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子御刑》作者:张听劝全文夸克网盘观看

时间:2024-12-10分类:小说浏览:35评论:0



天子御刑

作者:张听劝

简介:

分类:古代言情

来源:番茄小说

主角:["赵珩","颜知"]

更新:2035/08/03 12:49

简介:【双男主】【无女主】【疯批攻】【隐忍受】【强取豪夺】【CP:皇帝x大理寺卿】

金榜题名时,他本以为过去的阴霾都已过去。

却不想,一路科考的终点,有人早已为他铺好了陷阱。

在甘泉宫,他再一次见到当年在青麓书院中折辱他的人。

再一次……沦为对方的玩物。

表面仁爱贤明的皇帝背地里却是个杀人取乐的反社会人格。

无意间撞破的清贫少年只因一念之差便就此被纠缠上。

原本可以平安顺遂的人生就这样被他一路拖进地狱里去。

版权信息:本书的数字版权由 番茄小说 提供并授权发行。

第1章 大理寺卿

“臣有本奏。”

在商讨完南方治水,北方固疆之类的大事后。朝会上乌压压的文官中,站出来一个笔直的身影。

那是刚入朝的新科状元,时任大理寺少卿的陆辰,出身江南书香世家的年轻人自带文人风骨,出列时声音清亮。

新科的状元,正值金榜题名,风头无两之时,在陛下面前急着表现,也是情理之中。

众官员对此并不意外,对一个刚入朝的年轻人接下来的发言也并没有非常关心。

高坐在龙椅上的天子冕旒后的面容看不清表情,抬手道:

“讲。”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大理寺卿,颜知!”

此言一出,群臣侧目。

天下无人不知,大理寺卿颜知,深受陛下器重。

尽管他出身贫寒,当年科举不过堪堪二甲。

尽管他年纪轻轻,至今为官建树屈指可数。

当朝皇帝,九五至尊,仍是对他封赏不断,恩礼有加,视其为股肱之臣。

颜知有多受器重?

他入宫不下辇,面圣不解剑。他目中无人,从不与同僚有任何私交。可哪怕如此行径,在朝八年,却无一人敢置喙,弹劾他的奏章,无一例外的石沉大海。

个中原因,可想而知。

大殿鸦雀无声,齐齐看向这个大胆的年轻人。

唯独站在陆辰不远处的大理寺卿本人置若罔闻,低着头,垂着眼,仿佛这话与他彻底无关。

何等的傲慢。

陆辰瞥了他一眼,便愈发觉得怒火中烧。

“大理寺卿颜知,奉旨执掌重要司法之责,理应恪尽职守。然,自臣任职至今所见,颜知身居其职却不谋其政,无视刑狱责任,敷衍了事,要案堆积,滞留未决,放任恶徒于国都,以至雍城百姓人心惶惶,心惊胆战。”说完,陆辰从宽袖中取出一本奏折,高举双臂,义正言辞大声道,“这些事实可靠无疑,桩桩件件,臣都已尽数写下,恳请陛下过目!”

何谓初生牛犊不畏虎,这便是了。群臣不等听完这一番慷慨陈词,早已纷纷收回视线,继续盯着眼前的地板,等待退朝。

只有手执拂尘的小太监例行公事,匆忙碎步下来将陆少卿手中奏章接下,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接过奏章,打开读了几行,便轻轻合上放在手边。

“颜卿,你可有话辩解?”

分明是质问的话,语气却何其的温和。

当朝圣上仁明宽厚,励精图治,什么都好,可唯独就是对这大理寺卿颜知实在偏袒,几乎从不为难他。对此群臣早已习惯,也多装作看不见。

毕竟瑕不掩瑜,对比起先皇沉迷炼丹,荒废朝政,搞得民不聊生哀声载道,当今的圣上已然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了。

被皇帝喊到名字,颜知方才好似回了魂一般,平移一步站出列来,手持玉笏折下腰去:“回陛下,臣于大理寺事事躬亲,夙兴夜寐,实不敢当如此罪名。”

虽然略显敷衍,但凭借圣上对他的信任恩宠,有这一句辩解大概也就够了。

果不其然,皇帝听完点了点头便道:“朕知颜卿一贯恪尽职守,其中想必是有什么误会。”说罢,便欲挥手终结这个议题。

陆辰不料自己拿仕途作赌,句句肺腑,一片赤诚,就这样被一句轻飘飘的辩解给驳回,惊诧之余正要再度进言。却被身前的人抢了先。

“不过。”颜知微微直起身来,“陆少卿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

陆辰一脸戒备地看着上级的背影。

但颜知似乎并不像他所担心的那样打算伺机诋毁报复,只是语气平静道:“陆少卿所谓的要案堆积,滞留未决,指的应该是自丰平年间至今尚未破获的那起判官案吧。对于此事,臣无可辩解。”

他抖了抖袖子,再度深深一揖:“臣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以至于此案沉积数年,自知有罪。恳请陛下,将此案委任能人,早日慰藉那上百条性命。”

陆辰心想:我没听错吧?

皇帝听完沉吟了片刻,似乎叹了口气,道:“朕能体谅。既然如此,颜卿认为,何人可担当这一重任?”

“臣不敢定夺。”

话音未落,他身后便传来一声高喊:“陛下,臣愿接手,调查此案!”

陆辰情急之下喊出声来,然后便看到颜知侧过身来,看了他一眼。

入朝在大理寺卿手下办事已有两个多月,但这却好像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颜知第一次朝他投来目光。

那是一双湖水般平静,不带任何感情的眼睛。

不过,那人就像意识到什么似的,很快收回了视线,沉默地立在那。

“既然陆卿自告奋勇……颜爱卿以为如何?”皇帝问。

“臣没有异议,一切交由陛下明断。”颜知说道。

群臣退朝,朱衣紫绶的官员们三三两两的离开宣殿,忽然,只见一个小太监径直奔向人潮,拦住了大理寺卿颜知的去路。

“颜大人,圣上有请。”

颜知对此似乎习以为常,并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可跟在他身后几米开外的陆辰见了这一幕却心里开始打鼓。

这方下朝,天子便再度传诏,显然是朝会上有什么不便说的话,需得单独密会才行。

那…!自己刚刚冒死进谏才揽下的差事,不会突生变故吧?

陆辰心中忐忑,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人的背影渐远。

颜知跟随领路的小太监一路行至甘泉宫。

立在殿外的内务府总管张礼远远见到他来,当即屏退了手边多余的宫人和带路的那个小太监,然后拾级而下,亲自相迎:“颜大人,请。”

甘泉宫原本只是历代天子处理政务、会见大臣的书房,可自皇帝赵珩登基以来,为了处理先皇囤积数十载的政务,他已将一切起居都移到了此处。

外殿仍作原来用途,赵珩在此处批阅奏折,会见内阁,而内殿则改为了寝殿。

按理说颜知作为臣子,应该在外殿候着,可张礼却将他一路往内殿领,直至走到天子所在的内殿书房。

颜知刚迈入内殿书房,身后的门便被识趣的合上了。

这间书房,赵珩不允许任何人入内,连侍茶的宫女都只能守在门外。唯独颜知是个例外,三天两头便被皇帝指名道姓的命人带来。

在外人看来,这是何等恩宠,何等礼遇。

而颜知早已对这一切见惯不怪,他绕过正对着门那绘制着雍城百景图的屏风,轻车熟路走到天子榻前,然后跪了下去。

他垂着头,长发顺服地披在身后,朝服的衣摆拖在地上,朝堂上的风光无限都被他身后那道屏风拦在了外头。

在这里,他不过是赵珩豢养的一条狗。

第2章 宣泄之用

赵珩正坐在长案后的软榻上提笔写着什么,听见有人进来,却头也未抬一下,只是没头没脑来了句:“陆少卿就如此值得你另眼相看么?”

“……”颜知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知道赵珩心思深沉,解释也是无用,便只能认下,“不过是见人少年意气,一时有些感慨。”

“下不为例。”

“是。”

颜知松了口气,他知赵珩语气冷淡,便代表着并不在意、漫不经心,比起这个,他反而更害怕赵珩脸上露出点笑意来。

这几句简短对话后,内殿书房里便不再有任何声音,赵珩继续写着他的东西,浑然不顾颜知还跪在地上。

此时的赵珩已经换下了朝服和冕冠,露出了那张俊朗冠玉似的脸。他与颜知年纪相仿,脸上神情却不似颜知那般沉重,若是让旁人来看,那俊朗中似乎还透着几分天真,俨然便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天之骄子。

倒也难怪,天子自幼便得命运青睐,不仅为正宫岑皇后所出,更是先皇唯一的皇嗣,未及弱冠之年便已立为皇储。在先岑皇后的悉心照看下,他从小到大从未经历分毫磨难,素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在这种顺风顺水的环境中长大的君王,性格仁善宽厚之余,显得天真,似乎也不足为奇。

可是,只有颜知知道,仁善宽厚都不过是他的伪装,这副美丽的面皮下,藏着一个阴狠嗜血的恶鬼,而那几分骨子里透出的天真,才是赵珩性子里最恐怖的地方。

在颜知眼中,恐怕天底下没有比这张脸更加骇人的存在,他是雍城的梦魇,衡朝的活阎王,即便是比起地府那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半刻钟后,赵珩才放下了朱笔,随手将手头的奏折丢到一旁晾着,边饮茶边问:“这个月的名单呢?”

“尚在筹备。”颜知答。

他知道这个答案赵珩必然不会满意,果然,听到这话,赵珩有些没耐心的皱了皱眉头:“你的标准也未免太高了吧?”

颜知没有辩驳。

赵珩放下茶盏,揉了揉眉心,然后仿佛大发慈悲一般说道:“罢了,朕再给你几天时间。”

事情不会就这样轻易结束,颜知很清楚,赵珩的暴虐得不到满足,总得要另寻发泄的出口,而这个“另外”,就是自己。

不出所料的,赵珩语气低沉的开了口:“……你过来。”

颜知起身上前,他麻木了神经,克制着所有情感和思绪,手指却仍旧不住发抖,无论发生了多少次,雌伏于人这件事,他还是无法习惯。

这种时候赵珩从不性急上手与他撕扯,反而喜欢他不得不配合的模样,或许是无路可逃的猎物乖乖就范的样子,能给无聊的床笫之欢平添一丝乐趣吧。

赵珩并不是一个耽于逸乐的君王,这一点从他那空无一人的后宫便能看得出来,他对颜知做这些事,绝非出自男欢女爱之类的人之常情,而是纯粹的折辱。

颜知知道自己的羞耻也好,痛苦也罢,对于赵珩而言,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佐料,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任他予取予求。

可说来容易,这么多年,赵珩早已对他的身体了若指掌,无论他怎样防备,也能找到乐趣所在,将他的理智彻底击溃。

-------------------------------------

大衡的最高司法部门大理寺,坐落在皇宫的北边,雍城最繁华的庆荣街。正午时分,门口商贩往来络绎不绝,在大理寺内办公的陆辰时不时的就往街上瞥去一眼,却迟迟等不到想见到的人。

生怕早朝上的决议突生变故,他回到大理寺后就开始坐立难安,左等右等,直至过去一个多时辰,才看见一顶轿子停在大理寺正门外,大理寺卿颜知掀开帘子,从轿子里走了下来。

陆辰担心夜长梦多,草草收拾了书案上的卷宗,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心急火燎的迎了出去。

“……颜大人。”他不自在的拱了拱手,“今日早朝上,多有得罪。”

他见颜知面若寒霜,没有看他,正欲再度开口,“下官不过是……”

“你是来提卷宗的?”颜知打断了他。

“……正是。”

“随我来吧。”

陆辰大喜过望,便也不去在意对方态度,匆匆跟了上去。

颜知将他领进自己的书房,指了指角落的一个方柜:“今年的都在那里。旧年的那些已入库,若有需要,你去问管库房的杨主簿吧。”

“多谢颜大人!”

方柜上没有挂锁,陆辰打开柜门,便看到里面装着满满当当好几沓文书,顿时吞了口唾沫。

见颜知已经回到了书案前处理起了公务,丝毫没有帮忙的意思,陆辰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动手,把里面的卷宗一沓一沓的搬出房门。

刚搬完最后一批,身后的书房门便被无情的关上了。

“……”陆辰的书房就在这条回廊的北边,离得并不远,但这一地的卷宗怎么也得搬个四五趟,着实令人感到腿软。正感到棘手时,一个人影从远处走了过来。

虽同为大理寺少卿,宋融宋大人年长他二十几岁,又是大理寺的老人,刚任职时,没少受对方关照,陆辰铭记在心,因此敬其为前辈。

宋大人走近一瞧,看了看房门紧闭的大理寺卿正书房,再联系起早朝上那一出,不必多问便明白了大概。

“这些全都是判官案的卷宗吧?”宋融发挥古道热肠的精神,立刻挽起袖子动手搬起一沓,“来吧,一道搬过去。”

“多谢宋大人!”

两人一齐动手,走了两趟,便将那一地的卷宗全数搬到了陆辰的书案旁。

陆辰千恩万谢后便立刻开始给卷宗分类。宋融却在旁没有离去,他瞧了瞧窗外不见闲人,这才压低了声音道:“弹劾颜大人?陆大人,这么大的事,也不和我商量一下!你怎么想的?”

陆辰整理案上书卷的动作顿了一顿,尴尬一笑:“下官也是一时起意。”

“真是糊涂。你可知颜大人是何许人也!陛下素来最为偏袒他!好在有惊无险……不过,这下烫手的山芋可是被丢到你手上了。”

“下官不觉得这是颗烫手的山芋。此案既然到了下官手上,下官便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陆辰说着,忽然忍不住问道,“宋大人,陛下为何如此重用颜大人?他在位七年有余,这桩案子至今毫无进展,凶徒如今仍逍遥法外,连连行凶,根本不把司法刑典放在眼里。陛下如此英明,为何不早将颜知罢免,另寻能者?”

第3章 判官案

“嘘!你小点声!”宋融有些紧张的再度看向窗外,“还嫌没把颜大人得罪够吗?”

“……”

“早朝上你也瞧见了,陛下对颜大人何曾有半点苛责之意?你要想在大理寺待下去,还是早日上颜府登门道歉吧!”

见陆辰这个后辈脸上仍是一脸不服气,宋融又道,“算了。我和你直说了吧,陛下与颜大人并不仅仅是君臣之礼。”

陆辰一惊:“难道颜大人是什么皇亲国戚?”

“那倒不是。”宋融摇头,“颜大人是庶民出身,家中也并不富裕,听说父亲早亡,从小只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早在他科举入朝之前,便已与陛下结识。”

“这是怎么回事?”

“朝中的老人才知道这些陈年旧事了。当年,陛下还是储君之时,曾在孝贤太后的安排下离开雍城,前往咸阳致仕官员的书院进学。而那,便是颜大人登科前求学的书院。”

陆辰会过意来:“也就是说,陛下与颜大人曾同窗共读?”

“想必是如此!你想,陛下自幼便无兄弟,也没什么同龄朋友,对于同窗之谊可想而知会格外珍惜。”

“原来是这样。”陆辰恍然大悟,“陛下真是重情重义。”

不过,作为一国之君,只重情义,任人唯亲,也难说是不是一件好事。

好在……这案子已经被他要到了。陆辰低头看了看手边的卷宗,将自己的手放上去后,总算略感心安。

《天子御刑》作者:张听劝 全文免费观看_夸克网盘
点击观看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猜你喜欢