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楼]香菱哥哥的科举为官路》作者:夏至三候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5分类:小说浏览:25评论:0

﹌﹌﹌﹌﹌﹌﹌﹌﹌﹌﹌﹌﹌﹌﹌﹌﹌﹌﹌﹌

仅供读者试读欣赏

请于24小时内删除,喜欢本文请支持正版!

PS:本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

[红楼]香菱哥哥的科举为官路

作者:夏至三候

文案:

现代女性甄栩一朝穿越,成了古代的富家小公子,父母慈爱,还有个可爱的妹妹。

本以为可以就此过上富贵闲人的理想生活,可元宵节妹妹走失,他才发现自己的妹妹名叫甄英莲,父亲叫甄士隐,她根本不是普通的穿越,而是成了红楼梦中薄命女子、薛蟠之妾——香菱的哥哥。

英莲失踪,薛府势大,甄栩为了救回妹妹,下定决心走上科举之路。

+++

多年后,甄栩:为什么给我加封柱国将军?还有没有人记得我是个文官啊。。。

流芳千古女诗人、名扬四海女红大师、巾帼英雄军师、身居高位女官等一众亲友纷纷表示:你就认命吧!

+++

CP黛玉,不黑宝钗。微群像,本文初衷是改变红楼梦众女子的悲剧命运。时间线略有改动。

内容标签:红楼梦 性别转换 平步青云 科举 正剧

主角:甄栩 ┃ 配角:黛玉,晴雯,宝钗,香菱,探春等红楼众人 ┃ 其它:

一句话简介:改变悲剧命运走上科举官途

立意:奋斗改变人生

第1章 梦蝶

这一日,姑苏城十里街仁清巷一户人家传来婴孩啼哭之声。熟识的邻里街坊都议论:“甄老爷前一个孩子痴痴呆呆的,这一个生下来的,还不知道怎样呢!”

“可不是,他家那小公子乳名栩哥儿的,我去瞧过,再没有比他更灵秀的孩子,可惜了。”

说起这甄家,原是本地乡宦,主人家名费字士隐。五年前,甄士隐一晚梦见蝴蝶入怀,第二日,其妻封氏便被诊出有孕。夫妻二人成亲多年,还没有孩子,如今有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是十分高兴。

十月后一男婴诞生,甄士隐想到当日的梦境及古人“栩栩然胡蝶也”之句,便给孩子起名甄栩,小名胡蝶。

栩哥儿生下来便眉清目秀,眉心一点小痣,手臂上还有个蝴蝶印记。甄家夫妻二人对栩哥儿爱若珍宝,然而长到三岁上,这孩子仍是连句话都不会说,旁人叫他也是毫无反应。

邻居亲友从前心里有些嫉妒的,如今提到甄家这个不说话的孩子,都私下喊他“真小傻子”。

甄家夫妻没工夫听邻里嚼舌根,每天延医问药,大夫都说这孩子并非身体有恙,怕是生来没有魂魄。甄士隐哀叹不已,他妻子封慧却不肯放弃,把姑苏城中的寺庙道观都拜了个遍。

没想到虽然儿子未见好转,封慧年过三十又有了身孕,今日发动的正是这一胎。

甄士隐在偏厅看书,心中却有些焦躁,妻子在产房已待了一天一夜了。他也在房门外等了两回,不忍听屋内叫声,便躲到书房里。

甄士隐正心中不安,忽见丫鬟娇杏跑了进来,忙问“怎么样?太太可是生了?”

娇杏道:“太太生了,是位小姐!”

未待甄士隐问话,娇杏又说:“姐儿生的极好看,额头上也有一点观音痣,与哥儿一看就是兄妹呢!”说罢又想起栩哥儿如今被外人嘲笑,生怕此话不妥,便闭嘴偷瞄了眼甄士隐。

甄士隐着急去看母女二人,倒未想那么多,对娇杏道:“我去看太太和小姐,你把栩哥儿也抱过来。”娇杏连忙应是。

甄家也算是姑苏当地的富裕人家,院子虽不大,却十足精巧。

甄士隐心急,快步走到正房看妻子女儿。内室一片昏暗,甄士隐从稳婆手中接过刚出生的女儿,仔细一看,果见襁褓之中小小婴孩眉清目秀,与儿子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封慧醒来就看到丈夫坐在身边,柔声道:“老爷,把莲姐儿抱来给我看看吧!”女儿的名字也是两人早早想好的。

甄士隐小心翼翼把女儿放到妻子怀里,笑道“慧娘辛苦了!”

封慧看女儿生的乖巧齐整,放下心来,“老爷向来体恤我,如今咱们儿女双全,我也是知足的。”

又见女婴眉心也有一点朱砂痣,想起儿子的病症,蹙起眉“这孩子与她哥哥长得也太像了些,只是别的地方可不要像她哥哥一样才好。”

恰巧娇杏抱了栩哥儿进来,封慧压下心里的不安。她拉了儿子的小手,轻轻碰了碰婴孩的脸颊,眼含笑意看向栩哥儿,柔声说“栩哥儿,这是妹妹,知道吗,妹妹。”

栩哥儿向来不理人,封慧也只是想让兄妹两个亲近一下,并未指望什么。

谁知,一声稚嫩童声传来,“嬷,妹,妹妹”。虽有些磕绊,咬字却极准。

封慧还未反应过来,一旁的甄士隐已经抱起儿子“栩哥儿,再叫声妹妹。”

栩哥儿却开始玩起了手指,半晌,冲着小婴儿笑了“妹妹!”

自当日栩哥儿开口说话以来,甄家夫妇便发现,栩哥儿虽然反应慢了点,学东西却很快。

封慧不过随口念了几句三字经,栩哥儿便能复述出来。又请大夫道婆看过,只说是同胞兄妹气血相连,引得栩哥儿三魂七魄回归大半,再过几年兴许便全好了。

夫妻二人十分惊喜,可这种事又不能大摆筵席,甄士隐有心带儿子出门逛街,叫邻人也知道儿子大好了。

有个与甄家向来不睦的邻里,见甚少出门的小哑巴被他爹抱出门来,故意道:“甄小公子,叫声叔伯,叔伯给你买糖吃。”

本想看甄家父子两个难堪,谁成想,那孩子突然开口道:“笨笨!笨蛋!”

被这样一无所知的孩童骂了,邻人不好发火,问道:“这孩子从哪里学来的?”

甄士隐略表歉意:“孩子刚学会说话,还请兄勿怪。”

邻人又心不在焉地说了两句话,便悻悻离去了。

甄家上下这些天都喜气洋洋,太太生了位漂亮的小姐,疑似痴傻的少爷会说话了,老爷太太给仆从们多发了三个月的月钱。

小厮霍启得了钱,见门上无事,便溜到街上买些新鲜玩意,送给娇杏。

娇杏没要,白了他一眼:“你还是好好守着院子吧,你偷偷溜出去了,门上出了什么事,可怎生是好?”

霍起便有些讪讪的,他素来会讨好老爷,没想到在娇杏这里碰了壁,“哼,不要拉倒,我送别人去!”

才走了两步,又怕娇杏说出去,转身告饶“好姐姐,别告诉太太,我这次是好不容易得了赏钱,下次再不会了!”

娇杏不欲生事,只道“以后可别再这样了”,霍起连忙作揖,两人便各去忙碌。

甄家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却也有七八个仆从,自从小姐降生,家里人手便有些紧张,娇杏也被封慧派去照顾英莲。

莲姐儿不到周岁便会叫人,连栩哥儿都被她带的话多了些。甄士隐看着一儿一女,愈发觉得平生万事足。

见莲姐儿好奇远处的杂耍,甄士隐便一手抱着女儿,一手牵着儿子,去街前看热闹。

“爹爹,我要那个!”女童指着路边花里胡哨的泥人,声音清脆。

路人见是这么丁点大的孩子,都笑说“小姐真是聪明伶俐”。

待看到甄士隐手里牵着的男童,又是一惊“令郎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风采!老爷可真有福气,一儿一女皆粉雕玉琢,真是让人羡慕啊。”

甄士隐平日自诩雅致淡然,此时也难免心中得意,向那路人拱了拱手,又爱怜地摸了摸小儿女的头。

士隐走向路边的摊子,“还请小哥照着我这两小儿的模样,各捏一个泥人。”

摆摊的手艺人见来了生意,忙应下来“两位公子小姐生得如此俊俏,小人怕是难以捏出十分之一的精彩来,还请老爷不要嫌弃。”

说罢,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捏出两个惟妙惟肖的泥人小童来。莲姐儿一眼便喜欢得紧,握在手里不肯松开。

姑苏人口多,这仁清巷一带又是姑苏繁华胜景之最精彩处。一家人玩了半日,又买了糕点果子和糖葫芦,正欲进门回家,便见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

甄士隐见这两人疯疯癫癫,却倏忽而至,有些灵异,便带着孩子要进门避开。

那僧人却直冲甄士隐而来,看见他怀中的莲姐儿,大哭起来。

僧人正哭着,袖子却被人扯了一下,低头看去,见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公子。那僧大惊失色“你,你怎会”,又仔细看了看甄士隐怀中的女童,哈哈大笑道“一魂双体,既是你们的造化,罢了!罢了!”

甄士隐听他说什么一魂双体,便想起儿子的失魂之症,意欲问这癞头僧人的来历。

却听道人与那癞头和尚说甚么“北邙山”、“太虚幻境销号”等语,甄士隐再想追时,已不见得二人踪影了。

甄士隐正踌躇,不远处,葫芦庙里走出个身着半旧衣裳的书生。

这书生虽然落魄了些,却器宇轩昂,生得一表人才。见了甄士隐,施礼道:“老先生倚门驻望,可是刚才有事发生?”

甄士隐笑对,本要邀请书生进门一谈,转而又想起刚刚癞头和尚的“一魂双体”之语,便道“今日家中有事,改日还请兄聊天吃茶。”说罢各自道别回家。

甄士隐初时还对那癞头和尚的话耿耿于怀,但时日长了,见儿子除了反应慢些,也没什么不足的,便渐渐放下心来。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是两年过去。

虽然已过了立秋,江南仍是暑热难档。姑苏城中仁清巷里,有一小童坐在柳荫下乘凉,这小童不过六七岁,看起来却仿佛在沉思什么。

甄栩回想自己穿越过来的这几年,之前总感觉周身罩了一层雾气,大脑昏沉。他不仅听不清别人说什么,整个人也懒懒的。

直到三年前,他被带去看刚出生的妹妹,才感觉那雾气淡了许多,第一次听到了周围人说话。

他前世的记忆模模糊糊,但是母亲封慧念叨的三字经,却是极熟的。不过跟着复诵几句,便让父母红了眼眶,甄栩这才意识到:“我之前是被当成傻子了?”

甄栩如今只有七岁,甄士隐虽然去年就给他启蒙了,但对儿子读书管得并不甚严。封慧更是担忧儿子魂魄不全,怕他读书太多影响身体,便只让他和莲姐儿一起玩。

甄士隐和封慧见两个小脑袋整日凑在一起,或是逗弄虫子,或是糟蹋花草,也不觉得心疼,对这一双儿女愈发宠爱。

“哥哥,这个花骨朵是不是快开了呀”稚嫩的女童声音从书房后面传出。

甄栩正在鼓捣新开辟的花圃,听到妹妹过来,连忙竖起食指“嘘,悄悄的,等开花了,再给爹爹娘亲看。”

兄妹两个种花也有一个月了,家中园子一步一景,甄栩虽不太懂园林艺术,但下意识不想破坏这样的风光。于是,便在书房后面的开阔地挖了个小花圃,又从封慧那里求来了花苗,种了七八种花朵。

甄栩用手拢了拢其中一株木芙蓉的土,旁边的莲姐儿有样学样,小手却把土都撒在了衣服上。

甄栩正要笑话妹妹,就听到书房里父亲一声赞叹“真抱负不凡也!”

第2章 太迟

谁抱负不凡?甄栩有些纳闷,父亲日常和些文人书生来往,这样夸人却是头一回。

一个男声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期过誉至此。”

又是个说话文绉绉的酸儒,甄栩撇了撇嘴。恰巧看到娇杏在书房前张望,知道她是在寻莲姐儿,便拉着妹妹跑过去。

跟着娇杏一路走到正屋,封慧冲他们招手:“我的儿,你们看,这是前日你们要的什么蛋黄肉松麻薯包,尝尝可合胃口?”

只见桌上放了一盘乳黄色点心,不过婴儿拳头大小,其上点缀着芝麻,十分玲珑可爱。这可比甄栩模糊记忆中的蛋黄肉松麻薯包精致小巧。甄栩前几日偶然记起这个,便有些嘴馋,谁知母亲竟真让人做了出来。

甄栩先拿了一个递给封慧,“娘疼我们,我们也疼娘亲,这个娘先吃!”

旁边莲姐儿看了看自己咬了一口的麻薯包,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娘吃!”

封慧眉开眼笑,一把将两个孩子揽在怀里,“好啦,你们吃,待会给张妈也尝尝,她为了这个可费了不少功夫呢!”

说罢,又叫来娇杏“你把这两个点心,送到老爷书房里,让客人也尝尝新鲜。”

娇杏才走了片刻,便有书童过来禀报:“老爷让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给客人。”

封慧听了便吩咐道,“良姜,你去取银子和冬衣,如今天气还有些热,再一并备些驱蚊用的艾草荷包。”她知道丈夫最是爱才,这次五十两白银虽然多了些,但甄家作为小富之家,也还出得起。

甄栩和妹妹对银子无甚概念,两个小童早已跑到屋外踢毽子去了。

“九十八,九十九,一百!哥哥真厉害!”英莲看那毽子飞来飞去,每次都能被哥哥接着,兴奋地直拍手。

甄栩被夸得有些飘飘然,“哥哥还会别的,你看着!”。说罢,便抬起左腿,单脚跳起,去接落在右边的毽子。

谁料,他人小腿短又兼衣服不便,毽子还没踢到,脚腕却是一扭,面朝黄土摔了下去。

士隐正与贾雨村吃酒谈笑,将银两给了雨村,夸赞他必定雄飞高举,忽听丫鬟来报“老爷,栩哥儿摔伤了!”

贾雨村早已不耐烦和士隐应酬,见状便顺水推舟,起身告辞,“多谢老先生盛情款待,如今令公子身体要紧,弟不便打扰,不若待日后再叙。”

甄士隐心思都在幼子身上,匆匆说了两句场面话,送走雨村,来看栩哥儿。

“小公子这是筋骨损伤,我这就开些活血化瘀之药,内服外敷十日,再卧床静养数月即可。”

接过大夫递来的方子,甄士隐让青竹跟着去抓药。

看了看栩哥儿的伤处,士隐无奈,“栩哥儿,这段时日,有事便让丫鬟小厮来找,自己不要走动。”他知道幼子读书颇有些聪慧,可或是因着魂魄有缺,时常有些疏漏磕碰。

“爹爹,我晓得。”见甄栩乖巧应了,士隐和妻子看他睡下,这才回房休息。

第二日,想起昨夜与雨村畅谈尚未尽兴,便叫小童到葫芦庙去请,小童回来说“那和尚说贾老爷已经进京去了,也没让他传话给您。”

恰巧封慧听到,“这位贾爷可是昨日那位老爷赠衣的客人?”

士隐道“正是他,谁想今日便急匆匆走了。”

封慧皱了皱眉,“原本我是不管老爷在外的事的,只是这位书生是受了老爷之惠,才有财力进京,咱们虽不指着他涌泉相报,可他未免太凉薄了些。”

士隐也知道自己怕是看错了人,如今只得罢了。

匆匆数月,倏忽已是元宵佳节。

甄栩的脚腕还未养好,英莲隔着门看到不远处街市花灯如昼,又有社火表演,热闹之处与往日大有不同,便缠着父母想去看。

士隐喊来霍起:“你带着莲姐儿到外面街上看看花灯,回来的不要太晚。”

英莲出门后,士隐总觉得心中有些不安,正迟疑是否再遣个家人和霍启同去,一个小丫鬟跑来:“老爷,不好了,栩哥儿高烧不退,这会子还说起了胡话,太太请您赶紧找个大夫呢!”

士隐边走边唤小厮,“青竹,你快带上五两银子去请王大夫!”

卧房里,妻子封慧坐在床前,正给幼子拭汗。床上的小人脸色通红,嘴唇发青,还在喃喃自语着什么。

封慧看丈夫来了,声音哽咽,“晚饭时候还好好的,突然就烧起来,人事不知。这会嘴里还喊着什么‘香玲香玲’的,也不知是不是撞见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夫妻两个正说着,忽见栩哥儿小声嘟囔了句什么。士隐凑近去听,幼子从嗓子里费力挤出了一声“英莲!”,随即四肢抽搐,惊厥过去。

士隐一面急的让人去催大夫,一面心中的不安又冒了出来。问一旁服侍的丫鬟,“现在几时了?”

“老爷,快到子时了。”封慧不明白士隐为何这样问。

士隐道“你跟甄五说,带上几个人去外面街市上找霍启,把英莲带回来。”

封慧本就心慌,一听丈夫如此说,想到刚刚儿子梦中叫喊英莲,不觉面色发白,强撑着问“英莲没有睡下?”

士隐有些心虚“英莲晚间吵着要看花灯,我便让霍起抱去门口看了。”

兄妹连心,若是女儿也出了事,封慧不敢想下去。此时家中一片混乱,又有下人在场,封慧也不好埋怨丈夫,只是越发心焦。

甄栩醒来的时候,已是日上三竿了。自从穿越到此,她从未觉得周围的世界如此清晰,从前总像是在雾里看花,现在才能算是身处其中了。

想到自己的梦境,甄栩有些头疼。

梦里她一会儿是现代社畜,一会儿是个地道的古代女子,住在雕栏玉砌的园林胜景中。只可惜梦醒后,她只记得那园子比甄家大了许多倍,再有别的,却是记不起来了。

“栩儿!我的儿,你终于醒了,可还觉得头痛?”

甄栩见母亲的眼睛红肿,脸色憔悴,恐怕是因为自己生病才如此,忙拉着她坐下,安慰道:“娘别担心,我如今浑身舒畅,彻底好了。”说着还伸了个懒腰给封慧看。

封慧露出一点笑意,重复道“好了就行,好了就行”。

“娘亲,怎么不见妹妹?她昨日见我不能去看花灯,还说要挑一个好看给我,莫不是这会子赖床呢。”

封慧听他这样说,泪珠就要滚下来,勉强忍住,笑答道“你妹妹昨夜看花灯,回来得晚了,这会子不舒服,要静养呢。你也才刚好,就别去找你妹妹了,你爹在那边守着。”

甄栩虽觉得母亲面色有些奇怪,只以为她是累着了,“娘想是也守了我一夜,不如也休息片刻。”

“你不必挂心我,你才烧了一夜,可别四处乱跑,好好在屋子里歇着。”说罢摸了摸他的头,转过身对丫鬟道“良姜,你守着栩哥儿,我去看看老爷那边。”

到了第二日,甄栩便觉得有些不对劲。良姜对自己寸步不离,就差晚上休息时也睁眼盯着,父亲这两日都未曾与家人一起吃饭,母亲的脸色也越来越差。更奇怪的是,每当自己提到妹妹,良姜就举止紧张,十分不自然。

甄栩有些烦躁,“良姜,妹妹的病如何了,有多严重?你们在瞒着我什么?”说到这里,他想到一个可能,“妹妹难不成得了天花?”

良姜急忙摇头,“英莲,莲姐儿她没事,就是,就是感染了风寒。”话语里有些磕绊。

甄栩却如遭雷击,英莲,妹妹的名字其实是叫甄英莲!

他一把抓住良姜“那我父亲可是叫做甄士隐?”

良姜忙道“栩哥儿,可不敢直呼老爷的名字。”

甄栩闭了闭眼,是了,他之前浑浑噩噩,一直以为妹妹和自己一样,是个单字的名字。至于父亲,他日常避讳的是“费”字,从没想过父亲其实就是甄士隐。

就算没怎么看过红楼梦,可甄英莲这个名字,因为谐音“真应怜”,她当时立马就记住了。甚至还专门检索过人物结局,曹雪芹判词“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忽返乡”,高鹗续本中,她则是被扶正为薛蟠的正妻。

这两种结局在她看来都不算好,更何况甄栩不敢赌自己穿越的是哪个版本的红楼梦,更不敢赌自己亲生妹妹的命运。

英莲的悲剧始于被人贩子拐卖,想到这里,她突然意识到,昨日英莲不就是去看元宵节的灯火吗。

甄栩打了个寒颤,拉住良姜的袖子,“良姜,妹妹是不是前夜出门看花灯,便没有回来?”

良姜红了眼圈,她也不过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心中早就十分难过,“栩哥儿,前夜莲姐儿去隔壁街市上看社火,这都一天一夜了,还未见人影。老爷太太见你病刚好,怕吓着你,便让我们一直瞒着。”

见他听完就往外走,忙拦着他“栩哥儿,你好好待在屋里,前头人正忙乱着,咱们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万一你再出了什么事,老爷太太可怎么办呢。”

甄栩心焦万分,“我有法子找到妹妹,爹娘如今在哪里,你快带我过去!”

良姜觉着,栩哥儿病好后似较往日聪明许多。听他说有解决的法子,不自觉地便信了,带着甄栩一路去了书房。

第3章 搬家

甄士隐刚从县衙碰了壁,昨日他遣了家人四处寻找,仍是毫无消息,又去县衙托人帮忙。

“如今县官老爷也头疼这些人贩子呢。可这些人贩子行动狡猾,拐了孩子,便藏在私宅里养着,或是偷送到乡下去,最是难找。咱们姑苏城这么大,丢了孩子的不少,一百个里面却难找回一个。”

衙役话说到这里,想起自己刚收了银子,又安抚士隐,“甄老爷也莫急,我们差人四处探听,令嫒眉心处有胭脂痣,比一般孩子都显眼,应是好找不少。”甄士隐也只得谢过。

见幼子大病初愈就跑出来,士隐忙道,“栩儿,你怎的不好生歇着,来这里做什么?”

“爹爹,我有法子寻回英莲!”栩哥儿急道。

甄士隐看向良姜,良姜低下头。

“爹爹,不关她的事,是我自己猜到的。”甄栩来的路上便想好了该如何说。”

“那夜高烧,我做了个梦,梦里英莲元宵节被人拐走,后来在金陵被卖给了薛家公子,薛家人唤她作香菱。”

甄士隐想起当夜,儿子除了英莲的乳名,确实梦中还说过“香玲”二字,已是信了大半。“我这便使人去金陵,去打听薛家最近可有买人。”

“老爷,还是让栩哥儿详细说说梦里的事,哪里有人家买三岁的孩子使的。”封慧听了丫鬟报信,急忙赶了来,还有些气喘。

甄栩道“梦里,妹妹原是去看花灯的,被霍启放在不知哪家门槛上,便被人抱了去。我只记得,她长大了些年岁后,便被卖给了金陵薛府的公子薛蟠。后来又跟着薛家去了京城,住进了贾府。可我不晓得她是几岁去的金陵,更不知几岁被卖给了薛家。”

甄栩绞尽脑汁回想红楼梦中的情节,可惜她连第一回都没读完,连电视剧也不过是看了些零散的片段。早知如此,当时就应该打开度娘百科,详细地看看香菱的生平。

封慧听到霍启的名字,便知儿子的梦确实不同寻常。英莲是被霍启抱出门的,良姜可并未跟栩哥儿说过这个。

见儿子神情已经有些痛苦,封慧把他搂到怀里,“好了栩儿,有这些便够了。你能做这样的梦,想是上天不忍见我们骨肉分离。”说到这里忍住哽咽,才继续道“如今你大病初愈,不便再劳神。日后若又想起些什么,或是做了新的梦,再来告诉爹娘。”

封慧定了定神,看向甄士隐,“老爷,不如我们把家搬去金陵,守着薛家等英莲出现,我们便把她赎回来。”话说到一半,声音已有些哑了。

甄士隐叹息,“就这样罢。慧娘,是我对不住你们,是我信错了人。”

甄栩见父母俱都哭红了眼,想起幼妹天真可爱,也心中酸楚“爹娘放心,老天保佑,妹妹一定能找回来的。”

甄士隐曾在京城做过小官,路引便不需另外准备。当夜,封慧便为士隐次日去金陵打点行装,又清点了家中账目。既然是要搬去金陵,便得先买个宅子。

自先皇迁都以来,达官显贵们多数都跟着迁去了北方,金陵地价一时降了不少。近些年,各地商贾往来甚多,金陵的人口虽然还未恢复到旧年,但眼看着也不远了。

封慧递给甄士隐一叠银票,“老爷,我想着金陵的宅子怕是比姑苏还要贵些,家中现银大部分都在这里。”说着,又翻出首饰匣子,“这两根金钗你贴身藏了,一半银票我给你缝在衣服的夹层里,如今天气寒凉,倒也看不出什么。”

甄士隐估摸了下,这些银两首饰恐有小两千两,“这些银子买个小些的宅子,想也是够了。明日我和甄五、青竹启程,家中之事,便辛苦你了。”

甄家主仆次日启程,走了五天水路,终于到了金陵。

若说姑苏城精巧别致,一片江南水乡风韵,那金陵城的六朝王都气象,便磅礴壮观了许多。甄士隐原也来过金陵,主仆三人不及歇脚,便先去了牙行。

甄五年过半百,最是会与人打交道,使了些银钱,向几个牙婆打听:“不知近日可有人家买过三四岁的女童?”

牙婆见的人多了,晓得这样问话,大抵是丢了孩子。看他们穿着打扮,便晓得是富贵人家,又收了银子,便道“实不敢瞒着贵客,这大户人家买丫鬟,都要那八岁往上的。三四岁的孩子,买回去还不知道谁伺候谁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那可有人家买了个眉心带痣的孩子,抱回去养的?若你知晓,我们老爷必出双倍银钱赎回来。”

牙婆想了想“近来确实未见,若有消息,我传信与您。”又捂住嘴悄声道,“贵客,我看您心善,便多嘴一句。有些人家专挑那相貌好的女孩子,养到十一二岁上,觑着颜色卖出去。若是您家小姐被这等人带去了,怕是一年半载的也难找到。”

甄五会意,“我们老爷就要在金陵住下,过几日再来寻你。你帮我们盯着,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

那牙婆眉开眼笑“您这宅子可是搬对了,这金陵的达官贵人可不比姑苏多嘛。您放心,我在本地几十年了,若有消息,必然给您送信!”

虽未探听到英莲的消息,甄士隐却在牙行碰上个要卖宅子的人家。这家原是个中等官宦门第,并不是金陵本地人,家主人要调回京城,便准备卖了宅子举家北迁。

因着宅子精巧,靠近秦淮河,且离府学县学都不远,便要贵些。正是普通人家买不起,有钱人家又嫌小。

甄五在一旁听了,使眼色给士隐。等士隐点头,甄五便悄悄喊来青竹,“你去到那宅子周围打听打听,看看这宅子可有不妥之处。”

金陵这方,甄家主仆已对宅院有了眉目。

......

《[红楼]香菱哥哥的科举为官路》作者:夏至三候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