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作者:春未绿(番外全)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5分类:小说浏览:20评论:0

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作者:春未绿

【文案】

在《科举送我上青天》这本书中,寒门男主利用系统的帮助,在科举中一路顺畅,期间各种打脸各路妖魔鬼怪,最后封侯拜相,迎娶白富美,留名青史,走上人生巅峰,和他作过对的人下场无一不惨。

顾妙看完这本爽文觉得十分痛快,唯一不太满意的是书中那个抛弃男主嫌贫爱富攀高枝,因为陷害男主被当成罪妇送入教坊司,最后被人玩弄致死的恶毒女配和她同名!甚至,她还一朝穿越到她身上了…

还好,此时一切都未发生,还有机会改变。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甜文 穿书科举

搜索关键字:主角:顾妙娘┃配角:顾知州程氏┃其它:预收文《旁支嫡女》

一句话简介:改变男频爽文恶毒女配的命运

立意:所有的成绩都需要自己脚踏实地的争取

作品简评: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穿越让女主角顾妙穿越到同名的科举文小说里,但在这本小说中,她穿越的并非受人喜爱的女主角,反而只是个陷害男主,后来被害死的恶毒女配,可谓是下场凄凉。但她从不服输,运用智谋改天换命,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本文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在前三章中就把来龙去脉说的一清二楚,把古代官家女如何在森严的时代用巧智改变其命运。作者文笔清新,笔锋独到,情节更是引人入胜、跌宕起伏、层层递进,让人看的欲罢不能。

第1章 顾妙娘

俗话说的好,这世上最难断的是家务事,最难处的关系是婆媳关系,顾二太太尤甚,她今年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生的秀丽白皙,一双剪水瞳眸甚是迷人,若让人看上一眼不由得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但此刻这双眸子却盛满了愁绪,看的让人心都揪起来了。

顾二太太的愁绪来自于怀里还昏迷着的女儿,她的亲闺女七姑娘。

此事也是说来话长,顾家本只是本地一个小地主,顾老夫人青年守寡,辛苦拉拔着三个儿子长大,供他们读书,偏偏老二老三都中了进士,一个做了知州,另一个更了不得,在京里做京官,唯独只有长子只是在老家县城做一个吏员。虽说自古官吏放在一起说,但是吏就是吏,吏是不入流的,一辈子服从于官员的。

老大一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但他的后代总得让叔叔们照看啊,可按照当下规矩,长子奉养长辈,如果顾老大一家不奉养老夫人,别人就要戳他脊梁骨了,跟着长子,顾老夫人自然要替他筹谋一番了,尤其是顾老大之妻还是老夫人的娘家侄女梅氏,亲上做亲,梅氏进门还生下了长子,更让顾老夫人顾惜几分。

她有心让老二老三多对长子看顾几分,但顾老夫人也深知他们也都有儿子,人家为自己的儿子筹谋都不够,怎么会管哥哥?即便照应,也不会拼尽全力。

出去了的儿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往回拉是拉不回来了,可她就怕日后差距越来越大,他们兄弟尚且还好,可安鹏呢,他可是顾家最大的孙子,父亲只是浔阳县的吏员,母亲也只是个大夫的女儿,不似他的堂兄弟们,父亲是高官,母亲更是大家出身,二儿媳出自江宁程氏,三儿媳的爹更是大学士,他的前程永远比不得他们。

于是乎,顾老夫人就想了一个招,分别让二房三房各叫一个孙女儿到身边替他们放的父亲尽孝,老人家还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孙子们到底是顾家的种儿,和丫头片子们不同,需要跟着父辈身边识字读书。他们有女儿在老家,就像放飞出去的风筝,只要她手轻轻一拉,二房和三房就必然会回来,也会帮忙长房。

三房很快就送了女儿来了,送的是庶出的女儿,也不心疼,甚至任凭顾老夫人教养都成,全然当没这个女儿似的。可二房不同,程氏只有这个女儿,她也最疼这个长女,写信亲自差人回来接甚至是她自己回来接,最后逼着二爷亲自来接,顾老夫人就是不肯放手。

还好这次长房女儿出嫁更兼顾老夫人五十大寿,本是喜上加喜的好事,长房大伯自己只是个吏员,自身首先,便一心想让女儿嫁给读书人,听闻在县学寻摸了一个聪慧的书生,十二岁便成了秀才,是个天纵奇才,日后更是前途无限,他有意显摆一二,却未曾想到乐极生悲。

新郎洞房花烛夜逃跑了,听闻他对婚事十分不满,认为自己迟早会同三老爷一样,娶官家女子,被榜下捉婿,不屑于书吏之女。

芳娘被众人指指点点,顾老夫人便准备带孙女儿去老家躲流言,也顾不得六姑娘和七姑娘了,六姑娘她是无所谓,这么多年她早看出三房这个庶出的孙女没有半点作用,二房的七姑娘却能让程氏帮着办不少事。就比如推荐安鹏去应天府的书院等等。

她在走之前,吩咐仆人悄悄把七姑娘藏着,不让程氏的人找到。

程氏这次回来就是要把女儿带去的,她不带走是不会罢休的,从她一来就派人密切盯着顾老夫人,就在顾老夫人的旧仆准备用箱子把七姑娘运走的时候,被程氏的人发现了,抬箱子的人吓的把箱子摔到地下。

——七姑娘就这么被摔出来了。

已经昏迷了好几天了。

“我的妙娘何时才能醒过来啊?”程氏喃喃道。

顾妙就是这个时候醒过来的,她脑海里多了一段身体原主人的记忆,却又像本来是她的回忆一样,她迫不及待的睁开了眼睛,喊了声“娘”。

程氏喜极而泣。

**

“三弟妹,我们这就先走了,你们慢行。”程氏牵着女儿的手对妯娌道别。

顾三太太范氏出身很好,是范大学士的女儿,但因长的过于臃肿,又爱俏郎君,故而很难嫁出去,要么好一点的人家嫌弃她,相貌才学差一点儿的她又看不上。

但除了自身胖一点,顾三太太哪里都好。

此时,还劝程氏快走,“二嫂,来年盼着你们去京城再聚。”她本来很羡慕二嫂的,二哥成婚多年也只有她一个女人,夫妻二人年貌相当,可如今妾侍也有妾侍的好处,至少这老太太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到她的亲生女儿,至于庶女,她才不管呢。

顾妙娘按照程氏这几日教的,对范氏做了个福身之礼,程氏见了越发高兴,她的女儿只是没有人教导,日日在那被抽调的绣楼里变得畏畏缩缩,可一教,不就大大方方了么!

古代的马车并非是想象中那样憋仄,就像程氏坐来的这辆马车,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实则内里颇有乾坤,不仅有小榻可以安眠,还有茶柜书籍,可以随时吃茶看书。

顾妙,不,顾妙娘颇有些庄生梦蝶之感,她本以为自己是穿越的,可是自己在古代这串记忆好像也是真实存在的。

看着今年已经七岁的女儿,还这样瘦瘦小小的,程氏心就疼的不行,她恨不得把世上最好的东西都拿到女儿面前弥补她,于是搂着妙娘在怀中道:“这次回去娘请个女先生先教我们妙娘,等你学的差不多了,再去程家女学去,你的表姐妹们都在女学呢,可以一起玩儿,不必日后在那绣楼中。”

怕女儿听不懂,她还道:“在江宁,像你这么大的年纪的官家小姐,早就开始学女红了,更别提读书识字了,如今不讲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她又怕吓着女儿,遂道:“妙妙你也不需要有很大的压力,不过是认识几个字罢了。”

这当然是为了她好,妙娘是大学毕业后父母去世的,她是家中独女,早年父母还在家中务农,尚未发达时,读到初中时,好多同学就进厂做衣服去了,只有爸妈一直让她读下去。后来即便爸妈不在,她好歹有文凭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甚至她都升成主管了。

就是没想到会突然穿越,还穿越到七岁小女孩的身上。

不过,等等,她叫顾妙娘,这不是巧合吧?

“娘,爹爹在江宁做什么官啊?”她故意装作不知道的问着。

程氏又是心疼,觉得顾老夫人对女儿就是当个猫儿狗儿养着,半分教养也无,她就说的更详尽了,不仅把丈夫的事情说了,还把俩个儿子还有她娘家的人都一一说了:“你爹爹在江宁知州任上,今年第二年了,因为你爹在任上是不能轻易离开的,所以这次只有娘一个人回来。家里你还有俩个弟弟,一个六岁一个四岁,你大弟弟叫安廷,跟着你外祖家的表兄们一起读书,你二弟叫安玉,刚开蒙一年,认得几个字罢了。至于你外祖家,是江宁一等一的望族程家,也是嫡房出身,都在江宁的敬奉巷,宗房的老爷如今在朝作相。”

她怕女儿听糊涂,又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可惜顾妙不是顾妙娘这个个真小孩,很快就理顺了关系,同时也知道了,她大概真的是《科举送我上青天》那本书里的女配顾妙娘了。

因为这本书特别长,主要讲男主角林寒哲从寒门崛起,靠着系统给的金手指,天生好记性,最后成了状元郎,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当时顾妙工作之余也只是图看个爽快,尤其是恶人被打脸,她看的最爽了,可没想到自己却成了那个顾妙娘,还死的不是一般的惨,是被当成罪妇送入教坊司,被人玩弄致死的。

想到这里,顾妙脑海里努力回忆起林寒哲,可以她七岁的记忆,确实没有任何林家的踪影存在。

看来,现在她应该还未跟林寒哲定亲。

尤其是她假寐时,还听到程氏和心腹田妈妈道:“日后我是不会让我的女儿低嫁的,遇到这样蛮不讲理的人,只顾眼前利益,丝毫不顾忌长远,导致骨肉分离多年,幸好是我的妙娘福大命大,否则要是药石无救,我怕是也去了半条命了。”

这下她就更确定了,她现在和林寒哲没有半点关系,否则程氏不可能提到这句让女儿不要低嫁,她就盼着日后她和林寒哲也能毫无关系。

从浔阳到江宁路上行一个多月,程氏耐心教女儿官话和吴语,这里的官话和后世的普通话差不多,妙娘学的很快,可吴语学起来就难了。

但这已经让程氏大吃一惊了,她还怕女儿辛苦并且对女儿加倍的好,体现在沿途只要有小吃就派人买来给妙娘,每日亲自替她梳头,每日都搂着她睡,真把她当小孩儿似的。

这让顾妙有了一种切身之感,她真的是顾妙娘了,不再是书里某个npc。

她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她该做的事儿,不再是冷冰冰毫无温度,只有作恶的反派。甚至听程氏和田妈妈提起她爹要跑官的事儿,也更能体会原著里的顾妙娘为何要往上高嫁。

趁着她睡觉,程氏就说了起来:“二爷还有一年就期满了,我们在睢宁县九死一生,好容易调到江宁来,这里虽然有我娘家人在,可我们到底和宗房隔着,还得我们自己去跑。江宁知府可是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论资历才干二爷是最合适的,年年考评也都是优,若是江宁知府不给他,恐怕咱们二爷就得被人家泼脏水了,那样方才能显示别人名正言顺。我这一回去,要先把妙妙安顿好,再去各处交际去。”

田妈妈心疼道:“二太太,您刚小产了一个孩子,合该好生休养,正好也陪陪七小姐,何苦呢?”

却听程氏也无可奈何道:“你猜老夫人为何只敢对我们横,却不敢对老三家的横,全因她是范大学士之女,身份高到一定境界,连个目不识丁的老人都知道不敢欺负了。再有,咱们立不住,旁人就踩着咱们上了。再说我们身份低了,我的妙妙日后去女学也会受到欺负的。”

最后一句话,让假寐的妙娘差点泪奔了。

管他什么林寒哲什么书,她只想自家这家子人过的好好儿的。

第2章

江宁不愧为江南省首府,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街边商铺更是鳞次栉比,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阵阵吆喝声听着就平添了几分烟花气,在这还是带着雾气的早晨,这样热闹,也是让妙娘想不到的。

程氏有意让女儿开心,并不阻止女儿掀开帘子往外看,这孩子被顾老夫人养的跟只小兔子似的,见了人就躲,她巴不得女儿胆子大些。

还主动对妙娘道:“等咱们家中安顿下来了,也带妙妙出来好好逛逛这江宁城,如何?”

妙娘开心的点头。

顾家二房都住在江宁知州官衙内,这个知州官衙和府衙还有总督衙门首尾相连,占地面积非常广,檐下斜撑的花纹与雕刻尤为精美,屋顶都是用的青瓦陶灰,干净清雅倒是别具一格。在门口等着的男人身着青色的袍子,看起来非常年轻,身畔还站着两个小男孩,大的那个穿着红色的箭袖,外罩绿色滚边的夹袍,相貌白皙俊秀,这怕就是他的大弟弟安廷了。另外一个稍小些的,头发生的更油亮些,虎头虎脑的,见着程氏下马车,还不由得瘪瘪嘴,很是委屈的样子。

“来了,来了就好。”顾清沅也是头次真正的见到女儿,顾老夫人倒是不会在儿子面前藏孙女儿,可也只让他看一眼,就说孙女儿困了,话都不让说。

这个已经三十二岁的男人,在现代还算年轻,可在古代而言,很多三十左右就已经做了公公的年纪,他第一次有孩儿的时候已经二十五岁,可想而知,他多宝贝这个女儿。甫一见面,他就在妙娘的惊呼中一把抱起了她。

在一旁的程氏只是笑,笑着笑着就开始哭起来了,顾清沅掂了掂女儿,又对程氏道:“你呀,女儿回来不是好事么?如今我们一家子团聚了,也不必忍受骨肉分离之苦,你怎么反倒是哭起来了呢!”

可妙娘分明见到顾清沅也哭了啊。

虽然转换了时空,可这里的爹娘真的都很爱她。

程氏早在回浔阳之前就已经替女儿收拾好闺房了,粉色流苏的帘子,床上也是粉粉的绸缎被子,屋内摆设也几乎都是小巧可爱的物件儿,就连窗纱都是百蝶穿花儿的,程氏指来伺候她的丫鬟还道:“如今是夏天,咱们用这雨过天青色儿的,等冬日,咱们换成银红色的,远远的看着似薄雾一般。”

在妙娘看来,她爹虽然只是个知州,看着也朴素的紧,但其实二房内里不穷,至少这软烟罗就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够用的起的。

要说妥帖,程氏这个做亲娘的是真妥帖,早送个俩个贴身伺候的丫头过来,她们约莫十三四岁的模样,一个叫彩云,一个叫琉璃,彩云琉璃都是程氏陪嫁来的家生子,二人都是爱说爱笑,却又很有分寸的性子。

若说七岁的小妙娘不懂这些,可用成年人的眼光审视,不得不说程氏实在是用心良苦,她怕给规矩太大,又太板正的丫头给女儿,这样让女儿反而怕下人,彩云琉璃无论是程家顾家都熟悉,年纪说大也不算大,性子也活泼,俗话说人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身边有这样明朗的人,妙娘才能快快快活活的长大。

一家五口的头一顿团圆饭是在花厅用的,妙娘已经在彩云的打扮下梳了俩个花苞头,分别用绢花别着,已经有小美人的模样了。

书上说顾妙娘生的一张芙蓉面,却是蛇蝎心。

这芙蓉面大概就是好看的模样,看着靶镜里的自己,还真是个粉粉嫩嫩很可爱的小姑娘的样子。

“姐姐”“姐姐”

安廷和安玉都在程氏的殷切期盼下喊了她一声,安廷虽然才六岁,却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孩子,他现在在程家族学读书,又时常得亲爹娘言传身教,还是家中长子,很是早慧,故而早知道在老家的姐姐要回来,那是他的亲姐姐,不像程家的表姐妹们虽好,却是隔了一层的。

妙娘也很想和他们亲近,连忙喊了一声:“大弟弟,二弟弟。”

三个孩子就这样并排坐着,桌上摆着大多是小孩子喜欢吃的菜,有鸡腿蘑菇、甜甜的玉兰片、蜜火腿、红烧狮子头还有糟鹌鹑蛋,樱桃渍肉等等,汤菜点心几乎都是妙娘爱吃的。

但她还是吃的很斯文,还站起来替程氏和顾清沅分别夹菜。

顾清沅又忍不住想哭,还是程氏掐了丈夫一把,他才恢复正常,程氏忍不住睇了丈夫一眼,让他正常点。

晚上歇息的时候,妙娘换上了寝衣,觉着还是有点热,彩云坐在身畔替她打扇,还道:“太太说姑娘身子弱,不许用冰,奴婢就替您打扇,等您睡过去就好了。”

“多谢彩云姐姐了。”妙娘虽然是从人人平等的社会穿越过去的,可在古代若是讲什么和丫头讲平等,和丫头平起平坐,怕是再疼孩子的顾二夫妻掰都要把她掰正过来。甚至在这个时代,单身官家女子一个人出门,可能都会被抓起来,没有带奴婢都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她不能特立独行,这样也许都会被当成异类。

彩云轻声道:“姑娘快歇息吧,明儿还得去外家呢。”

“嗯。”

另一边程氏正对着顾清沅哭:“她就被那些老仆装在箱子里,箱子摔了,孩子气若游丝,还好我带了老参过去,本准备给芳娘做嫁妆的,没曾想却救了我亲生女儿一命。这孩子连话都不会说,合该她是我们的女儿,我教了整整一个多月,她的官话学的极好,吴语也能简单的说了,若是早接过来,我的女儿不比雅姐儿她们差。”

雅姐儿是她兄长的女儿,程家的十一姑娘,是程家有名的小淑女。

“还有霜姐儿,寄人篱下在外家长大的,过的日子都比我们妙妙好。”这霜姐儿说的是她姐姐的女儿谢霜,因母亲早逝,父亲放了外任,便养在外祖母家中,都比女儿气派。

顾清沅比程氏大七岁,他自来就宠妻,又怜她慈母心肠,温言软语不提,更是被窝里翻红浪,男女缱绻,远比嘴上更能表达。

云雨初歇,顾清沅微微喘着气,“你也别急,我们妙娘还小,请个女先生的事儿我记在心上了,怎么着也得给我们妙娘找一个好先生。”

“那你可谁都别说啊!”程氏忙嘱咐他。

顾清沅当然明白妻子的意思,程氏要强,想密密的让女儿学会了好一鸣惊人,他抚了抚程氏的额头,“我知道。”

他当然也是赞同的,什么事情没做好之前,千万别宣扬,否则就徒留笑柄了,就像大哥四处写信说找了个神童做女婿,日后芳娘做什么大官夫人的言语四处乱飞,结果人家直接跑了。

再准备说什么,只见怀里的程氏昏睡了过去,顾清沅带着几分得意还有几分怜爱亲了亲妻子的额头,也躺下睡觉。

又说次日清早,妙娘被巧手的丫鬟们打扮着,琉璃把她的头发分作两股,梳成辫子后分别缠在一起,用纱花倌住,辫根处再缠上同色飘带,身上穿着鹅黄色的琵琶对襟衣,下边着珍珠百褶裙,胸前挂着用红玛瑙白玛瑙珍珠贝珠还做成的银镀金璎珞项圈,右手臂上戴着一个镶金白玉臂钏。

换上白色翘头绣桃花的绣鞋,再站起来,连方进来的的程氏都上下拉着妙娘的手打量道:“我的乖乖,这样才好呢。”

妙娘却有些不自在:“在浔阳的姐姐们好像都没这般过。”

程氏却搂着她道:“我的儿,这是在江宁,如何跟老家比。咱们不比那些堆金砌玉的商户暴发户们,但是该有的行头都得打扮。”

她甚至还特地拿了一匣子首饰来交给彩云,着实让妙娘惊讶了,她这么小就得要这么多首饰吗?

还好,等到她见到舅家的姐妹们的时候,才觉得自个儿戴的着实是出门见客的装束,表姐雅姐儿和另一位表姐霜姐儿都是这样穿戴的。

雅姐儿今年十岁,霜姐儿比妙娘大一岁,程氏曾经提过,大舅母有俩个女儿,长女早就嫁了,孩子都开蒙了,雅表姐是她二十七八岁生的小女儿,舅父舅母比她娘也大十来岁,也因此外祖母程家四老夫人今年已经快六十岁了,但老人家精神矍铄的很。

见着程氏牵着妙娘进来,就拉着妙娘的手道:“可算是来了,外祖母也盼你许久了,在这里过的习不习惯?中午想吃什么,让你舅母使唤厨房的人去做。”

在娘家的程氏很是放松,“娘,快别忙活,我今儿就是带妙妙来看看您,我这才刚回来,家里还有好些事儿呢。”

四老太太搂着妙娘不放:“家里谁不忙啊,我要和我外孙女亲香亲香不成啊,你要走就走,让妙妙留下。”

大舅母就笑着指程氏:“这次我站在娘这边。”

因姑嫂年纪隔着大,大舅母进门的时候程氏才几岁大,几乎是看着程氏长大的,都笑作一团,无甚顾忌。

几人说说笑笑好一会儿,二舅母才进门来,不比大舅母是个中年妇人的样子,二舅母看起来还挺年轻的,她人倒柔顺的很,进门就道:“二房的伯母和嫂子都说您送的那糖糯米藕好,多少年未曾吃的家乡的滋味儿了,还回了一份点心,说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叫什么驴打滚儿。”

四老太太方才还在笑的脸,不知道是不是妙娘看错了,笑意好像淡了点儿。

她听彩云说起过程家的事情,嫡支一共六房,同气连枝,都尊宗房为长,宗房呢,还出了个宰相,可谓是如日冲天。

但宗房自阁老之后,后继无人,其子平庸,比不上宰相,如今也仅仅是做个户部郎中,但二房却不同了,二老太爷虽然比不上哥哥那样出彩,可生的三个儿子,一位任次辅,一位任礼部侍郎,还有一位则是任甘陕总督。都是朝廷要员,二房甚至某种程度压过宗房,还曾经想执牛耳。

可惜这三人最小的年纪也四十岁了,都无子。

这次回来,是想在宗房和嫡支挑合适的孩子过继,妙娘心想,外祖母方才脸色变淡,难道也是和过继孩子有关不成?

第3章 女先生

“雅姐儿,你带妹妹们出去玩儿,尤其是妙娘才头一回来咱们家,你可要好好带着你妹妹玩儿。”程四老夫人笑眯眯的对雅姐儿道。

显然这是大人们有话要说,让孩子们自顾自出去玩儿,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了,若是一时嘴快听了什么话,在外人面前说漏了嘴可就不好了。

雅表姐虽然也才十一岁,但是很有大姐姐的风范,一路拉着妙娘的手轻言细语的和她说着话儿,她绝口不提妙娘在浔阳老家的事情,只说些好玩儿的,有趣的事儿。

“我和你霜姐姐正在打络子,正好我哥哥从外寻摸了好些小珠子来,不如咱们三人去打络子玩儿吧。再有妙娘,我请你吃软香糕吧,是我二哥从苏州带回来的,说是在苏州的都灵桥买的,那里的软香糕最是好吃了。”

这络子大概就是用丝线编织成的结,可以缀玉佩还可以做挂饰,雅表姐谦虚的很,说自己才初学,可是她手灵巧的编织、挑、钩、拢、合,一下就做成了个攒心梅花络子,看的妙娘佩服不已。

她羡慕道:“雅表姐可真厉害,我还什么都不会呢。”

“不会我们教你啊。”谢霜母亲早亡,一直寄居外祖家中,因为身世堪怜,颇受四老夫人的看顾,但虽然宠溺,可但凡女红规矩也是一样不落下的教她,她就比妙娘大一岁,可别说是打络子了,就是女红也不错,如今都能像模像样的绣些小花儿了。

谢霜很耐心,妙娘也学的认真,勉强能做一根简单的五彩络子了,雅表姐才让丫鬟们上了软香糕,三人一起吃茶点,好不热闹。

因为熟稔了些,再者妙娘是她们的表妹,雅表姐说话也随意些了。

她又让丫头们拿了一匣子荷包来给妙娘赏玩,因为这才刚认识,总不能谈太深层次的事儿,否则触及到别人的伤疤可就不好了。

这一匣子荷包什么式样儿的都有,有的还是双面绣的,她拿起来赏玩了半天,雅表姐笑道:“你既然喜欢,送给你吧。”

“雅表姐,这……妙娘不能要。”

“这也没什么,我们姑娘家之间也不会送很贵重的物件儿,这些荷包也都是旁人送给我的,我送给你也是应当,你就不要推辞了,你再推辞,就是瞧不起我。”

如此这般妙娘才收下。

此时,田妈妈过来了,她是来接妙娘的,妙娘还奇道,不是说要在外祖母家用午膳吗?怎地这个时候要回去,但既然是程氏特地差人过来接她的,妙娘歉意的对着二位表姐一笑,又对程雅和谢霜道:“我就先回去了,下回请二位表姐去我家中玩儿去。”

这年头姑娘家难得出门,更何况程雅十一岁,已经算是大姑娘了,程家对她约束越发严格,唯独走亲戚还能望望风,偏生大舅母娘家还隔这里一二百里,能去姑姑家,当然最好了。

谢霜也喜道:“妙娘,到时候我还带络子去,我们一起打络子。”

“嗯,就这么说定了。”

上了马车后,妙娘才知道为何程氏要提前走,田妈妈都感叹:“这么说四房是一个人都没选中了?大舅爷的俩个儿子最小的那个十五六岁也罢了,可二舅爷的小儿子今年正好八岁,先头那个生的儿子也十岁了,这俩可是正合适啊。”

“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没选中,这不,还得二房的人同意吗?这个时候我哪里还好意思留下来,老太太怕是也要去二房走动一番。”

程氏心道,自家二嫂虽说是填房,但她生的那个儿子倒是虎头虎脑的,现在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年纪也合适。

倒不是送孩子求荣,江宁程家虽赫赫一门,但也不是每个程家子弟都能出头,尤其是四房人多,子孙繁衍的也多,大哥如今只是个举人,二哥只是个秀才,若非如此,也不会宁愿找的女婿家穷些,也要有大才。

如今即便是大姐亡故,大姐夫的续弦仍旧是程家帮忙找的。

但这些都是娘家家务事,即便是大事,对她一个出嫁女而言,能管的也有限,她最关注的还是女儿妙娘,知道她和侄女们都相处的不错,也放下心来。

妙娘更是道:“今日见了雅表姐和霜表姐,才知晓女儿女红什么都不会,娘,女儿想尽快学会。”她太清楚了,程雅柳霜是特意照顾她才只聊针线的,就像她和人家文盲聊天,大概也只能家长里短了,怕高深一点的东西人家不懂。

有上进心,这是好事,程氏笑着点头,“你不必慌,你爹要跟你找个女先生来,等你把基本的学好,再去女学。”

去女学可不单纯是为了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拓展人脉,在程家闺学的女子可不都是程家的女子,有的很多都是附学而来的,但大多数江宁城的达官贵人。

这也是程氏为了要先让她在家中先请先生学,学了再来女学,女学人多,她什么都不懂的进去了,她女儿蠢笨之名岂不是传出去了。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就像二嫂未必不疼自己的亲儿子,却又无比想把儿子过继给程家二房,只因二房那三位兄长,人人都是高官,她的儿子会前程远大。

过了月余,顾清沅为女儿从苏州府请来一位女先生,原先在京中南平侯府做过教习,从南平侯府辞去之后,便在家乡苏州买了一座宅子荣养,时不时也做起教习挣些花销,这次顾清沅很有诚意特意亲自下帖去请,报酬也给的十分丰厚,一教还是两年,这女先生欣然同意。

不过女先生也有言在先,声明要先见见东家小姐,再看合不合适。

虽孔夫子说有教无类,老师不应该挑学生,但是若是家中小姐资质过于鲁钝,身子又弱,性子太过拎不清,这样完全是砸自己的招牌。

资质过于鲁钝的,家人明理还好,若不明理,必然怪罪先生。身子骨太弱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算好,就怕熬不过去的,她曾经教过苏州知府的女儿,那姑娘弱质纤纤,教了三个月一命呜呼,人家言下之意是说她太严格了,恨不得把学生的死都甩锅在她身上,这等人不可教。再有拎不清的,你为她好,她反而觉得你是故意针对她,这样闹的双方都不愉快,也不可教。

还好顾家这个女儿看着不错,主母程氏端方秀丽,家中下人自她进来没有东张西望探头探脑,端茶送水也十分熟稔懂规矩,这是个很有规矩的人家。

程氏叹道:“我这个女儿因从小替我们在她祖母身边尽孝,老人家宠溺,孩子什么都不懂。特特寻了您来,就是想教她些眉眼高低。”

说罢又让妙娘前来问安,妙娘眼神清亮福了一身,倏而笑道:“请先生教我。”

女先生问她:“不知道姑娘想学成如何呢?方才你娘说了,可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她完全没有把妙娘当成一个小孩子,妙娘头一次从一个大人那里感觉到平等的尊重,程氏和顾清沅固然对她很好,但大都是把她当成小孩子一样,妙娘抿了抿唇,看了程氏一眼,方才道:“我想尽我所能学到最多,学的最好。”

女先生眼眸中露出赞许的笑容,她能一辈子不嫁人,靠着自己的一身本事挣下家产,就不比男人差,她虽然教授女德,但心中却并不赞成,妻子对丈夫的无条件的三从四德。

有这份好胜心,那就代表会全力以赴。

再者,女先生看了看顾妙娘本身,她年纪虽然不大,也没长开,但已经有美人胚子的雏形了,又是官家千金,她含笑点头。

女先生姓唐,人清瘦却不刻薄,总是带着笑意,你若以为她是个慈眉善目之人那就错了,从早到晚,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

卯时三刻就要开始读书,巳时一刻能用点心,再学到午时用膳后能休息一个时辰后,下半晌就是习女红和规矩。这让程氏都看了咋舌,还有点后悔的对顾清沅道:“这是不是太严了?咱们妙娘能不能受的住啊?”

顾清沅忍俊不禁:“你道人家的名声是如何来的,自古严师出高徒,况且咱们妙娘心气不小,她也不想每次人家和她说话都只能谈论针线吧。放心吧,我也疼她,太过了我肯定会从中转圜的。”

程氏这才放心。

她二人虽然很疼女儿,可是却不会真的当着女儿的面让女儿偷懒,这不是他们夫妻的性格。

**

天蒙蒙亮,妙娘不需要丫鬟喊便醒了过来,匆匆用了早点,她便去了唐先生处,蒙童一般都是从《三》《百》《千》学起,妙娘的进度非常快,往往是唐先生教一遍就会了,而且连句读如何断都清楚。

一本《三字经》不到半个月,就已经能够完全熟背甚至通晓其义了。

这就让唐先生出于意料的惊喜了,原计划这两年把《三》《百》《千》最学完,多加《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弟子规》也要看弟子的进度。

没想到这个弟子不仅肯学,而且天资聪颖。

规矩和女红也学的有模有样的,甚至下学了,她还会亲自找会女红的丫头们请教一二,非常认真又坚韧。

前世的妙娘就是个不服输的姑娘,否则也不过能不到三十岁就坐上集团总助的位置,现如今正是可以学习的好时日,她又怎会放过呢。

技多不压身,你只有熟练的掌握规则,才能更好的利用规则。

第4章 错乱

所谓的规矩不是容嬷嬷当年那样教你磕头行礼,唐先生讲究居移气养移体,一时恶补固然能够应付,可真正浸润到骨子里的该是地位和环境。真正的官家千金不是暴发户和强作出来的规矩,人的气度最重要。

慌慌张张,一惊一乍,遇事就急,三两下就让人看破手脚,这样才叫失礼。

一时半会儿看不见妙娘身上的变化,可过了半年,再去外祖家拜年时,她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之前过来都瘦仃仃的,人亦是如稚童一般,如今却有了姑娘家的样子。

外祖母四老夫人笑着打量妙娘,不禁对程氏道:“倒是有几分你的样子了。”

程家的女儿都不差,程氏在闺中虽然是老生女儿,可是容貌端雅,熟识诗文,若非是她们这一房四老太爷屡试不第,程氏的兄长当年只是个童生,怎么可能嫁给顾清沅呢。

不过程氏倒是不委屈,虽然顾老夫人难缠些,但顾清沅是极好的,待她也好,现在女儿也回到她的身边,又这般乖巧懂事,她又有什么不满足的。

因此程氏那好胜之心去了几分,只道:“我也不指望妙娘能真的成什么样子,只盼着这孩子能够一生平安顺遂。”说罢,还用手摩挲着女儿细软的头发,她觑了两旁都无人,又问起四老夫人:“二房挑嗣子挑的如何了?这说了半年了,如今竟然还未曾定下人么?”

她这半年未回娘家,也是不想参与其中,这里边的水可太深了。

况且丈夫是江宁知州,到时候过继嗣子他这个江宁的父母官还得来做见证,应该要避嫌才是,否则哪里出了问题,上面几座大神可是都得罪不起。

提到这个话题,四老夫人意味不明道:“也不是没定下,我们江宁程氏内五房一贯是同气连枝的,适龄的也不少,凭二房挑了,总不能让二房绝嗣吧。”

“几位侄儿如何?晷(gui三声)哥儿和昼哥儿年岁也正适龄啊。”这是程氏二哥的俩个儿子,长子是原配所出,二子是续弦所出。

一个十一岁,一个八岁,正当龄。

四老夫人冷笑:“晷儿被二房的小长房看中了。”

晷儿,程晷?这名字太熟悉了,这不就是林寒哲至交好友么,书上具体情节她记不太清楚了,就记得顾妙娘当年被没入教坊司便是他一力替男主找出证据。

没曾想自己是她的亲表妹,这点在书中倒是没写,只知道程晷是首辅长子,十分风光。

程氏皱眉:“被小长房选中当嗣子原本也是好事,晷儿母亲早早就没了,这不是好事吗?怎么您这番模样。”

之前明明母亲也是很热衷的。

再者这对于程晷而言也是好事,程晷生母早逝,二哥和后来续弦的二嫂感情又十分的好,他在这个家不尴不尬,不如过继出去,况且还是次辅家做嗣子,这又有什么不好。

四老夫人却道:“这孩子早有心思,瞒着我们早已和小二房搭上了钩,这便罢了,还说起你二哥不慈二嫂如何的话,他不过才十一岁,我平日里只当他沉闷些,生活上并无半点苛待,焉知他小小年纪主意这样大?还和得了聂大公子的青眼,到底是方氏的种,哼。”

......

《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作者:春未绿(番外全)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