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附带番外] 第三十年明月夜(原名:她死后的第三十年) 作者:芸香青柠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4分类:小说浏览:27评论:0



本书名称: 她死后的第三十年 [成长·逆袭参赛作品]

本书作者: 芸香青柠

本书简介: 【开始收尾//日更,有事会请假】

她死后的第三十年,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永安公主李楹,温柔善良,却在十六岁时离奇溺毙于宫中荷花池,帝痛不欲生,细察之下,发现公主是被驸马推下池溺死,帝大怒,尽诛驸马九族,驸马出身门阀世家,经此一事,世家元气大伤,寒门开始出将入相,太昌新政由此展开。

帝崩之后,史书因太昌新政称其为中兴圣主,李楹之母姜妃,也因李楹之故,从宫女,登上贵妃、皇后的位置,最终登基称帝,与太昌帝并称二圣,而二圣所得到的一切,都源于早夭的爱女李楹。

三十年后,太平盛世,繁花似锦,天下人一边惋惜着早夭的公主,一边庆幸着公主的早夭,但魂魄徘徊在人间的小公主,却穿着被溺毙时的绿罗裙,面容是停留在十六岁时的娇柔秀美,她找到了心狠手辣、声名狼藉但百病缠身的察事厅少卿崔珣,道:“我想请你,帮我查一个案子。”

她说:“我想请你查一查,是谁杀了我?”

人恶于鬼,既已成魔,何必成佛?

-

察事厅少卿崔珣,是以色事人的佞幸,是罗织冤狱的酷吏,是贪生怕死的降将,所做之恶,罄竹难书,天下人恨不得啖其肉食其血,按照惯例,失势之后,便会被绑缚刑场,凌迟处死,被百姓分其血肉,尸骨无存。

但他于牢狱之间,遍体鳞伤之时,却见到了初见时的绿罗裙。

他被刑求至昏昏沉沉,声音嘶哑问她:“为何不走?”

她只道:“有事未了。”

“何事未了?”

“为君,改命。”

阅读提示:双救赎,架空,背景仿唐

-

预收《朕遇到了一个诈骗犯》《辞盈》求收藏~

《朕遇到了一个诈骗犯》文案:

天下人都说,裴焱走了八辈子狗屎运,才能娶到沈青筠这个贤内助。

身为首辅之女,沈青筠慧眼识珠,看中了母族低贱的十一皇子裴焱,除了果断嫁给他,还积极帮他筹谋,舍出身家性命助他发动政变,让他顺利登上大位。

更可贵的是,沈青筠立此大功,却不骄不妒,她自己因为身体不好不能侍寝,也不会阻止其他妃嫔侍寝,而且还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一片和气。

男人梦想中的妻子,不过如是了吧。

裴焱很满足,所以当首辅谋反时,他看在沈青筠面子上,也不想过多计较,但沈青筠轻咳两声,拭泪劝阻:“陛下怎可为妾废国法?如若陛下坚持,妾倒不如先去了,也省得史书骂妾误国。”

沈青筠以死相逼,裴焱只好秉公执法,首辅被诛,裴焱更加心疼沈青筠,他想着,等后宫诞下太子,便放到沈青筠名下抚养,这样万一他早死,沈青筠也不至于被新帝生母欺负。

-

首辅之案,拔萝卜带出泥,牵出首辅与三皇子密谋陷害先太子一事,裴焱向来敬重他那个光风霁月的太子皇兄,他果断处置了三皇子,还给先太子恢复了名誉,百姓皆称颂其德。

先太子恢复名誉那日,皇后沈青筠在寝殿焚香三柱,然后一把匕首,结束了自己生命。

沈青筠自尽后,裴焱方才知道,原来沈青筠根本不是首辅亲女,而且她早就爱慕先太子,为了给先太子复仇,她才嫁给了他这个不受宠的皇子,她之所以身体不好不能侍寝,是因为她早就饮下一碗绝育汤,她压根没想过给他生孩子。

等到先太子恢复名誉,沈青筠就了无牵挂,随她心目的白月光去了。

从头到尾,裴焱就是个被她利用复仇的工具罢了。

裴焱气笑了,好你个沈青筠,什么贤后,他娘的就是个骗子!

而后裴焱耿耿于怀,自此听不得沈青筠三个字,但却在十年后,听到想爬龙床的宫婢念了句:“好风凭借力,送我步青云”,青云?青筠?

裴焱活生生气驾崩了。

再睁开眼,他重生了。

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被赶出京城打仗的皇子,还没有娶沈青筠。

太好了。

可天不遂人愿,又见到了沈青筠,裴焱再见她的第一眼,他想掐死她,第二眼,他想离这骗子越远越好。

注:1、男主身心都洁,文案中妃嫔有隐情,男主没有碰过

2、男主无论重生前还是重生后都超爱,被骗后只想离女主远点,舍不得去报复和伤害她

-

《辞盈》文案:

辞盈是晋国帝后最宠爱的小公主,生性善良可爱,胆小娇气,辞盈本以为自己会在父皇母后的庇佑下过完幸福顺遂的一生,但没想到某一日自己一睁眼,发现自己身在一个阴暗的囚室中,手上还拿着一个烙铁,烙铁正烙在一个死死瞪着她的俊俏少年的肩头,还在滋滋滋的冒着白烟……

平日连杀只鸡都不敢的辞盈尖叫一声,吓晕了过去。

被烙的少年:……

-

辞盈醒来后,才发现,自己莫名穿越到了一百年前,成了骄奢荒唐的楚国丹阳公主,那个被她烙印的俊俏少年,就是起兵推翻楚国的侍诏楚砚,辞盈努力回忆着这段一百年的历史,如果她记得没错的话,当时楚家满门被诛,楚砚则被觊觎他已久的丹阳公主救下,极尽欺凌。

楚砚卧薪尝胆,在三年后起兵造反,他起兵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斩下丹阳公主头颅祭旗,之后,楚砚势如破竹,攻进京师,斩杀昏君,但是因性情暴躁,治兵不严,最后被部下所杀,而天下也被她老祖宗捡了漏,创立了晋国。

辞盈不想死,她不想头颅被楚砚砍下祭旗……她拼了命的自救,但后来,她却拼了命的,想救楚砚。

【本文已参加成长逆袭年度征文,参赛理由:主角本来身处高位,因为被人陷害,以致于沦落绝境,但主角却从未放弃,一直寻求真相,东山再起,绝地反击】

第 1 章

除夕夜。

大明宫,麟德殿中,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守岁宴,丝竹声声,觥筹交错,穿着胡服的教坊舞姬身姿曼妙,正跳着胡旋舞,随着舞姬旋转速度的加快,宴会上大臣们的喝彩声也越发兴奋,一个身穿绯红官袍的年轻官员目不转睛的看着,等到胡旋舞结束,他才意犹未尽的从食案上夹了块单笼金乳酥尝了尝,食了一口后,他才发觉自己身侧座位已空,他不由道:“咦?崔少卿去哪了?”

他身边另一个四品官晒笑一声:“难不成王侍郎还希望崔珣在此?”

那位王侍郎涨红了脸,他抬眼看了看坐在主座的天子,结结巴巴道:“并非如此,只是圣人设宴,崔少卿擅自离席,总归不好。”

“哼,这守岁宴,也只有崔珣有胆离席了。”

其余距离近的官员听到,也纷纷谴责那位离席的少卿崔珣:“崔珣简直是目无君上,岂有此理!”

“卢司业慎言,数月前中郎将周平就是酒后议论了崔珣几句,就被他捏造罪名关进了察事厅,至今还没能出来……”

“斗筲小人,我怕他做甚?”

“卢司业,你虽出身范阳卢氏,名声显赫,但这些年被崔珣整死的高门士族,还少么?”

卢司业沉默了,半晌后,他才从牙缝里挤出句:“天下贵姓者,崔卢李郑王,其中博陵崔氏,更是高门之首,士族之冠,却不知如何会出了崔珣这种败类!不但贪生怕死投降了突厥,更是为了活命做了太后的入幕之宾,构陷朝臣残害忠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简直无恶不作,真乃博陵崔氏之耻!”

卢司业越说越激动,声音之大让郡王那边都对他侧目,离他最近的一个官员忙按住他,小声道:“卢司业,崔珣是察事厅的头子,察事厅是什么地方?连我们几时去了平康坊他们都知晓的一清二楚,更别提这人多口杂的守岁宴了,我们还是慎言,慎言!”

卢司业身边另一个官员也按住他:“是啊,崔珣心狠手辣,睚眦必报,这朝中谁不想食其肉啖其血?但奈何太后宠信于他,我等也

依譁

无可奈何啊!”

卢司业也深知自己无法撼动崔珣地位,他只好长叹一声:“如此小人,却让其横行于我大周朝堂,真不知何时才有云开月明那日!”

刚开始引出这话题的王侍郎却小声说了句:“快了。”

众人目光都看向他,王侍郎忙道:“诸公,崔珣以色邀宠于太后,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崔珣虽颜色灼灼,有莲花郎之名,但那张脸再怎么美丽,太后也总有看腻的一天,到那时,便能天清地宁,海晏河清。”

众人暗自思忖了下,不由都点头称是,于是都在心中期盼太后早日厌倦崔珣,好让这酷吏早日得到报应,还朝堂一个安宁。

-

而此时正在众人议论中心的崔珣则在宫中荷花池旁独自饮酒,这荷花池早已废弃,水池四角长满绿藻,几株枯萎的荷花孤零零的矗在池中央,看起来分外凄清,月色下,崔珣正仰着脖子将一杯烧春酒一饮而下,清冷月光中,这位众人口中的佞臣败类脖颈修长洁白如鹤,他微微垂下眼睑,他眉眼极艳,甚至有种雌雄莫辨的美,就如王侍郎所说,颜色灼灼,不负莲花郎之名,若硬要找他容貌缺陷,或便是他皮肤失于血色,脸色苍白如雪,甚至比身上裹着的白狐狐裘上面的白狐毛更为苍白。

崔珣饮下烧春酒后,不由掩袖咳嗽了两声,他放下袍袖,望着天上的明月出神,他眼尾有些上挑,明明是一双勾魂摄魄的凤目,但眼中却淡的没有半点情绪,守岁宴的丝竹声喧嚣阵阵,麟德殿燃烧的沉香和檀木香味飘散到丹凤门之外,朱雀大街上跳着驱傩舞的队伍纷扰鼎沸,极致的喧闹与这荷花池诡异的静谧,形成了鲜明对比。

崔珣拿起地上的银酒注,倒入金杯中,又是一饮而尽,如此饮了数杯后,他已是有些醉意,再次倒酒之时,手上一个没拿稳,金杯竟然咕噜噜掉入了荷花池中。

崔珣醉眼朦胧,他伸手去捞金杯,只是手伸入荷花池中时,却没捞起金杯,而是触到了一个滑腻冰凉的物事。

这物事如丝绸一般柔软,不是金杯,却好像是人的皮肤,那物事触到崔珣的手掌,慢慢张开,抵住他的手掌,和他十指交缠,就似是女子柔弱无骨的纤手,与情郎的手指缠绵交叉一般。

崔珣还分明听到水下传来一声幽幽轻叹:“等到你了。”

若换做其他人,只怕早已吓的逃离,但崔珣只是微微皱了皱眉,神色无异,恰在此时,一个内侍提着宫灯沿路唤着“崔少卿”寻来,水下贴着崔珣的手掌慢慢离开,崔珣却一挑眉,伸手去捞那水下纤手,只是一捞之下,反而捞出了那只掉入荷花池的金杯。

那内侍见到崔珣后,他大喜过望,匆匆走了过来:“崔少卿,奴可算是找到少卿了,太后来了守岁宴,正问起少卿呢。”

崔珣则望着手中金杯出神,内侍又唤了两声“崔少卿”,他才回过神来,然后随手将手中金杯扔到一边,又裹了裹身上狐裘,狐裘上面的纯白狐毛更衬托的他脸色苍白到几近透明,他用手背遮住嘴轻咳了两声,然后放下清瘦的手腕,慢慢站了起来,眉色冷淡:“走吧。”

只是走了两步,他却回过头,看向那废弃的荷花池,荷花池的池水波澜无惊,连一丝波纹都没有,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一般,崔珣眼神平静,他侧过头,继续随内侍前往麟德殿。

-

走到麟德殿外,崔珣本欲进殿,但内侍却有心讨好,于是提醒道:“崔少卿,若旁人问少卿适才去了哪里,莫要说去了荷花池。”

“哦?为何?”

内侍神秘兮兮道:“少卿不知么?那荷花池,乃是永安公主的……”

内侍欲言又止,但是崔珣却听懂了其中之意。

这荷花池,乃是永安公主的殁地。

永安公主,名李楹,乃是先帝和太后的爱女,也是太后的第一个孩子,传说她生下来时肤色白皙,容颜秀丽,如明珠生晕,先帝与太后深爱之,并将佛经七宝中的“明月珠”赠予她为乳名,又赐公主封号“永安”,等到公主年岁渐长,先帝更是将大周最富庶的广陵郡赐给公主做封地,足以见先帝对公主的宠爱。

永安公主长到十六岁时,已是清丽绝尘,仙姿玉质,光彩动天下,更可贵的是公主性情善良懂事,丝毫没有大周公主惯常的跋扈之风,每次先帝发怒时,公主都能从中劝慰,使不少宫人和大臣免于惩罚,宫人大臣感激公主的恩德,暗地里都赞誉公主为大周最耀眼的明月珠。

然而这颗大周最耀眼的明月珠,却永远殁于十六岁那年。

公主十五岁时,先帝为其挑选了奉议郎郑筠为驸马,郑筠出身荥阳郑氏,是先帝发妻郑皇后的侄子,身份高贵,相貌英俊,文采斐然,乃是不可多得的佳婿,只是先帝和太后舍不得公主,想让她多留几年再出嫁,但公主十六岁时,也就是太昌二十年十月初六,居然于深夜莫名溺毙于宫中荷花池,先帝和太后肝肠寸断,先帝更是数日不饮不食,悲痛欲绝,群臣则议论纷纷,皆认为公主之死甚为蹊跷,且不说公主如何会在深夜独自前往荷花池,就说公主的侍女宫婢等人,难道竟无一人跟随?有胆大的大臣已上书给先帝,希望查明公主死亡真相。

大臣都看出来了此事有蹊跷,先帝又岂会不知?先帝悲痛之下,密令大理寺详查,没想到一查之下,居然发现公主之死居然是驸马都尉郑筠所为。

此事一出,众人愕然,大理寺审理之下,郑筠痛快招供,原来他出身的荥阳郑氏乃是五姓之一,时人言天下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荥阳郑氏是大周最尊贵的世家大族,而公主之母,当时还是姜贵妃的太后,则出身寒微,父亲只是一个小门小户的商人,郑筠深鄙之,更不愿意和姜贵妃的女儿,也就是永安公主成婚,但先帝圣旨已下,郑筠无法抗旨,可他内心深处十分不甘,这份不甘日积月累,便成了对公主的怨恨。

十月初六,郑筠和几个朋友小聚,席间朋友嘲笑了公主的出身,说郑筠即将有个商女妇,郑筠羞愤之下,便对公主起了杀心,他修书给公主,言有秘事于荷花池相商,望公主一人前往,想必公主当时是满怀欣喜去赴未婚夫的约会,她盛妆打扮,霓裳华服,却没想到,自己是去赴一场死亡的约会。

郑筠将不谙水性的公主推入荷花池,眼见公主于池中浮沉呼救,他仓皇逃离,酒醒之后,他悔不当初,但大错铸成,公主芳魂已逝,世间再无明月珠。

郑筠招供之后,先帝大怒,不但将郑筠斩首弃市,更迁怒郑筠亲属和举荐郑筠为驸马的郑皇后,于是下诏废黜郑皇后,诛驸马九族,但荥阳郑氏何其尊贵,此诏一出,天下世家大族纷纷上书为驸马一族求情,先帝皆杀之,长安城内血流成河,死者万余人,荥阳郑氏自此一蹶不振,史称“太昌血案”。

太昌血案后,先帝深恶世家大族,寒族开始出将入相,朝堂再不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了。

-

崔珣回想着这桩三十年前扭转大周政局的血案,他微微皱眉,抬手看向自己的手掌,掌心似乎还停留着刚才荷花池中那人的温度,如此异事,他眸中仍然是古井无波,他抿了抿唇,掩袖轻咳两声,然后拢紧白狐裘,缓步步入麟德殿中。

第 2 章

麟德殿中,太后已经上座,太后虽年逾六旬,但仍然发黑如瀑,蛾眉皓齿,瞧上去如同四旬美妇一般,太后近日抱恙在身,说是不出席守岁宴,但宴席进行到一半还是强撑病体出席,群臣猜测她仍然不愿放弃手中权力,就算圣人已然亲政数年,也还是要受她拿捏。

崔珣也入了席,正襟危坐,四周大臣见他前来,都停止了交谈,眼神中是掩饰不住的鄙夷之色,更有甚者,还将自己座位往旁边挪了挪,以示对崔珣不屑。

崔珣也不在意,只是夹了块鱼脍咀嚼了起来,他手指纤长漂亮,就餐姿势也是优雅至极,任谁瞧着,都觉的这不愧是天下高门之首的博陵崔氏之子,但谁能想到,这位沅茞澧兰般的年轻人,居然是炮制了无数冤狱的酷吏奸佞呢。

太后似乎往崔珣这边瞧了一眼,然后叮嘱随身内侍几句话,

片刻后,内侍便端了碗羊肉黄芪汤前来,内侍恭恭敬敬将羊肉黄芪汤放在崔珣食案上,道:“太后言崔少卿畏寒,特赐羊肉黄芪汤,为崔少卿暖暖身子。”

内侍话音刚落,崔珣身边大臣便向他投来异样目光,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更多的是鄙视,众人心想,太后果然对崔珣不同寻常,崔珣今年不过二十有三,太后的年纪都可以当他祖母了,这崔珣可真是不知羞耻。

但太后势大,先帝于二十年前崩逝,当今天子年幼,太后垂帘听政,二十年苦心经营之后,朝中已遍是太后爪牙,否则崔珣投降突厥本该处死,却反而摇身一变成了察事厅四品少卿,思及此,众清流也不敢再在太后面前对崔珣显现鄙夷神色,而是一个个默不作声,低下头去。

-

守岁宴虽有小小插曲,但仍然彻夜狂欢,热闹非凡,守岁宴后,便是元日的大朝会,大明宫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圣人服衮冕,王公贵胄、文武百官、藩国使节向圣人朝贺,一派太平盛世、欣欣向荣的景象,等到大朝会结束,已是日下西山。

崔珣熬了一夜的守岁宴,又熬了一天的大朝会,已是疲惫不堪,他坐了马车回到地处宣阳坊的府邸,这府邸乃是太后所赐,府邸虽大,但只有一个哑巴老仆,崔珣也不喜旁人伺候,他下了马车,进了房间,便上榻睡去,不过崔珣向来浅眠,就算是如今倦极,也无法得以深眠,而是醒醒睡睡,如此反反复复,便到了寅时。

四更时分,崔珣似被噩梦惊醒,他起身,发现屋内窗户不知何时开了,凉风阵阵往里灌,崔珣披衣下榻,将窗户关了起来,只是关窗之时,他却隐隐约约,望见一个穿着窄袖间色裙的身影。

但崔珣再定睛望去的时候,那个身影又消失了,崔珣以为自己倦极看错,也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关了窗,回到榻上,只是这次就再已无法入眠,他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噩梦的内容,就这般睁着眼直到天明。

等到三千下晨鼓响起,崔珣便知到了五更时分,长安城又是一阵鸡鸣犬吠,热闹非凡,崔珣披衣起身,这是正月初二,所有官员休假七日,长安城的百姓都在走街串巷拜年,居住在宣阳坊的贵人门前也是车水马龙,学子小吏们手执飞帖在门前恭候,想给自己争一个锦绣前程,与这些熙熙攘攘相比,崔珣府邸格外冷清,就连门神和春联也没有张贴。

有两个寒族举子经过崔珣府邸,见到冷清情况,也不由多看了几眼,一个举子嘟囔道:“既然这家在宣阳坊,怎么一个客人也没有?”

另一个举子暧昧笑道:“你有所不知,这是那位莲花郎府邸。”

“莲花郎?崔珣?”

“除了他还有谁?清流不屑于和他结交,至于那些小人倒是想和他结交,他又瞧不上,谁来就将谁轰出去,久而久之,可不就是门可罗雀吗?其实崔公府邸离他也不远,但他早已被崔氏族谱除名,故而也没有亲戚可以走动,这元日的大喜日子,长安城内孤单成这般的,大概就他一人了。”

“自作自受。”

那两举子鄙夷了会,也嫌恶的离开崔珣府邸,在他们前方,站着一个穿着窄袖襦裙的清丽少女正撑着伞,站在他们面前,但两人似乎没有看见一般,而是略过少女,径直走远了去,少女转过身,怔怔看着他们背影,然后轻声叹了口气,身影竟然直接穿过紧闭的大门,走进府中。

-

崔珣正穿好深绯色常服,系上蹀躞带,幞头还未及带上,铜镜内,他墨发玉冠,衣绛如霞,一双桃花眼潋滟漪澜,不过他脸色太过苍白,眼神又太过凛如霜雪,倒是将那桃花眼的旖旎绮丽冲淡了几分。

崔珣系好蹀躞带,不经意间抬头,却看到铜镜显现一个女子身影。

他不由回头,只见面前站着一个少女,少女上身穿着绿色半臂短襦,下身穿着红白间色裙,梳着双鬟望仙髻,头上插着金丝花簪,额上点着滴珠状花子,肩上披着薄纱披帛,少女相貌更是明眸皓齿,兰姿蕙质,明明是难得一见的倾国美人,崔珣却皱起眉来。

他皱眉,只因觉的奇怪。

这少女虽然打扮华贵,但处处透露着诡异,她梳的是双鬟望仙髻,穿的是红白间色裙,戴的是金丝花簪,点的是滴珠状花子,但是时下贵女流行的发髻是交心髻,穿的是圆领上衣和一色长裙,戴的是步摇,额上点的是满额花钿,这少女的打扮,倒像是三十年前的太昌时代风格。

崔珣攒眉冷声道:“你是何人?为何闯入我的府邸?”

那少女面对他的语带不善质询,却并不生气,也没有被吓到,而是面带喜色:“你能看到我?”

崔珣不悦,他虽身体不好,但还没有瞎,这么大一个活人在他面前,他如何能看不到?

他甚至觉的这美丽少女是不是脑子不太好,穿着过时的服饰不说,还问这么可笑的问题?他道:“我自然能看到你。”

少女菀然一笑:“那太好了。”

她落落大方,眉宇间自有一种高贵神态:“我是永安公主李楹,此次前来,是想请你帮我查一件案子。”

她顿了顿,道:“我想请你,帮我查一查,是谁杀了我。”

-

这真是一副再怪奇不过的场景。

一个早已死去的公主,彬彬有礼地请求一个声名狼藉的酷吏,去查探她的死因,饶是崔珣见惯了大风大浪,也忍不住怔了一怔,但他很快平复了心绪,挑眉问道:“你是鬼魂?”

李楹颔首:“是。”

白日见鬼,崔珣并没有一般人的惊惧,他一点都不害怕鬼魂,他道:“你来请我,查案?”

李楹颔首:“是。”

崔珣道:“你的案子已有定论,乃是驸马郑筠所为。”

李楹却摇了摇头:“不是郑筠。”

“为何?”

李楹道:“因为我这三十年,都无法投胎往生。”

李楹十六岁而亡,若是郑筠杀的她,那郑筠被先帝诛杀,她理应可以往生了,但她却一直被困在荷花池中,不得投胎转世,那便意味着,真正的凶手还没有得到惩罚,所以李楹怨气不散,这才无法往生。

可是,不是郑筠杀的她?那会是谁呢?李楹不知道,她只能来寻求崔珣帮助。

崔珣又问:“为何找我?”

李楹道:“因为是你从荷花池中救了我。”

李楹自从三十年前溺毙于荷花池,魂魄就一直被困在水中不得出,她这三十年便一直看着荷花池的满池荷花渐渐枯萎,看着池底的金鱼慢慢死去,看着绿藻在夏日从池中四角长满整个池子,又在冬日从整个池子枯萎到池中四角,在黑暗的池底,她听着每日太极宫承天门响起的三千下报晓鼓,便知又过了一日。

也有些刚入宫的小宫婢不知道禁令,会跑来荷花池玩耍,她们会趴在池边,咯咯笑着,捞着池旁的绿藻,她在水底挥舞着双臂,想她们同她说说话,可是她们听不到她的声音,她透明的手指会穿过那些小宫婢的身体,她们根本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李楹就这般在无尽的孤单中过了三十年,直到看到一个穿着白色狐裘的男人在荷花池喝酒,他的金杯滚落掉入池中,男人伸手进荷花池中捞金杯,她太寂寞了,她看着那近在咫尺的纤长手指,于是伸手,去触碰他的手掌。

......

[附带番外] 第三十年明月夜(原名:她死后的第三十年) 作者:芸香青柠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