚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可笑,寄人篱下竟还能摆出那种雄赳赳的姿态,毫无礼貌。

沈晏年纪轻轻气度倒不错,可能是没放在眼里又或者懒得计较,最后先开口对他说了一句“你好”。

轻飘飘的两个字砸得苏晚不知所措,他不知道回应什么,沈晏却没耐心等他思考,略过他去和父母说话了。

苏晚其实不止一次遗憾过,如果他不是十三岁到了沈晏家就好了,更早一点,五岁或者六岁,应该比十三岁时要讨人喜欢,或者再晚一点,十七岁、十八岁,比十三岁时要成熟,说不定和沈晏更相处得来。

但可惜他没有选择权,更没能力让时光倒流。

苏晚将垃圾打包封好放在门口,转身进浴室洗漱。

下午四点半,苏晚换好衣服准备出门。

沈晏让他下午回家但肯定不会来接他,家里一般六点半吃晚饭,沈晏五点多下班,他这会儿出门时间差不多。

苏晚这么盘算着,等到家打开门,唐榆站在客厅惊讶地看着他:“怎么一个人回来了?我不是说让阿晏接你一起吗?说好一起吃饭他又要加班?”

苏晚完全不知道这回事,沈晏根本没提要接他,苏晚也不确定沈晏要不要加班,他正犹豫着要怎么和唐榆说,手机响了起来。苏晚掏出来一看,屏幕上亮着‘沈晏大傻逼’五个大字。

苏晚在心里当即就念了一声完蛋,唐榆见他迟迟不接电话,问了声:“怎么了?”

苏晚苦着脸把手机屏幕给唐榆看,唐榆先是注意到备注,一愣,随即乐了:“阿晏知道你给他的备注吗?”

苏晚这才惊觉唐榆看到了什么,当着人家妈妈的面,苏晚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实话实话:“他不知道,我才改没多久。”

唐榆笑得不行,一脸期待:“阿晏如果看见了表情一定很有趣。”

苏晚闻言更愁眉苦脸,要是被沈晏看见,他性命不保。

手机铃声还在响,似是在催促。

“你们俩错过了是吧。是不是阿晏没跟你说要去接你?他这人也真是,长大了嘴巴跟生锈了似的。”唐榆毫不留情地吐槽自己亲儿子,对苏晚说,“你接电话吧,顺便跟他说让他回家路上带束花,餐桌上的花该换了。”

唐榆进了厨房,苏晚在原地站着,酝酿了一会儿,才接通电话。

“喂。”

似乎是嫌他电话接得太慢,沈晏有些冷淡地说:“下来,我在楼下。”

苏晚弱弱地说:“我已经到了。”

一片沉默。

苏晚为自己申辩:“我不知道你要来接我。”

谁知沈晏听了反问:“我以前没接过你?”

以前是以前。苏晚这么想着,却不敢说。

“挂了。”沈晏说。

“等等。”苏晚及时叫住他,“带束花回来。”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点像使唤沈晏,苏晚连忙补充,“唐阿姨说的。”

“知道了。”

听到沈晏应下,苏晚才放下心,本以为电话要挂断了,沈晏又突然出声:“要什么样的花?”

即便家里一年四季都摆着花,沈晏也从来不知道花的品种,他不喜欢这种东西,也从来不把精力放在这上面。不像苏晚。苏晚刚到沈家时只和唐榆亲近一些,唐榆怕他不适应也总把他带在身边,陪他说话,教他插花。

“等等,我问问阿姨。”苏晚举着手机,跑进厨房。他问唐榆要什么花,唐榆忙着尝汤,让苏晚决定。苏晚怕沈晏等久,稍微想了下说:“紫罗兰吧。”

“嗯。”沈晏挂了电话。

苏晚放下手机,对着屏幕撇了撇嘴。很快,他又凑到唐榆身边,卖乖求情,让唐榆千万不要告诉沈晏备注的事。

唐榆笑他怎么这么害怕沈晏,苏晚顿了顿,咧着嘴说:“他是哥哥嘛。”

唐榆笑着答应了。

沈晏六点准时到家,苏晚正坐在沙发上和唐榆分橘子吃,听见门响转头看过去。

沈晏成长得太快,苏晚总是觉得恍惚。

工作之后沈晏仿佛一夜之间就褪去了青涩,穿上衬衫西裤,轮廓变得锋利。印象里沈晏因为颜值一直很受欢迎,现在越来越帅了,但苏晚猜他身边追求者应该变少了,因为沈晏如今帅得有些不近人情。

苏晚承认他有些嫉妒沈晏那张脸,不对,应该是沈晏的所有。上帝对沈晏太偏爱,把这个人塑造得太完美。

不过唐榆并不这么想。

她痛心疾首地对刚进家门的沈晏说:“你跟你手里这束花有仇吗?好好拿着行不行,花瓣都要掉了。”

苏晚看向沈晏的左手,紫罗兰被店家简单包装了一下,沈晏把它们掐在手里,随意地拎着,包装已经皱了。

即便沈晏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大人,在唐榆面前也不敢造次,面对唐榆的数落也得老老实实听着。苏晚幸灾乐祸地看着这一幕,在唐榆接过沈晏手里的花之后飞快地把橘子塞到嘴里,从沙发上蹿起来说:“阿姨我来帮你插花。”

一束紫罗兰而已,把它装进花瓶里用不了多长时间,唐榆对苏晚选得花很满意,夸道:“家里还是咱俩最有默契。”

苏晚笑笑,等他磨磨蹭蹭从餐厅走出来发现沈晏并不在客厅,门口又传来动静,是沈柏山回来了。

“叔叔。”苏晚站在玄关与沈柏山打招呼,狗腿道,“需要我给你提包吗?”

说出来很少有人会信,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管理着几千人员工的沈柏山在家人面前是温和幽默的性格。

苏晚十多年了都没想明白温柔的唐榆风趣的沈柏山,为什么会生出少言寡语性格内敛的沈晏。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沈柏山笑着摊了摊手,说:“我没带包,哪天带了再找你。”

苏晚说:“好嘞。”

“我记得昨天阿姨买了你最喜欢吃的荔枝在冰箱,吃了吗?”

“还没。”苏晚说,“吃完饭再吃。”

“好。”沈柏山换了鞋,“我去看看你阿姨。”

苏晚习以为常地点头,共同生活了十多年,他知道唐榆和沈柏山感情很好,贴心提醒:“阿姨刚插完花,这会儿在厨房。”

“好。”

没一会儿,苏晚听见厨房里传来沈柏山低声说话的声音,没听清具体内容,只知道唐榆笑了起来。

苏晚环顾了一圈,这个家其实很温馨。苏晚记得上学的时候写日记,他写我的家里有一个小院子,种着不许人采摘的花,还有一个大大的秋千。客厅的灯总是暖黄色的,电视柜上摆着全家福,白墙上刻着我和哥哥的身高尺。

……

不许人采摘的花是唐榆种的,秋千是沈柏山装的,全家福是苏晚来了以后唐榆提议去新拍的。

只是那时苏晚不想承认自己是半路才出现、没有血缘关系却想要分走沈晏一半幸福的小偷,他不想在日记里写家,却称呼唐榆和沈柏山叔叔阿姨,所以干脆省去,只有沈晏是字面上亲密的哥哥。在那时的日记里,苏晚写了很多有关沈晏的事情,身边的老师同学,无人不知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哥哥。

【作者有话说】

开新文啦~

本文暂定隔日更,如有特殊情况会额外请假

感谢每一位愿意点开这篇文的小天使,愿大家每天都能收获好心情?

第2章

准备吃饭了,苏晚那位优秀的哥哥才慢悠悠地从楼上下来。苏晚一直认为沈晏有洁癖,只是没严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就像这会儿,沈晏已经洗过澡换上家居服了。他脱掉衬衫,换上舒适的衣服,头发微微凌乱,软趴趴地垂着,让苏晚有种回到了很多年前的感觉。好像这样的沈晏才是他熟悉的。

“怎么不把头发擦干。”唐榆在沈柏山旁边坐下,苏晚递过来一碗汤。

“待会儿就干了。”沈晏淡声说,看了一眼苏晚。苏晚给唐榆盛完汤又在给沈柏山盛,忙得不行,沈晏碰了碰自己碗里的汤勺,清脆的一声,苏晚看过来,以为沈晏也要自己帮他盛汤,心里不服,表面上却伸出手去拿碗——沈晏用手掌盖住碗没让他拿,苏晚不明所以地将他看着,沈晏说:“我自己有手,你吃你的。”

那你动什么汤勺?苏晚差点要出声吐槽,又忍住了,坐了下来,开始享用自己碗里的汤。

唐榆看了看沈晏又看了看苏晚,微微一笑,用一种怀念的口吻说:“我还是喜欢以前你们读书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每天都能坐在一起吃饭。现在你们长大工作了,又陆续从家里搬了出去,一起吃饭的频率变成了一周,不对,半个月一次。”

唐榆怀念的一定是他们还在上中学时候的事,苏晚心想,因为大学开始他们就离开家了,只有假期的时候回来。工作后先搬出去的是沈晏,理由是家里离上班的地方太远。不过刚搬出去那段时间,沈晏一周大概会回来住两晚,可能是刚搬出去自己也不适应或者想回来陪陪唐榆。

唐榆起初还并不觉得孤单,沈晏搬出去了苏晚还住家里,直到前几个月,苏晚也从家里搬了出去。

理由和沈晏有些相似,同样是为了工作。

沈晏毕业后进了自家的公司,苏晚对这方面不感兴趣,成为了一名自由插画师。

这名头听着是很自由,实际作息时间紊乱,没有明确的休息日,晚上当白天用也是常有的事。苏晚担心住在家里影响唐榆休息,而且他有时确实需要单独的空间创作。

唐榆对他们的工作全力支持,何况孩子长大了总要往外飞,她再不舍也要学着放手,只能看着他们挨个往外搬。

沈晏是不会说乖巧贴心的话的,苏晚对他不抱有这方面的期望,在唐榆说完后他立马接话:“等我忙完手上这个稿子,下周会空闲一点,到时候我回家蹭几天饭。”

“真的啊?”唐榆惊喜地说,“可别骗我。”

“我可从不骗人。”

唐榆笑了起来,随即又想起什么,问道:“前段时间不是听你说你有个学长要介绍一个大单给你吗,怎么样,成了吗?”

“差不多吧。”苏晚什么都愿意和唐榆分享,“学长这几天出远差了,说等他回来约着这个客户一起吃个饭。”

唐榆还没说什么,沈晏看了苏晚一眼,发出质疑:“客户不看你过往作品,不看你画稿风格,吃个饭就能直接敲定。”

“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在手机上聊过了,吃饭只是因为大家都是熟人。”

苏晚最受不了沈晏的否定,但现如今又不敢直接跟他摆脸色,只能忍着脾气解释。

唐榆见状扯开话题,他们的家庭氛围向来轻松,很快又说起了别的事,期间沈柏山还和沈晏聊了几句工作上的事,苏晚不了解所以不插话,但一直竖着耳朵默默听着,想看沈晏工作上会不会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被沈柏山指出纠正,但很可惜,沈晏看上去表现良好,沈柏山赞许地点了几下头。

吃过饭,一家人坐在客厅沙发上,苏晚从冰箱里取出半筐荔枝,进厨房拿了玻璃碗和一次性手套,他喜欢把荔枝全部剥开放在碗里,大家一起吃不会再弄脏手,又可以一次吃到爽。

沈柏山在吃这方面没什么爱好,象征性地吃了两颗,唐榆怕上火,也只尝了尝,如果家里买荔枝,大部分都是进了苏晚和沈晏的肚子,向来都这样。

沈晏这人虽然看上去不贪嘴,唐榆和沈柏山也一直以为沈晏对水果零食这类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态度,但只有苏晚知道,沈晏其实就是少爷毛病,他不是不吃,他只是需要有一个帮他剥好、切好,再端到他面前。

以前就是这样,两个人在一个房间同一张书桌上写作业,苏晚拆开的零食、切成块装在碗里的水果,沈晏都会伸手去拿,偶尔苏晚会抗议,他还会倒打一耙让苏晚不要叫,安静一点,别吵到他写题。但如果一包薯片没有拆封或者一袋水果没洗没切没剥放在沈晏面前,沈晏绝对不会想着要吃。

苏晚剥完荔枝,把一次性手套摘掉扔垃圾桶里,下意识地把玻璃碗往沈晏的方向推了推——这是朝夕相处多年养成的习惯。

沈晏也并不客气,和唐榆沈柏山说着话手自然而然地就伸了过来。

吃饱喝足,时间不早了,唐榆留他们在家里睡。上一次一起吃饭时也留过,但当时沈晏拒绝了,因为他第二天清早要去公司开会,苏晚也没留下,他那几天忙着赶稿。明天可能没什么要紧的事,这回沈晏没说拒绝的话,唐榆眼睛一亮,又问苏晚:“小晚呢?也在家睡吧?”

苏晚当然不可能说不,一方面他没有什么急着走的理由,另一方面他不忍心唐榆失落,而且他不会开车,现在走也不方便。

“在家睡。”苏晚朝唐榆笑得乖巧。

唐榆给两个小孩留了足够的空间,她和沈柏山住在二楼,三楼是苏晚和沈晏的地盘。苏晚来到这个家的时候已经十三岁了,在他记忆里唐榆一直很注意分寸,轻易不上三楼打扰他们,如果有事也会先敲门然后在门外等待。

和长辈道了晚安后,苏晚和沈晏一起往三楼走。上楼梯时苏晚刻意地落后两步,和沈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着沈晏的后背。

其实这么多年,他不常会用这样的角度去看沈晏,除了刚开始来的那一段时间,后来他们一直都是并肩走在一起的。

苏晚和沈晏的房间只有一墙只隔,沈晏开房门时停顿了一下,好像要转头,察觉到这一点的苏晚立马将放在沈晏身上的视线挪开了,沈晏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没转过头来,也没说话,开门,走进房内,又把门关上。

苏晚庆幸他没转过头,他如今有点害怕和沈晏独处。他松了一口气,打开自己的房门——半个月没回家,房间依旧干净舒适。

当初接他回家,唐榆很细致地给他布置了房间,大衣柜、宽敞的书桌、放着课外书和乐高的书柜、淡蓝色的窗帘,用心程度连隔壁沈晏的房间都比不上。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室内卫生间。

苏晚和沈晏要共用一个卫生间。

以前苏晚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现在倒觉得很不方便。

好在沈晏已经洗过澡了。

苏晚从衣柜里抽出一套睡衣,抱着去了走廊尽头的浴室。

熟练地开灯、调热水,洗头时闭着眼睛都知道洗发水在哪,苏晚对这一点感到些许的郁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沈晏才是最默契的。深知对方的喜好、物品习惯摆放的位置,甚至有些行为都一致。

但最初他们之间不是这样。最初他们之间虽算不上水火难容,但一定是各行其是。

苏晚八岁时失去父母,跟着奶奶生活了近四年,十二岁生日还没过,又变成了一个人。没有生存能力,父母留下的钱这几年用于他上学、和奶奶的吃穿以及奶奶生病住院后所剩无几,最后办丧事是堂叔出的钱。他说养老送终本来是苏晚爸爸的责任,现在由他来承担算是仁至义尽了,但苏晚他确实养不起,未满十二岁福利院还可以接收,让苏晚找一家福利院待着,兴许有好心人日后会领养他。苏晚对此没有怨言,堂叔本来也没有义务要抚养他。

堂叔对苏晚说得最后一段话是:你爸妈剩下的那点钱我也不会要,你就自己拿着,密码你奶奶临终前肯定告诉你了,以后能走多远的路就看你自己的命了。

苏晚知道自己的命不好,他想自己也走不了多远,但又不能去死,父母车祸走得突然,没有留下半个字,奶奶去世之前却是留下遗言让他好好活着。

但苏晚自己对人生抱着一种走到哪算哪的态度,他那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不愿意去福利院,虽然事实上他的确已经失去了所有亲人,但总觉得去了福利院他彻底就成了孤儿。整整一年,苏晚都窝在家里,浑浑噩噩地生活着,有时一天都可以不吃东西,有时候一天下来就吃点面包馒头,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唐榆和沈柏山找上门来。

据唐榆所说,苏晚的父母是他们的好友,他们一直以为苏晚父母去世后苏晚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有人照顾苏晚,直到这次同学聚会,才听一个熟人说苏晚奶奶去世了,苏晚目前独自生活。

唐榆和沈柏山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多养一个小孩也不会造成经济上的负担,最重要的是想到和苏晚父母的情谊,觉得苏晚一个小孩太可怜,思来想去,决定将苏晚带回家。

苏晚来到沈家后改变了想法,他觉得自己的命挺好的,失去了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但又拥有了新的亲人,即便还没有很好的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和这个家里的小主人也没有成为朋友,但比一个人待在昏暗的屋子里的生活已经好太多了。

唐榆让他叫沈晏哥哥,让沈晏多照顾苏晚,教苏晚去找哥哥玩,她对苏晚说,以前她经常和苏晚妈妈通话,约好假期有空带上孩子一起出去旅行,如果不是发生了后来的事,苏晚理应和沈晏成为好朋友。

但唐榆也说了,那是“如果”,事情的发展出乎大家预料,现在苏晚确实没有底气去和沈晏交朋友,他只在唐榆的期盼和鼓励下敲过几次沈晏的房门,站在房间外隔着一扇门叫沈晏下楼吃饭。晚上需要去洗手间,他总会躲在门后偷偷地听,确定门外没有动静才敢走出去——他知道沈晏没有把他当弟弟,没有十三岁才突然冒出来且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沈晏也有从小玩到现在的好朋友,不需要再多苏晚一个。他只把苏晚当作借宿在他家的客人,维持基本的礼貌。所以苏晚尽可能的避开和沈晏私下的碰面,他不想让沈晏觉得他碍眼。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个晚上。

苏晚白吃白喝住在别人家,很自觉,每天吃饭会帮忙分碗筷,给大家盛饭,自己吃很少,只夹离自己最近的菜,饭后会抢着去洗碗,擦桌子,扫地。

沈晏一直都知道苏晚做得这些事,他没有说过什么,唐榆和沈柏山说得够多了,但苏晚不听。

那天晚上沈晏下楼的时间比之前早几分钟,走到餐厅刚好见到苏晚在拿碗筷,他默不作声地走过去,掀开饭锅,从苏晚手里接过碗开始盛饭。苏晚刚开始以为沈晏只是盛他自己的,但沈晏盛了四碗,每一碗都盛得满满的。吃饭时,苏晚照例只夹面前的菜,一点就能配小半碗米饭,唐榆和沈柏山在谈论事情,没有顾得上苏晚,沈晏忽然说:“妈,去买个可以转动的餐桌吧,不然不好夹菜。”

意外他会提这样的要求,大家都愣了下,唐榆反应了会儿才明白他的意思,笑着说:“弟弟夹不到菜你帮帮忙。”

苏晚不敢麻烦沈晏,慌忙咽下嘴里的饭,小声说:“我夹得到。”

沈晏也没拆穿他夹得到怎么还只夹自己面前的菜,他照例没吭声,但是听唐榆的话给苏晚碗里夹了一个鸡翅,夹完才出声:“夹不到就说。”

他没看苏晚,苏晚也知道他是在和自己说话,半天才挤出一个“嗯”字。

那之后,苏晚渐渐放开了一些,也能和沈晏说上几句话,他有计算过,两人说得最多的那一天,一共说了十一句话。

苏晚后来发现,沈晏其实比他更先接受他成为家庭成员这一事实,和苏晚一起做小辈做的事,为一家人盛饭,在苏晚去擦桌子扫地时跟苏晚说,你这样妈妈会觉得我很懒,等苏晚不知所措地停下,他又说,家里定期有阿姨上门打扫卫生,你不要抢阿姨的工作,无聊就去看电视,或者去院子晒太阳发呆睡觉都可以。

苏晚洗完澡躺在床上,仍然在惊讶自己居然能把过去十多年的事情记得这么清楚。他想或许是那时候他才真正的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一员,被所有人接纳。他的生活自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美好的篇章。?

第3章

苏晚一觉睡醒时已经上午九点,他起床洗漱后下楼,今天没下雨,唐榆在院子里打理花草。他走过去俯身看了看盛开的月季,夸了句:“长得真不错啊小家伙们。”

唐榆抬起头,温婉笑着说:“起来啦。”

整墙的风车茉莉灿烂绽放,满院子馨香,让人心旷神怡。苏晚应了声,他起得太晚了,但家里没人会催促他。

“叔叔去上班了吗?”

“对啊,和阿晏前后脚出门。”

唐榆在给绣球剪根,苏晚为她打下手习惯了,当即想要帮忙,唐榆让他不要弄脏手:“先去吃早餐,锅里温着小米粥。”

不止小米粥,还有吐司和生煎包。一家人在一起唐榆会准备非常丰盛的早餐。

苏晚在家待到下午一点,陪唐榆吃过午饭才走。家门口不好打车,要走出很远。即使出行不方便苏晚也不想去学车。唐榆和沈柏山都以为他是受父母事情的影响,从来不逼迫他,但其实不是。

沈柏山和唐榆向来对他和沈晏一视同仁,沈晏有的他也不缺,他和沈晏成年后沈柏山就计划等大学毕业送他们一人一辆车作为毕业礼物,好几十万。沈柏山和唐榆能抚养他到成年苏晚就很感激了,他也清楚这些年花销在他身上的钱绝对不止这一辆车的钱,但苏晚还是没办法心安理得的接受。直说会显得生分,沈柏山和唐榆心里估计会很不好受,所以苏晚干脆借口说自己不想去学车。

搬出家住苏晚也是先斩后奏,他已经租好房子才和唐榆他们说,否则以沈柏山和唐榆的个性,大概房子的事情也会为他解决。

苏晚走出一公里才叫到车,他有些走累了,上车之后就安静坐在后座玩手机。他登录社交媒体账号,不少粉丝留言问他打算什么时候营业。苏晚很幸运,将兴趣爱好发展成了职业,他从上大学开始就经常在社交平台发表作品,久而久之收获了一批粉丝,他经常会在网络上和粉丝分享心情和灵感,和粉丝的互动算是给他原本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些许色彩。

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苏晚发了条微博,他拍下满墙的风车茉莉,说回了一趟家。

立马有粉丝顶着眼熟的ID出现,在评论区问:【是你那位漂亮阿姨养的吗?】

苏晚说是,粉丝夸赞:【好厉害。】

苏晚给这条评论点了个赞表示认同。

关注他时间较长的粉丝都知道一些苏晚的家庭情况。人有时候很奇怪,苏晚以前害怕别人知道他和唐榆沈柏山不是一家人,他不想接受异样的目光,更不愿意被别人戳破表面的美好,但在网络上,对着这么多人,他反而能坦然地讲出自己的经历。

他说回了趟家,粉丝八卦道:【所以见到了哥哥吗?】

苏晚说见到了。

【上次听你说见到他好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怎么样,这么久不见哥哥有没有什么变化?】

苏晚说没有。

【不过说到这很险。】

苏晚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和粉丝分享:【我给他备注傻逼被阿姨看见了,我让阿姨不要告诉他,但担心下次被本人看见,所以在考虑要不要把备注改回来。】

【啊?怎么会这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尴尬呀。】

有不明情况的粉丝问:【可是为什么要叫哥哥傻逼?他对你很不好吗?】

苏晚到达目的地,准备下车,没有回复这条评论,其他好心的粉丝忙给这位新粉丝科普。

苏晚在家窝了好几天,交了一个稿,其余时间只做吃喝睡三件事,快要长霉时,学长打来电话问他后天下午有没有时间一起吃饭。

苏晚将外卖盒一推,举着手机兴奋地问:“你出差回来啦?”

“还不回来我要死了。”学长跟他吐槽了两分钟出差有多心酸,听得苏晚哈哈大笑,笑完问,“就咱俩吃吗?”

学长啧了声:“会叫上你的大客户一起的。”

苏晚一听放了心,又纠正道:“还没成呢,还不算客户。”

“百分之百成。”学长打包票。

苏晚上道地说:“谢谢学长!”

和苏晚这种自由职业不同,学长要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因此吃饭定在了晚上七点。

苏晚特意打扮了一下,想把自己往成熟可靠方面塑造,但他走不了精英风,衣柜里没有西服,最后只能选择了纯白色T恤内搭,蓝色衬衫外穿企图增添一点稳重感,配了条浅色牛仔裤。

照镜子时苏晚挫败地叹了口气,真想打个电话问一下沈晏是怎么把衬衫西装裤穿得那么好看的。

吃饭的地方是学长订的,在一家私房菜馆,本来苏晚还想着要谈合作,是不是地方要更上一个档次,但学长发过来地址他点开一看,然后就沉默了。

这家私房菜馆他去过一次,前段时间唐榆生日,沈晏就订的这。环境好、菜色诱人,价格也贵得吓人,而且不提前预约还吃不上。

这顿饭是一定由苏晚结账的,学长本来就是为他牵线,不可能让学长费力又破费,苏晚看了看卡内余额,做足了准备。

出门前学长打来电话说来接他,苏晚觉得麻烦,说他自己打车也可以,学长问他确定在下班高峰期能顺利打到车?

苏晚不能确定,只好跟学长道谢,老实站在小区门口等学长来接。

......

《危险关系》作家:想冬眠了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